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蒐彙有關生活適應相關之文獻,對生活適應之定義、內涵及生活適應與 網路安全相關,加以探討、統整。

壹、生活適應的定義

「適應」一詞乃源自於 1859 年 Darwin 所提出的生物進化理論(theory of evolution),說明生物個體與其所處環境間的奮鬥與調適過程。即生物個體處於 客觀環境中,必須能適度改變自己的能力,才可於客觀環境中生存,否則就會遭 到淘汰而滅種。後來的心理學家引申 Darwin 的理論概念來定義適應,認為適應 即是個體能主動運用各種技巧,增進其與環境維持和諧關係的歷程。適應具有多 重涵義,不只是人對於其所處的物理環境而言,它還包含對人的關係以及心理的 情緒等都能處在一種良好的理想狀態。Hettema(1979) 研究中更把適應一詞由 adaptation 改為 adjustment。若將「適應」一詞用於教育基本概念,則為要求學 生具備「適應的能力」(黃玉臻,1997;林士翔,2003)。馮厚美(2001)研究指 出:「適應」是人與環境之間的一種互動關係。馮厚美將「生活適應」的涵義歸 納為三個概念:一、適應是人與環境互動的連續過程;二、適應是人與環境互動 後的結果或狀態;三、適應是人與環境互動時所取的行為方式或技能。劉慕慈

(2003)強調:適應是指個體為排除障礙與克服困難,以滿足其需求所出現的各 種反應,且能主動運用技巧也增加自己與環境的和諧關係。一般又可分為積極適 應(Positive adjustment)與消極適應(Negative adjustment)兩種。陳金定(2007)

指出,健康的適應歷程,包含「平衡之自我調適歷程」、「與環境有效互動」及「個 人健全之發展」三因素之互動。因此人適應的狀態,可說是個人與環境間的互動 關係,何謂完善的適應狀態,即當個人與環境兩方面的關係取得一致性時。所謂 適應的歷程,是指個人為了滿足自己生活基本需求,因而必須與環境周遭發生互

向甚至多向的歷程。

Cohen 1988 適應包含「趨近」(approach)和「逃避」

(avoidance)兩個概念,意指認知和情感的活 動朝向或逃離威脅。

Miller, Yahne &

Rhodes(1990)

1990 適應是個體與環境間和諧的狀態,是個體在不

貳、生活適應的內涵

生活適應的內涵因為研究設計與研究對象的不同,使得學者對於生活適應的 內涵也有不同的看法。總體而言,國內大部分的學者(林清江,1983;陳小娥、

蘇建文,1977;路君約,1981;蔡玉瑟,1995;簡茂發,1987;賈馥茗,1968)

將生活適應概分為「個人適應」與「社會適應」二類。其中「個人適應」強調個 人需求的滿足,並達成自我的統整;「社會適應」則強調人際關係的和諧,表現 社會化的品格和行為。國外學者 Arkoff(1968)則將一般人的生活適應分為家庭 適應、學校適應、職業適應與婚應適應等四項。

對於學生而言,其生活周遭環境不外乎家庭、學校,因此所面臨的問題也多 在自己、人際、家庭、學校等方面,所以國內進行教育研究的學者,大部分將學 生之生活適應內涵界定在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人際適應等四方面(沈 如瑩,2003;李雅芬,2003;黃月美,1995;黃玉臻,1997;賴靜瑩,1999;羅 婉麗,2000)。然而,研究對象的特異性使得研究者對生活適應內涵之界定會有 所更動,如王柏元(1999)針對台中縣國小原住民學生生活適應的研究中,為配 合原住民小朋友的身心特質、文化及學校生活中常面臨的問題,將生活適應分為 同儕關係、常規適應、學業適應、心理適應、自我適應以及種族文化適應。

除此之外,吳新華(1996)改編自日本田中教育研究所(昭和 32)的「田研 氏心理健康診斷測驗」而成之「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其內涵與上述學者的 界定不同,包含親和力、社交技巧、社會適應、功課與遊戲的調適、生活的目標、

行為成熟度、情緒穩定性、適應感、自我接受度、心理堅忍度十項。因其內涵與 國小學童生活經驗貼近,也是國內研究國小階段學生生活適應問題常用之量表。

綜合以上所述可知,生活適應的內涵會因研究設計與對象的特異性而略有改 變,但基本上是以研究對象的生活經驗出發,根據研究對象在生活中可能面臨的 問題,探討其問題解決或自我調適後的適應情形。

整理如下:

表 2-16

從上述研究可知,以國內來說,學生的生活適應的分類仍多以個人適應、家 庭適應、學校適應及同儕適應為主,有的將個人適應稱作於個人身心或自我適應,

至於同儕適應有時被稱作社交適應或人際關係、人際適應等。本研究將生活適應 形構有個人、學校、家庭、同儕等四個構面,進行有關對網路安全影響之探討。

參、生活適應與網路安全相關研究

本研究檢視過去相關研究發現,對於網路安全與生活適應的研究,大致可概 分為有害與有益的二元觀點,認為有害者,部分不安全的網路資訊會影響現實生 活中的個人、家庭甚至學校表現。認為有益者則是發現,網路行為不見得總是那 麼負面,若在確保民眾與青少年免於網路色情、暴力、自殺、黑道幫派與偏差價 值觀侵擾與資訊安全下,有不少的研究指出網路遊戲、交友與聊天能提升專注力、

創造力與體會不同角色的生活,能豐富化生活與擴展視野。因此,這兩派不同見 解的論述在各有其利基上,仍不斷的拓展相關的研究數目,以求獲得更有利的論 點與結果來支持其看法。本研究則是試圖整理過去相關研究並加以討論:

一、個人身心適應與網路安全

在個人身心適應的影響層面上,民眾與青少年喜愛使用網路的動機,

Armstrong,Phillips 與 Saling(2000)等人就發現網路過度使用可能與低自尊有相 關性。因為在其臨床研究中顯示低自尊者,在現實生活中的社交較有困難的。類 似的,Shotton(1991)也發現,過度使用網路者,其社交技巧與自信都較差,網 路世界常常也是這批人逃避現實挫折與問題的好去處。陳波汎(2007)以 428 位 台中縣市商職生為研究對象,探討網路使用行為、生活適應與網路成癮間之關係,

結果發現,生活適應與網路成癮有顯著負相關存在。

國內有一篇研究是以質性訪談的方式來詢問 12 位國中與高中生,這 12 位 青少年都是有參與線上遊戲經驗的學生,其中,當該篇研究詢問他們對於網路線 上遊戲的看法時,就有一位青少年回答說:「每次玩遊戲時,心情都超好超期待,

不知道這次上線會遇到甚麼怪物或玩家,這種有變化的生活讓每一天都很精彩,

也讓人覺得很刺激」。

二、學校、同儕適應與網路安全

在同儕關係方面,過去研究則有,范傑臣(2003)認為,網路可以滿足現今 高中生對同儕與異性互動的需求。游森期(2002)發現網路沉迷的高危險群其社 交圈均較狹隘,但是他們卻有許多網路上虛擬的同好。江南逸(2003)發現同儕 間相處良好,網路沉迷的危險性相對的就較低。陳冠名(2004)亦有相同的研究 發現,其發現人際適應力佳,網路沉迷的危險性就越低。盧浩權(2005)則發現 學生感受到人際相處的壓力越大,就越有可能沉迷於網路。但在楊媛婷(2003)

的研究中卻發現,具線上遊戲經驗的國中生,既合群且喜愛社交,不會因其接觸 經驗程度長短之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其親切熱心、對友情的信任及與人相處是否 融洽,則會因接觸經驗程度之不同而有所差異。

本研究對於上述的研究發現提出看法認為,在現今的網路發達社會,網路不 僅是尋找資訊與滿足影音享受甚至參與遊戲的媒介,更是連繫情誼與認識新朋友 的好工具,舉凡 Facebook、wechat 等等,都是屬於個人發展社群的網路平台,

若在正常的使用時間與心力投注範圍內,使用網路與網路社群是一項拓展人脈與 交際的好方法。反之,若是過度的投入心力在網路上,也許就會影響到個人現實 生活中的發展,特別是學生需投注大量的時間在課業上,若將太多的時間耗費在 網路使用上,或者接收不健全的資訊與價值觀,反倒易蒙受其害。

三、家庭適應與網路安全

薛秀(2001)發現親子間有較高的互動頻率、親密程度高者,父母親較少干 涉其子女的網路使用。反之,若是常在網咖上網的學生,其親子互動的情形最差。

江南逸(2003)發現國中生家庭生活的適應上若較為良好,網路沉迷的危險性就 較低。盧浩權(2005)則發現學生在家庭的生活壓力越大,越有可能網路沉迷。

鄭英瑋(2004)以南投及高雄共計 874 名青少年為研究對象,探討其網路使用對

業適應就越差。

Durkin 與 Barber(2002)以 16 歲的高中生為調查對象,調查學生線上遊戲 與適應、冒險等多種行為之關係,結果發現:有參與線上遊戲的高中生較沒有參 加者,在家庭親近性、活動投入姓、正向學校參與、正向心理健康、財務使用、

自我概念、有誼聯繫與違抗父母等面向上,都有較好的表現。因此,Durkin 與 Barber(2002)認為線上電玩遊戲可以健全青少年的發展。

也因為網路遊戲帶給青少年的不僅是感官刺激,更包含有社會認同(例如隊 友與玩家的團體歸屬感,大家屬於同一個陣線或者團體)與讚許(例如隊友的玩 家的稱讚與欽佩),這也讓許多在現實社會中遭遇挫折的青少年,更加的喜愛線 上遊戲,不僅可發洩現實生活中的壓力,也在網路世界中找到的認同感與尊重。

國內一項針對 415 位大學生網路使用動機、生活適應、學習適應、社會適應之縱 貫研究的國科會研究發現,網路使用行為對生活適應、學習適應、社會適應的影 響無法取得一致性的結果。這意味著,這批大學生認為網路使用行為不見得會影

國內一項針對 415 位大學生網路使用動機、生活適應、學習適應、社會適應之縱 貫研究的國科會研究發現,網路使用行為對生活適應、學習適應、社會適應的影 響無法取得一致性的結果。這意味著,這批大學生認為網路使用行為不見得會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