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生活適應之意涵與相關理論

本節首先對退休生活適應之意涵加以說明,其次再對生活適應的相關 理論進行探討。

壹、生活適應之意涵

在這個各種生物賴以為生的世界,不論是植物或是動物都必須非常努 力的適應環境、適應生活,人類自詡為萬物之靈也不能例外。「適應」

(adjustment)指的是有機體想要滿足自己的需求,與環境發生調和作用的 過程,它是一種動態的、交互的、有彈性的歷程,所以它不會僅是單向的,

而是雙向的、甚至是多向的一個歷程(朱敬先,1992)。Arkoff 對於人類 適應的定義也有著類似的看法,他認為適應是個體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

達成自身的目的,承受著環境中的壓力;個體與環境發生了交互作用,個 體隨環境而變化,同時環境也會因個體的改變而產細微的變化,個體對環 境不停的適應最後達到和諧平衡的狀態。因此,適應是雙向的,也是動態 的(引自黃晧塵,2008)。

瑞士兒童心理學家 Piaget 在其認知發展理論中則指出,個人改變行 為適應環境的歷程,也就是一種學習的歷程,而適應的方式有二,一是同 化,一是調適,二者相輔相成,形成整個認知學習的歷程(引自張明仁,

2006)。因此,人們不斷藉由學習的歷程來適應生活,也從生活的適應中 學習到不同的經驗和知識,與社會、自然環境達到和平共處。

24

適應的好與壞,要根據個體和環境是否能取得和諧的關係而定,王 以仁、林淑玲、駱芳美(1997)曾提出「適應」是否良好有三個標準:首 先,個人的心理情況要與實際情境相吻合,所謂心理情況指的是個體因實 際環境所產生的意念、看法和想法,如果心理情況要與實際情境二者能相 吻合,個體便可以產生適當的行為以應付所處的環境;其次是個體可以針 對實際情境調節其反應,適應良好的人在處理事件時,不會受一時一地有 所影響而能顧及廣大的空間、久遠的時間,隨時調節其反應;最後,個人 與環境之間必能互相協調以求適應,個人在某些情境下,必須改變其行為 以切合環境的需要;但是有時則必須改變環境以配合個人的需求。

綜合上述,生活適應的意義指的是個人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而和環 境有了交互作用,人們希望自我的心理情況和實際的情境能達成一致,因 此運用了同化和自我調適的方式去適應環境,使個人最終能和環境達成和 諧平衡的狀態。

貮、生活適應相關理論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挫折、衝突常是導致個人感受到壓力及緊 張的主因,只是面對相同的情境,有人可以過得很快樂,卻也有人過得很 難過、沮喪,從心理學來看,過得快樂的人顯然對環境有較良好的適應,

而過得沮喪的人則對環境有較不佳的適應。根據 Martin 和 Osborne(1989)

的研究,個人的人格特質、思考方式、情緒等三方面會對個人的心理適應 產生關鍵性的影響。不同的人格特質在事情的處理方式上可能會有不同的 想法和做法,因此適應方式也會有所差異,以下就不同的人格理論對適應 的觀點加以敘述。

一、心理分析學派

(一)Freud 的人格理論

Freud 提出構成人格的三個基本結構包括: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id)是指人們心理最原始的狀態,亦即是本能的儲存池,不受社 會道德所控制,與潛意識息息相關,依照快樂原則減少壓力、避免痛苦、

滿足自己的需求,飢餓、滿足、性、快樂都是本我的管轄範圍,性驅力及 攻擊驅力是最重要的原慾,提供人們與他人互動的刺激。

自我(ego)是人格結構中的指導員,依據理性和現實的狀況處理在環 境中所遭遇的事件,秉持現實原則以限制、採取延宕、校正本我需求滿足 的方式,引導個人選擇符合社會規範同時又滿足本我原始需求的方法,仲 裁衝動的本我和理想的超我之間的衝突,調整人類的性驅力及攻擊驅力以 社會能接受並且合乎實際的方式。

超我(superego)隨著個體依循社會倫理規範進行社會化的過程與父 母教養的標準內化而逐漸建立,代表一種來自外在的價值觀,可視為良 知,依據道德原則,受完美原則所操縱,是人格的審判單位,又可稱為內 化的父母,會對本我的衝動作是非善惡的判斷,使人們因錯誤的本我衝動 而產生罪惡感(引自申荷永,2004;許皓宜,2011)。

心理分析學派的觀點認為人生之旅如同要通過湍急的河流,若適應不 良則會產心理問題,幸運的人即能健康渡過這些關卡,而健康性格的正常 人即是沒有嚴重異常症狀的人。Freud 認為若在孩童時期,父母在訓練上 過度驕寵或嚴格,會使人們停滯在某個階段的發展,或回到前一個階的退 化行為,同時也可能導致其人格結構系統間的衝突。當人們順著本我的衝 動表現出與社會、父母期待不符合的行為時,自我會壓抑本我的衝動,表 現出和原衝動不一致的行為,如此可能會導致日後適應上的問題,所以在 協助人們處理適應上的問題時,要處理並非外在看得到的不適應行為,而 是應協助其統整被干擾的人格結構(王以仁等,1997)。

(二)Jung 的人格理論

Jung 師事 Freud,他認為人格主要的系統為自我、個人潛意識、集體

26

覺和行為反應會對內向和外向的對立心理態度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青年期 以適應外在世界與擴展社會環境為重點,由外向的人格層面所主導,內向 的人格層面則受到壓制,到了老年期時,外在社會需求減少,留下更多的 時間思考內在自我,平衡點也會轉變朝向內向的層面(引自黃富順等,

2011)。

個人潛意識則類似於 Freud 所謂的前意識,是個人資料的儲存庫,儲 存那些原本在意識中,但因不是很重要或會造成困擾而遺忘或被壓抑下來 的材料,只要花很少的力氣就可把資料調出來(陸洛等譯,2006)。集體 潛意識最深也最不易被觸碰到,Jung 用原型或原始想像稱之,他曾在《原 型與集體無意識》一書中指出:「原型是人類原始經驗的集結,它們像命 運一樣伴隨著我們每一個人,其影響可以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被感覺到

(引自申荷永,2004:168)。」他提出英雄、母親、小孩…等原型,此 外還有發展更完全、影響更大的女性和男性、公我、自我、陰暗。而所謂 的公我原型(persona archetype)是指一張我們在公眾面前表現和真實世界 不同的臉,Jung 認為我們在生活中必須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因此要扮演多 種角色以求得成功。

在心理層面,每個人的人格均同時具男、女性的層面,女性的心理有 男性化的部分(男性原型),男性的心理有女性化的部分(女性原型),

二者可以共存,甚至相互補充。青年期由同性傾向主導,也就是青年男性 的男性化強,年輕女性則女性化強。由中年至老年,性別角色漸減,另一 種性別傾向不再受壓抑而漸漸顯現,男性出現女性化的特質,更具感情性 和同情心;而婦女則顯現決斷、侵略性及自我中心的衝動,相反性別的特 質有助於增加個體的適應力和生存力,可以讓性別之間瞭解彼此的本質。

榮格認為在成年期時,個體會持續經由人格的各種層面發現自己的潛 能,以回應內、外在的需求,以取得平衡。同時在不同的階段,這種平衡

是可以改變的,有些層面會列在後面,有些層面則會提前(黃富順等,

2011),而這取得平衡的過程即是一種適應的行為。

綜合上述所言,精神分析學派認為深埋在潛意識中父母的規範仍會深 深的影響個體,甚至社會所設定的男女既定印象都可能影響個體決定扮演 的角色,以及要在大眾之前呈現什麼樣的面貌。對退休者而言,從原來的 工作場域退出後,所扮演的角色已不同往昔,如何將自己重新定位,找到 新的生活平衡是最重要的事,所以發現自己的潛能、建立一個健康的人 格,找到現實生活中內外在的平衡,才能讓自己更適應退休生活並融入社 會之中。

二、人本學派

(一)Maslow 的需求層次論

心理學家 Maslow 於 1943 年提出「需求層次理論」,強調人所有行為 都是由「需求」所引起,其中有一個主要假設為滿足回歸,認為人類的所 有行為都是為了滿足其需要,人們對愈低層次的需求強度越強,也比較優 先,Maslow 對較低層次的需求稱之為基本需求或匱乏需求,唯有較低層 次的需求滿足後才產生追求較高層次的需求的享有動機。Maslow 認為人 格的發展就是去實現人的本質及發揮人的潛能,雖然較高層次的需求對人 類的生存較不具急迫性,只是人類的衍生需求,但卻有助於人們趨向自我 實現得到更深刻的幸福感,因此,Maslow 將較高層次的需求稱之為成長 或存在需求(引自車文博,2001;郭靜晃等,2002)。

Maslow 將需求歸納成五大類別,最低層次的是指人類都需要一般基 本需求的「生理需求」,例饑渴和性等,管子牧民篇:「倉廩實則知禮節,

衣食足則知榮辱。」是為最佳佐證。接著人類開始追求「安全需求」的滿 足,包括免於生理上的傷害,如身體遭受傷害、疾病的侵襲、經濟的損失…

等,乃至於心理上免於恐懼和傷害之安定感。再進一步尋求愛與被愛以及

28

便會開始關心自我的價值感而有「尊重的需求」,這個層次可分為兩方面,

一是自我尊重,即要求自我應付環境與獨立自主的能力;一是被他人尊 重,希望受到他人的認識與肯定。最後人們會求取自我的不斷發展,重視

一是自我尊重,即要求自我應付環境與獨立自主的能力;一是被他人尊 重,希望受到他人的認識與肯定。最後人們會求取自我的不斷發展,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