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療癒環境相關文獻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療癒環境相關文獻

一、 療癒環境定義

首先在名詞定義上,應先區別療癒(therapeutic)不等於治療(cure),而 是包含治療與痊癒(healing)。治療系指藥物、外科手術等的醫病措施,而 復健、職能治療等在接受治療後與痊癒之間,以回復正常生活為目的的相 關措施可以稱為輔助性療法。於建築設計專業的面向,不同的輔助療法須 因應其需求與活動性質作對應的設計,例如:音樂療法(music therapy)、

藝術療法(art therapy)、園藝、農藝療癒(garden therapy, horticultural therapy)、遊戲療法(Recreational Therapy),以及對於失智症患者與身心 障礙者有幫助的特殊療法:光照療法(light therapy)、感官治療

(multisensory stimulation; sensory therapy)、認知刺激治療(cognitive stimulation therapy)、懷舊治療、行為治療等,治療性質差距大,需要不 同的空間形式。

而關於環境二字為各種空間的組成,環繞著醫院此主體的空間組織形 成的大範圍系統即為醫院環境。不同功能的空間提供療癒的特質,則能夠 讓包含這些空間的環境具有療癒性。舉例而言醫院大廳為人流匯集與疏導 的空間、公共空間、等候空間,若是這些空間提供方向指引、無障礙設施、

充足的光線等則具有友善空間的特質;再更進一步提供居家感的公共家 具、局部綠化、宜人的香氣等則增加了療癒性;醫院中多處空間具有療癒 性,則能夠組成療癒環境。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再深入探討醫院中的療癒環境內含,包括能順利完成治療,以及能輔 助患者痊癒的空間因素。因此創造療癒環境需要囊括高齡友善環境專家陳 政雄教授(2018)所提出的「四全」概念,其中與環境設計最相關的為全隊 的概念:將醫療、保健、福利及建築四個方面協調配合,以「全面」地涵 蓋軟體的醫療照顧服務及硬體的療癒環境,以實現「全人」照顧,於恢復 自立生活的過程達到「全程」的概念。

Pearson 於 2005 年提出自然建築應具備之五大要項,其中一項「療癒 的建築」,依據環境心理學,物質環境與人心理、行為間具有互向關聯,

意指不以有形與物理性的健康為標準,而是將建築環境與身體的健康、精 神與心靈上的滿足三個層面彼此連結,構建出一個讓人可藉由人、物、境 之間的動態平衡而恢復精神、正向思考及放鬆身心的療癒環境,且並不限 制於醫療機構的空間。進一步探討療癒建築所具備的因素,除了空間中的 造型、材料、照明與色彩、感官刺激等物理化學與生物因素外,同時亦需 關注人與心靈之環境(Pearson, 1994)。因此,在此概念引導下,健康照護 的物理環境裡應該要包含痊癒的過程(healing process)以及病患對於幸福 (well-being)的感受(Dijkstra et al., 2006)。

二、 療癒環境演進概述

Ulrich 等(1991)在 90 年即已提出療癒環境的相關研究。其研究調查指 出,居住在具有對外窗並可看見戶外自然景觀之病房的患者,在手術後的 疼痛耐受度與恢復狀況皆優於無法享有戶外景觀的患者。此研究結果同時 種下了園藝治療與療癒庭園的發展根基-在國外被普遍應用於醫療照顧 環境-包含兒童醫院、精神科醫院與高齡者長期照顧環境中-例如瑞典

第二章 文獻回顧

而對應回臺灣,國內對療癒性環境概念的應用仍為少數(莊顏, 2018),且 大多以在戶外空間進行療癒花園的建構為主,例如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癒花園」以及台東聖母醫院-「沁園-心靈療癒花園」皆為跨域與園藝 治療結合的延伸應用,其透過建造花園展現愛與關懷的初衷,並結合大自 然的療癒力量進行應用,透過選用合適的園內空間配置的花卉植栽,安撫 與陪伴遇到逆境的人們。

由於療癒環境所提供的不僅是環境本身對於患者本身疾病症狀的助 益,更為積極的是希望能藉由有效的環境設計,提供給患者能享有舒適穩 定的生活情境,進而對未來的生活經營能積極正面的協助。因此 Dellinger (2010)進一步提出四大在療癒環境中針對健康設施(health facilities)的設計 原則,包含了(1)建立以患者與病患為中心的環境,例在病房內設置家庭 區(family zoon),除了可讓家屬休息外,也是家人間可互相交流、增加社 會支持的地方;(2)增進健康的品質與安全;(3)創造正向的工作環境和(4) 提供和大自然接觸與其他正向刺激。吳燦中(2013)和 Nickl-Weller (2018) 也分別提出療癒環境是以人、事物、情境等三項元素所共同構成的實質生 活,需要以人為主體來進行療癒環境的設計與討論以及療癒建築的設計原 則之一是要妥善處理病人的疾病問題與其家庭的滿意度。因此一般以個體 為核心思考的療癒環境具備以下概念:

(一) 提供人際的互動

人際間的互動是群體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一項要因,療癒空間應能提供 人們易於進行人際間互動的機能。此種人際間的溝通與交流應不限形式及 空間,亦包括有形的溝通與心靈彼此間的交會。

(二) 提供五覺的感受

人以五種感官進行與空間及生活的接觸及體認,故療癒的空間環境應 要能提供豐富的五覺感受,包括彩色的視覺美感、柔和的音響聽覺效果、

多樣的味覺與觸覺與芳香療癒的氣味。均衡的運用五覺感受的方式進行的 空間設計,讓基本的感受更加地深入使用者的心靈深處。

第二章 文獻回顧

(三) 消除環境的壓力並形成正向轉移的力量

壓力是人類最需要正向轉移的環境影響因子之一,環境中所產生的壓 力可以是現代大多數疾病的來源,一處療癒的環境不會讓使用者感受到空 間、物品所帶來的壓力,當人處在療癒環境中,可以不需刻意迴避各種不 同的異質物,讓個體所承受的挫折或壓力均能予以接受並調適於生活狀態 中。當療癒環境透過空間美學與環境心理學的整合,應要能具有可有效幫 助使用者將負向問題與壓力形成正向轉移的能力與功效。

(四) 環境認同的產生

療癒的環境可以讓使用者產生認同感。空間具有環境認同的靈性 (spirituality)是產生療癒的內在根本。Nussbaumer (2009)認為此種環境認同 應包括機能(function)、能力(competence)與一致性(congruence);Kopec (2006)提出,場所的認同(Place Identity)是反映人們併入一個地方進入自我 肯定或自我感知較大的概念之中。一個療癒環境的舒適程度與安全的認同 感受往往會轉化成為個人歸屬感,進而形成地方認同感,甚至產生文化的 認同感。

(五) 文化與自然的結合

自然是萬物的根源,與自然連結是人的天性。因此療癒環境當然必須 是人可以與自然相互鏈結並產生互動的空間。空間中的標示、器具、設備 與裝飾應能呈現出在地的文化與自然特色;自然界的事物代表著就是生命 的循環不息,在療癒上的意義更可以帶來生存與永續的認知,讓人們感受 到生命的能量。

第二章 文獻回顧

(七) 增進健康與關懷環境

療癒的環境必須是對永續環境負責的空間,故其設計不僅應能促進使 用者的身、心、靈健康,也應對地球環境的健康與福祉有所正面的影響。

只有大環境的永續與健康發展,個人環境才得以長存。

三、 友善環境因素—療癒環境當中的基本因素

具備上述條件後能形成一個舒適溫暖的療癒環境,但倘若在環境硬體 方面不具備讓所有使用者均能安全、安心活動的輔助設施設備,缺乏能讓 使用者接觸療癒環境的通路,療癒的環境則會失去他的效用。由此可見須 以此為前提,設計能讓使用者安全無虞、暢通無阻地使用空間,因此應將 無障礙環境、通用設計以及健康環境三大要項導入,做為療癒環境構建的 基石。達成此三項因素則如同拿到體驗療癒環境的入場票,不會讓使用者 在空間中移動、使用設施時受到阻礙,因此將此三項稱為友善環境因素。

目前現行的友善環境概念源於陳政雄教授(2017)所提出的高齡者環 境體系(圖2-1),並應用於「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 認證 2.0(衛生所版)」

操作手冊,不只於學理上具有革新的意義,亦將概念推動至政策當中,使 得政策得以跟上社會進步的現況需求。無障礙環境主要受眾為身心障礙 者,呼應1980年殘障福利法;通用環境之受眾為所有人,如1997年Mace 提出之通用設計七大原則;而友善環境則照顧無法適用通用設計概念、不 能適應所有產品、空間規劃等環境因素被一般化的特殊團體,如高齡者、

兒童、身心障礙者等等,與醫療照護體系近年開始提倡的個人化照護概念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相符。以下為三項友善環境因素之文獻資料。

圖 2-1 高齡者環境體系 (陳政雄,2017)

(一) 無障礙設計

無障礙設計(Barrier-free Design)濫觴於1950年代,主張正常化的原 則,以除去環境中的障礙為規劃主軸,目的為保障障礙者的移動權。其緣 起於北歐各國為整合統理社會問題,讓身體帶有行動不便者也可回歸社會 主流,使其在社區中可以和一般人一樣過正常化的生活。而後隨著人權維 護的觀念與考量面向變得更廣泛,將所有人都納入考量下所誕生的通用設 計(Universal Design)隨即被提出並逐漸受到重視與推展。受無障礙設計所 啟蒙的通用設計強調空間不應只是針對身心障礙者,而是應該以「所有人」

為設計對象(曾思瑜, 2003)。

且根據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為確保動線暢通無阻,無障礙通 路、足夠的空間面積是最重要的空間設計原則。而TESS-NH (Sloane et al., 2002)建議進一步考量視線通透度,也就是當起點開始直到目的地的動線 能夠一覽無遺時,有助使用者事先了解路線狀況,以利移動。

(二) 通用設計

據WHO全球失能報告(2010),全球超過十億人,即約15%的人患有某 種或輕或重的失能。且其中的成年者更容易因為慢性疾病、肥胖、關節老 化等情況使生活受到更重大的影響。因此通用設計較無障礙設計的目的和 適用者更加廣泛,以所有人都能接觸、理解並使用所有產品或環境為概

據WHO全球失能報告(2010),全球超過十億人,即約15%的人患有某 種或輕或重的失能。且其中的成年者更容易因為慢性疾病、肥胖、關節老 化等情況使生活受到更重大的影響。因此通用設計較無障礙設計的目的和 適用者更加廣泛,以所有人都能接觸、理解並使用所有產品或環境為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