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相關制度簡介

第二章 美國法之不自證己罪特權

第一節 相關制度簡介

第一節 相關制度簡介

本節第一項首先介紹提出命令制度,此制度使政府得以搜索以外的方式合法 取得所需證物,但因需要受調查之人的配合,故涉及不自證己罪特權的干預。第 二項則簡介刑事豁免制度,此制度使政府可藉由主動授予人民豁免,而使個案的 調查程序不致違反不自證己罪特權的保障。

第一項 提出命令制度 第一款 簡介

美國法的提出命令制度(subpoena duces tecum)指稱的是,大陪審團除了得 以出庭作證命令(subpoena ad testificandum)要求人民出現於大陪審團前宣誓和提 供證詞之外,也可命令人民交出文件和物品等物證。若人民拒絕遵循命令得請求法 院撤銷,法院若認為人民無拒絕的正當理由將再次命令人民遵循,否則將受藐視法 庭的拘禁或罰款處罰14

大陪審團是提出命令制度的起源和學說的主要討論對象,檢察官則需要法律 特別授權才有發出提出命令的權力15。因此若大陪審團作為刑事偵查主體之地位有 所改變,似將連帶引發現今提出命令制度是否重要的疑慮。學者指出,應將大陪審 團對案件的篩漏功能(screening)和偵查功能分別觀察。即使現今由大陪審團發揮

14 王兆鵬(2010),《刑事救濟程序之新思維》,頁 334,台北:元照。

15 王兆鵬,同前註,頁 335。

檢驗案件是否有足夠證據支持之篩漏功能的州16已非多數,大陪審團仍然在刑事偵 查上有發揮空間,尤其在多數聯邦轄區中,通常一方面設有常態性篩漏功能的大陪 審團,另一方面在出現複雜案件時另外設置偵查性的大陪審團。而大陪審團的重要 偵查功能與其有提出命令的發動權力息息相關17。因此應理解為,即使大陪審團的 起訴審查功能減弱,其提出命令制度之偵查功能在現今美國司法體系仍有一定的 重要性。

第二款 發動主體

除了大陪審團,美國的法院也可基於當事人向其聲請調取證據而自行發出相 當於提出命令功能的審判中傳票(trial subpoena)和法院命令(court order)。美國 的檢察官也可能經個別法律授權成為提出命令的發動主體。有些州須法院核准才 生效,有些則僅使當事人接獲命令後請求法院撤銷,另有些州將提出命令的發動權 力配置給檢察總長(Attorney General)。檢察官在聯邦系統中可能經特別法授權18 而有發動行政提出命令(administrative subpoena,或稱行政傳票)的權力19。相較 之下,警察沒有發動提出命令的權限,但國會得授權聯邦調查局的高階調查員發出 提出命令20

除此之外,州和聯邦的行政機關也有權在可同時構成民事、行政和刑事之違法 行為的調查過程中發出行政提出命令。與大陪審團發出的提出命令不同之處在於,

由行政機關發出者多半不須經法院核准。若行政機關在過程中發現刑事違法情形,

亦可能將所得證據轉交偵查機關進行調查21

第三款 限制要件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對於由不同主體發動的提出命令之憲法限制並無明顯區別

16 這類由檢察官決定起訴與否的州稱為 information states;由大陪審團決定的則稱為 indictment states。

17 SARA SUN BEALE,WILLIAM C. BRYSON,JAMES E.FELMAN,MICHAEL J.ELSTON,GRAND JURY LAW AND PRACTICE 1-31, 1-32 (2nd ed., 2008); YALE KAMISAR,WAYNE R.LAFAVE,JEROLD H.ISRAEL,NANCY J.KING,ORin S. Kerr, Eve Brensike Primus, BASIC CRIMINAL PROCEDURE 748-750 (14th ed., 2015).

18 例如 18 U.S. Code § 3486(聯邦健保詐欺及兒童性剝削罪之調查 )、21 U.S. Code § 876 (物質濫 用防制法之調查)、18 U.S. Code § 1968(組織詐欺罪之調查)

19 KAMISAR et al., supra note 17, at 755.

20 例如 18 U.S. Code § 2709(對恐怖主義或間諜活動之調查))、

21 KAMISAR et al., supra note 17, at 756.

22。聯邦最高法院在早期的判決即認為,憲法增修條文第四條「禁止不合理搜索扣 押」的保障對於提出命令有所適用23,具體規定展現於聯邦刑事訴訟規則第十七條 (c)(2):「接獲大陪審團提出命令之人,得以命令為不合理或具壓迫性為由,聲請法 院撤銷或修正該提出命令24。」

由憲法增修條文第四條發展出的提出命令限制要件大致可分為兩項:關聯性 要件以及禁止過度負擔。首先,關聯性要件使得提出命令只能要求人民提出與偵查 有關之物證25。聯邦最高法院在 United States v. R. Enterprises, Inc 案26詮釋上述規定,

所建立的重要見解是,應由提出命令的收受方舉證系爭命令要求提出的文件與調 查主題缺乏合理關聯。人民的舉證須足以使法院認定,政府藉提出命令所尋求的資 料與調查主題的關聯沒有達到合理可能性(reasonable possibility)27,這導致關聯 性成為相當寬鬆的要件28。接著,就命令的範圍是否過廣(overbreadth)致造成收 受方的過度負擔(oppressive)而言,有學者歸納認為此要件的具體內涵包括:收 受方有無實質同意交出、文件交出是否將造成人民其他損害(例如難以繼續經營商 業活動)、可否在不過度妨礙大陪審團調查的前提下限縮命令範圍、資料類型和涵 蓋期間、命令的描述是否特定而足以指示人民行動等,而美國許多巡迴法院亦傾向 將造成過度負擔的舉證責任由人民承擔29。由上述討論可知,美國聯邦憲法增修條 文第四條對於提出命令的規制效果有限,因而有學者僅將其看作是提出命令的一 般要件30,並非主要限制所在。

相較於此,美國法院較積極使用憲法增修條文第五條的不自證己罪特權條款 檢視個案的提出命令的合憲性,本文後續介紹的多數聯邦最高法院判決即屬於此 類。換言之,除了口頭詢訊問的緘默權及拒絕證言權,美國法的不自證己罪特權之

22 Id. at 756.

23 Hale v. Henkel, 201 U.S. 43 (1906) 76.

24 Federal Rules of Criminal Procedure, Rule 17 (c) (2): “On motion made promptly, the court may quash or modify the subpoena if compliance would be unreasonable or oppressive.”

25 王兆鵬,前揭註 14,頁 350。

26 United States v. R. Enterprises, Inc., 498 U.S. 292 (1991)

27 Id. at 302.

28 CHARLES H.WHITEBREAD &CHRISTOPHER SLOBOGIN,CRIMINAL PROCEDURE, AN ANALYSIS OF CASES AND CONCEPTS 650 (5th ed., 2008).

29 BEALE et al., supra note 17, at 6-176, 6-177.

30 王兆鵬,前揭註 1,頁 349-352。

重要性相當程度顯現在提出命令的合憲性討論中。

第四款 違反效果

合法提出命令之收受方若未遵守指示,可能受到藐視法庭的制裁,使提出命令 具有實質強制力而能達到資料蒐集之目的。聯邦刑事訴訟規則第十七條(g)規定,聯 邦法院或治安法官得對無正當理由違背提出命令之人施以藐視法庭的處罰31。美國 法的藐視法庭分為民事藐視法庭32和刑事藐視法庭罪33,民事制裁用於促使人民作 證和提供資訊,法院通常會處以拘禁(confinement),直到該人遵守系爭法院命令 或拘禁期間已達十八個月,且不可超過法院程序之期間或發動該提出命令的大陪 審團之存在期間34。刑事則是對再三違反法院命令的處罰,法院得裁量使用監禁

(imprisonment)或罰金(fine)。民刑事藐視法庭的差別在於,刑事藐視法庭除應 有客觀妨礙司法秩序的行為外,尚需有拒絕遵守法院命令的主觀要件之故意(intent)

35

法院和檢察官通常優先適用民事藐視法庭,在民事制裁無效後才訴諸刑罰36。 因規範目的不同,對同一提出命令之收受人先後施以民刑事藐視法庭處罰並不會 違反雙重危險禁止原則,除非個案的民事制裁依其金額或拘禁期間顯然具有懲罰 效果37

第二項 刑事豁免制度 第一款 簡介

依現行的美國聯邦豁免法,當人民主張不自證己罪特權而拒絕在38(1)大陪審團

31 Federal Rules of Criminal Procedure, Rule 17 (g) “The court (other than a magistrate judge) may hold in contempt a witness who, without adequate excuse, disobeys a subpoena issued by a federal court in that district. A magistrate judge may hold in contempt a witness who, without adequate excuse, disobeys a subpoena issued by that magistrate judge as provided in 28 U.S.C. § 636(e).”

32 28 U.S. Code § 1826 (1984)

33 18 U.S. Code § 401 (2002)

34 28 U.S. Code § 1826 (a) (1984)

35 SUSAN W.BRENNER,LORI E.SHAW,FEDERAL GRAND JURY, A GUIDE TO LAW AND PRACTICE394 (2nd ed., 2006)

36 Id. at 510-511.

37 Id. at 522-523.

38 發動主體規定於 18 U.S.C. § 6002 (1995)

及法院、(2)聯邦政府機構、(3)國會及聯合委員會與小組委員會前作證或交出資料 時,檢察官、國會及其委員會可向法院聲請核發,聯邦政府機構可自行核發豁免命 令,要求人民提供證詞(testimony)和其他資訊(other information)39。但不得將由此 命令獲得的證詞,及直間接取得之其他資訊使用於對該人的刑事案件中,僅可在該 人作偽證和違反豁免命令的案件中使用40

刑事豁免制度的目的在於,當政府在刑事或行政的個案調查過程中,判斷基於 公共利益而有使人民提供資訊之必要,但同時須避免侵害人民的不自證己罪特權,

故以提供人民某程度的刑事免責或證據排除效果為保障,而得合憲地強迫人民提 供有自我入罪危險之資訊41。經法院授予豁免後,依聯邦豁免法第 6002 條之規定

42,人民即有依命令內容作證和提供資訊的義務,若未遵循則屬於違反法院命令的 行為,將受民事或刑事藐視法庭的制裁。

就政府方的角度而言,以檢察官為例,因豁免的授予極可能使資訊提供之人免 責,其需要謹慎判斷此資訊的犯罪追訴價值,在資訊有助其追訴罪行更嚴重之人時 才會選擇授予豁免權,故通常是由提供資訊者預先向檢察官展示證據以達成此交 換。但以提供資訊之人的角度而言,也須避免此證據的展示引發檢察官對其涉犯重 大罪行的疑慮43

豁免命令的效果範圍需與不自證己罪特權的保障範圍相等,因此在美國法上 有應授予何種豁免類型方可合憲的討論。此外,豁免命令的保障範圍也影響國家授

39 18 U.S.C. § 6001 (2) (2011):「其他資訊包括書籍、紙本資料、文件、紀錄、錄音影或其他資 料。」

40 18 U.S.C. § 6002, 6003, 6004, 6005 (1994)

41 Brenner & Shaw, supra note 35, at 615-616.

42 18 U.S.C. § 6002 (1994): “Whenever a witness refuses, on the basis of his privilege against self-incrimination, to testify or provide other information in a proceeding before or ancillary to—

(1) a court or grand jury of the United States, (2) an agency of the United States, or

(3) either House of Congress, a joint committee of the two Houses, or a committee or a subcommittee of either House, and the person presiding over the proceeding communicates to the witness an order issued under this title, the witness may not refuse to comply with the order on the basis of his privilege against self-incrimination; but no testimony or other information compelled under the order (or any information directly or indirectly derived from such testimony or other information) may be used against the witness in any criminal case, except a prosecution for perjury, giving a false statement, or otherwise failing to comply with the order.”

43 Brenner & Shaw, supra note 35, at 62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