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的設計與實施

第五節 資料的蒐集與分析

質性研究作為一般經驗研究方法,傾向採取多元方法,意即不只一種 資料蒐集與詮釋、分析的方法,也由於所採用的資料包羅萬象,不易歸納,

任何的簡單歸類都可能扭曲了實際的情形,資料的蒐集和分析應是緊密交 織的過程,必須更迭進行,研究者使用多種資料互相檢視,或使用多種理 論或多種觀點交叉檢視,有助於提升研究結果的有效性或值得信任的程度

(齊力等,2005)。因此,在研究中應多方蒐集資料,不應自我設限,任 何細微的線索都可能有其使用的適當性,如果預先決定只有某種特定程序 的資料是有效的,會使研究失去值得信任度。

壹、 資料的蒐集

在本研究中,資料的蒐集可分為資料蒐集的方法與資料蒐集的工具等 兩個部份,茲分述如下:

一、 蒐集資料的方法

陳向明(2002)指出質性研究中蒐集資料最常用的方法為訪談、觀察、

實物分析等三種,而選擇蒐集資料的方法主要取決於使用的方法是否能蒐 集到研究問題所需要的資料。因此,選擇適當的資料蒐集方法可以使研究 工作的進行更順利,本研究所使用資料蒐集方法如下:

(一)半結構化的訪談

日常生活中最常被用來瞭解周遭世界的方法就是觀察、聆聽和接觸,

訪談即是讓研究者透過口語與受訪者雙向溝通並輔以聆聽與觀察的過 程,共同建構出社會現象之本質和行動意義,並經由詮釋的過程還原被研 究的現象與行動(潘淑滿,2003)。而訪談的形式有很多種,我們可將訪 談的形式視為結構的延長線,線的一端為結構化的訪談,另一端則為非結 構化的訪談,在此二極端的中間即為半結構化的訪談,其形式較結構化的

訪談有彈性,研究者先列出感興趣的主題做為訪談的指引,在用詞遣字、

問題的形式、順序較有彈性,訪談者和受訪者的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

常以日常生活會話方式進行,但不同於日常生活會話的是訪談是一個有控 制的會話(controlled conversation),主要在針對研究者的研究興趣而進行 的談話,而其目的在於瞭解受訪者對其生活和經驗世界的解釋(齊力、林 本炫,2005)。本研究在探討自願退休教師的退休生涯規劃與生活適應等 相關問題,建構在個人經驗與背景之上,屬於個人內心的想法及感覺,因 此必須藉由開放和彈性的訪談方式讓受訪者將自己的感受與需求真實而 充分的表達出來,如此不但可以有更多元思考的空間,研究者針對訪談氛 圍的營造與訪談的進行適時聚焦、擴展甚至修正訪談大綱及訪談重點,更 能讓受訪者將其退休歷程及目前欠缺的退休需求做完整的描述。

(二)文獻資料的統整

在質性研究中,文獻裡的概念和其間的關係,可以讓研究者用來與此 次研究所得的資料相互參照,如此,文獻可提升研究者理論的觸覺。此外,

文獻可以做為二手資料的來源,也能刺激研究者從中淬練出問題對受訪者 問,並幫助研究者設計理論性抽樣,添加相同或不同的情境到研究,使研 究因此更饒富變化與趣味,同時文獻也可用來做為輔助性的佐證(徐宗國,

1997)。在本研究中,相關研究文獻資料在建構國小教師自願退休歷程與目 前生活適應及欠缺的退休需求的社會現象,而在相關研究中呈現出的各種 概念和關係,可能在本研究可能也會適用,研究者在研究過程可適時加以 參考;此外,研究者也希望將相關研究的文獻用來輔助佐證研究的結論。

因此蒐集與研讀相關研究文獻也是本研究所採用的資料蒐集方法之一。

二、蒐集資料的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蒐集豐富而可用的資料必須藉助適 合的工具,如此方能使研究內容更多元而豐富。本研究蒐集資料所使用之

62

(一)研究者

質性研究除了運用錄音機、錄音機等機器來協助蒐集與分析資料外,

研究者本身其實就是最好的研究工具(潘淑滿,2003)。在本研究中,研究 者為師專之輔導組畢業,後再於進修學士學位時修業於初等教育系輔導 組,故修習過「諮商理論與技術」、「生涯輔導」等課程,對訪談和生涯規 劃之相關理論和技巧熟悉,此外,研究者亦曾修習教育研究法中的「質性 研究」,除了基本的理論知識外、在教授指導下也進行了實際的操作與演 練,使研究者在進行質性研究時更能充分掌握研究之進行。

研究者已於教學場域服務二十三年,所以職場經驗與研究對象相似,

處在與退休者在退休前的同一工作場域中,研究者對研究對象退休前的心 境和處境頗能加以同理的體會和共鳴,因此在研究時更能深切瞭解研究對 象的心理,也能使研究對象更認同研究者,說出內心的話。而對於退休這 個議題也因研究者已服務近二十五年,距現行退休制度規定應服務滿二十 五年的資歷也相去不遠,對於已退休者的心路歷程有著濃厚的瞭解興趣和 參考需求,因此在研究者的研究過程中,不僅希望能蒐集更豐富的資料供 即將退休者參考,也可以使其獲得更佳的退休生活適應。

(二)逐字稿

訪談時必須徵得受訪者的同意進行錄音,如此可使研究者專心聆聽受 訪者的訪談內容,並可適時加以回應、澄清語意或深入瞭解其意涵,避免 受訪者的原意遭到扭曲,同時也可仔細觀察受訪者的細微反應以記錄於訪 談札記之中。離開訪談現場之後應將錄音之訪談內容謄寫成逐字稿,做為 研究之資料進行進一步之分析與詮釋。

貮、資料的分析

研究中資料的分析與詮釋是對還原社會現象的重要工作,其主要元素 包括資料的化約(data reduction)、資料展現(data display)、結論等。研

究者根據明確的概念架構將所獲得的資料做有系統的簡化,再透過有系統 的組織方式賦予資料意義,並以適當的方式加以展現(潘淑滿,2003)。

綜合學者的看法,當本研究資料蒐集完成後,本研究將進行的資料分析,

其重點分述如下:

(一)訪談資料代碼之編定

訪談內容謄寫成逐字稿後,必須先初步編上不同之代碼,以利後續能 進行編碼(coding)工作,將資料進行更進一步的重新組合與詮釋。

由於本研究之研究對象有十二人,為避免太過複雜的代號造成讀者閱 讀上資料比對的不易,因此研究者採取最簡單的方式,根據每位研究對象 第一次接受訪談日期的前後順序,依英文字母順序從 A 到 L 給予其不同的 代稱,如最早接受訪談的研究對象就稱其為 A 老師,第二位接受訪談即稱 為 B 老師,依序類推。

其次,由於訪談內容必須進行資料的分解,且部分研究對象曾接受一 次以上的訪談,為避免資料來源的混淆,因此研究者將各篇逐字稿於研究 對象代稱後加註日期,並針對研究對象回答問題的內容,依問答的順序逐 句加以編上流水號,以便資料分析時更明瞭資料的來源,如有編碼(coding)

上的問題時可以快速回到訪談資料中再度審視。

舉例來說,研究對象 A 老師於 102 年 8 月 26 日受訪時第一個問題的 回答所編之流水號是為 001,因此其訪談資料代碼就會呈現A1020826-001。

(二)編碼(coding)

編碼是一種把資料分解、概念化,然後以一個嶄新方式把概念重新組 合的操作過程,這是將理論從原始資料導引出來的重要過程。(徐宗國,

1997;胡幼慧,2008)。編碼的程序如下:

(1) 開放性編碼(open coding):開放性編碼是藉由仔細檢驗而對現 象加以命名或類屬化(categorizing),最後以概念的屬性和面

64

研究蒐集資料完成後,先將訪談謄為逐字稿後,再從所蒐集的 文本資料中依論文架構預設的現象去發現關鍵字、關鍵事件或 主題,並在其旁加以做成對現象的標記,例如:健康、工作負 荷、休閒活動…。如果在此時出現了無法歸類之現象,研究者 就針對其現象另外加以命名,在編碼過程中,要注意合乎開放 性編碼的精神,不應只限制在既定的範圍去編碼,形成現象的 曲解或忽略。

(2) 主軸編碼(axial coding):主要是將主類屬及次要類屬之間聯結 起來,把分散的資料經由新的方式重新組合在一起的過程(徐 宗國,1997;胡幼慧,2008)。當本研究使用開放性編碼為研究 的資料做現象的分析和命名之後,研究者開始將這些已命名的 現象,先依研究架構所預設之類屬將資料做一重新的組合,例 如:個人、家庭、職場、社會…。此時,如果從資料中發現不 在已存在之類屬中的新類屬,研究者則依其間的現象歸納後新 增新的類屬。

(3) 選擇性編碼(selective coding):主要是在確認故事線、發展脈 絡類型,選擇一核心類屬有系統地和其他類屬予以聯繫,驗證 其間的關係,及填滿未來需要補充或發展的類屬,再針對不同 的脈絡發展理論(徐宗國,1997;胡幼慧,2008)。當本研究的 主軸編碼形成後,研究者將找出一個貫穿大部份資料的核心類 屬,再以其當成主軸,利用其他類屬的資料交織發展成退休生 涯規劃歷程的現實圖像。

(三)資料蒐集與資料分析同時進行

質性研究不像量化研究可以用隨機抽樣做保證,因此採取「理論性飽 和」的概念及比較的方法,以達到提出命題、建立理論的目標(齊力等,

2005)。所以在研究的過程中應一邊做資料的蒐集、一邊分析手中現有的

資料,然而何時是資料蒐集的結束和分析的開始,並無一定的分界點,只

資料,然而何時是資料蒐集的結束和分析的開始,並無一定的分界點,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