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緣起與背景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背景

傳統醫院普遍著重於「醫技化」與「機構化」,強調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 讓患者回復健康重新回歸社會。源自1970年代前,病患為中心的概念還未發 起,專業主義假定專業提供者擁有非專業者難以獲得的特殊技術知識、可受其 他專業人是督導、且都奉行無私的利他主義(Freidson, 1970),因此形成醫療提 供者與接受者缺乏溝通、只依醫療流程作業。然而過於工業化的處理方式容易 使人感受冰冷,間接使得康復效果下降。

而1970年代後開始形成病患為中心的概念,推廣個人自主選擇、個人化的 醫療服務,因此近年來國外已逐漸有醫院將其院內環境改善,除了給予病患基 本的安全無障礙環境與安心的細心照顧外,更以排解壓力、恢復心靈平和的安 定為依歸,藉由導入療癒性元素的規劃設計與提供來促進患者在身、心、靈三 者間的平衡,使環境人性化及友善化,以提升整體醫療品質。

近代改變醫院環境的設計趨勢主要受三大項因素影響:(1)具特殊需求的 患者日漸增加。近年來國內需要特殊治療的對象如慢性病患者、安寧病房、嬰 幼兒童等人數逐年增加,一般單調的病房及看診空間設計並無法完全滿足有此 特別需求的族群;(2)減輕照顧者負擔。長時間的面對病患或長期頻繁的往返 醫院,都容易對照顧者造成身心上的緊張。例如家屬因患者住院承受壓力,而 有睡眠障礙及疲倦等與壓力相關的症狀出現,進而引發負面健康問題(Chang et

第一章 緒論

消費能力的人口不斷增加,已使得醫院環境的設計逐漸朝向人性化的設計與提 供。

基於前述,如何從患者的生活照顧環境促進患者的整體身心健康,降低整 體的照顧成本,使照顧服務提供者能藉由環境的設計,輕易察覺並掌握患者的 生活行為,並在必要時能適時予以提供協助,並有效減輕照顧服務者的壓力,

從而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苛原, 2012)(Chalfont, 2007)已是勢在必行的新型態 照顧模式,也因此影響了療癒環境的興起。

療癒環境旨在探討藉由妥善的環境設計來照顧患者,而非如一般的醫療照 顧所強調的用專業人力來照顧患者。而一個讓人倍感舒適的良好的空間除了基 本的聲光熱氣水物理條件皆需合宜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須考量使用者心態與舒 適美觀的空間,換而言之,也就是從使用者的角度思考,以讓空間在使用上能 更為親近。國內對於療癒環境雖仍處於起步階段,然近年來已有部份重要的相 關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療癒性環境應用於高齡者社會之評估研究」

(2017)、「療癒性環境應用於高齡者居家室內空間之研究」(2018)與「結合高齡 者生活經驗之療癒性環境應用居家空間設計之研究」(2019)為療癒環境的設計 奠定一定基礎,故本研究擬以前述論文為根基,進一步將療癒環境的應用延伸 至醫院機構,以期能將效益發揮最大。

貳、 研究背景

面對現代社會與環境的快速變遷,人們的生活不再只是簡單地求生存,心 靈上的滿足與富裕已逐漸成為新的生活目標。然而現代人在追求高生活水平與 物質生活的同時,卻易因飲食不當、作息不佳與缺乏運動習慣等因素而使自身 的健康惡化,也因此層出不窮社會文明病的案例,包括常見的肥胖、作息異常 或過勞所導致身體不適、壓力過大產生的憂鬱或神經質。疾病多源自於個體的 身心不和諧或是內在與外在環境的衝突。對於「健康」的定義,已由聯合國衛 生組織所提出的健康定義進一步延伸為「全人健康」(Wellness)。所謂全人健 康意即個體在社會、情緒、身體、智力、精神、心理、職業等不同層面中能達 到身體、心智與精神上的統合。而這些層面大多屬於心理因素。健康的心理代

第一章 緒論

的成熟反應。心理健康的人較少出現焦慮與憂鬱等負面情緒,有明確的自我價 值和觀點,能夠維持並滿意自己的良好心理狀態。

然而如何打造出一舒適的療癒環境的關鍵之一在於從使用者角度出發。結 合使用者的主觀感受-特別是心靈精神層面的認知。許多研究及實例皆已同意 個體的生心理狀態會相互影響。良好強壯的心靈狀態可以支持個體渡過生理上 的各種不適。然而國內目前對於這方面的研究仍處於探索階段,造成相關設計 單位也因對使用者的狀態不甚了解而進行錯誤的設計,導致使用者在環境設施 中無法獲得健康狀況的改善,甚至造成身心健康惡化的問題。

第一章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