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性別角色與社會化

從 1960 年代婦女解放運動出現之後,過去性別理想與性別角色的 看法隨之轉變,也開始質疑二性特質區分的例子中所呈現的男性與女 性之性別角色與性別角色社會化的過程。張春興(1989)認為性別角 色是根據行為組型來界定,行為組型包括內在態度、觀念以及外顯行 為、服裝等。美國社會學家 Neil J. Smelser(1995)指出,性別角色立 基於對行為期待,這個期望決定了男性和女性的社會地位。

關於性別差異的討論,Smelser(1995)認為可以由界定性別的四 個概念來看這些差異,包括生物性別(biological sex)、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性別理想(gender ideals)和性別角色(gender role),分別敘 述如下:

1. 生物性別(biological sex):它是以第一和第二性徵來判定一個 人在生物上屬於男性或女性;例如,生殖器官、表面毛髮等等。

2. 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係指自我想像的性別,也就是實際 上我們對自己是男性或女性的感覺,一個人的性別認同並不一定和他 或她的生物性別一致。

3. 性別理想(gender ideals):是文化對男、女性別行為的期待,

許多香菸廣告以「雄糾糾的肌肉」表現理想中男人的形象,廣告通常 把女性的性別理想描寫成與家庭孩子有關的,譬如保持「衣領潔白」

等廣告詞,但後來許多廣告也出現女人在辦公室、女人也在商業旅行 等等情形。因此,性別理想:亦即男人應像什麼,女人應像什麼,在 過去二十年來已有了變化。

4. 性別角色(gender role):即依據性別而來的分工,包括權利和 義務。過去,對性別角色的描寫很清楚:男人養家去工作;女人做家 事照顧孩子。現在的性別角色,如同性別理想一樣,也面臨了轉變。

Smelser(1995)認為過去社會通常基於以上四個概念(界定性別 的概念)必然是一致的假定來運作。換言之,具有男性生理特徵的人 會感覺自己是男人,這種感覺和社會文化對男性的定義相似,而他就 會採取傳統賦予他性別應有的角色和責任,對於女性的假設也是如 此。因此,性別角色社會化的過程往往意味著男性與女性有著不同經 驗與生活期許,強調女孩的家務責任、限制她們的自信心、引導她們

進入婚姻生活,並且以家庭主婦與母親的角色為首要目標等等,另一 方面,男孩也伴隨這樣的刻板印象長大,例如不會做家事、務實、獨 立和武斷,在生活上所扮演的角色是工人和主要的「養家活口者」。

畢恆達(2003)對於男性性別意識的研究發現,整體而言男性雖 然是性別結構中的優勢者,但個別的男人仍然可能覺察自己受到歧視 與壓迫的經驗。這些經驗包括社會對於男人的期望與要求和他自己的 本性不符合,或者他追隨著傳統男性角色的發展,卻又受到身邊女性 他者的挑戰與質疑。換言之,我們對性別角色的看法會影響我們如何 去看待自己的一言一行,而別人又如何看待我們,甚至包括我們一生 中可能遇到的機會與生活的型態。因此,鄭陳宏(2003)就指出要瞭 解個體性別意識的發展時,必須回到個體的生命經驗中,如果個體有 被歧視、不平等的被對待經驗,就是發展性別意識的重要基礎。

關於傳統二性特質區分所呈現的性別角色,Allan(2008)認為其 中的陰柔與陽剛特質是維繫父權作為一個體制的重要元素,是社會控 制的重要工具,讓男人彼此之間持續競爭,讓父權體制的壓迫成為日 常生活中習焉而不察的一部份。畢恆達(2000)描述性別角色社會化 是在一個傳統的男性價值社會裡,一個男童要經由社會化過程以成為 一個男人,他其實不自覺地就在學習父權體制中的強迫性異性戀、歧 視女人與同性戀恐懼這些特質,以不斷鞏固「正向」的男性氣概(例 如對於女性的歧視與侵害),也就是所謂陽剛特質;並貶低女性氣質

(例如對娘娘腔/同性戀的排斥與暴力相向),也就是所謂陰柔特質。

Mac an Ghaill(1994)對於異性戀男性主體性建構的三個主要次文化元 素也有類似的看法:

1.強迫性異性戀機制(compulsory heterosexuality)

2.厭惡女人(misogyny)

3.同性戀恐懼症(homophobia)

事實上,人的生物性別有可能與性別認同不一致而實施變性手 術;一個男人的性別認同也可能與性別理想不相符合而放棄事業回家 專心帶小孩;最後,個人的權利與責任(性別角色)也可能與社會的 性別理想不符合。例如,許多男人當護士、空服員、秘書和中小學教 師。換言之,大多數二性特質區分的例子中所呈現的男性與女性之性 別角色,在大眾媒體上的形象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現並不一致。性別角 色社會化的結果,造成男性承受壓力,而女人也受到輕蔑。

英國社會學家 Ken Bromne(2000)也有相同的看法,認為二性特 質區分的結果對男人而言不見得有好處,例如在電影中把自己的肌肉 弄得像一輛坦克車,而且專門使用殘酷無情的暴力來解決問題的阿諾 史瓦辛格,對於大部分的男性而言,這些形象並沒有出現在真實生活 中,而且也讓許多男性產生一種「不適任」的感覺。就算是女性主義 已經風起雲湧的改變了傳統女性之性別角色,男性依舊承受大多數二 性特質區分的壓力,Goodman(1987)指出儘管經過女性主義思潮的 影響,男英雄大都要表現出耐勞苦(tough)、自制的、在情感上不會 受傷的樣子。Farrell(1987)用很傳神的話語去形容這種感覺,形容男 人在事業上和在床上一樣不可以表現「軟」、「弱」。在床上,他要表 現「挺舉」,在事業上,他必須成功的「越爬越高」。他若是向比他低 的人承認「軟」、「弱」,就一定會破壞他「堅強」的形象。他也不能 向比他高的人承認自己的「軟」、「弱」,因為上位的人需要的是「堅 強、務實的人才」。

Hite(1981)調查發現目前定義的男性氣概訓練男人以毅力、知 識和技能來面對生活,可是,也教導男人壓抑以及否認他們的情感,

以致於他們往往感到孤立,並且人際關係陷入困境。同時,Hite 也發 現大部分男人覺得他們無法將有關男性氣概這方面的挫折告訴其他 男人,因為這樣做可能會讓他們矮一節。

彭懷真(1996)觀察台灣社會男性性別角色的轉變也提出類似的 看法,他認為現代男性在傳統與現代中,既脫離不了傳統角色的習 慣,又不知該如何扮演現代的男性性別角色,產生四種苦:

1.與社會經驗直接相關的苦:由於中國男性在性別角色的社會化 過程中有承繼家庭姓氏、延續家族命脈,進而顯耀雙親以表達孝順的 任務,這種男人經常是侵略性、排他性、權威性的,這種「大男人」

不但虐待了女人,虐待了其他男人,也很可能虐待了自己,讓自己在 長期的壓力與扭曲中,喪失了自我。

2.與婚姻直接相關的苦:為了維持中國社會男尊女卑的情況,男 性本身要「愈高愈好」,女性則是「向上擇偶」,要嫁年齡、學歷、所 得甚至身高要比自己高的男性,所謂「婚姻斜坡」理論。即使結了婚,

很多男性仍然要繼續顯示自己「高」,自己的權威不容妻子挑戰,男 性仍然要繼續面對強大的壓力與焦慮。

3.與工作直接相關的苦:多數男性需要藉事業來肯定自己的價

值,因男性較看重事業,事業的壓力對男性也因此產生較大的影響。

4.男性的苦是無法表現、無從討論的:傳統社會對男性角色的要 求就是要有「勇者的形象」,完成「天將降大任」的神聖責任。男性 需要「喜怒哀樂不形於色」,要懂得控制情緒,要能忍耐,遇到挫折 也要有淚不輕彈,表現出「英雄無淚」的樣子,這個結果使男人更苦!

余德慧(1990)研究中國男性對於生涯的看法時,也發現許多中國男 人花費許多時間於工作上,卻找不出工作的意義。以最常見的情況來 說,工作被視為純粹賺取生活費的方法,而非志趣之所在,就這樣子 過了一輩子。

至於發生在校園的情況,畢恆達(2000)指出學校教育中,也用 簡化的、性別二分的方式來進行教學與活動的安排,無論活動的本質 是否與性別有關,例如座位安排、行進隊伍、打掃指派,常用性別做 為分類的根據,結果又不斷強化男女性之間的差異。對於校園中男女 生之間的差異,譚光鼎(1990)進一步指出其實男女生之間的差異能 夠被證明的不多,被推翻的或仍有待商榷者多,兩性差別只在於「男 性較具攻擊性」、「男性視覺-空間能力較優」、「男性數學能力較強」

和「女性語言能力較強」等四項而已。兩位累積三十五年經驗的傑出 兒童心理學家 Kindlon 和 Thompson(2000),也發現男孩因為先天語言 能力發展遲緩與旺盛的高活動力,男孩們在校園中的生活宛如身在

「玫瑰叢中的尖刺」容易遭受較多的責難,成長過程中不斷的面臨羞 愧與焦慮的情緒。因此,一般人習以為常而確信不移的性別差異,不 只是反映出社會文化體系對兩性角色的「刻板印象」而已,也造成男 孩同儕形成一種殘酷的文化,少有機會發展出熱情、敏感與溫暖的特 質,使許多男人在成長過程中習得憂傷、害怕、憤怒與沈默。

許多研究者也發現國中教師多數同意傳統的「兩性特質」的區 分,國中男教師普遍認為自己在扮演「養家活口者」的角色,而女教 師認為自己應該以家庭主婦與母親的角色為首要目標的居多,國中教 師有這種看法不但反應出兩性刻板特質的現象,同時也會影響學校教 學活動的進行。例如蔡蜀雲(1993)引 Levine(1987)的看法指出,

許多研究者也發現國中教師多數同意傳統的「兩性特質」的區 分,國中男教師普遍認為自己在扮演「養家活口者」的角色,而女教 師認為自己應該以家庭主婦與母親的角色為首要目標的居多,國中教 師有這種看法不但反應出兩性刻板特質的現象,同時也會影響學校教 學活動的進行。例如蔡蜀雲(1993)引 Levine(1987)的看法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