•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生態保育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5

第五節 生態保育理論

生態學一詞,最早由德國生物學家赫克爾( Ernst Haeckel)提出

〝Oikologoe〞,此語希臘文〝Oikos〞本義為家、房子,因此,生態學是研 究生物體及其四周環境間關係之科學,包括生物環境和非生物環境相互關 係(郝道猛,1991)。史密斯(Smith)認為〝ECO〞是代表〝家〞或〝生活〞

他認為生態學就是研究生物體與其生活之地的關係,故又稱環境生物學。

美國生態學家 E.Odum(1956)定義“生態學是研究生態系統的構造和功能 的科學”此一以生態系統為中心的研究,深深影響後人對生態學的研究。

生態保育則是從生態學的概念發展而來。聯合國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 保育聯合會“ 世界自然保育方略”書中將「自然保育」定義為:「對人類 使用生物圈應加以經營管理,使其能對現今人口產生最大且持續的利益,

同時保持其潛能,以滿足後代人們的需要與期望。」(王鴻濬,1998), 簡 單地說,自然保育(nature conservation)是指人類對自然資源與生態環 境所採取的保護活動。而生態保育觀念是人類經歷社會環境變遷及經濟發 展演進之後,自我反省而逐漸發展成熟的(王麗娟、謝文豐,2000)。

台灣地區自然生態保育方案(1984)中指出,生態保育兼具保護及合理 利用的雙重意義,其基本概念為(蔡惠卿,1994;王麗娟、謝文豐,2000):

1. 維持自然生態體系的平衡穩定是人類生存與繁榮的基礎。

2. 人類文化與精神的根源來自於美麗的景觀與自然界動植物。

3. 自然資源屬於全國人類共有,任何人不能非法將自然資源占為己 有。

最近一百年來,由於工業發展及人口的快速增長,造成地球環境惡化,

自然資源匱乏,人類的生存也受到威脅,因此包括森林學、漁業學、野生 動物學、農藝學、生態學、生物地理學、系統分類學、遺傳學、演化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6

流行病學、社會生物學、獸醫學、資源經濟及政策學、民族生物學、環境 倫理學等學者都運用其專長投入保育生物學領域,使生態保育成為一門跨 領域的整合性學門。

世界自然保育方略(IUCN)對「保育」所作之定義為:「人類使用生物 圈加以經營管理,使其能對現今人口產生最大且持續的利益,同時保持其 潛能,以滿足後代人們的需要與期望。」。而現行野生動物保育法則對「保 育」一詞之解釋為:「係指基於物種多樣性與自然生態平衡之原則,對於野 生動物所為保護、復育、管理之行為。」。

過去的生態保育通常是對某一對象或某一物種進行保護。而隨著觀念 的演進,生態保育已發展成綜合社會、經濟、生態(環境)之複合生態系 統的研究,保護人類所需的生存、發展的自然條件,確保自然資源的永續 利用和經濟持續發展。

「生態保育」是最近大家經常討論的問題,主要係近年來人類為求生 存與發展,大量利用自然資源,使得部分資源因過度利用而漸減少或滅絕,

因此而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了人類之後續發展;人類經反省後開始了解到在 追求經濟開發及享用自然界富藏的同時,必須接受資源有限性之事實及考 量生態系負荷能力,同時並需顧到後代子孫之需求,這就是生態保育的使 命。

綜觀上論,可將生態保育定義為人類為了生存,並可持續利用自然環 境,對地球的自然資源積極經營、管理,以期望能有效的永續利用、保存 的研究。

保育的積極行為包含對自然環境之保存、維護、永續利用、復原及改 良等作法。野生動植物為重要之生態資源,其存在於生態系統中已有非常 長久之歷史,對維持生態平衡之功能,具有關鍵性之影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7

我國於 1960 年成立中華民國動物保護協會,而生態保育一直到 1970 年以後才逐漸受到重視。我國自然保育之目標:

1. 維護基本之生態體系及其運作 2. 保持物種的遺傳多樣性

3. 保障物種與生態系之永續利用 4. 保留自然歷史紀念物。

與生態保育有關的行政單位包括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行政院文化建設 委員會、內政部營建署、各地方政府,在學術單位上包括各大學相關科系、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林業試驗所、農業試驗所、農業毒物及藥物研究所、

水產試驗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等單位。民間單位雖有組織架構,但 有關自然保育的權責分散,事權不統一,而且缺乏協調統合的國家政策以 及土地利用的整體合理的規劃,使得保育工作成果有見樹不見林的遺憾,

也是台灣目前的自然保育工作面臨最大問題。

除了各機關的行動外,生態保育最重要的還是全體國民的認知,藉由 教育過程,使全民獲得保障及改善環境所需之倫理、知識、態度、技能及 價值觀,以人文理念和科學方法,致力於自然生態保育與環境資源合理經 營,以保障人類社會之永續發展。確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互利互存之理 念,倡導珍惜資源,全民崇尚自然,實踐節約能源、惜福、愛物及減廢之 生活方式,才是能讓生態保育徹底落實最好的方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