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優生應掌握之網路安全內涵分析之研究:以某國小高年級一般智能資優資源班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資優生應掌握之網路安全內涵分析之研究:以某國小高年級一般智能資優資源班為例"

Copied!
16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圖文傳播學系 碩士論文. 資優生應掌握之網路安全內涵分析之研究: 以某國小高年級一般智能資優資源班為例 A Study on Analyzing Internet Safety Contents for Fifth and Sixth Grade Gifted Students with General Intelligent Ability in Elementary School. 研 究 生:蕭. 菁. 慧. 指導教授:王 燕 超 博士. 中華民國 103 年 7 月. i.

(2) 中文摘要 網際網路已無所不在的存在於學童生活中,網路使用頻率增加、範圍的不斷 擴大,網路安全成為非網路世代父母隱憂,本研究以資賦與身心特殊的資優生族 群為對象,期以關懷資優生網路安全的角度,探討如何提升資優學童於網路世界 中自我保護的能力。本研究目的探析國小高年級資優生,學習與生活時,網路安 全重要性與其相關內涵、影響其網路安全的因素、當前與未仌資優生網路安全因 應之道。為了深入探討與分析網安全內涵等隱晦的內涵,故採取質性策略之深度 訪談法,訪談資優生老師、級任導師、電腦老師、輔導老師、家長及資優生自身 的觀點,尋求各方人士觀點以取得國小高年級資優生應掌握之網路安全重要內涵。 本研究提出結論,首先,有關網路安全的重要性及相關內涵,個案受訪對象 皆肯定網路安全對於當前的國小高年級資優生來說亦是一重要課題,需著重的相 關內涵為個資隱私安全、情色訊息安全、網路交友、網路霸凌,以及自殺與暴力 訊息,惟各項目認同之重要程度、內容、傳播途徑及觀點有差異。而網路安全問 題發生情況,家長認為與同儕一起的時候,而老師認為是在家裡上網路的時候, 尤以情色資訊安全的發生情況各受訪者意見分岐。其次,關於網路安全在生活適 應上的影響因素,以同儕為最主要的因素。而資優生生活重心圍繞學業,網路安 全問題相對較不易察覺。新傳播科技對資優生各項網路安全內涵造成影響及改變, 電腦課程規劃尚待跟進。資優生對於訊息內容相對敏銳,當負面訊息與不明訊息 過量時,影響性有待深入探討。最後,有關於資優生網路安全教育,應建立內在 健全的生活觀、生命觀及價值觀,而至外在的自我保護的措施與方式,並須由受 訪者在生活教育中給予不同的引導、協力與關懷。對於網路安全之負面訊息如情 色訊息,應加強宣導政府提供的過濾軟體、平臺與作業系統提供的過濾功能,以 及網頁與粉絲團等討論區,並建議在與孩子溝通再執行過濾措施。老師與家長需 溝通,相互瞭解學生家庭及學校的網路使用情況,建立適當的溝通管道。 中文關鍵詞:網路安全、資優生、國小高年級、一般智能資優資源班 i.

(3) ABSTRACT Internet-use proves to be prevalent throughout every corner of modern life. Today's youth encounter such network ahead of their time, the range of use and the increased frequency become teenagers’ parents’ concerns as well as their wish to promote network security at home. This research focused on a special population of gifted students which belong to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talented group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this gifted students' network-use security issues and analyze the how young people's ability of self-defense in the online world. The purpose for this research concentrates on elementary school's elder and gifted students' way of studying and daily life, the importance of network security factors associated connotations, internet safety in response to enhancing methods of network security. In order to explore and analyze network security connotation and hidden but related issues, I took a qualitative strategy interviews approach in undertaking interviews gifted students' teachers, grade teachers, computer teachers, counselors, parents and gifted students' own point of view to gain insight into elementary school level's gifted students and their mastery on network security's importance. The study conclusion proposes, first of all, on the importance of network security and related content, cases studies of gifted students' teachers, former class teacher, computer teachers, counselors and parents recognize the current network security issue for elementary school upper grade gifted students especially on the need to focus on the underlying meaning of privacy, erotic messages notification security, online dating, cyber bullying as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ojects, content, transmission and perspectives are varied. Keywords: Internet safety, Online safety, General intelligent ability, Gifted students, Fifth and sixth 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ii.

(4) 目 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次……………………………………………………………………………..…………..……………………………iii 表次………………………………………….……………………………………………………………………………iv 圖次………………………………………………………………………………………………………………………..v 緒論............................................................................................................ 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研究目的與問題 ........................................................................................ 7 名詞解釋 .................................................................................................... 8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0. 第五節 研究流程 .................................................................................................. 11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網路安全及其內涵 .................................................................................. 12 第二節 資優生及其網路使用現況 ...................................................................... 36 第三節 生活適應與網路安全相關研究 .............................................................. 45 研究設計與實施...................................................................................... 5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53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54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5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57 第五節 研究實施 .................................................................................................. 61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62 研究發現與討論...................................................................................... 66 第一節 研究對象個案背景 .................................................................................. 66 第二節 研究發現 .................................................................................................. 70 第三節 研究討論 ................................................................................................ 128 研究結果與建議.................................................................................... 138 第一節 研究結果 ................................................................................................ 138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141 參考文獻 ................................................................................................................ 145. iii.

(5) 表次 表 2-1 國外網路安全之相關研究 ........................................................................................................ 14 表 2-2 國小網路安全相關研究 ............................................................................................................ 15 表 2-3 網路企業提供網路安全服務 .................................................................................................... 18 表 2-4 跨國非營利組織一覽表 ............................................................................................................ 19 表 2-5 各國政府學童網路安全推廣網站 ............................................................................................ 21 表 2-6 各國網路安全相關法規 ............................................................................................................ 22 表 2-7 國內網路安全推廣網站 ........................................................................................................... 24 表 2-8 各網路企業資訊內容安全主管機關 ........................................................................................ 25 表 2-9 網路安全之不同內涵分析表 .................................................................................................... 27 表 2-10 我國國中小資訊隱私安全之相關研究 .................................................................................. 29 表 2-11 我國網路不當資訊之相關研究 .............................................................................................. 30 表 2-12 國小網路交友之相關研究 ...................................................................................................... 32 表 2-13 國小網路霸凌之相關研究 ...................................................................................................... 34 表 2-14 資優生特質 .............................................................................................................................. 39 表 2-15 適應的定義 .............................................................................................................................. 46 表 2-16 生活適應相關研究 .................................................................................................................. 48. 表 3-1 研究對象 .................................................................................................................................... 55 表 3-2 逐字稿整理說明表 .................................................................................................................... 62 表 3-3 初級編碼示例 ............................................................................................................................ 63 表 3-4 中級編碼示例 ............................................................................................................................ 63 表 3-5 資料分析架構示例 .................................................................................................................... 64. 表 4-1 資優生網路安全重要順序分析表 .......................................................................................... 131. iv.

(6) 圖次 圖 1-1 研究流程圖 ................................................................................................................................ 11.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53. v.

(7) 緒論 本章共分五節,分別就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名詞解釋、研究 範圍與限制,以及研究流程等五節,進行本研究之綜述。.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面對廣大浩翰的資訊內容以及人際關係管道多元,資賦優異的學生在運用網 際網路環境下,吸收知識與應對風險的智能必需同時併進。網路世代的學童提早 接觸網路、使用頻率增加、使用範圍擴大,使得網路安全成為家中有學童的父母 隱憂之一,本節以關懷資優生於網路環境成長的角度,闡述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資訊爆炸為孩子成長環境安全帶來嚴峻的挑戰,網路安全的研究 相當重要 根據我國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02 年數位機會調查」顯示,6 至 11 歲學生網路使用率高達 93.6%,僅 6.4%表示沒有使用過網路,顯見網路已深入當 代學童生活。所謂網路世代,一出生即在網路的環境下學習、遊樂、溝通及建立 社群(Khoo, Liau, & Tan, 2007) 。網路不只是學習知識的場所,更是同儕間情感聯 繫的重要社交管道。 根據台灣兒少福利聯盟「2012 年兒少網路行為調查報告」調查國小五、六年 級學生,高達 83.4%的學生平時會上網,而在週末兩天放假期間,71%學生都會 上網,甚至 10.9%學生上網時間超過 6 個小時,而最常做的事情前三名依序是聽 音樂或觀看影片 57.8%、經營臉書或部落格 52%、以及玩線上遊戲 51.2%。由此 可知,國小學童使用網路多為娛樂及社交目的。而根據我國展翅協會 2012 年兒 少網路統計諮詢案件調查指出,網路環境申訴案件中,個人資料遭到盜用最為嚴 1.

(8) 重,其次依序是網路霸凌、網路成癮、網路色情、網路交友等問題。 在學童成長過種中,網路環境的安全性是一個動態的議題,除了既有累積的 網路使用調查及申訴資料之外,亦需要結合當代現況進行實證研究,因此學童網 路安全的問題,值得再深入研究。. 貳、網路做為傳播資訊與文化的重要工具,網路安全的內涵值得深入 探究 網路發展從國防、學術用途至電子商務應用,在歷經網路經歷泡沫化後, Web2.0 突破性的概念產生,個人可以透過網路平台自由地創製內容,發布文字、 圖片、影像等,而近年社交網站發達,更使得網路成為資訊傳播的重要工具。而 此時,網路的安全問題亦由早期強調病毒侵入或網路攻擊、木馬程式等技術面的 防堵,擴大至其所傳播資訊內容的議題。隨著網路資訊即時性、透明性、雙向傳 播、及互動性等特質,促使網路上的資訊大量而複雜,產生了新的機遇與風險。 網路安全的內涵不僅單指過去技術面的防堵,更應討論網路資訊內容造成的危機 及影響。 網路可以降低個人外在公眾知覺特性,使得學生喜歡藉由網路工具,以留言 或創作內容來表達自我(Khoo et al., 2007)。師長也開始擔心學童使用網路時,曝 露的資訊內容所產生的安全問題。英國 2013 年在學童與家長媒體使用與態度調 查指出,對於兒童於網路安全的信心度,會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而降低,兒童網 路安全的信心度,由 5~7 歲的 61%降至 8~11 歲的 50%,顯示英國家長保護 8~11 歲兒童的網路安全,僅有一半信心。 美國知名醫生及心理學家 Sax (2011)在《浮萍男孩:發現男生缺乏動機的因 素,再造獨立負責的男兒本色》及《棉花糖女孩:充實甜美外表下的空洞心靈, 教養出自信健康的生命舵手》書中,皆以大量篇章分析網路對於成長中的男孩與 女孩產生的影響力,而近年青少年大腦發展的相關研究更發現,平衡得失、危險. 2.

(9) 及利益的地方在背側前額葉皮質(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而此區域在 15 至 18 歲時才漸發展成熟。因此,面對網路對兒童的影響力,Sax(2011)建議家長 應扮演「網路警察」的角色。 根據我國 2010 年至 2013 年網路內容防護機構 WIN 網路單 e 窗口之申訴案 件中,超過 50%的申訴內容為網路色情內容,其次為網路詐騙。可見,主動申訴 者對網路色情內容的危害最為困擾,另一是關於個資隱私與交友相關的網路詐騙 問題。隨著網路做為傳播資訊與文化的重要工具,對於學齡兒童所衍生而出的網 路安全內涵,其影響亟待探究。. 叁、隨著網路科技轉變匯流、行動、無所不在的運算技術,不斷為網 路安全帶來新的議題與挑戰 近年手機行動上網技術的來臨,社群網站平臺的發達,各種資訊內容的匯流、 巨量數據資料庫,網路各式發展日新月異,從應用程式、平臺、數據資料庫、至 設備,都不斷地產生革命性的變化,網路已深入人類生活的各種層面,為全世界 人類的生活帶來創新性,以及無法預測的影響性。世界各國亦了解到網路對兒童 的影響力,因此從小建立維護自我安全的能力,成為數位生活教育重要的一環。 YouTube 是全球最大的影音網站,也是最多人搜尋影片的地方,雖然目前在 兒童不宜的影片,需要註冊登入才可以觀看,在註冊時也規定用戶年齡需滿 18 歲,不過不是每一部影片都會註明適合年齡,註冊時也可以填寫假的年齡註冊, 未滿 18 歲的用戶依然可以觀看到不當內容的影片。現代孩子最常使用的社群網 站-臉書(Facebook) ,雖然規範 13 歲以上才能申請帳號,但根據台灣兒少福利聯 盟「2012 年兒少網路行為調查報告」卻發現,高達 95.3%的孩子有臉書的帳號, 其中 85.3%是用假名字或假年齡註冊申請。孩子進入不適合他們年紀的 FB 世界, 加上資訊未分級的狀態下,近半數 48.4%孩子曾在臉書上看過色情廣告,其中超 過 11.7%孩子甚至會點選這些曖昧廣告。. 3.

(10) 現在,網路不僅是尋找資訊與滿足影音享受甚至參與遊戲的媒介,更是連繫 情誼與認識新朋友的好工具,舉凡 Facebook、LINE 等等,都是屬於個人發展社群 的網路平台,若正常的使用時間與投注心力,使用網路與網路社群是一項拓展人 脈與交際的好方法。反之,若是過度的投入網路,也許就會影響到個人現實生活 中的發展,特別是學生需投注大量的時間在課業上,若將太多的時間耗費在網路 使用上,或者接收不健全的資訊與價值觀,反倒易蒙受其害。 2010 年至 2020 年歐盟推動數位歐洲進程(Digital Agenda for Europe, DAE) 裡「兒童的優質網路環境策略(Strategy for a better Internet for children)」,包括 製作有品質的數位內容、創造學習與就業所需的工具技能,並促進兒童安全且自 我負責的使用網際網路,使其在網路中獲取知識、溝通、技術,以及增廣多元觀 點與強化就業能力,其四項目標皆與網路安全息息相關:1、鼓勵製作數位教育 內容,增進兒童正面的線上經驗;2、促進兒童之數位素養和網路安全;3、為不 同年齡層兒童整備安全的網路環境,進行年齡層的內容分級,並提供家長監控與 管理的方式。4、打擊色情濫用(Sexual abuse)和性剝削(Sexual exploitation) 。 在這充斥著 3C 產品的網路時代,網路可說是現代人非常依賴的資訊來源與 社交平台,不僅是大人,更是兒童與青少年課餘時光的娛樂和學習的重要媒介。 這些新興的社交平台,匯流、行動運算技術也為網路安全帶來新的議題與挑戰。. 肆、網路做為傳播的新科技對現代孩子是一把雙面刃,一是快速的傳 遞知識的管道,亦是各種資訊內容的載具,現在正是網路安全研 究的關鍵時機 面對資訊發展迅速的時代,網路遍佈國內各個學校,亦已對學生造成學習或 生活上的影響,尤其被鑑定資優者,其智能、學術、藝術、創造力及領導力,某 一特定領域超越同儕,資訊科技協助資優生的課程更具有變化,延伸一般性的課 程,提供學生豐富的資訊,使學生的學習能超越傳統的資源、問題及內容 4.

(11) (VanTassel-Baska & Stambugh, 2006) 。王慧鶯、陳振明(2011)研究資優生的幸 福感來源,排名第 4 的是上網查資料、玩遊戲、看電視、打電動。資優生和一般 孩子也一樣,喜歡運用網路來抒壓娛樂。資優生因心智與生理的不均衡發展,對 於環境的適應能力,有賴於家庭的和諧、順暢的溝通,以減少衝突(Clark, 2007) 。 而他們卻往往擁有更高標準的虎爸、虎媽。不論是要求他們的學業的怪獸家長, 或者完美主義的自我要求使然,都把處於高度的學業成就壓力下的資優生,推向 網路世界成為他們的重要抒發窗口。 部分新聞報導呈現了資優生面對網路世界,無異於一般孩子同樣的存在著危 機:「上網看 A 片,資優生變狼,名校高一生,性侵小五女」,2007 年一名明星 高中資優生,可能因沈溺於過多的網路情色資訊,而性侵弱小女孩;「禁玩線上 遊戲資優生燒炭亡」, 同樣是 2007 年,一名 15 歲資優生暑假沈迷於線上遊戲 《曙光 Online》,在父母鎖帳號三天後留下遺書自殺,遺書內容是「我的人生已 經快過不下去了,現在最後的依靠又失去了,除了死我別無選擇,爸媽很抱歉, 你們的養育之恩來世再報。很感謝署(應為曙)光的朋友們,陪我渡過一個很快 樂的暑假,永別了…各位」。上述此兩則新聞都顯示,資優生面對網路世界的負 面不安全資訊,並不因其優異的課業成就而不受影響,仍需要我們投入關懷。 102 年《兒童及青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 46 條通過後,給予民間團體、 網路業者、政府的保護的責任,然而,在行為觀察、申訴機制、教育宣導、分級 與防護措施後,在教育現場之中,如何於學習與生活,進行預防教育、適時發現 問題,以及適切的處理問題,值得蒐彙各方觀點,加以探討。然而,在 103 年 5 月 21 日發生鄭O的捷運殺人事件,一個大家眼中無害成績中上的宅男,竟造成 此種重大社會事件,而此事件發生後居然有人在臉書上成立鄭O粉絲團,還有為 數不少的人按讚,這給予社會大眾重新反思在青少年成長階段,到底疏忽了哪個 環節,缺少了哪些關懷。 研究者因前於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參與《兒少通訊傳播權益政策 白皮書》及「兒少通訊傳播權益論壇」之業務,後又於文化部影視流行音樂產業 5.

(12) 局任職,在推動政府業務的過程發現,網路不容置疑已成為各種內容及文化傳播 的重要工具,然面對部分網路脫序的亂象,一味的保護孩子,但對於其未來個人 面對網路實際情況是否有助益,值得探討。故以資優生這群智能資賦特殊的族群 為研究對象,探討其應掌握之網路安全內涵,探討其接觸網路之初,如何建立學 童趨吉避兇與自我保護的能力。. 6.

(13)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基於研究背景與動機之探討本研究目的說明如下:. 壹、研究目的 一、探析有關國小高年級資優生,在生活與學習時,網路安全重要性及其相關 內涵。 二、探討有關國小高年級資優生,在生活與學習時,網路安全重要內涵之影響 因素。 三、探究有關國小高年級資優生,在學校生活與學習時,掌握網路安全現況, 因應現在與未來網路安全重要內涵之道。. 貳、研究問題 依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所擬之問題如下: 一、探析有關國小高年級資優生,在生活與學習時,網路安全重要性?網路安 全重要相關內涵有哪些項目?其相關內涵的重要性順序? 二、探討有關國小高年級資優生,在生活與學習時,有哪些生活適應因素影響 網路安全?國小高年級資優生生活型態是否影響網路安全?國小高年級資 優生生活接觸到各種息訊是否影響網路安全?訊息的量是否影響網路安 全? 三、探究有關國小高年級資優生,在生活與學習時,掌握網路安全現況,因應 現在與未來網路安全重要內涵之道為何?. 7.

(1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壹、網路安全(Internet safety 或 Online safety) Palinski(2005)研究指出網路安全的意義為「讓兒童遠離可能對他們有害 的人與事」。而關於網路資訊內容部分,歐盟於 1996 年提出「網路上非法與有 害內容(Illegal and harmful content on the Internet)」,其中非法內容(Illegal content)即違法的內容,而有害內容(Harmful content)是影響身心健康的內 容,特別是針對未成年兒童及青少年。 我國於 2012 年修訂之《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 46 條,網際網路 內容安全目的係防止兒童及少年接觸有害其身心發展之網際網路內容。本研究著 重教育關懷面向,探討網路環境裡可能影響學童身心健康負面內容,因此探討上 線網路環境,研究網路資料、網路內容、網路活動、以及網路使用量等學童身心 安全議題。. 貳、資優生(Gifted students) 本研究所指的資優生,係指依教育部頒佈『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 則鑑定基準』之規定辦理,通過新北市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安置於各國民 小學分散式資優班之學生。而分散式資優班,指安排學生不同時段至資優資源班 上課。. 叁、一般智能資優資源班(General intelligent ability class) 為融合式教學,資源班學生平時在普通班上課,只有特定時間抽離到資源班 上課,資優班特教老師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設計適於個別化教育計劃,幫助學 生在普通班適應得更好。. 8.

(15) 肆、生活適應(Life adaptation) 「生活適應」的涵義歸納為三個概念:一、適應是人與環境互動的連續過程; 二、適應是人與環境互動後的結果或狀態;三、適應是人與環境互動時所取的行 為方式或技能。. 9.

(1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網路安全包含網路裝置安全、網路資訊安全、網路軟體安全,以及與身心發 展相關之資訊內容安全。本研究所定義之網路安全乃針對影響學童身心發展之網 路資訊內容為本體,以建立其保護自身不受影響的能力。並非與所有網路使用者 相關之資通訊技術面的網路安全,如國家機密資訊防護之網路安全(Internet safety),以及企業與企業間或企業與個人間之資訊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 此外,因以國小高中級的資優生為研究族群,其網路使用目的以網路應用與 吸收資訊為主,故排除網路使用頻率相對較高的國、高中之青少年,其主動與自 主性高的網路議題,如網路禮儀、網路道德及網路犯罪。. 貳、研究限制 一、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取質性深度訪談,採新北市某國小高年級一般智能資優資源班為研 究個案,期盼與老師及家長重新思考,如何幫助孩子面對網路安全。雖生活適應 理論含括個人、學校、同儕及家庭四個面向,因本研究訪談皆於資優生生活與學 習時的學校進行研究,故以資優生學習與生活時訪談內容資料為主,而家庭部分 僅由訪談對象之訪談內容所得知。 二、研究對象 資優生之老師與家長皆是影響國小高年級資優生網路安全的重要人士,故訪 談對象以老師及家長為主,輔以對資優生的訪談加以佐證。本研究在研究對象上, 僅就國小高年級資優生之網安全內涵進行探討,故不宜將本研究結論推論於國小 高年級資優生以外之學生。. 10.

(17) 第五節. 研究流程. 根據本研究計劃之規劃,設計研究流程如下: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目的與問題 文獻蒐集與探討. 蒐集機構及網路資料. 深度訪談題目設計. 訪談題目 調整改善. 研究對象訪談. 訪談內容編碼整理. 研究分析、發現、討論. 研究發現與討論. 研究結果與建議. 圖 1-1 研究流程圖. 11. 蒐集網路安全服務.

(18) 文獻探討 本章根據研究目的與問題進行文獻探討。探討內容分為三節,依序為第一節、 網路安全及其內涵;第二節、資優生及網路使用現況;第三節、生活適應與網路 安全相關研究等三節,蒐集相關文獻並加以深入探討予以統整,茲分別敘明於下。. 第一節. 網路安全及其內涵. 本節針對網路安全內涵,分別就網路安全的定義、各國網路安全的發展與推 動、網路安全之內涵等加以探討。本研究探討的網路安全,欲針對尚處於心智發 展未成熟階段的兒童,在網路學習環境中,如何學習應對因資訊交流與互動可能 產生的有害影響,與其對於現實生活的影響。. 壹、網路安全的意涵 由於網路的開放性和超越組織與國界等特點,使它在安全性上存在隱憂。網 路安全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一般性的防衛變成了一種必備知能的防範。安全 (Safety) ,依英英字典解釋為個人免於受傷、危險及損失;而大英百科字典的解 釋為降低可能造成身體傷害及危險的情況。心理學家 Maslow 提出人類需求層次 論,基本需求的第二層次為安全需求,即安全感、免於危險和威脅。維基百科(2014) 定義下的網路安全(Internet safety)係指使用者在網際網路環境下,保護個人資 料和個人交易之資訊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及個人身心安全(Personal safety) 的智能,包括未成年人與成年人皆會遭遇網路安全的問題。 美國 Palinski(2005)的研究結果,以美國紐約州一所 2500 名學生的學校環 境為個案,訪談美國學校的老師、資訊人員、圖書館人員、家長及學生,認為網 路安全的意義為「讓兒童遠離可能對他們有害的人與事」,其中訪問網路安全的 目的,要告訴學生當使用網路時,他們面對的是一整個世界,所以需要教導學生 12.

(19) 不要瀏覽不安全的網站,並且知道當遭遇有害或不安全的網站,該如何處理。陳 俊宏(2005)以國小三年級為研究對象,認為兒童並不清楚安全的概念與定義, 對於真實社會與網路世界間的概念混淆,網路安全素養往往以真實社會中的安全 來定義,因而難以真正的處理虛擬網路世界中的許多問題。許玉霞(2005)指網 路安全係個人在網路上與人互動時合宜的使用策略以及防護網路上可能遭遇的 網路安全意識(Internet safety awareness) ,包含個人網路的隱私安全、電子郵件 的使用安全、網路聊天交友安全等。周倩、吳歡鵲、陳茵嵐、王美鴻(2009)以 資訊安全素養的角度,提出大學生應建立之網路安全行為分為四部分:1、了解 網路的基本概念及其功能,懂得如何正確使用網路服務 BBS、FTP、Email;2、了 解電腦安全及個人資料安全,如何防護電腦中毒,並保護個人資料;3、網路交 友之網路與人際溝通;4、網路使用時間過長之網路成癮。王麗琴(2012)指網 路安全就個人資訊安全而言,可分為網路個人資料、帳號、密碼,尤其重要基本 個人資訊及交易資訊;就個人人身安全而言,包括騷擾跟蹤、網路霸凌、網路拐 騙、不雅與不當內容,如色情內容、恐嚇言語、仇恨言語、網路戰火等。. 一、國外網路安全之相關研究 國外網路安全的相關研究在研究對象上可以分為二類,一是以問卷直接調查 兒童或青少年遭遇的問題。另一除了調查兒童及青少年之外,加入頻繁接觸兒童 或青少年網路安全問題的調查對象,如 Palinski(2005)以學校環境探討網路安 全,包括老師、學校行政人員、圖書館人員、學生;而 Moreno, Egan, Bare, Young, & Cox(2013)則以接觸兒童及青少年者為調查對象,包括家長、老師、學生、加 入心理諮商或醫護人員,如心理醫生或小兒科醫生,研究結果發現;此研究結果, 包括家長、老師及心理諮商人員等調查,皆願意在未來進行網路安全的推廣。. 13.

(20) 表 2-1 國外網路安全之相關研究 學者. Stahl 與 Fritz. 年代. 題目. 調查或訪談 對象. 青少年網路 2002 安全自我報 青少年 告. 教育脈絡下 學生 之網路安全. 研究方法與發現 以問卷調查青少年,研究其網路 上的危險經歷、網路上的行為及 其應對方式。研究發現網際網路 危險經驗,與青少年性別、線上 活動及身份揭露有關。 以問卷調查各學校學生網路安全 素養。. Wishart. 2004. Palinski. 學校老師、 網路安全在學校如何有效執行, 探討網路安 行政人員、 要素包括教育、溝通、過濾軟 2005 圖書館員、 體、家長監控、網路素養及有限 全的意義 家長及學生 制的言論。. 網路風險: Whitaker 與 2009 保護青少年 青少年 安全 Bushman 2000-2010 年的三份青 Mitchell 2011 少年網路安 青少年 與 全調查結果 Finkelhor 與趨勢分析 Jones、. Moreno et al.. 家長、老 青少年網路 師、青少 安全教育之 年、諮商者 2013 利害關係人 (小兒科醫 研究 生、心理醫 生). Web 2.0 網路平台上可能影響青 少年心理健康的網路內容,如電 玩等新型態的內容,其中包括商 業廣告及使用者分享內容。 分析三份的青少年網路安全調查 (YISS),包括網路性交、網路 色情皆有下降趨勢,惟網路性騷 擾 2010 年略有上升。 最適合開始進行網路安全教育的 年齡於 7.2 歲;教導網路安全教 育的人多數為家長(40.3%)、 其次老師(20.8%);且所有調 查者認為最應負起網路安全教育 教導責任的是家長。. 二、我國網路安全之相關研究 隨著網路技術及平臺服務使用演進,因此網路安全與網路使用等資訊素養及 電腦素養習習相關,著重於與科技面向的安全內涵,亦包括特定技術使用安全的 14.

(21) 探討,例如許玉霞(2005)探討國小學童網路使用現況及網路素養,其內涵含括 電子郵件使用;莊國欽(2008)更針對國小高年級網路下載行為進行探討。另一 方面,與人際相關的社會面向探討,則偏向因接觸網路陌生人而產生的風險,網 路交友、網路誘拐、網路詐騙等議題。歐陽誾(2010)國小學生網路安全素養現 況及相關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網路安全內涵轉向層次複雜的網路人際互動,以 及網路使用量的問題,如網路隱私、網路沈迷及網路霸凌。亦出現各種網路安全 的線上課程教案。. 表 2-2 國小網路安全相關研究 學者. 年代 題目. 調查 對象. 網路安全內涵. 陳俊宏. 2005 中台灣青少兒媒體使用 與網路安全素養探討. 國小三 年級學 生. 青少兒對於「安全」概 念的定義並未清楚,對 於真實社會與網路之間 的關係容易將之混為一 談,兒童對於網路安全 素養往往也以真實社會 中的安全定義來審視 之,而無法真正的來處 理虛擬世界中的許多問 題。. 莊國欽. 2008 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安 全觀念與網路下載行為. 國小高 年級學 生. 高年級學童多有網路下 載經驗,而下載的內容 多為遊戲及 MP3 音樂; 具基本的網路安全觀 念,但在態度情意則有 待加強;多數網路安全 觀念並不影響其網路下 載的行為. 續下頁 15.

(22) 表 2-2 國小網路安全相關研究(續) 歐陽誾. 2010 國小學生網路安全素養 現況及相關影響因素之 調查研究. 國小五 六年級 學生. 個人資訊隱私、不當資 訊及網路交友。. 程惠玉. 2010 兒童網路安全系列數位 影片融入教學對國小五 年級兒童網路素養影響 之研究. 國小五 年級學 生. 不當網路交友、網路陷 阱、網路成癮. Chou 與. 2011 台灣教師網路安全素養 培訓經驗之十年歷時研. 學校老 師. 研究青少年網路安全教 育的教師經驗與教育重. 究. Peng. 點。. 吳青青. 2011 國小四年級網路安全課 程電腦教學遊戲教材設 計與開發. 國小四 年級學 生. 網路交友、網路詐騙、 網路隱私、電子郵件安 全四個單元為教材內 容。. 陸美 如、歐 陽誾. 2012 國小六年級學童在網路 交友案例線上課程學習 成效之研究。. 國小六 年級學 生. 網路交友的危機:網路 詐財、網路騙色、網路 威脅. 李治慧. 2013 我國「資訊素養與倫 理」數位教材融入國小. 國小五 年級學. 網路霸凌、網路交友及 網路沉迷的認知態度及. 生. 行動之學習成效. 教學學習成效之研究- 以國小五年級學生為例. 貳、各國網路安全的發展與推動 為因應網路安全的跨國性,使得兒童及青少年的網路安全成為重要國際議題。 世界各國從非營利組織、網路相關企業及各國政府紛紛提出不同保護兒童網路安 全的作法。 一、世界各國非營利組織、網路企業及各國政府網路安全的發展 (一)由歐盟 INHOPE 開啟跨國跨界之非營利組織發展 1、INHOPE 及 Insafe. 16.

(23) 為整合歐盟各國申訴熱線資源,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 EC)於 1999 年整合各國檢舉網路有害內容網站申訴熱線,成立國際熱線(International 。INHOPE(2013)的使命在於支持及提升 Association of Internet Hotlines, INHOPE) 世界各地網路檢舉熱線的運作,確保每筆網路違法訊息檢舉案件能迅速的被處理, 以促進網路成為一個更安全的空間。社會大眾可以檢舉任何網路違法資訊(如: 兒童遭受性虐待影像)給檢舉熱線。檢舉熱線會保密的評估每個案件,並移交給 相關的執法單位或網路服務提供者(ISP)以採取進一步的行動。 INSAFE(2013)於 2004 年在歐盟執行委員會下的網路安全方案架構下正式 成立,旨為提升全民網路意識的網絡中心。其主要工作在於提升大眾對於網路功 能、線上危險及危機處理的意識,並向兒少、父母、學校、政策制訂者及大眾媒 體等宣導網路安全方面的相關議題。 如 INHOPE 與 Insafe 每二年聯合舉辦網路安全日(Safer Internet Day, SID)及 網路安全論壇(Safer Internet Forum, SIF);至 2013 年已有超過 100 個國家加入 響應網路安全日,成員亦包括我國展翅基金會。 2、FOSI 跨國網路企業的合作 Family Online Safety Institution[FOSI](2013),是一個國際性非盈利的會員組 織,致力於開發更安全的網路環境。 為此促進制定公共政策和召開特別活動。匯 集來自不同行業,包括全球企業,政府,非營利組織,學術界和媒體,以保護兒 童安全共同探討網路安全。目前的成員包括:AOL、AT&T、BAE Systems Detica、 BT Retail、Comcast、Disney、Entertainment Software Association、Facebook、France Telecom、Google、GSM Association、LinkedIn、Microsoft、Mind Candy、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CTA、Nominum、Sprint、Symantec、Telecom Italia、Telefónica、 Telstra、Time Warner Cable、The Cyber Guardian、The Wireless Foundation、T-Mobile、 Trend Micro、Verizon and Yahoo!。. 17.

(24) 3、聯合國世界兒童組織 2012 年聯合國的世界兒童組織(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 UNICEF)論壇大會上,澳洲提出 3 個步驟保護兒童及青少年上網安 全: (1)增進兒少防範遭受侵害的能力,鼓勵兒童及青少年利用網路中的有益 資源,且學會控制網路風險。 (2)需要通過國際合作,以加強立法和執法確保施暴者受到管制。 (3)經由網路服務提供者(ISP)的配合,對兒童不當資訊的過濾和攔截, 制止兒童性虐待圖片在網路傳播。 4、網路企業及非營利組織網路安全服務 研究者整理,目前大型網路企業提供網路安全的功能及內容及跨國性非營利 組織相關資料如下表: 表 2-3 網路企業提供網路安全服務 企業. 企業類型. 提供網路安全功能及內容. AT&T. 行動電信業. AT&T Smart LimitsTM. Comcast Verizon. 網路服務業(ISP). Norton 過濾軟體下載. 電腦作業系統. Win7 提供監控孩童使用何種軟體、網 站、遊戲、上網時間等功能。. Xbox 遊戲機. 主要遊戲皆提供家長監控功能,且上網時 能運用 ESRB 分級機制。. Microsoft. Google (Chrome beta). 網路搜尋引擎. 安全搜尋功能,Safe Search Kids 且小孩無 法關閉。 家長監控功能,「監管使用者 (Supervised user)」。. Wikipedia. 使用者創建內容網 路平台. 安全搜尋模式,能隱藏大部分的不當內 容。. YouTube. 使用者創建內容網 路平台. 安全搜尋模式,能隱藏大部分的不當內 容。. Facebook. 社交網絡平台. 隱私權設定,另設 Facebook Safety 粉絲 團提供使用安全之諮詢。 18.

(25) 表 2-4 跨國非營利組織一覽表 組織名稱. 主要任務及功能. 主要成員. Family Online Safety Institution [FOSI]. 國際性的非營利組織,透過公共政 策、新科技工具、教育與推動活動 等工具與措施,建構安全的網際網 路環境,共同維護網路安全。 辦理網路安全活動、國小高年級上 網行為研究,以及網路安全素養推 廣,另其下設立分級機構,辦理分 級工作。. 電信與網路服務企 業、網路平台企業、 媒體業者、軟體業 者、通訊技術協會、 政府、非營利組織、 學術界,而其中與網 路及媒體相關跨國企 業,如 AOL、AT&T、 Comcast、Disney、Entertainment Software Association、Facebook、Google、GSM Association、 LinkedIn、Microsoft、 Verizon 、 Yahoo! 等。. Insafe. 為網路安全素養中心,主要任務為 推動大眾瞭解網路特性,以及線上 危險與危機處理的自我保護意識,. 約 30 個歐盟國家為其 會員國,並設有 Insafe 網路安全素養中心。. 並向兒少、父母、學校、政策制訂 者及大眾媒體等,宣導網路安全意 識。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ternet Hotlines[INHOPE]. 任務為建立檢舉熱線的標準、鼓勵 各會員國之間的資訊交流、因應科 技發展所衍生犯罪內容能快速且有 效率的處理、協助設立新熱線機制 的培訓、提升監理機關與政策制定 機構對熱線機制的瞭解,以及提高 網路企業參與熱線機制的意願。. 約 50 個會員國,其中 以歐盟國家為主,另 含括加拿大、俄羅 斯、亞洲包括韓國、 日本、台灣皆為其成 員。. 續下頁 19.

(26) 表 2-4 跨國非營利組織一覽表(續) 亞太網路熱線聯 盟. 亞洲區域檢舉熱線聯盟。. Asia Pacific Internet Hotline (APIH). 澳洲、日本、馬來西 亞、臺灣及韓國等亞 洲國家. 二、各國網路安全的發展情況 1、美國 自 1990 年代起,美國開始致力於兒少網路安全包括聯邦政府立法、州政府 推動立法,打擊網路犯罪事件及色情網站。然而,因觸及言論自由之下,政府立 法受挫後,責任轉向個別家長並開啟個別家庭使用監控與過濾軟體,僅《兒童網 際網路保護法》(Children's Internet Protection Act, CIPA)仍在執行。該法規定政 府補助的公立圖書館,在提供使用者網際網路服務時,必須安裝過濾軟體,過濾 猥褻(Obscene)及兒童色情(Pornography) (FCC, 2012) 。此作法支持過濾軟體 在具有教育角色的圖書館使用,亦間接促成過濾軟體的大量運用於兒童及青少年 之網路保護策略(高玉泉,2006)。 而家中網路安全仍屬個別家長管教範圍,過濾軟體的保護技術由此應運而生, 包括監控時數及追蹤網路記錄的軟體,如 NetNanny、WebRoot 及 Cyberpatrol(Sax, 2011)。此外,內容過濾機制的發展,除鼓勵網站業者自行分級標示,需由家長 下載免費軟體,進行過濾網路不宜內容(黃葳威,2011)。 2、英國 最早由網路企業成立的檢舉申訴熱線 Internet Watch Foundation[IWF],且民 間非營利組織盛行,英國檢舉申訴熱線,對於英國境內的違法內容通知取下、移 除與封鎖;而英國境外的違法內容,則透過 INHOPE 等國際熱線機制,將違法內 容通報該國熱線機制以及該國執法單位。同時要求英國 ISP 業者等封鎖違法內容 的網址(URL)和網頁,該類網址及網頁,即類似黑名單(URL List)之作法。主 20.

(27) 要會員為英國的網路企業,包括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Association, ISPA、Safety Net Foundation、London Internet Exchange。 表 2-5 各國政府學童網路安全推廣網站 國 家. 組織. 對象. 任務. 大眾. 美 國. 組成成員. 美國聯邦政府協助大. 由美國聯邦交易委員會統籌 政府部門,國家安全部帶領 網路安全智庫,以及標準與 技術局負責資設安全,此外. OnGuar- 眾人身安全、資訊安 dOnline 全、以及自我負責的 網路安全推廣網站。. 相關部門包括教育部、國家 安全部、司法部、州政府 部、商業部、金融交易安全 委員會、外匯交易委員會、 消費者金融全安局、海事犯 罪調查處。. http://www.onguardonline.gov/. 英 國. UK Council for Child 由英國議會推動兒童 Internet 及青少年網路安全素 養網站 Safety. 兒童、 年少 年、老. 教育部、網際網路業者、執. 師、家 長. 法單位、學術單位、社福團 體。. [UKCCIS ] http://www.education.gov.uk/childrenandyoungpeople/safeguardingchildren/b00222029/child-internet-safety. Stay 澳 洲. Smart Online. 澳洲政府協助大眾瞭 解網路風險,並提供 個人人身及金融交易. 大眾 澳洲寬頻電信與數位經濟部 (Department of Broadband,. 自我保護的簡易方 法, 為一網路安全與資訊 安全的推動網站。. Communications and the Digital Economy, DBCDE). http://www.staysmartonline.gov.au/. 21.

(28) 表 2-6 各國網路安全相關法規 國家. 年代. 法規. 規 範 對象. 管制內容. 管制情色 及暴力內 容。. 1.因違反憲法第一修正 案之言論自由,暫緩實 行。 2.電視加裝 V-chip 成為 替代方案,以分級電視 節目,賦予父母過濾電 視內容的能力。. 管制網路情 色內容。. 因違反憲法第一修正案 之言論自由,暫緩實 行。. 13 歲以下兒 童個人資 料,需經父 母之同意才 能蒐集、使. 1.持續實行中。 2.自 Facebook 社交網路 平臺及巨量資料的興 起,其引發相關隱私議 題亦受到大眾的關注, 故此法案也受到家長及. 通訊端正法 電視業 《Communicat 者、網 1996 際網路 ions Decency Act, CDA》 業者. 兒童上網保護 法《Child 1998 Online Protection Act, COPA》 美國. 1998. 2000. 兒童上網隱私 保護法 《Children's Online Privacy Protection Act, COPPA》 兒童網際網路 保護法 《Children's InternetProtection Act, CIPA》. 德國 2003 兒少保護法. 網際 網路 業者. 網際 網路 業者. 用。 學 校、 公立 圖書 館. 教育機構網 路必需裝設 過濾猥褻及 兒童色情內 容的軟體。. 網際 網路. 建立年齡認 證機制、時 間管理及過. 業者. 日本 2004. 網路利用環境 整備法. 網際 網路 業者. 實施情形. 社會關懷人士的重視。. 實行中。. 實行中。. 濾軟體 提供國小高 年級過濾軟 體或服務之 義務 22. 實行中。.

(29) 三、我國網路安全的發展與推動概況 (一)非營利組織傳播議題 行政院國家資通安全會報之資通訊環境安全組,下設網路內容安全分組,目 前成員有教育部、內政部兒童局、內政部警政署、經濟部工業局、經濟部商業司 及通傳會,該分組下設置「WIN 網路單 e 窗口」,網路內容安全分組由通傳會邀 集各成員召開會議,就網路內容安全議題或應協調事項進行討論,以解決網路內 容跨域管理問題。 1、促進兒少福利議題的組織:上網行為觀察、研究、發布新聞報導。 (1)中華白絲帶關懷協會網站 http://www.mediaguide.nccu.edu.tw (2)台灣展翅協會 http://www.ecpat.org.tw/ (3)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http://www.children.org.tw/ (4)社團法人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 http://www.youthrights.org.tw/ (5)財團法人金車教育基金會金車 http://kingcar.org.tw/ 2、由網路安全議題興起的申訴及分級機制,為家長提供保護能量,包括檢舉熱 線及分級與過濾等因應方法。 (1)WIN 網路單 e 窗口 http://www.win.org.tw(可檢舉不良網站) (2)財團法人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 http://www.ticrf.org.tw/. (二)建立課程與教育機制 教育部規劃 504 個高中、職學校資通安全及上網安全防護體系服務機制並設 置《中小學網路素養與認知》網站,個別針對家長版、老師版、兒少版等使用者 設計版本,網站內容包括網咖現象、網路交友、網路交易、網路安全、網路沉迷、 網路素養、禮儀規範、網路法律等。. 23.

(30) 表 2-7 國內網路安全推廣網站 設立 網站名稱 機構. 設立目的. 網路安全內容. 教育 中小學網路 部 素養與認知. 國小高年級網路 安全素養. 網路禮儀、網路交友、網咖現象、 網路沈迷 、網路遊戲、網路安 全、網路交易、網路法律」等主題 文章. http://eteacher.edu.tw 台北 資訊素養與 市教 倫理. 課程設計提供學 童上網學習. 網路詐騙與色情、網路謠言與霸 凌、網路交友、網路資料保護. 育局 http://ile.tp.edu.tw/ile/elementary/edu_web/ebook/ebook.htm 教育 網路守護天 部 使網站. 幫家長們過濾掉 一些不安全的網. 色情、賭博、暴力恐怖、毒品及藥 物濫用. 站,設定允許/禁 止上網的時間 http://nga.moe.edu.tw/ NCC. iWIN 網路內 容防護機構. 為防止兒童及少 年接觸有害身心 發展之網際網路 內容. 觀察研究兒少使用網際網路行為、 建立與執行申訴機制、推動及檢討 內容分級制度、推廣保護兒少的過 濾軟體、推動業者建立自律機制, 與建立國際合作。. http://www.win.org.tw/iwin/index.html 教育 全民資安素 部 養網. 建立全民資訊安 全知識及素養. 網路詐騙、不當內容、電腦安全、 個資保護、網路交友、網路沈迷. https://isafe.moe.edu.tw/kids/ 教育 校園網路安 部 全網. 提供網路安全相 關知識並更新最 新資訊及案例. 網路霸凌、個資保護、網路沈迷、 個資外洩. http://cissnet.edu.tw/ 教育 校園國小網 部 路安全館. 透過動畫呈現, 寓教於樂. 不當內容、個資保護、網路沈迷、 網路交友、. http://163.20.97.10/~stud001/index.htm 教育 全民資訊安 部 全素養自我 評量. 利用評量方式, 自我挑戰. https://isafe.moe.edu.tw/event/. 24. 網路詐騙、不當內容、電腦安全、 個資保護、網路交友、網路沈迷.

(31) (三)推動兒少網路權益的立法 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2011)參考《聯合國人權法案》與《兒童權利 公約》 ,以及我國國小高年級與通訊傳播相關法規,在 2011 年發布「國小高年級 通訊傳播權益政策白皮書」,保障兒童上網權益。 ,增列遊戲軟體及網路 2012 年立法院修訂《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分級制度,並加強網路分級防護功能,避免兒童接觸網路色情資訊;其第四章保 護措施第 46 條: 「為防止兒童及少年接觸有害其身心發展之網際網路內容,由通 訊傳播主管機關召集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委託民間團體成立內容防護機構」,辦 理網際網路行為觀察、申訴機制之建立及執行、內容分級制度之推動及檢討、國 內兒少上網安全教育宣導、推動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建立自律機制。 表 2-8 各網路企業資訊內容安全主管機關 網際網路業者服務類型. 網際網路業者名稱. 主管單位. 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 (IASP). 中華電信. NCC. 網際網路平台提供者(IPP). Yahoo、Google、Facebook. 內容相關權責單位. 網際網路內容提供者(ICP). 部落格. 內容相關權責單位. 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 (ASP). App Store, Android Market. 內容相關權責單位. 參、網路安全的內涵 網路安全問題涵蓋的範疇很廣,除了軟硬體的安全管制與規劃之外,諸如駭 客的攻擊、病毒的侵害、隱私資訊的竊取、身體或情感上的騷擾或傷害等,均屬 於其範圍。研究者欲探討網路安全內涵乃針對兒童及青少年使用網路時,其網路 內容進行探討。 網路安全內涵隨著網路技術發展與社會現象、區域文化之間,動態交互影響,. 25.

(32) 兒童所面對的網路安全內涵而有不同。有關保護兒童安全上網的議題逐漸成為國 際社會的共識,以美、澳為例,已分別簽署通過兒童網路隱私保護法案(Children 's Online Privacy Protection Act of 1998,簡稱 COPPA)和網上服務法案(Online Service),目的在保護兒童避免接觸網路的不良資訊(葉芳如,1999)。 歐盟的兒童線上調查報告(EU Kids Online Ⅱ)與英國兒童媒體素養調查報 告(Office of Communications Media Literacy Study 2011)兩份報告,將兒童及青 少 年 在 網 路 上 可 能 產 生 的 問 題 分 成 五 類 , 網 路 隱 私 ( Privacy )、 網 路 誘 拐 (Grooming) 、色情圖片(Sexual images) 、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 、有害內容 (Harmful content)及網路詐欺(Fraud)。而澳洲 Net Alert-Protecting Australian families online 於 2007 年計劃中,將危險內容分為二類,一為網路不當內容,一 為在網路上對兒童進行誘騙,該計劃將國小網路安全重點分為:網路誘拐(Online 、網路濫用(Online abuse) 、網路不當內容(Inappropriate material)及 grooming) 網路霸凌(Cyber bullying)。 Whitaker 與 Bushman(2009)提出,在進入 Web 2.0 環境後,新的線上遊戲 等新型態網路內容,可能危害兒少心理健康因素分為四種類型:網路色情資訊、 個人資訊隱私、網路霸凌、網路成癮,且內容的產出者包括商業製作的內容及使 用者創建與分享的內容。Sharples(2009)探討 Web 2.0 環境下對青少年安全造 成威脅的行為有,含括不當資訊、兒童剝削、網路霸凌及網路交友。2013 年家庭 網路安全機構(Family Online Safety Institution, FOSI)年度報告,以兒童行動上網 (Net Child Go Mobile)為論壇專題,提出青少年同儕的隱私揭露及身份竊用成為 新的焦點議題。 網路安全與平臺內資訊被動接收與主動的傳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性,這關 於使用者、平台、與內容三個面向。Chou 與 Peng(2011)認為青少年與網路內 容間的互動行為,可以歸納為主動、被動及互動三種樣態。許玉霞(2005)與他 人在網路互動之合宜的使用策略,包括個人網路隱私安全、電子郵件使用安全、 網路聊天交友安全。 26.

(33) 我國教育部《中小學網路素養與認知》網站,推廣中小學生應具有網路素養 及認知其內容包含網咖現象、網路交友、網路交易、網路安全、網路沉迷、網路 素養、禮儀規範及網路法律等,而其中網路安全項目集中於電腦使用相關的安全 議題,分為電腦通訊安全、網路資訊安全、電腦人身安全及手機安全。 表 2-9 網路安全之不同內涵分析表 學者或機構. 年代 主題. 對象. 網路安全內涵. 許玉霞. 2005 國小學童網 路使用現況 及網路素養. 國小高 年級學 生. 個人網路隱私安全、 電子郵件使用安全、 網路聊天交友安全。. 之研究 澳洲 Net Alert-Pro-. 2007 網路安全. 網路誘拐(Online grooming)、網路濫用 (Online abuse)、網 路不當內容 (Inappropriate material)及網路霸凌 (Cyber bullying). tecting Australian families online. 歐陽誾. 2010 網路安全素 養. 國小五 六年級 學生. 個人資訊隱私、不當 資訊、及網路交友。. 程惠玉. 2010 兒童網路安 全系列數位 影片. 國小五 年級學 生. 不當網路交友、網路 陷阱及網路成癮。. EU Kids Online Ⅱ) 與 Office of Commu-. 2011 網路安全與 素養. 網路隱私、網路誘 拐、色情圖片、網路 霸凌、有害內容及網 路詐欺. nications Media Literacy Study 2011) 吳青青. 2011 網路安全課 程電腦教學. 國小四 年級學 生. 網路交友、網路詐 騙、網路隱私、電子 郵件安全,以此 4 個 單元作為教材內容。 續下頁. 27.

(34) 表 2-09 網路安全之不同內涵分析表(續) Chou 與 Peng. 2011 台灣教師網 路安全素養 培訓經驗之 十年歷時研 究. 學校老 師. 溝通安全、不雅及不 當資訊、線上人際互 動安全、電腦與網路 使用安全. 陸美如、歐陽誾. 2012 網路交友. 國小六 年級學 生. 聚焦網路交友的危 機,包括網路詐財、 網路騙色、網路威 脅,以此 3 個單元作 為網路交友安全的教 材內容。. 李治慧. 2013 資訊素養與 倫理數位教 材. 國小五 年級學 生. 選擇網路霸凌、網路 交友及網路沉迷之網 路安全課程,測驗其 認知態度及行動之學 習成效。. 台北市教育局. 2014 資訊素養與 倫理課程. 國小中 高年級. 網路識讀、網路禮 節、網路詐騙、個資 保護、行動保護、網 路交友、網路隱私、 網路分享、網路沈迷 及病毒防護。. 網路安全涵蓋廣泛,依據各國文化、青少年年齡層、訪談的對象、重大社會 個案以及不同面向,探討略有差異。本研究根據上述整理資料將網路安全內涵可 分為兩類,一為雙向在網路上與居心不良人士互動,引起線上及現實世界的問題, 如個資隱私、網路交友、以及網路霸凌;另一為單向心理的危害,網路不當內容。 (一)個資與隱私資訊安全 在網路世界中,每個人使用路徑與過程都會被紀錄下來。常見的個人資料蒐 集包括直接、間接兩種方式:直接蒐集指的是使用者主動的參與,如註冊、調查 問卷等方式來填寫使用者個人資料,又以免費信箱為最能吸引使用者登錄個人資. 28.

(35) 料。間接資料的蒐集則是透過網路在使用者的電腦中掛上小程式(Cookies),這些 程式可以在使用者完全不察覺的情況下被追蹤所有的線上活動紀錄,這些對於個 人資訊隱私無疑是極大威脅。而現今社交網站發達,無法避免在網路上留下與個 人相關的資訊。個資的外洩,除了可能遭到有心人士的詐騙與利用,亦可能造成 個人隱私的危害。. 表 2-10 我國國中小資訊隱私安全之相關研究 學者. 年代. 題目. 研究對 象. 研究結果. 葉淑菁. 2003. 國小學童網路使用 國小. 網路倫理態度方面,國小學. 行為與網路倫理態 五、六 度之研究 年級學 童. 童在網路著作權、網路隱私 權、網路禮儀的表現是趨於 積極正向. 紀育廷. 2009. 應用情境學習於國 五年級 小網路隱私安全教 的學生 育之學習成效研究. 經過「情境式網路隱私安全 教育」後,實驗組學生在 「兒童網路隱私安全概念測 驗」之各面向的表現皆優於 控制組學生。. 陳英傑. 2011. 影響國小學童資訊 國小二 倫理行為之研究: 至六年 以新北市某國小為 級學生 例. 國小女生在資訊安全和智慧 財產權議題上,行為表現顯 著優於男生;在資訊安全、 智慧財產權以及網路隱私權 等議題上,不同年級的國小 學童行為表現有顯著差異, 大致而言,國小高年級行為 表現得分優於中、低年級, 低年級學生行為表現得分優 於中年級。. 謝佩容. 2013. 國小學生網路隱私 國小高 權認知與態度之探 年級學 討 生. 國小高年級女學生的網路隱 私權認知表現優於男學生。 平均每天使用網路時間較少 的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隱 私權認知表現較佳。. 29.

(36) (二)網路色情、暴力、自殺、黑道幫派與偏差價值觀資訊安全 國外學者(Goldfarb, 1999; Palinski, 2005)研究均提及未成年的青少年可能會 暴露在不適當的資訊中,這些不當資訊可能包括性、色情、暴力、仇恨或鼓吹危 險、非法活動的網站內容,網路上不當資訊有可能對兒童身心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英國 Kids Online Project 將不當資訊,分為商業促銷廣告、仇恨偏差價值觀及色情 內容。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12)之委託研究案,將不當資訊分為色情、 暴力及自殺訊息。 網路色情,是指在網際網路上,公開張貼或散佈裸露、猥褻或低俗不雅的文 字、圖片、聲音、動畫與性交易等資訊。未成年的青少年或兒童,身心與人格尚 未成熟,容易受到不當網路內容的影響,進而影響身心發展,然而不易將兒童限 縮在學校專網故亦產生有網路分級機制的發展。 表 2-11 我國網路不當資訊之相關研究 學者. 年代 題目. 研究結果. 林淑如. 2002 網路性侵擾之 調查研究--以. 平均有二成上網時陷入被侵擾的情境中、 家裡和學校不是最安全的地方、網路不當. 臺中市中小學 生為例. 資訊是以強制性方式侵入、大部份學生對 受到網路性侵擾時都能處之泰然,少數感 覺非常不愉快、遭到網路性侵擾時都不願 向別人提起,大部份青少年和父母都不知 道性侵擾事件求助機構,家裡安裝過濾軟 體的比例不高。. 林鴻源. 200 4. 中止集體自 殺 悲 歌 -談 網 路之管制與 輔導機制. 建立網路管制及輔導機制:網路管制,切 斷聯繫管道;建立『防止自殺』輔導網 站;藉助同儕力量,挽救邊緣生命;建立 『自殺』語詞監視系統;於各類學科中融 入生命教育。. 蔡忠佑. 2006 家長對孩童網 路分級過濾系 統使用意向之 研究. 政府於相關網路過濾系統之推動方式尚無 顯著成效,家長對網路過濾系統之相關防 護宣導知識仍不普及,故孩童網路使用安 全仍是現階段政府仍需加強之重點。. 續下頁 30.

(37) 表 2-11 我國網路不當資訊之相關研究(續) 羅文輝、 吳筱玫、 向倩儀與 劉蕙苓. 2008 網路色情與互 動性活動對青 少年性態度與 性行為影響研 究. 網路色情不僅讓使用者有觀察學習的機 會,其互動性更加強替代性學之效果,對 青少年的影響不容忽視。互動性讓使用者 對色情內容有更高的操控能力,造成使用 者涉入程度增加,使用時間更長、更為投 入,因而對性態度與性行為產生更大的影 響。. 簡淑如、 吳孟芸. 2008 網路強制分級 之隱憂 : 我. 強化業者自律,鼓勵家長使用過軟體、加 強教育宣導、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積極參與. 國網路內容管 制政策之探討 與建議. 國際合作的方式,為兒少建立一個安全的 網路世界. 2009 網路色情對青 少年的涵化效 果. 23%的受訪學生經常收看網路色情,男性 收看的比例遠超過女性,而收視網路色情 內容頻率愈高的青少年,愈認為「網路色 情內容頻率出現較多的性活動」,在現實 世界性活動出現的頻率較高;另外,網路 色情的重度收視者也會比輕度收視者更傾 向認為「網路色情內容頻率出現較多的性 活動」,在現實世界的性活動中出現的頻. 羅文輝、 林奐名與 吳筱玫. 率較高。 李禮錦. 2009 國小六年級學 童之網路使用 情形對性態度 的影響研究. 男童網路使用行為現況多於女童;家中有 電腦者多於無電腦者, 88.5%學童家中電 腦可上網;在家上網人數最多;使用電子 信箱經驗者佔 30.6%;收過情色郵件經驗 者佔 15.9%;在連結網站同時就已看見網 路色情相關訊息經驗者,佔 68.1%;可以 上網的學童和使用電子信箱的學童性態度 優於不使用者。. 黃葳威. 2012 網路色情訊息 使用者的兩性 互動涵化. 初次接觸色情影片的動機,以同儕介紹最 多,其次為好奇心的驅使、家人影響、不 小心看到、尋求放鬆、及為了觀摩學習。. 31.

(38) (三)網路交友與人際資訊安全 由於網路的普及與便利,愈來愈多人開始在網路上尋找朋友,相對於實體世 界,在網際網路的國度中,更是容易遇到彼此志同道合的朋友。網路上的溝通使 得原本因陌生而產生的尷尬幾乎消失,也因訊息快速的傳遞縮短了有形、無形的 距離。因為網路的隱暱特性,使得透過網際網路所傳遞的訊息,有極高做假的可 能性。網路上的朋友與現實生活的角色或條件相同嗎,網路上你來我往的真心告 白,真的代表交談兩方真實的人格特質嗎?這些問題都為網路交友帶來危險與陷 阱。陸美如與歐陽誾(2012)針對網路交友設計的課程案例,即針對網路交友可 能產生的陷阱,包括網路騙色、網路詐財及網路威脅。. 表 2-12 國小網路交友之相關研究 學者. 年代. 題目. 研究結果. 呂欣怡. 2005. 國小學童網路 人際關係與現 實人際關係之 相關研究. 桃市國小高年級學童有網友經驗的約 佔四成,沒有網友經驗的學童中,希 望能結交網友的學童約佔一成三;網 友經驗在「交網友的益處」、「網路 環境」、「與網友的溝通」、「互動 吸引」、「陪伴信任」有顯著差異; 網路交友學童仍然與現實生活朋友同 學的關係最好,其次是與父母的關 係,最後才是與網友的關係;「與網 友的關係」和「與現實生活朋友同學 的關係」之間成顯著正相關. 吳文平. 2006. 國小高年級學 童網路交友與 人際關係品質. 年級、性別、網路交友的使用種類在 網路人際關係上有顯著差異;性別、 家長對子女網路交友的態度、. 之相關研究. 網路交友的使用種類在真實人際關係 上達顯著差異。. 32. 續下頁.

(39) 表 2-12 國小網路交友之相關研究(續) 吳秀停. 2008. 青少年網路交 友危機與對策 之探討. 政府未作好網路防護機制,對不肖網 站業者作有效把關,導致青少年成為 運毒車手,或網路徵友,行援交之 實、學校資訊教育課程與現時環境未 能銜接,應加入「網路不當資訊判 別」、「網路法律」、「網路交 友」、「資訊安全」及「網路沈迷」 課程;青少年未建立正確安全網路戀 情觀、父母未能充分了解青少年網路 交友行為,導致現代家庭教育功能降 低。. 張淑莉. 2007. 青少年網路交. 學生背景變項中學校所在區域、年. 友之認知與行 為的關係--以態 度為中介變項. 級、在班上成績排序三者與網路交友 的認知有顯著差異;學生背景變項中 學校所在區域、年級、每週上網時數 三者與網路交友的態度有顯著差異; 每週上網時數與網路交友的行為有顯 著差異;網路交友的認知、態度與行 為各構面均達顯著相關;態度對認知 與行為的相關性具有「部分中介」的 影響力效果。. 陸美如、 歐陽誾. 2012. 國小六年 級學童在 網路交友 案例線上 課程學習 成效之研 究。. 網路交友的危機:網路詐財、網路騙 色、網路威脅。. 李勝原. 2013. 國小高年 級學童資. 學童在接受資訊安全教育課程後,在 網路交友的風險上明顯的降低且有預. 訊安全認 知與網路 交友風險 預防之研 究. 防的成效,此外對資訊安全教育課程 滿意度也很高,顯見資訊安全教育課 程有助於提高學童對網路交友風險之 警覺性,並且是一項有效的預防策略. 33.

(40) (四)網路霸凌資訊安全 網路霸凌與傳統攻擊的霸凌類似,霸凌者期望能達到讓他人不愉快或讓自己 感到快樂為目的(Hinduja & Patchin, 2007)。當霸凌行為透過網路科技的種種特 性傳播(例如匿名性、廣大的群眾),使得網路霸凌的受害者並不一定為特定的 某個人,而是能藉由網路上的團體,更加深這種故意且重複性的傷害。 Younes (2007)視網路霸凌為:使用電子媒介,例如手機簡訊、電子郵件、社 群網路等,以眨低、難堪、騷擾、恐嚇或威脅他人等故意的攻擊行為。這種透過 科技而進化的霸凌行為即稱為網路霸凌( Cyber-Bullying),又稱「電子霸凌 (Electronic Bullying) 」或「線上霸凌(Online Bullying)」 (Erdur-Baker, 2010; Kowalski & Agatston, 2008)。透過網路言語涉及威脅性、攻擊性或性暗示等,造成當事人 害怕、感到威脅或不友善等,都是網路霸凌行為(Kowalski et al., 2008)。 整體而言,網路霸凌是指個人透過網路,使用電子資訊或通訊媒介,進行蓄 意、連續與不友善的行為傷害他人。網路霸凌雖非外顯的肢體接觸,但會因為網 路公開、留下紀錄等特性,受到的影響更深。 表 2-13 國小網路霸凌之相關研究 學者. 年代. 題目. 研究結果. 陳春秀. 2012. 新北市國小高 年級學童網路 素養與網路霸 凌關係之研究. 國小學童之網路霸凌為低度經驗。在網路 霸凌三個層面中,以「旁觀者經驗」得分 較高,「霸凌者經驗」的得分最低。 國小學童之網路素養與網路霸凌為低度負 相關。國小學童之網路素養對網路霸凌具 有顯著預測力。. 續下頁 34.

(41) 表 2-13 國小網路霸凌之相關研究(續) 莊明芬. 2012. 網路遊戲與網 路霸凌之相關 研究—以台中 市國小高年級 學生為例. 有涉入網路遊戲之學童相較無涉入網路遊 戲之學童,其網路霸凌行為高出許多。 學童涉入格鬥、戰爭、冒險、激烈運動此 四類暴力網路遊戲越頻繁,則出現網路覇 凌行為的機率也越高。 學童愈喜愛冒險、激烈運動此兩類暴力網 路遊戲,則出現網路覇凌行為的機率也越 高。 學童投入暴力網路遊戲的時間愈長,則出 現網路覇凌行為的機率也越高。. 洪筱茜. 2013. 桃園縣公立國 小高年級學童 人格特質與網 路霸凌之研究. 桃園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霸凌現況屬於 低程度、桃園縣國小高年級學童一些背景 變項在人格特質具顯著差異、不同個性之 桃園縣國小高年級學童在網路霸凌知覺具 顯著差異、桃園縣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 質與網路霸凌有低度正面影響、人格特質 與網路霸凌之關係模式不存在。. 歐陽桂 櫻. 2013. 網路霸凌防制 課程教學介入. 高年級學童網路霸凌行為以嘲笑他人及羞 辱或誹謗他人最多. 對國小高年級 學童網路霸凌 態度及其風險 行為之研究 許若綉. 2013. 台南市國小高 年級學童電子 通訊科技使用 行為與網路霸 凌行為之現況 調查. 有一成七的學童曾有網路霸凌受害者經 驗、近一成的學童曾有網路霸凌加害者經 驗與二成四的學童曾有網路霸凌旁觀者經 驗,近 5%同時具有網路霸凌受害與加害 經驗。 網路霸凌最常遇到的模式為網路戰火、詆 毀與騷擾三類。高達六成五的受害者與近 六成六的加害者表示自己曾在社群網站經 歷過網路霸凌。 有三成左右的網路霸凌受害者完全不知道 加害者的身分。. 35.

(42) 第二節. 資優生及其網路使用現況. 本節蒐彙有關資優生特質之文獻,並針對處於國小階段的資優生教育與其使 用網路之現況,加以探討、統整。. 壹、資優之界定與教育 一、資優生之界定 資優(Gifted)本意是神或是天所給予的天賦,源自於生物學觀念,為高度 智能的標籤,意指人類大腦功能超前而加速發展。另外才能(Talented)一詞可 以用來任何一個領域的高度能力,通常用於與表現有關的能力如音樂、藝術、體 育,才能的發展涉及有計畫的培育(Clark, 2007)。 美國教育部在 1972 年Marland Report 公布: 「資優和才能兒童是指由專業人 士鑑定,具有卓越的能力,經由特別提供的教育,將會有高度成就的表現,貢獻 於社會(吳昆壽,2010)。由於資優概念的不再侷限智力因素,創造力及情意被 視為是重要的資優特質及因素。王振德(2006)出席世界第十六屆世界資優兒童 會議,將資優教育的幾個論題與趨勢整理後,提到隨著資優概念的內涵擴大,從 單一智力理論到多元智力理論,讓資優教育的服務對象更廣;強調利社會行為的 資優新典範,這種利社會類型人物關心社會正義、經濟公平、文化促進、政治活 動、生態保護非僅成就一己私利的行為作法,可做為大家的楷模;資優教育趨於 重視才能發展,而才能發展受到環境及教育的影響,值得家長及教師們重視。所 以實施資優教育不僅有滿足資優學生的特殊需求,更有其他導正社會價值觀及服 務社會的更深層意義。資優概念已從單一觀念朝向多元的觀點。1983 年 Howard Gardner 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或是 1985 年 Robert Sternberg 所提出的智力 三元論,均反對以單一的方式鑑定資優,因此現今資優鑑定逐漸朝向多元的方向 發展;不僅不再以智商作為截斷性標準,還進一步考量情意特質,更重視特殊群 體資優生的發掘(郭靜姿,2009)。 3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 Informants: Principal, Vice-principals, curriculum leaders, English teachers, content subject teachers, students, parents.. - 12 cases could be categorised into 3 types, based

(provides student activities, parent education and support, assessment and counselling services) Youth Assessment and Development Centre,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Radiographs of Total Hip Replacements 廖振焜 林大弘 吳長晉 戴 瀚成 傅楸善 楊榮森 侯勝茂 2005 骨科醫學會 聯合學術研討會. • Automatic Digital PE

  系列中一套三冊的內容,分別對應不同類別資優學生的需要,除了讓 教師了解香港資優教育的推行理念及一般資優

The roles of school management and technical support staff on implementing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security measures... Secu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