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生死取向之生命教育理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生死取向之生命教育理論

壹、死亡教育的演進與發展

一、美國死亡教育的演進與發展

美國自 1960 年開始,死亡教育逐漸成為學校教育中的一門學科,從幼稚園 到大學,甚至到醫院、社會福利機構,都可以見到死亡教育課程、研討會等不斷 的開設(黃天中,1992)。學者 Pine 在 1997 年曾將美國死亡教育的演進,分為:

(1)探索期(1928-1957);(2)發展期(1958-1967);(3)興盛期(1968-1977);(4) 成熟期(1976-1985)(引自張淑美,2000)。茲參酌黃天中(1992)與張淑美(1996) 整理相關文獻略述當代發展如下:

(一)探索期(1928-1957):

1928 年 John C. Gebhart 發表第一篇從經濟學觀點探討美國喪禮及殯儀館 的評論,因此成為往後死亡教育中重要的課題之一。1940 年 Anthony 著書探討 兒童死亡的概念。精神病學家 Lindemann 在 1944 年從一精神病個案研究來探討 憂傷,從人本觀點來探討憂傷提供了死亡中對憂傷問題的解決之道。1955 年英 國人類學家 Geoffrey Gorer 探討為何死亡是一種禁忌的話題,對日後的英、美 學者有深遠的影響,且 Habenstein 和 Lamers 合著《美國喪禮史》,為死亡教育 工作者提供許多資料。1956 年舉行的美國心理學協會會議中,Ferifel 組織了一 個專題討論死亡,有許多研究報告發表。Farberow 與 Shneidman 在 1957 年編輯 出版關於自殺行為的專書。

(二) 發展期(1958-1967)

1959 年學者 Feifel 編輯出版《The Meaning of Death》被認為是將死亡與 瀕死研究帶入新領域的重要著作;1963 年 Mitford 出版《The American way of death》對學術較、喪葬業、一般大眾有重大的影響,且為美國死亡教育的重要

12

用書之一,且同年 Fulton 在 Minnesota 大學開設死亡教育課程後,陸續有許多 學者開設相關課程。

(三)興盛期(1968-1977)

1969 年 Leviton 力倡死亡教育;Kubler-Ross 的《On Death and Dying》在 1970 年代死亡教育的研究越來越多,學者 Berg 與 Daugherty 在 1973 年調查指 出至少已有 600 多門死亡教育課程開設於高等教育機構中。

(四)成熟期(1976-1985)

1976 年 Knott 與 Prull 再次強調死亡教育的影響,並呼籲學者們研究教育 的內容與教法;Wass 與 Shak 也在 1976 年指出已有 1500 所左右的中小學實施死 亡教育;美國「死亡教育與諮商學會」在 1976 年成立,並成為一非營利性之組 織,積極推廣死亡教育與諮商工作促使死亡教育與憂傷諮商輔導工作品質的提 高。1977 年《Death Education》期刊正式發行,在 1985 年改為《Death Studies》

其他各種書籍、手冊、影片、視聽教材等也不斷地興起。

二、國內死亡教育發展

「死亡」在中國的社會中仍是一個不易被談論的話題,當面對死亡與臨終的 問題時才會被討論。當 1973 年謝文斌翻譯 Kubler-Ross 的《On Death and Dying》

一書,國內學者黃松元教授在 1979 年建議,死亡教育雖如同其他課題,如性教 育,在學校衛生教育中仍然是一項爭論的議題,期盼死亡教育能在各級學校健康 教育課程中實施(黃松元,1979)。傅偉勳教授致力於推展國內生死教育,在台大 開設相關課程且在 1993 年著作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一書,使得死亡教育課 程的實施正式萌芽。有關死亡教育的專書有學者黃天中(1991,1992)著作《死亡 教育概論 I》和《死亡教育概論 II》和張淑美(1996)所出版的《死亡學與死亡教 育》。在民國八十七年高雄市政府極力的邀請各學者專家編印「生死教育」手冊 包含國小、國中、高中(高雄市政府,1998)。陸續國內學者林綺雲(2000,2002) 匯集各專家出版了《生死學》和《生死教育與輔導》,期待後進學者加入耕耘開

13

發的行列,使死亡教育可以往下深根與茁壯。

貳、 死亡教育方案的成效

一、死亡教育方案的評量

歸納許多專家學者對死亡教育實施成效(Corr,1992;Weeks &

Johnson,1992;Durlak,1994;張淑美,1996),可分為三個層面的評鑑:

(一)認知的:在接受死亡教育後,死亡相關知識的瞭解或對特殊議題的看法。

(二)情緒的:接受死亡教育後的測量,對死亡心理層面的改變,例如:對死亡焦 慮的降低、死亡態度的改變等。

(三)行為的:能坦誠地談論死亡的相關議題,且能處理死亡與臨終的相關事務。

學者 Durlak(1994)指出死亡教育的評量工具與課程目標是密不可分的。死 亡教育工作者應對自己的死亡教育課程目標相當清楚,才能正確的決定死亡教育 的評量工具。

二、死亡教育實施的成效研究

(一)國外研究

在美國 1960 年代起,死亡教育與死亡的相關議題愈來愈受重視專家學者不 斷的討論和與在各相關領域中做研究。在死亡教育研究領域中首推美國「死亡教 育與諮商學會」在 1977 年《Death Education》期刊的發行,專家學者投入的 相關研究報告更是豐富。大部分研究學者都認為實施死亡教育課程能降低死亡焦 慮與恐懼(張淑美,1996)。茲整理國外相關研究有下列幾項(張淑美,1996;黃 天中,1992):

1.Murray 學者在 1974 年,為護士生設計 9 小時的死亡教育課程。結果指 出護士生在上過死亡教育課程後,死亡焦慮明顯降低。

2.Hardty 在 1976 年利用實驗法討論上過 45 小時死亡教育的大學生,對死

14

亡態度是否改變。結果顯示學生的死亡態度有正向改變。

3.Combs 在 1978 年用實驗法檢驗死亡教育對大學生和護校學生死亡焦慮和 接受度的影響,結果指出死亡教育能降低死亡焦慮。

4.Noland 等學者在 1980 年用兩種實驗檢視死亡教育課程對九年級女學生的 影響。結果發現兩種實驗皆對實驗組學生(接受死亡教育課程)有正向影 響、改進。控制組則無改善。

5.Rublee 與 Yarber 學者在 1983 年設計為期 3、6、9 週的死亡教育課程進 行研究,發現上過 9 週課程對改變死亡態度的效果有顯著。

6.Rosenthal 在 1983 年用實驗研究法檢視死亡教育是否可以對死亡持不同 態度的學生,結果發現死亡教育的確可以吸引「對死及自殺」有較高接受 度的學生,死亡教育課程減低了否定的態度並增加了接受的態度。

(二)國內研究

國內死亡教育課程之介入以研究對象(包括國小、國中、高中、護專生以及 大學生、師範生)、研究主題的不同。所以研究者都自行收集相關文獻設計死亡 教育相關課程的教學介入。國內學者的研究大都都是針對死亡態度作研究,劉明 松(1997)加入了死亡概念的探討;葉寶玲(1999)增加憂鬱量表和自我傷害行為篩 選量表;賴妙怡(1998)、黃禎貞(2002)、林千琪(2003)與林宛辰(2005)在量表上 增加了對生命意義與價值。許多從事死亡教育研究者都發現死亡教育可提升正向 的死亡態度(吳佳娟,2001;劉明松,1997;鄭淑裏,1995;賴妙宜,1998;鍾 春櫻,1992;蘇完女,1991),提高死亡的接受度(黃琪璘,2000),以及增進生 命意義與價值(林千琪,2003;黃禎貞,2002;劉欣懿,2003)。茲列國內死亡教 育課程實徵研究如表 2-1:

15

表 2-1 國內死亡教育課程實徵研究摘要表

表 2-1 國內死亡教育課程實徵研究摘要表(續)

表 2-1 國內死亡教育課程實徵研究摘要表(續)

表 2-1 國內死亡教育課程實徵研究摘要表(續)

表 2-1 國內死亡教育課程實徵研究摘要表(續)

表 2-1 國內死亡教育課程實徵研究摘要表(續)

表 2-1 國內死亡教育課程實徵研究摘要表(續)

表 2-1 國內死亡教育課程實徵研究摘要表(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