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留任意願

關鍵人才的留任可以協助組織邁向成功,也是雇主留任管理的主 要目標。吸引和留住優秀的人才向來是企業面臨的關鍵議題,隨著人 才市場供給與需求的變化,以及離職率日益攀升,企業如何制定留任 管理的策略至關重要。

一、留任意願的定義

員工留任是企業為吸引、識別、招募、發展、激勵、促進和留住 組織內高潛質人才所做的努力(Schweyer, 2004)。留任意願是工作者有 意續留組織的意願高低(O'Reilly, Chatman, & Caldwell, 1991; Tett &

Meyer, 1993)、可能性(Price & Mueller, 1981)與趨勢(Currivan, 2000),它體現員工願意續留組織的預期結果(Lyons, 1971),也反映員 工願意繼續受雇的意願(Hewitt Associates, 2004)、或是退出組織或離 開企業的傾向強度(McCarthy, Tyrrell, & Lehane, 2007)。綜言之,留任 意願係指導致留任結果的行為意圖,是員工留任率的預測指標

(Cowden & Cummings, 2012),也是實際離職行為或留職決定的唯一 最佳預測因素(Igbaria & Greenhaus, 1992)。

二、留任意願的衡量構面與內涵

隨著人才競爭愈趨激烈,提升關鍵人才留任的重要性愈來愈高,

雇主須關注員工決定留任的因素,而非離開組織的意圖。尤其,員工 需要感到自己對組織的貢獻有受到重視(Taylor, 2002),如何衡量員工 留任意願,與留任動機有密切關係。Mak 與 Sockel(2001)提出留任 意願可以從工作倦怠、組織承諾、離職傾向等衡量,當員工主觀認為 需求未被滿足,必然不會對企業目標或工作任務做出應有的貢獻,最 終會選擇離開企業。

需求層次理論(Maslow, 1954)、雙因子理論(Herzberg, 1959)以 及工作特徵理論(Hackman & Oldman, 1975; 1980)是最常用來解釋留 任意願的理論。需求層次理論(Maslow, 1954)以需求的五個層次解釋 動機,當一個需求得到滿足時,即會試圖滿足下一個需求。雙因子理 論(Herzberg, 1959)認為工作者的滿意度分別受到內部激勵因子以及 外在保健因子兩項因子影響,使員工快樂的因素(激勵因子)與其所 做的事情有關;而使員工不快樂的因素(保健因子)與其待遇有關,

保健因子在工作態度消極時,將會促使個人另謀他職;反之,具積極 工作態度的人會拒絕有吸引力的工作機會,選擇留在原有的組織中。

工作特徵理論(Hackman & Oldman, 1975; 1980)將技能的多樣 性、任務的一致性與重要性、自主性與回饋性這五項工作特徵,歸納 在核心工作構面來衡量員工留任意願,此五項特徵會對工作滿意度造 成影響,複雜程度也會影響主要的心理層面構面。工作滿意度和離職 傾向(Kacmar, Bozeman, Carlson, & Anthony, 1999)、工作倦怠與組織忠 誠度(Mak, 2001)可以有效衡量員工留任意願。

Fatima(2011)提出獎勵、職涯發展機會、主管的支持與工作環境 是衡量員工留任意願的重要構面,將這些構面與組織能力連結,對員 工留任與組織發展有很大的助益。此外,組織承諾、工作安全與個人 身體狀況也可用來衡量員工留任意願強烈與否(Iverson & Roy, 1994)。

報酬和獎勵、具挑戰性的工作、升遷和學習的機會、組織氛圍、職場 情誼、工作生活平衡、良好的溝通等亦可做為員工留任意願的衡量與 判斷(Fahey, Walker, & Sleigh, 2002)。

Mowday 等人(1979)以價值承諾、努力承諾與留職承諾發展出組 織承諾量表以預測留任意願:

(一) 價值承諾:個人將承諾視為一種對企業目標或核心價值的認

同,並使個人目標和企業目標趨近一致的過程。

(二) 努力承諾:個人認同企業目標,願意努力貢獻心力以實現企業 利益的意願。

(三) 留職承諾:個人認同企業的目標與價值觀,預計繼續存留在組 織的可能性。

小結

企業做好留任管理以提高員工留任意願的重要性愈來愈高。留任 意願為員工認同目前企業的價值觀與信念,願意長期與雇主維持僱傭 關係的意願。留任管理與企業在招募、發展和留任員工的各種方式有 關,多數的企業會盡最大努力留住有才能、高潛質的員工,因為他們 能為企業帶來優勢。唯,多數學者對於提升員工留任意願的觀點是以 企業的角度思考,亦即企業為了留住員工作了各種努力,然而,實際 做出留任與否決定的是員工本身,當其主觀評價企業為了爭取其留任 所付出的種種努力之後,會再衡量自己本身的內在滿足與外在滿足是 否已被滿足,如果沒有則最終仍會做出離職的選擇。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