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中市自願退休國小教師退休生涯規劃與生活適應歷程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中市自願退休國小教師退休生涯規劃與生活適應歷程之研究"

Copied!
15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

暑 期 在 職 進 修 專 班 碩 士 論 文

指導教授: 李麗日 博士

臺中市自願退休國小教師退休生涯

規劃與生活適應歷程之研究

研 究 生:王頌恩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7 月

(2)
(3)

謝 誌

自從二十多年前離開校園後,總以為自己這一輩子再也不會回到大學 校園拾起課本了,沒想到在同事的激勵下,我們一起進了碩士班,只是歲 月不饒人,當年過目不忘的好記性已不復在,總是一回頭,剛剛說的話、 做的事就記不得了;就連最自豪沒近視的雙眼也被迫因老花而戴上眼鏡, 讀起書來倍感辛苦, 幸好有許多老師一步一腳印的帶領著我進入研究的殿堂。謝謝賴苑玲 老師藉著讓我們這群暑碩新生評析前輩們期刊論文的方式,使得我對碩士 論文的寫作有更進一步的概念,也懂得去注意論文寫作嚴謹的重要性;特 別感謝李麗日老師的質性研究課程,協助我在此篇論文寫作前奠立良好的 基本概念,不致驚慌失措,同時在這兩年的論文寫作中不斷指導我去思考 論文寫作的方向,一步一步帶領我完成論文。 此外,謝謝秋芬給我許多鼓勵和建議、桂娟和我一起搭檔完成許多課 程的作業、秋珊的樂觀開朗陪伴我渡過那段寫不出來並且惶惶不安的日 子;也感謝世仁、名慧幫我介紹受訪者,還有金華、家玲…班上所有的好 同學相互的支持與打氣,讓我能堅持到底,完成研究所的學業。 也要謝謝學校所有的同事們對我的鼓勵,特別感謝錫男主任熱心的介 紹受訪者讓我的論文增色不少。最後,要感謝我最親愛的家人,我的公公、 婆婆總是叮嚀我要照顧好身體、小姑也幫忙找到姪子就讀的國小的退休教 師接受我的訪談、老公及兩個小孩在這段期間總是讓我先專注在課業上, 幫忙做完家中被我疏忽的大小事,沒有你們的包容和支持,我很難完成學 業。其他未能一一提及的所有親朋好友及本研究的受訪退休教師,在此一 併對你們致上十二萬分的感謝。 王頌恩 謹誌 2014 年 7 月

(4)

摘 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影響臺中市國小教師自願退休的因素,分析自願退休 國小教師所做的退休生涯規劃之實踐及轉變、其退休後的生活適應問題, 對退休制度提出看法並對即將退休教師做出建議。經運用質性研究深度訪 談方法,訪談臺中市六位男性、六位女性,共十二位退休五年內之自願退 休國小教師,其結論如下: 一、影響國小教師決定自願退休的因素有來自個人及環境的負面推力與正 面拉力。 二、退休生涯規劃可分為退而不休用不同方式服務社會及回歸家庭建立家 庭新生活兩大方面。 三、有無退休生涯規劃之退休教師都會延續退休前生活方式,從事各種與 個人及社會相關之活動。 四、退休生涯規劃主要考量經濟狀況或身心能力狀況而產生轉變。 五、在退休制度方面,認為國小教師退休年齡五十五歲最適宜,不宜超過 六十歲;支持政府對制度的改革,但強調政府應清楚解釋改革政策。 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對退休教師、即將退休教師、政府以及未來的研究 者分別給予建議。 關鍵字:自願退休教師、退休生涯規劃、生活適應

(5)

II

Abstract

The research mainly discussed the factor that affected the Taichung

Cit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ho voluntarily retired. It analyzed the

retired career planning in practice and in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teachers

adapting to retired life.It put forward the views of the retirement system

and made suggestion to the teachers that will retire soon. Through the us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e author

interviewed six male and six female teachers who will voluntarily retire

in less than five years in the Taichung Cit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nd came to the conclusions as follows:

1.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ho decided to voluntarily retire have

negative and positive influences from individuals and the environment.

2.Retired career planning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ways that include social

services and returning to family to build a new life.

3.Whether there is the presence of a retired career planning or not, the

retired teachers will continue with their current lifestyles, engaging in

various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4.The retired career planning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economic

conditions or the conditions arising from changes in the mental and

physical ability of the teacher.

5.In terms of the retirement system, the suitable age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to retire is at 55 years old and not more than 60 years

old. These teachers support the government's reform of the system but

stress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clearly explain the reform policie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retired teachers, teachers near

retirement, the government, and future researchers were given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 voluntary retired teacher, retired career planning, life

adjustment

(6)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退休之意涵與相關理論……… 7 第二節 退休生涯規劃之意涵與相關理論……… 17 第三節 生活適應之意涵與相關理論……… 23 第四節 退休生涯規劃與生活適應影響因素之相關研究……… 31

第三章 研究的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 45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流程……… 46 第三節 前導性研究……… 53 第四節 研究對象的選取……… 57 第五節 資料的蒐集與分析……… 60 第六節 研究的可信度……… 65 第七節 研究倫理……… 6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影響國小教師自願退休的因素……… 69

(7)

IV 第二節 自願退休國小教師之退休生涯規劃與轉變……… 85 第三節 自願退休國小教師對教師退休制度之看法與給即將 退休教師之建議………10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 論………123 第二節 建 議………126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131 貮、英文部分 ………138

附錄

附錄一:訪談同意書……… 141 附錄二:訪談大綱……… 142

(8)

圖 次

圖 3-1 研究架構圖……… 48 圖 3-2 研究流程圖……… 52

(9)

VI

表 次

表 2-1 國內國小退休教師之相關研究……… 32 表 2-2 國外退休教師之相關研究……… 34 表 3-1 研究對象資料表……… 59

(10)

第一章 緒 論

本研究是從自願退休的角度切入,對國小教師的退休生涯規劃及生活 適應情形進行瞭解。本章可分為四節,第一節研究動機;第二節研究目的 與研究問題;第三節名詞解釋;第四節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研究之研究動機有三:一是想瞭解國小教師選擇自願退休的原因; 二是希望對自願退休國小教師的退休生涯規劃加以探究;三是希望瞭解國 小教師自願退休後的生活適應情形。茲分述如下: 一、瞭解國小教師自願退休原因 根據2007年至2011年教育部的中華民國師資培育年報的統計顯示,國 小教師離退職的第一波高峰期是落在50-51歲,這個年齡的國小教師離退 職人數平均為各年度國小教師離退職人數的37%~43%,第二波的離退職高 峰期則落在55-56歲,平均為各年度離退職人數的22%~23%,這兩波離退 職人數占各年度離退職人數的六成以上(教育部,2007-2011a),推斷其 原因,50歲是國小教師退休時可請領月退休金的基本資格之一,所以國小 教師會選在此時申請自願退休;至於教師會選擇於55歲退休,則可能與政 府的「五五優退專案」政策有很大的關係;而離退職人數的暴增,與近年 開始實施公務人員的八五退休新制可能不無關係。 只是,在過去五十年之中,臺灣從一個高出生率與低死亡率的社會, 轉變成為出生率以及死亡率兩者皆低的國家,總出生率於1984年開始進入 「低於替代水準生育率」之階段(蔡青龍,2005),更在2010年創下替代 水準生育率0.895的新低點。由於工作人口對應退休人口比率下降,且嬰 兒潮退休人口尚未提存足夠退休金,退休資金籌措成為重要挑戰(經建會 綜合計劃處,2012)。因此,國小教師在50歲左右便退休領月退休金,將

(11)

2

成為國家、社會的經濟上一大負荷,此為國小教師提早自願退休的隱憂之 一。

同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定義, 65歲以上人口比率超過7%的國家稱為高齡化社會,達14%稱為高齡社會, 達20%稱為超高齡社會;而臺灣的老年人口已於1993年達到高齡化社會的 7%標準,2012年則是已達10.92%,同時推估到2025年就會達到超高齡社會 的20%標準,甚至到了2060年更可能增加至39%(經建會人力規劃處, 2012),臺灣社會正以驚人的速度快速地老化中,如果退休年齡提早,也 就意謂勞動生產力下降,此乃國小教師提早自願退休的隱憂之二。 50歲的年紀正是經驗豐富、體力尚未衰退的時候,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認為:「生命,令我喜悅,我不認為生命是迅速燃盡的燭光, 反而,它是燦爛的火把,活著時必須高舉它,在傳遞給下一代之前,它要 愈亮愈好(引自黃怡瑾,2002:195)。」唯有藉著生命經驗的傳承,才 能把國家社會帶領向更美好的前景。然而,有眾多的教師選擇在正當青壯 年的50歲左右便自願退休,對於下一代經驗的傳承不足,是國小教師提早 自願退休的隱憂之三。 到底是什麼樣的因素造成國小教師失去教學與工作熱忱,選擇在合乎 領月退休金的退休資格時就急流勇退,離開教學工作的職場?這正是本研 究想深入瞭解和探討的。 二、探究自願退休國小教師的退休生涯規劃 依據主計處的統計,2010 年臺灣平均退休年齡(含優退)年齡為 56.6 歲,由於有部分退休者於退休後選擇回到職場繼續工作,所以勞委會表 示,依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方式推估,臺灣幾年前實際的退休年齡約為 61.8 歲, 但是以鄰國如日、韓等國實際退休年齡約為68-70歲來說,臺灣的勞動力 屬次過早退場(洪凱音,2012),事實上,國小教師更早於此就退場。

(12)

勞動力的過早退場,勢必造成人力資源的不足,世界衛生組織(WHO) 在2002年就提出活躍老化(active ageing)的政策,活躍(active)一詞, 指的不僅僅是身體的活動或是勞動的參與,而是社會、經濟、文化、精神 與公民事務方面的持續參與,也就是說退休或是生病、有殘疾的老年人仍 能為家人、同事、社區和國家做出積極的貢獻,這樣的概念已成為世界各 國對於老年健康政策擬定之核心觀念(劉慧俐,2007;WHO,2013)。 如果退休者能規劃再度回到職場貢獻心力或參與更多社會、文化、精 神以及公民事務,那麼即使是已退休的身份,仍可以對社會提供人力資源 及經驗傳承,對社會是有極大的助益的,因此,研究者希望藉由探討退休 者的退休生涯規劃來瞭解其是否有相關的規劃。 除此之外,有部分的退休者可能認為退休後就應單純的當一個退休 者 ,然而,根據內政部於2013年6月的初步估計,2012年國人零歲平均餘 命為79.5歲(衛生署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3),換句話說,退休者在退 休後尚有二十多年的人生歲月,如果能針對退休後的這段時間妥善的加以 規劃,不僅會對退休者的退休態度有正面的影響,也有助於降低退休者焦 慮與憂鬱(林東龍、休嬪、陳武宗,2010)。因此,退休者即使不打算再 回到職場或做更多的社會參與工作,但是退休者如能有更好的心理狀態及 退休適應,那麼家庭、社會就不必付出更多的時間和成本去照顧他們,因 此,對於這樣的自願退休國小教師的退休生涯規劃情形也是本研究想瞭解 與探討的。 三、瞭解國小教師自願退休後的生活適應情形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雙連安養中心執行長蔡芳文指出:「每個人若能在 退休前事先了解,進而做好退休後之生活規劃,如此在面對退休生活之種 種問題時便可從容應付(蔡芳文,2010:1)。」然而,有許多的退休者 卻未在事先做好良好的準備,導致在面對退休生活時或多或少會產生適應

(13)

4

即使在退休前可能對退休生活有美好的理想、準備與規劃,但面對實 際的退休生活才是真正適應的開始。日本心理醫師黑川信夫在 1991 年曾 提出「老公退休症候群」(Retired Husband Syndrome, RHS)一詞(駱慧 雯,2012a),隨後「退休症候群」也廣泛被引用,指的是退休者退休後, 生活模式改變,同時新的社交生活尚未建立,由於心理無法調適,因此內 心缺乏安全感,在情感上感到孤獨和疏離,而表現出焦慮的情緒,顯得更 難相處,最後可能會增加家人相處之間的摩擦,甚至部分退休者會開始出 現如睡眠障礙、憂鬱等症狀,影響身體健康(駱慧雯,2012b)。這也是 研究者希望瞭解以上的狀況是否發生在自願退休的國小教師身上的原因。 除 此 之 外 , 俗語說:「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人生往往無法依照理想 發展,Dychtwald 在 在《C 型人生》一書中就曾指出,人生的道路已不再 是一條無法迴轉的狹窄單行道,而是能有更多的轉彎與岔路可供選擇;人 生任何階段都可以全新出發,擁有展開新生涯的機會(引自陳正芬譯, 2003)。當退休生涯規劃無法在真實生活中執行時,退休者會如何改變計 劃以適應真正的退休生,這也是本研究希望加以探討的。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依據上節所敘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有以下四點: 一、 探討影響臺中市國小教師自願退休的因素。 二、 瞭解臺中市自願退休國小教師所做的退休生涯規劃對生活適應的影 響。 三、 分析臺中市自願退休國小教師退休後退休生涯規劃的轉變。 四、 瞭解臺中市自願退休國小教師對退休制度之看法與給即將退休教師 之建議。 依據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研究問題有以下四點:

(14)

一、 影響臺中市國小教師自願退休的因素為何? 二、 臺中市自願退休國小教師所做的退休生涯規劃對生活適應的影響為 何? 三、 臺中市自願退休國小教師退休後退休生涯規劃的轉變為何? 四、 臺中市自願退休國小教師對退休制度之看法與給即將退休教師之建 議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自願退休教師 依 2000 年 1 月 13 日所修正之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第三條規定,教職 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申請退休:(一)任職五年以上,年滿六十歲。 (二)任職滿二十五年。同時在第五條第二款中另有規定,年齡未滿五十 歲具有工作能力而申請退休者,或年滿六十五歲而延長服務者,不得擇領 月退休金或兼領月退休金。在本研究中所指之自願退休即是符合前述於申 請退休時,具有擇領月退休金資格之退休教師。 二、退休生涯規劃 生涯規劃就是針對未來的歲月及所預期的目標,配合時間的順序,做 好構思和安排(郭靜晃等,2002)。本研究所指的退休生涯規劃是指退休 者針對退休生涯訂定能滿足社會需求及自我實現目的的目標,對個人的生 活方式和型態做一系列有計劃性的規劃和安排。本研究將就以上所說之退 休生涯規劃目標做一分類、歸納,並訪談自願退休國小教師,以瞭解其在 退休前所做的思考與規劃。 三、生活適應 適應是個人針對各種環境的變化和壓力加以調整自我適應環境的能 力,以應付和防禦壓力,進而使個人達到和諧平衡的狀態(林仁和、龍紀

(15)

6 萱,2012)。在本研究所指之生活適應是退休者對退休後不同於往日的生 活做自我調適,以達到自我身心與環境的穩定平衡。本研究將藉由自願退 休國小教師的親身經驗來驗證退休生涯規劃實踐的情形,以及當實際生活 與計劃有所差異時,受訪者針對二者的差異,依實際生活狀況調整、轉變 計劃以適應實際生活的情形。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的主要議題乃在探討影響國小教師自願退休的因素、退休生涯 規劃及其生活適應情形,同時為避免退休太久對當初退休因素、生涯規劃 印象模糊,因此研究的對象設定為國小已自願退休五年內之教師,而研究 區域則因經費、人力、時間等限制,設定研究者工作與居住的臺中市為範 圍。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採深度訪談方式進行資料的蒐集,因此資料的豐富與否會對研 究的結果有重大的影響。 本研究的限制主要在於本研究是採立意取樣,首先研究者從身邊的國 小自願退休教師開始進行著手,接下來找研究者所認識不同區域的學校教 師介紹研究對象,同時採滾雪球的取樣方式找尋更多的研究對象,但在運 用滾雪球的取樣方式時,不可避免的是常常人格特質比較相近的人容易走 在一起,難免造成研究對象多樣化方面的不足。 研究者為避免這樣的情況影響研究的可信度,因此盡力從多方找尋更 多不同背景如教師兼任組長或主任,以及不同人格特質如文靜、活潑、消 極被動、積極主動等各類的研究對象參與本研究。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為四節來論述,第一節說明退休之意涵與相關理論、第二節 說明退休生涯規劃之意涵與相關理論、第三節說明生活適應之意涵與相關 理論、第四節從退休生涯規劃及生活適應影響因素之相關研究做闡述。

第一節 退休之意涵與相關理論

本節首先要就退休的意涵加以定義與探討,其次就退休的相關理論略 述如下: 壹、 退休之意涵 西洋最早退休制度則出於十七世紀英國的海關退休計劃,其後之退休 制度是德國首相俾斯麥(Bismarck)為謀求勞工團體的福利及保障工人生 活安全所提出的構想,他還推動制定「傷害保險法」、「健康保險法」、「退 休保險法」,建立世界上最早的工人醫療、健康、養老金保險制度,同時 規定六十五歲為強迫退休的年齡標準,獲得大多數國家認同並加以沿用 (吳正華,2009)。 一般而言,人們大多選擇在退休制度所界定的退休年齡或有其他因素 導致無法工作時結束自己的工作階段,離開原來的職位,由繁重的工作中 解脫,不再從事全職工作,這代表退休者不但喪失工作身份及意義,同時 也失去固定的經濟收入並以領取退休金或社會福利金而有別於其他人的 身份(朱芬郁,1998;黃富順、陳如山、黃慈,2003)。雖然人們會因退 休而擁有更多的閒暇時間可以從事個人喜好的事情,但卻也有義務必須負 起自我照顧與自我管理責任的角色,退休者必須面對和調適生活秩序結 構、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顯著改變的歷程,進而選擇有尊嚴的人生,重新 界定生活的意義與建立新的生活秩序(葉美蓮,2009)。 所以說,退休不是人生的落幕,僅是角色的轉換、承擔新生涯的開始,

(17)

8 也是個人生命歷程中一個重要的地位推移(status passage),如同畢業、 工作、結婚…等,結束一個階段的地位任務,同時開啟另一階段的地位。 只是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自工作中得到自我認同,一旦退休離開工作職 場,意謂著個人不再活躍於組織之中,權勢、影響力不似往昔,這樣的轉 變往往對個人的自尊和認同感產生衝擊,對於不同地位的推移要如何調 適,是人們生命歷程的重要課題(林東龍、余嬪、陳武宗,2010)。此時, 個人必須體認到退休不是凋謝的過程,而是有計畫、有準備的過程,讓自 己能放下重擔、放鬆自己,讓自己更有時間與悠閒的去過自己想過的日子 (江文雄,2000)。如此才能如同美國退休人員協會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Retired Persons ;AARP)所說,退休是指面對一個嶄新且有活力的生活層 面,充滿著新鮮的機會,可以結交更多新朋友、並且擴大興趣的範圍,在 內心深處得到滿足(引自錢 money 理財研究室,1994)。有人說退休前的 生活是為別人而活,每天為生活、為工作任務、為家人、為…而忙碌著, 退休後才是自己真正人生的開始,有捨才有得,為自己的退休生活找到新 的目標,為自己活一次是多麼美好的事。 綜合以上所言,退休是一個人在工作職場上長期貢獻一己所能後,可 能因健康不佳或其他因素無法繼續在職場工作,也可能是年紀大了想開始 過屬於自己理想或悠閒的生活而退出工作職場。在此同時,退休者應對未 來的退休生活做好規劃與準備,照顧好自己,為自己的人生後半場建立起 新的生活秩序和定位,過著有尊嚴且有意義的人生,獲得新的生命意義。 貮、退休相關理論 生命是一種歷程,老化是一種現象,每個人無可避免的都會進入衰老 的階段,人們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出現各種生理的變化,不僅外表如 皮膚的光澤與彈性漸失、頭髮漸白,各種反應與知覺能力下降,近年來連 阿茲海默症這樣會導致人變癡呆的病症也悄悄的找上較年輕的中年人,因

(18)

此,當人們工作到一定的年紀時,即使身體、心理健康狀態未達到不堪工 作的狀況,也會開始考慮自己的整體身心狀態做出退休、退出職場的決 定。本節將就不同學術領域的角度說明有關老化與退休的相關理論: 一、 生理學的老化理論 生物的老化(biological aging)是指人的身體功能因年齡的增長開始 經歷結構組織、感官能力和細胞組織等各方面的改變和衰退。生理上的老 化通常具有四種特性,一是每個人都會發生的普遍性;其次是老化的因子 源自內在生理的改變的內因性;再者為當生理功能發展達到顛峰後就會開 始往下衰退直至死亡的不能倒置與累積漸進性;以及老化現象與膠原纖維 的連結增加有關的有害性等(林歐貴英、郭鐘隆,2003;黃富順,1992)。 就生理學的角度來看,老化可從遺傳的、非遺傳的和生理的三種不同觀點 進行解釋: (一)遺傳的(Genetic)觀點 不論是何種生物,遺傳是傳承自上一代、延續物種的方式,而生物的 壽命也主要是由基因來決定,好比有些生物的壽命僅有一天,正如曇花一 現,只為了傳遞生命的訊息給下一代。從一般遺傳理論(General Genetic Theory)的角度來說,遺傳法則才是決定人類壽命上限的重要依據;細胞 老化理論(Cellular Aging Theory)也認為老化會使細胞的複製的過程延 緩。Hayflick 認為生物有機體的壽命似乎有一種規律,可稱之為「生物時 鐘」,這種規律在生物受孕時便由基因安排好了,他曾於 1962 年研究觀 察到人體細胞的分裂能力有其極限,分裂的次數最多可以達到 50 次左右 便不再複製,相當於 120 歲的壽數,此後細胞便停止生長(林歐貴英等, 2003)。 除了生物體本身細胞遺傳基因的限制之外,細胞遺傳理論(Cellular Genetic Theory)、基因突變理論(Genetic Mutation Theory)與細胞錯誤

(19)

10 放射性物質將細胞分裂使染色體損壞、核醣核酸(RNA)錯誤的形成等因 素會造成細胞的缺損,如果細胞的自然修補過程又無法做完整的修補便會 導致細胞的死亡,這也是影響人類的壽命長短的因素之一(沙依仁,1996; 周念縈譯,2008)。即便如此,還有一些學者主張,長壽的動物在物競天 擇過程中會留下修補組織的基因,同時淘汰破壞組織的基因,而這些具有 修補基因的個體會比較容易生存下來,並會將基因傳給下一代。 (二)非遺傳的(Non genetic)觀點 以目前來說,不論在人文或自然的環境都和從前大不同,醫療的進步 可以使人類的壽命增長,而極端氣候、環境汙染等環境的改變卻可能會使 人類的壽命減短。從許多醫學的報導可知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對人體是 有害的,因此堆積理論(Accumulation Theory)就認為新陳代謝的速率與 老化的速度有關,如果在人體內累積愈多這些不好的物質會促使細胞老化 和死亡;同時身體會因為細胞運用氧氣時產生含有不成對電子的氧原子物 質,也就是所謂的自由基,也由於其電子不成對,造成其情況相當不穩定, 自由基理論(Free Radical Theory)指出自由基為使自己的結構能穩定下 來,會和其他細胞互動,造成 DNA 的變異,因此會導致細胞膜破漏,使 染色體產生突變,結締組織的連結,並改變蛋白質的運作,造成細胞的死 亡和老化(林歐貴英等,2003);所以,分子串聯理論(Cross-Linkage Theory) 認為蛋白質的老化導致結締組織變硬後會缺乏彈性使連接的功能不佳,個 體便會產生如皮膚皺紋增加、筋肉鬆弛、受傷不易恢復等組織功能的減退 等情形發生(蔡文輝,2008)。因此,自由基的產生常會造成其他損害, 像是生理病變如動脈硬化、糖尿病甚至腫瘤的發生,同時也會加速老化現 象。 (三)生理的(Physiological)觀點 人體如同一部機器,生物的機能由於工作與生活的過度勞心勞力與緊 張,隨歲月的流逝,機能磨損或退化也會持續的進行,影響組織或器官功

(20)

能的發揮,耗損理論(Wear and Tear Theory)認為當傷害超過身體細胞的 修補能力,便開始老化的過程。免疫理論(Immunological Theory)與人體 失衡理論(Homeostatic Imbalance Theory)更進一步指出人體的免疫系統 在青春期之後,也會開始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衰退,到了老年期的人體恆 定功能也跟著減退,體內功能的調適能力會因此受到很大的傷害,也會造 成罹患疾病的機率大為增加(戴章洲,2009)。 從上述三種觀點可以看出,生理的老化常會引發健康問題,老人除了 發生疾病的機率大於年輕人之外,體力也明顯退化,常常造成有心也無力 的狀況,所以生理的老化常在個人考慮退休時成為一個相當重要的考量因 素,許多人會希望在生命最璀璨的階段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下休止符,不 必等著體力不濟、身體健康亮起紅燈時才被強迫退出職場,如此一來退休 後想必也不能擁有比較優質的退休生活。 二、 社會學的老化理論 社會老化(social aging)是指個人因年齡的增長而導致在社會上的角 色的改變。社會學家認為,社會結構的差異使得各個社會中的老化過程與 老年生活會產生其獨特性。以下就社會學不同的觀點分述如下: (一) 社會權能減退及解除責任理論 研究老年的社會學家 Havighurst 主張以社會權能的減少作為老年社會 學定義的新解,他認為「社會權能」(Social Competence)可以反應個人 的日常人際互助與其特有之職責(引自彭駕騂、彭懷真,2012),對許多 老年人來說,社會權能的式微,喪失社會角色及有意義的關係,意謂著停 止社會互動,從社會撤退,不啻是一種責任的解除,而這是一種自然的而 非硬加的過程,心理健全的老人,當其責任解除後會達到一種較為疏遠的 心理距離,人際關係改變及與周遭社會互動減少的新心理平衡。 然而,也有學者持不同的觀點,認為社會限制老年人的積極參與,會

(21)

12 願。只是,不可諱言的是老人到老年期的後期時,各種能力的衰退也會降 低活動的層面,無法積極參與社會活動而不得不自動解除責任(沙依仁, 1996)。 (二) 撤退理論 Cumming 和 Henry 在 1961 年的「成長的老人:撤退過程」中提出撤 退理論來解釋老化經驗。認為老年退休及生理機能隨著老人健康與體力的 日漸衰退,將導致老人從社會關係中退縮,他們會愈來愈少參與結構化的 組織活動,於是會逐漸從現存的社會角色、人際關係以及價值體系中後退 撤離,而這種老人社會角色的喪失是老化過程的必然結果(引自吳老德, 2010)。 就社會功能學派觀點而言,認為老人已無力對社會有積極的貢獻便須 退出社會,接受和扮演「無角色的角色」(彭駕騂等,2012),同時依序地 將社會權力轉移給年輕一代,因此社會制度應處理老化的問題或是利用制 度化的方式,使老人的社會活動減緩或減少,再從社會的主流撤退,這並 非社會力量壓迫所致,而是老化的現象中一種內在本質的成長過程,如此 社會也才能維持新陳代謝與均衡。 撤退理論被視為老人的適應行為,它容許老人在後退撤離的過程維持 一種自我尊嚴與自我價值,認為老人應平靜地接受事實,由職業的各種社 會角色或忙碌的親職角色中退出,同時適量的減少社會互動是達成心理與 社會調適的重要途徑(黃淑貞,2004)。 (三) 活動理論 活動理論是由 Cavan 等人所提倡,主要觀點認為老年是中年期的延 長,標榜「行為須符合年齡」(Age Your Age),否認老化的存在,主張大 多數的老人不願喪失社會的角色(引自沙依仁,1996),因此老人在老年 期仍可繼續中年期已建立之社會職務與角色,並繼續從事生活和社會活 動,因為老人在實際生活上有同樣的需要及價值,而社會可以為退休的老

(22)

人安排一些活動,如擔任義務工作或者再就業,使老人仍對社會有所貢獻 (陳孟玉,2010),如此做法會對一些因社會責任解除而意氣消沉的老人 有很大的幫助。 活動理論者認為人們經由所做的事與所扮演的角色來認識自我,因此 當個人從職場上退休或由社團退出等都會造成個人自我認知的困擾,老人 往往會找尋替代的事情來做或新的角色來扮演,因此老人看似撤離,其實 只是由工具性角色轉換成情感性角色。然而老人是有許多異質性存在的, 有些老人的健康狀態或財政能力不足以支持他們全面的參與老人的活 動,也有部份老人不喜歡拘束的結構式生活型態,因此活動理論比較適用 於身體健康、有錢有閒又願意延長中年期社會角色與活動的老人(李宗 派,2011),而許多社會研究也支持參與這些活動對老人的心理健康與生 活滿足是有正面貢獻。 (四) 持續理論 持續理論是由老年學的學者 Atchley 所提出,此一理論是修正撤退理 論和活動理論而發展出極具包容性的理論。Atchley 認為人類生命週期由 過去到目前甚至到未來都是持續不斷的,同時,個體的思想、行為及人際 關係會受到生物、心理、社會等種種因素的交互作用,產生動態的發展歷 程。也就是說,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在面對老化時,不會因身體的老化而 改變,會朝向維持一致的生活模式或人際關係,並積極尋找可以取代過去 角色的相似生活型態與角色(引自林歐貴英等,2003;黃富順、楊國德等, 2011)。 因此,老年人在年輕時的工作風格會影響其退休後的風格,同時對工 作的認同不會受到職場轉變或停止的影響,而會持續維持,例如持續的社 會活動、人際之間的關係、興趣的類型等(黃淑貞,2004),所以,個體 必須利用尚在職場工作之際找出對自我有益的生活方式,甚至開始培養參

(23)

14 綜合以上四種理論,退休後個人無疑會卸下在工作上應負的責任、失 去過往因職位所擁有的權勢,自職場中撤退,或多或少造成退休者的不適 應。然而,研究者相信大多數退休者在做退休生涯的規劃時仍會期望自己 剩下的生命還是可以多采多姿,並且可以在退休後找到一個新的發展空 間,讓原本年輕時的夢想都可以從退休後開始起飛,開創生命中的第二春。 三、 社會心理學的老化理論 心理老化(psychological aging)在反映個人的成熟程度及對緊張壓力 的適應和處理的程度,指的是個人行為上的老化現象。心理學對老化的解 釋通常是由人格成長與發展理論延伸而來,人格成長論相信個人的人格因 經驗之增加與環境之改變而有改變,因此可以從人格的發展瞭解老人的心 態、認知、思考、學習動機及情緒。 (一)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Erikson 是美國的精神科醫師,創始了源自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學派 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該理論中對個 體的瞭解從家庭轉移至變遷的社會,他認為發展過程是由心理成熟的基因 所支配,社會與環境力量對人們的影響必須從遺傳基因預先決定之發展階 段的角度理解(引自陸洛等譯,2006),個體的發展係來自心理與社會兩 個層面,是個體、社會與歷史的交互作用。 Erikson 對本我發展所做的八個階段區分別為嬰兒期、早期幼兒期、嬉 戲期、學齡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及老年期。本研究主要在探討退 休的相關議題,因此特別著重在 35 歲至 55 歲的成年期與 55 以上的老年 期之發展情形。 Erikson 認為在成年期(maturity)這個階段人們不僅要生育孩子,同 時要承擔社會工作,是對下一代的關心和創力最旺盛的時期(引自戴章 洲,2009)。人們透過養育、教育、督導及引導等方式表現生產性,同時 關注以後世代以及他們的居住環境,一方面可以提昇下一代的整體利益,

(24)

一方面可以貢獻於政治、文化、藝術和社群等世界,關心的眼光應放得更 寬廣更長久(周念縈譯,2008)。此外,如果成年期的人們不能或不願尋 求生產力的輸出時,便可能會面臨到必須解決生產與停滯的衝突,幸而成 年期的人們擁有展現成年期生產力的基本優勢─關心(care),這是一種對 人廣泛的關懷,相信人有教導別人的需求,不僅能幫助他人,同時也會成 就了自我的認同(陸洛等譯,2006),藉著關懷的力量,人們便可以有能 力去化解其所面臨生產與停滯的衝突。 到了老年期(old age)這一階段,人們將面對自我統整和絕望的抉擇, 也就是人們會對即將瀕臨生命終結進行反省,透過生命的回顧(life review) 的過程,對過去做檢驗與反省,而非只作過去快樂的回憶(reminiscence) (黃富順等,2011),利用對個體生命全程的統整接受自己的位置與過去, 思考生命期的意義與價值。同時在衰老過程中,個人的體力、心力和健康 也大不如前,對此人們必須做出相對應的調整和適應,老年期的人們便必 須運用其基本發展優勢─智慧(wisdom)來表現出對完整生命的超然關 懷,並傳達經驗整合的成功發展(陸洛等譯,2006)。 (二) Havighurst 的發展任務論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 Havighurst 從社會期待與教育的觀點看個體的成 長,以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為基礎提出人生的發展任務理論,他 認為在生命不同的時期均應該有其應發展的成就水準及心理特質或行為 型態,並有其主要的發展任務。 Havighurst 將人生的發展分為六個時期:一至六歲的嬰兒期到兒童前 期、六至十二歲的後兒童期、十三至十八歲的青年期、十八至三十五歲的 壯年期、三十五至六十歲的中年期及最後六十歲以上的老年期。 他認為老年期面臨退休的重要發展任務有六項,分別為: (1) 適應退休生活與收入的減少。

(25)

16 (3) 加強與自己同齡團體建立親近的聯繫關係。 (4) 負起社會與公民的責任。 (5) 建立滿意的生活安排,甚至可以進一步考慮重新安排居住環境。 (6) 適應配偶的死亡(引自朱芬郁,1998a;葉美蓮,2009)。 (三) Atchley 的退休階段論

美國學者 Atchley 在 1988 年所著“Social Forces and Aging”一書中提 出退休階段論,他認為退休是一種過程,會依循著一系列的時期發展,而 退休者通常會經歷某些明確的生理和情緒階段,但並非每個人都要經歷每 個時期(引自黃富順等,2011;戴章洲,2009)。 Atchley 將退休分為退休前期、蜜月期、醒悟期、再適應期、穩定期、 終止期,以下將針對每一階段做一簡述。 Atchley 又將退休前期分為遠期與近期階段。在遠期這個階段因距退休 到來還有一大段時間,人們對退休概念仍模糊不清,只是將退休視為未來 必然會發生的事,尚未對退休做準備;而到了近期這個階段離退休已近, 可能在數年之間便會發生,人們已意識到退休的事實即將發生而開始對退 休產生美好的想像和憧憬,如果在這個階段退休者對退休生活的憧憬與事 實相近,那麼人們就會順利進入退休階段。 剛退休時會展開退休的蜜月期,這是一個充滿期待和熱情的時期,人 們經年累月被工作束縛,無法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剛退休者會嘗試 過去想做而沒有時間完成的事情,一圓退休前的夢,因此到處旅遊是最常 見的活動;然而,在此階段金錢扮演重要角色,退休者必須考慮退休金的 運用,決定想做的事能做到的程度,於是退休者開始視健康及經濟情形重 新分配時間,選擇其他活動。接著,退休者會進入退休的醒悟期,當人們 完成過去未完成的夢想後,時間突然多了起來,因此退休者必須面臨到重 新規劃生活步調和前景,部份退休者在此時可能會發生不易調適退休生 活,或是退休生活不如預期理想,因此容易陷入情緒低落、厭煩、甚至沮

(26)

喪的情形,退休者會醒悟到應重整退休生活,不再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陳 孟玉,2010)。 經過了醒悟期,退休者會進入再適應期,此一階段退休者會進行重新 定位,開始形塑一個日常生活的實際架構,發展新的興趣和嗜好,定時拜 訪親友、擔任志工等,建立新的生活秩序;這時退休者即將進入退休的穩 定期,當退休者建立出令人滿意而安適的生活模式之後,退休生活也穩定 下來。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退休生活會到達終止期,當退休角色不再適合 個體需要,部份退休者會重新回到勞動市場,成為具生產力的勞動者;也 有部份退休者因疾病、殘障、退化等因素造成身體健康不佳而放棄退休者 的角色,因其已無法適應活躍的退休生涯(黃富順等,2011;戴章洲,2009)。 從以上三位心理學家的理論可知,人們從依賴父母的養育、教導,直 到發展成一個人格成熟的個體,對社會有所貢獻,最後因身心的衰退老化 進入老年階段,完成人生的使命,從職場中退休,尋求生命的另一種發展, 最終不論是選擇回到職場再出發或是繼續過退休生活,人們都應利用回顧 的方式對自己的人生下一註腳,接受自己的過去,展望自己的未來。 綜觀以上所述,對於人的老化,不論是從生理、心理、社會學等各種 不同領域都發展出許多理論觀點,然而老化所涉及的層面甚廣,很難從單 一的觀點去解釋老化的現象與過程、結果,因此,不論理論觀點對老化的 解釋度如何,老化是人們必須經歷的過程,唯有增加對自我的身體、心理、 認知…等各方面有更全面的掌握,才能在退休老化後活出新生命,創造生 命更多的價值。

第二節 退休生涯規劃之意涵與相關理論

生涯規劃源自於生涯發展,生涯發展係指由個人的體能、心理、教育、 經濟、機會和社會等因素綜合形成個人終其一生的發展性生涯歷程,而個

(27)

18 人對於自我的生涯發展歷程做有計劃性的規劃可以使生涯發展進行更順 利,所以在進行生涯規劃前應對生涯發展的歷程有基本的認識,才能做出 最佳的生涯規劃。因此本節首先針對退休生涯規劃加以定義,再對生涯發 展的相關理論進行探討。 壹、退休生涯規劃之意涵 早年許多學者對生涯的定義,大多是指和職業、工作相關的經驗、活 動和發展歷程。後來逐漸有學者開始注意到除了職業和工作之外,生活是 人生更重要的事, Super 就認為,生涯是生活裡各種事件的演進方向與歷 程,統合個人一生中的各種職業和生活角色,並由此表現出個人獨特的自 我發展組型(引自羅文基,1991)。 在生活多元化的今天,「生涯」所包含的意義、範圍及內涵已變得比 傳統的定義來得更廣泛,人們處在激烈競爭、快速變遷的現實社會裡,唯 有瞭解自己、發揮自我,充實各種專業的知識與技能之外,並且能夠調適 自己的工作、休閒與家庭之間的關係,才能在個人的生涯中獲得較全面的 滿意,擁有成功的生涯(黃怡瑾,2002),因此,考慮個人的智能、性向、 價值觀,以及阻力、助力,盡可能及早地規劃未來生涯發展的歷程,做好 妥善的安排,期望自己能適得其所,而不是一顆擺錯位置的棋子。 生涯規劃(Career Planning)是個人透過對自我的機會、限制、選擇 及選擇結果的瞭解,進而確立與生活有關的目標,再依據個人在工作、教 育與發展方面所具備的經驗,規劃可以達成個人生涯目標的具體步驟(郭 靜晃等,2002)。張添洲(1993)認為生涯規劃的意義在於個人對自我認 知進行探索,並且持續不斷在個人內在、外在環境變遷因素中尋求平衡的 生活歷程,以期自我能增進個人潛能的發揮,扮演適當的人生角色,以滿 足個人及社會的需求,同時能掌握生涯發展的大權,促進個人不斷自我成 長,以達成自我實踐的目標,對個人的生活方式與型態進行選擇和規劃。

(28)

「退休規劃」是個人後半段生涯中很重要的一環,Newman 和 Newman 曾指出,退休規劃是個人願意預先思考退休後可能發生在經濟、家庭角 色、日常生活及社交方面等各方面的變化,並採取某些措施引導這些變化 (引自朱芬郁,1998)。就退休教師而言,將「生涯規劃」的理念運用在 退休生涯規劃上,其意義有二,一是協助教師訂定退休後的個人生涯目 標,另一則是協助教師認識完成目標的各種方式和方法,並選定適合自己 的方法及方式;也就是希望教師能「有計劃性」退休的觀念,思考退休後 的未來生活目標,同時能在退休之前事先計劃,做好包含醫療保健、經濟 生活、休閒生活、人際關係、心理和社會適應等各種生活面向的準備,再 依計劃準備逐步進入退休後的生活,使退休後的生活成為促進個人成長且 有目標、有意義的生活,以達成退休生涯規劃的真正意義(林昭男,1999)。 根據林東龍、余嬪、陳武宗(2010)的研究發現,退休者未於退休前 進行規劃,導致退休後容易產生如時間多不知如何運用、二度就業障礙、 家庭成員互動問題、社會互動障礙等問題。Taylor 和 Doverspike(2003) 就曾提出,退休規劃與退休人員對退休的態度有正向的關聯性,影響著個 人做成退休決定及離開職場的時間,並且有助於退休後的適應,意即退休 前如果有較完善的退休計劃或準備,退休後會比較快適應退休的生活,也 會有較佳的生活適應。 綜合以上所述,退休生涯規劃的意義在於退休者對於個人退休後的生 涯發揮自發與自主性,依自我的人格特質、專長、興趣等,做好包含醫療 與身體保健、經濟管理、休閒生活、人際關係、心理和社會適應等各種生 活面向的準備,訂定能滿足社會需求及自我實現目的的目標,對個人的生 活方式和型態進行有計劃性、有目的性和系統性的規劃和安排。 退休者在退休前必須為自己的退休生涯做好規劃,讓自己能安然、順 利甚至是迅速的適應退休生活,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對其他家人、社

(29)

20 貳、生涯發展相關理論 要做好生涯規劃,對生涯的發展就要有一定的瞭解,中國的教育家孔 子在兩千多年前就已揭示了生涯發展的階段:「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 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踰 矩。」當然西方學者對生涯發展也發展出一系列的理論,茲分述如下: 一、 Super 的生涯發展論 Super 終其一生為建構一套生涯發展理論而努力,早期他提出的生涯 發展論的理論重點是以人的生活階段及不同發展階段所發生的生涯議題 (issue)及問題(problem)為主。Super 將生涯發展分為:成長期(14 歲以前)、試探期(15~24 歲)、建立期(25~44 歲)、維持期(45~ 65 歲)、衰退期(65 歲以上)等五個階段,本研究主要在探討退休相關 議題,因此針對維持期與衰退期的發展任務加以簡要敘述。 Super 認為人們在 45~65 歲時進入生涯發展的維持期,在這個時期人 們逐漸在社會及職場上取得相當的地位,為了維護得來不易的地位,因此 這個階段人們的主要任務是要面對新進人員的挑戰,同時努力維持既有的 成就與地位。當人們渡過了維持期之後,年紀來到 65 歲以上,進入身心 狀況衰退的衰退期,此一時期主要任務在減速、解脫、退休,並且發展不 同於退休前在職場所扮演的新角色,以尋求用不同的方式滿足退休後個人 的需要。 Super 於 1980、1982 年再提出生涯組型的概念,生涯組型會隨著個人 的成長與發展而產生持續前一發展階段關係的改變,而其最主要的改變內 容是生活角色的不同,強調角色之間的互動和其他外在因素的影響,是一 種終生的歷程。他認為人的一生中會扮演九種主要角色,分別是兒女、學 生、休閒者、公民、工作者、配偶、家長、父母及退休者等。這些角色分 別存在於家庭、社區、學校、工作場所等地方,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個

(30)

人會在各個不同的生活階段同時扮演多種不同的角色(引自李玉嬋、林綺 雲,1997)。 Super 又在 1986 年將生涯組型與生活角色型態二者結合用「生涯彩虹 圖」來展現其生涯廣度與生活空間的生涯發展精髓。「生涯彩虹圖」顯示 人生的整體發展分別是由時間、廣度或範圍、深度三個層面構成。從時間 層面來看,即是 Super 早期所提出成長期、試探期、建立期、維持期和衰 退期等五個階段;廣度或範圍的層面則是指個人終生所扮演各種不同的角 色;而深度層面係指個人在扮演不同角色時投入的程度(引自羅文基, 1991)。由圖中可看出不同的時期有其顯著的角色,成長期是兒童;探索 期是學生;建立期先是家長,而後是工作者;維持期工作角色中斷,公民 及休閒者的角色份量則逐漸增加。因此,藉由生涯彩虹圖可以促使個人思 考在不同發展階段哪一種角色才是自己最重要角色,如何對各種不同角色 做好協調以達到生涯最佳狀態(黃天中,1995)。 二、 Schein 的生涯發展階段與任務 Schein 將生涯發展分成九個階段,分別為:成長、幻想和探索期(0 ~21 歲)、初進工作世界期(16~25 歲)、基本訓練期(16~25 歲)、 生涯早期的工作者(17~30 歲)、生涯中期的工作者(25~35 歲)、生 涯中期的危機期(35~45 歲)、生涯晚期非領導者期或生涯晚期領導者期 (40 歲至退休)、衰退與責任解除期(40 歲至退休,每個人的年齡不盡 相同)、退休期,各階段都有其必須面對的共同課題和具體任務,此處僅 針對與本研究主題退休相關的時期做說明。 Schein 認為 40 歲至退休這個年龄,多數人停留在生涯晚期非領導者 期的階段,此時的角色可能是在工作職場中擔任重要幹部或重要貢獻者, 但是也有些人可能因其身心狀態的不佳而成為冗員;相反的,也有一部分 的人會在很年輕時就到達與本時期相對應的「生涯晚期領導者期」,開始

(31)

22 所扮演的角色為何,這個時期人們的共同議題是在於擴展人際團體與督導 管理等多方面的興趣與技能。 同時 Schein 也認為 40 歲以後,每個人開始會在不盡相同的年齡做退 休準備,進入衰退與責任解除期;此一時期人們要學習接受權勢、責任的 減弱,從嗜好、家庭、社會參與中尋求新的滿足方式和角色,準備退休, 進入人生最後一個退休期的階段,這時期最重要的課題是適應不同於退休 前生活型態與生活水準的巨大改變,學習維護個人尊嚴及價值感,並且轉 移自己的精力與能力於其他活動上(引自朱湘吉,2001)。 三、 Hall 的生涯發展階段與需求 Hall 從一個人進入工作世界後的生涯發展來看,將生涯分為早期生 涯、中期生涯、後期生涯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其任務需求和社會─情 緒需求,在此針對與退休相關的後期生涯階段來說明其需求。 後期生涯階段的任務需求是個人從實際掌權者逐漸轉變為提供智 慧、指導和諮詢、顧問的角色,開始參與組織以外的活動,同時重新建立 不同於退休前新的自我並準備退休,而此階段的社會─情緒需求則是個人 透過支持和諮商以幫助整合個人經驗、智慧,提供他人參考,接受個人獨 一無二的生命旅程,並逐漸離開組織(引自朱湘吉,2001;羅文基,1991)。 Hall 雖然未明確指出退休者應有的準備,但是工作生涯發展至最後必 然是離開工作職場退休,所以他仍建議退休者要重新建立自我,接受自己 與眾不同的生命旅程。在過去的傳統觀念中,退休表示一個人老了,沒有 生產能力,不再為社會所用,所以對退休會懷著莫名的焦慮和恐懼,然而, 對現代人來說,退休不代表人生的結束,相反的,退休者具有許多工作經 驗與智慧,應被視為社會的人力資源和寶藏(蔡培村,1997)。 綜合上述的各理論來看,學者都強調退休者應在工作生涯的晚期開始 學習放下責任與權勢,從職場的生產主力中退居督導和協助的角色,從培 養新的興趣、社會參與等不同方向逐漸適應角色的轉變,想要過有尊嚴的

(32)

人生,退休者除了必須自我照顧,使自己不會成為社會的負擔之外,還要 繼續創造生命的價值感,不僅可以提供生命經驗供後輩參考,也能滿足人 生的自我實現理想。

第三節 生活適應之意涵與相關理論

本節首先對退休生活適應之意涵加以說明,其次再對生活適應的相關 理論進行探討。 壹、生活適應之意涵 在這個各種生物賴以為生的世界,不論是植物或是動物都必須非常努 力的適應環境、適應生活,人類自詡為萬物之靈也不能例外。「適應」 (adjustment)指的是有機體想要滿足自己的需求,與環境發生調和作用的 過程,它是一種動態的、交互的、有彈性的歷程,所以它不會僅是單向的, 而是雙向的、甚至是多向的一個歷程(朱敬先,1992)。Arkoff 對於人類 適應的定義也有著類似的看法,他認為適應是個體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 達成自身的目的,承受著環境中的壓力;個體與環境發生了交互作用,個 體隨環境而變化,同時環境也會因個體的改變而產細微的變化,個體對環 境不停的適應最後達到和諧平衡的狀態。因此,適應是雙向的,也是動態 的(引自黃晧塵,2008)。 瑞士兒童心理學家 Piaget 在其認知發展理論中則指出,個人改變行 為適應環境的歷程,也就是一種學習的歷程,而適應的方式有二,一是同 化,一是調適,二者相輔相成,形成整個認知學習的歷程(引自張明仁, 2006)。因此,人們不斷藉由學習的歷程來適應生活,也從生活的適應中 學習到不同的經驗和知識,與社會、自然環境達到和平共處。

(33)

24 適應的好與壞,要根據個體和環境是否能取得和諧的關係而定,王 以仁、林淑玲、駱芳美(1997)曾提出「適應」是否良好有三個標準:首 先,個人的心理情況要與實際情境相吻合,所謂心理情況指的是個體因實 際環境所產生的意念、看法和想法,如果心理情況要與實際情境二者能相 吻合,個體便可以產生適當的行為以應付所處的環境;其次是個體可以針 對實際情境調節其反應,適應良好的人在處理事件時,不會受一時一地有 所影響而能顧及廣大的空間、久遠的時間,隨時調節其反應;最後,個人 與環境之間必能互相協調以求適應,個人在某些情境下,必須改變其行為 以切合環境的需要;但是有時則必須改變環境以配合個人的需求。 綜合上述,生活適應的意義指的是個人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而和環 境有了交互作用,人們希望自我的心理情況和實際的情境能達成一致,因 此運用了同化和自我調適的方式去適應環境,使個人最終能和環境達成和 諧平衡的狀態。 貮、生活適應相關理論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挫折、衝突常是導致個人感受到壓力及緊 張的主因,只是面對相同的情境,有人可以過得很快樂,卻也有人過得很 難過、沮喪,從心理學來看,過得快樂的人顯然對環境有較良好的適應, 而過得沮喪的人則對環境有較不佳的適應。根據 Martin 和 Osborne(1989) 的研究,個人的人格特質、思考方式、情緒等三方面會對個人的心理適應 產生關鍵性的影響。不同的人格特質在事情的處理方式上可能會有不同的 想法和做法,因此適應方式也會有所差異,以下就不同的人格理論對適應 的觀點加以敘述。 一、心理分析學派 (一)Freud 的人格理論 Freud 提出構成人格的三個基本結構包括:本我、自我、超我。

(34)

本我(id)是指人們心理最原始的狀態,亦即是本能的儲存池,不受社 會道德所控制,與潛意識息息相關,依照快樂原則減少壓力、避免痛苦、 滿足自己的需求,飢餓、滿足、性、快樂都是本我的管轄範圍,性驅力及 攻擊驅力是最重要的原慾,提供人們與他人互動的刺激。 自我(ego)是人格結構中的指導員,依據理性和現實的狀況處理在環 境中所遭遇的事件,秉持現實原則以限制、採取延宕、校正本我需求滿足 的方式,引導個人選擇符合社會規範同時又滿足本我原始需求的方法,仲 裁衝動的本我和理想的超我之間的衝突,調整人類的性驅力及攻擊驅力以 社會能接受並且合乎實際的方式。 超我(superego)隨著個體依循社會倫理規範進行社會化的過程與父 母教養的標準內化而逐漸建立,代表一種來自外在的價值觀,可視為良 知,依據道德原則,受完美原則所操縱,是人格的審判單位,又可稱為內 化的父母,會對本我的衝動作是非善惡的判斷,使人們因錯誤的本我衝動 而產生罪惡感(引自申荷永,2004;許皓宜,2011)。 心理分析學派的觀點認為人生之旅如同要通過湍急的河流,若適應不 良則會產心理問題,幸運的人即能健康渡過這些關卡,而健康性格的正常 人即是沒有嚴重異常症狀的人。Freud 認為若在孩童時期,父母在訓練上 過度驕寵或嚴格,會使人們停滯在某個階段的發展,或回到前一個階的退 化行為,同時也可能導致其人格結構系統間的衝突。當人們順著本我的衝 動表現出與社會、父母期待不符合的行為時,自我會壓抑本我的衝動,表 現出和原衝動不一致的行為,如此可能會導致日後適應上的問題,所以在 協助人們處理適應上的問題時,要處理並非外在看得到的不適應行為,而 是應協助其統整被干擾的人格結構(王以仁等,1997)。 (二)Jung 的人格理論 Jung 師事 Freud,他認為人格主要的系統為自我、個人潛意識、集體

(35)

26 覺和行為反應會對內向和外向的對立心理態度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青年期 以適應外在世界與擴展社會環境為重點,由外向的人格層面所主導,內向 的人格層面則受到壓制,到了老年期時,外在社會需求減少,留下更多的 時間思考內在自我,平衡點也會轉變朝向內向的層面(引自黃富順等, 2011)。 個人潛意識則類似於 Freud 所謂的前意識,是個人資料的儲存庫,儲 存那些原本在意識中,但因不是很重要或會造成困擾而遺忘或被壓抑下來 的材料,只要花很少的力氣就可把資料調出來(陸洛等譯,2006)。集體 潛意識最深也最不易被觸碰到,Jung 用原型或原始想像稱之,他曾在《原 型與集體無意識》一書中指出:「原型是人類原始經驗的集結,它們像命 運一樣伴隨著我們每一個人,其影響可以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被感覺到 (引自申荷永,2004:168)。」他提出英雄、母親、小孩…等原型,此 外還有發展更完全、影響更大的女性和男性、公我、自我、陰暗。而所謂 的公我原型(persona archetype)是指一張我們在公眾面前表現和真實世界 不同的臉,Jung 認為我們在生活中必須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因此要扮演多 種角色以求得成功。 在心理層面,每個人的人格均同時具男、女性的層面,女性的心理有 男性化的部分(男性原型),男性的心理有女性化的部分(女性原型), 二者可以共存,甚至相互補充。青年期由同性傾向主導,也就是青年男性 的男性化強,年輕女性則女性化強。由中年至老年,性別角色漸減,另一 種性別傾向不再受壓抑而漸漸顯現,男性出現女性化的特質,更具感情性 和同情心;而婦女則顯現決斷、侵略性及自我中心的衝動,相反性別的特 質有助於增加個體的適應力和生存力,可以讓性別之間瞭解彼此的本質。 榮格認為在成年期時,個體會持續經由人格的各種層面發現自己的潛 能,以回應內、外在的需求,以取得平衡。同時在不同的階段,這種平衡

(36)

是可以改變的,有些層面會列在後面,有些層面則會提前(黃富順等, 2011),而這取得平衡的過程即是一種適應的行為。 綜合上述所言,精神分析學派認為深埋在潛意識中父母的規範仍會深 深的影響個體,甚至社會所設定的男女既定印象都可能影響個體決定扮演 的角色,以及要在大眾之前呈現什麼樣的面貌。對退休者而言,從原來的 工作場域退出後,所扮演的角色已不同往昔,如何將自己重新定位,找到 新的生活平衡是最重要的事,所以發現自己的潛能、建立一個健康的人 格,找到現實生活中內外在的平衡,才能讓自己更適應退休生活並融入社 會之中。 二、人本學派 (一)Maslow 的需求層次論 心理學家 Maslow 於 1943 年提出「需求層次理論」,強調人所有行為 都是由「需求」所引起,其中有一個主要假設為滿足回歸,認為人類的所 有行為都是為了滿足其需要,人們對愈低層次的需求強度越強,也比較優 先,Maslow 對較低層次的需求稱之為基本需求或匱乏需求,唯有較低層 次的需求滿足後才產生追求較高層次的需求的享有動機。Maslow 認為人 格的發展就是去實現人的本質及發揮人的潛能,雖然較高層次的需求對人 類的生存較不具急迫性,只是人類的衍生需求,但卻有助於人們趨向自我 實現得到更深刻的幸福感,因此,Maslow 將較高層次的需求稱之為成長 或存在需求(引自車文博,2001;郭靜晃等,2002)。 Maslow 將需求歸納成五大類別,最低層次的是指人類都需要一般基 本需求的「生理需求」,例饑渴和性等,管子牧民篇:「倉廩實則知禮節, 衣食足則知榮辱。」是為最佳佐證。接著人類開始追求「安全需求」的滿 足,包括免於生理上的傷害,如身體遭受傷害、疾病的侵襲、經濟的損失… 等,乃至於心理上免於恐懼和傷害之安定感。再進一步尋求愛與被愛以及

(37)

28 便會開始關心自我的價值感而有「尊重的需求」,這個層次可分為兩方面, 一是自我尊重,即要求自我應付環境與獨立自主的能力;一是被他人尊 重,希望受到他人的認識與肯定。最後人們會求取自我的不斷發展,重視 自我滿足,表現自我成就,以達到「自我實現需求」的滿足(引自劉亦欣, 2007)。 (二)Rogers 的個人中心學派 Rogers 認為人性本善,人們在嬰兒時期就有與生俱來將自己的經驗覺 知為真實,以及實現欲望的傾向,進而形成自我概念,並產生「積極關懷」 的需求,此種需求是普遍且具有持續性,包含來自他人的接受、愛和認可, 受到尊重的滿足成能激起更強的生命力,使得實現傾向更能充分發揮。此 外還有另一重要的特性就是相互性,當人們覺察到其滿足了別人的正向關 懷需求,自己也會經驗到此一需求的滿足,因此,積極關懷對人格發展有 決定性的影響。當來自於個體本身的積極關懷多於來自他人時,Rogers 將 之稱為正向自我關懷,小孩子的行為在得到父母的認可才能發展出自我關 懷,同時也形成自我概念作為父母的代替品,此即個人之「價值的條件」。 Rogers 認為最重要的心理需求是能自我發展及自我實現,且有能力自 我引導而趨向自我實現。諮商員或一般人透過以下三種態度可幫助他人達 到自我成長:一是同理心,當一個有同理心的傾聽者,盡可能地瞭解當事 人對於自己主觀世界的看法,透過對當事人內心世界的感知,並以敏感與 不判斷的態度去反應對方感受;二是真誠一致是促成當事人自我成長的基 本態度,同時對於自己內心的經驗維持一種開放的態度,坦誠面對當事人 的態度和情緒;三是無條件的積極關懷,心理治療師不受自己對當事人感 受、想法或行為的判斷價值的汙染下所付出無任何條件的關懷(引自陳逸 群譯,2000)。 Rogers 認為充分發揮機能的人不會做假,展現真實的自我,能以開放 性的態度接受生活經驗,不以防衛機制扭曲經驗,並具有不斷的應變能力

(38)

同化新經驗,使自我結構與經驗能夠協調,不依賴別人的規範和習俗的約 束,可以自由獨立的選擇、且具有創造力與自發性,懂得變通,會去尋找 新的經驗和挑戰,當環境改變時也可以適應並過得積極,且時時刻刻都活 得充實而豐富(引自車文博,2001)。 人本學派深信人類天生本能就有從適應不良朝向心理健康發展的能 力,他們認為一個能自我實現、完全發揮功能的個體,就是一個適應良好 的人;而發生適應不良,並非個人沒有天賦成長的傾向,是因為自我防衛 環境阻礙而無法自由發揮個人潛能,也可能是缺乏環境的激勵,導致個人 無法實現自我,因此人本學派認為要提供適宜的情境,並給予無條件的接 納與關懷,協助當事人增進自我覺察及自我決定的能力,並走向完全且真 誠的生活。 綜合以上觀點,人本學派強調無條件的接納與關懷精神,追求自尊與 自我實現需求的滿足,因此只要能發揮同理心、積極聆聽並關懷、接納個 體,那麼個體便能運用自身的自我覺察達到更佳的生活適應。對於退休者 來說,退出職場後,如果能有更多人用同理心來關懷他們、聆聽他們的心 聲,相信退休者必定可以感受到更多的溫暖,及早適應退休的生活。 三、行為學派的人格理論 (一)Skinner 的操作制約學習論 Skinner 認為許多動物與人類的行為是受行為的後果的影響,他將行為 分為兩種,即反應行為和操作性行為,個體在情境中會先出現自發性反 應,這種行為不需要學習,它會自動、不由自主的產生,人們不必接受訓 練或制約就可以做出適當的反應;而較高層次的反應性行為則可透過學習 而得到,這種學習稱為制約,此一概念來自蘇俄生理學家 Pavlov 的古典制 約學習(引自王以仁等,1997)。Skinner 由動物實驗的操作制約學習歷程 發現,個體表現某種行為後,如果該行為得到酬賞物,那麼個體便會繼續

(39)

30 表現該行為反應,說明了強化的重要;反之,如果該行為未得到酬賞,則 該反應行為不會再持續,此一過程稱為消弱。 Skinner 所提出的操作性制約認為伴隨操作性行為的強化作用會決定 或修正行為的本質及其發生機率,可以對環境起作用並進而改變它。 Skinner 將增強物產生行為持續表現的作用,稱為正增強作用,而可以使行 為出現正向效果即為正增強物,如獎金等。此外負增強作用是指因個體表 現某種行為後,立即終止其厭惡的刺激,如處罰、責罵、嘲笑等,用以阻 止個體再表現不當的行為,通常只能消極的暫停不當之行為,並未指出適 當、應該的行為,所以只能消極的制止負向的行為,無法建立正向積極的 行為,其效用持續的時間也不長久,一旦威脅消失,行為很容易故態復萌。 Skinner 主張人格是較複雜的行為塑造過程,個體會將現有的行為和目 標行為之間分解成幾個步驟,經由使用連續漸進法,運用嘗試錯誤與操作 制約的增強、消弱、類化、辨別等原理學習歷程建立的,因此,每個人都 會受到個別不同的經驗所型塑,導致每個人都成為獨特的個體,因此,在 人格的形成過程,環境是否給予增強是影響某種人格形成與否的重要因素 (引自葉重新,2011;張利中,2004)。 (二)Bandura 的社會學習理論 Bandura 所提倡之社會學習雖歸屬於行為學派,但他認為操作制約原 則太過於簡化學習的歷程,他深深體察人類內在認知對學習的左右能力, 因此主張人類的學習是個人和其特殊的社會環境持續交互作用的歷程, Bandura 認為學習不僅可以透過操作制約的直接強化來學習,個體也可以 透過觀察他人的行為表現方式及其行為後,就可以獲致與親身經歷者一樣 的經驗,強調行為是透過主動的觀察學習與模仿而形成,意即在自己尚未 發生任何行為時,即已學到如何做,因此可避免許多不必要的嘗試錯誤(引 自王以仁等,1997)。

(40)

Bandura 綜合大量的研究結果認為大部分的行為不論好壞、正常與否 都是模仿別人的行為而學習得來的,影響模仿的因素則有三:示範者的特 徵、觀察者的特徵、行為的酬賞結果,他認為行為脫軌的人學習方式和一 般人無異,主要的差別在於其所追隨的是社會所不認可的行為示範。因 此,Bandura 的理論中包含環境、個人和行為等三項因素,故又稱為「三 元學習論」或「交互決定論」(引自葉千綺,2010)。 行為學派的創始者 Watson 認為適應是改變人們生理的狀態使其不再 對外在環境的事件有反應。Skinner 則認為透過環境對人們表現的適當行為 加以增強,而對不適當的行為給予懲罰或不給予增強,可幫助人們增加適 應環境的能力。Bandura 強調一個適應的人,他能從自我觀察中設定個人 的目標,有計劃的去完成這些目標(引自王以仁等,1997)。社會學習論 者認為適應良好的人即是有能力應付人際變動挑戰的人,而不良的適應是 經由經驗學得,因此痛苦的經驗會使我們開始逃避人生的挑戰,如果養成 習慣就會無法面對人生的挑戰。 綜合上述所言,行為學派基本上認為行為模式是可以藉由學習而得 到,因此,退休教師在退休後從忙碌的職場退下來後,個人的身心必然要 做一番調適,而家庭成員面對一個突然整日閒適在家的成員,整個生活可 能也會產生步調不同往日的干擾,所以,退休者應將其他退休者的經驗做 為學習參考,做一些適應的調整,讓自己可以擁有更佳的退休生活。

第四節 退休生涯規劃與生活適應影響因素之相關研究

根據許多研究者的研究指出做好退休後的生涯規劃,那麼退休後就會 有明確的生活目標,對退休後的生活也會有較佳的適應,在本節中將分成 四點,整理分析國小退休教師的相關研究,再探尋影響國小教師做成退休 決定的因素、國小退休教師對退休後生涯的規劃以及退休後影響其生活適

(41)

32 應的因素,做為本研究未來進行方向的參考。 壹、 國小退休教師相關研究 國內外的研究者對國小退休教師的相關議題投以相當大的關注,因此 以國小退休教師為研究對象的相關研究相當很多,就研究方法來看,量化 的研究方法和質性的研究方法都有許多研究者加以使用,而研究的議題也 相當廣泛,研究的層面也十分多元,有的研究者從生命整體觀的生命史敘 說、關於生命意義與悲傷因應智能、退休教師的教學信念、職業價值觀及 個人理論分析,也有從退休制度探討退休教師所面對的退休年齡規定與所 能領得的退休金等相關問題,還有從國小退休教師個人的身心、生活各種 層面加以探討,再到與退休議題相關的影響退休因素如工作滿意度、退休 金制度…,進一步進入退休規劃,最後是退休後如居住、繼續學習、社會 參與…等,各種面向的研究探討。 由於相關的研究非常多,為決定本研究的研究方向,首先考慮將研究 的時間較為久遠或研究主題因社會變遷而不適宜之研究排除,其次是和研 究者想探討自願退休教師退休生涯劃與生活適應的主題不相關之研究亦 不加列入,因國中與國小目前是九年一貫教學,同時也採用同一退休制 度,教師在退休方面有許多會有雷同的考量,因此也將相關研究一併列入 參考,研究者將 2008 年至 2012 年近五年內與本研究自願退休教師退休生 涯劃與生活適應之主題相關國內之碩士學位論文、期刊所做之研究題目、 研究方法、研究議題,整理分析如下: 表 2-1 國內國小退休教師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 研 究 題 目 方法 研 究 議 題 李麗真 (2008) 國小退休女教師生活適應之探討-以嬰兒 潮世代之女性為例 質性 生活適應 楊坤濱 (2009) 退休教師休閒參與及幸福感相關之研究 量化 休閒參與、幸福感 高櫻芳 (2009) 雲林縣國小退休教師退休生涯規畫內涵, 社會參與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 量化 生涯規畫內涵,社 會參與、生活適應

數據

圖    次
表 2-1 國內國小退休教師之相關研究……………………………… 32  表 2-2 國外退休教師之相關研究…………………………………… 34  表 3-1 研究對象資料表……………………………………………… 59
表 2-1  國內國小退休教師之相關研究(續)   研究者  研 究 題 目  方法  研 究 議 題  林語如 (2009)  影響國民中小學退休教師參與學校志工行為意向因素之研究  量化  參與學校志工行為意向因素  紀吉如 (2009)  臺北縣國小退休教師終身學習動機及其社會參與之研究  量化  終身學習動機、社會參與  吳佳玲 (2009)  臺北縣國民小學退休教師社會參與及幸福感關係之研究  量化  社會參與、幸福感  董冠志 (2009)  國小退休教師從事教育服務之個案研究─以屏東地區兩位國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A put gives its holder the right to sell a number of the underlying asset for the strike price.. • An embedded option has to be traded along with the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The first row shows the eyespot with white inner ring, black middle ring, and yellow outer ring in Bicyclus anynana.. The second row provides the eyespot with black inner ring

To take the development of ITEd forward, it was recommended in the Seco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Strategy “Empowering Learning and Teaching with Information

for their future under the three-year junior and three-year senior secondary curriculum, more frontline teachers and educators realise the importance of career and life

王淑真:臺北市立啟明學校退休教師 李信仲:臺北市立蘭雅國中退休教師 章念慈:臺北市立蘭雅國中退休教師 黃若玲:臺北市立明湖國小退休教師

- To provide career and life planning education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to develop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mselves in the context of whole-person development.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