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相關研究文獻的回顧與評析 相關研究文獻的回顧與評析 相關研究文獻的回顧與評析 相關研究文獻的回顧與評析

檢閱國內外的相關研究文獻,目前鮮有透過專書或期刊來專門探究中國大陸 的區域治理,且未有區域競合發展的相關論述。現有國內外研究中國大陸區域發 展的文獻,可大致分為整體性主題研究與區域性主題研究兩種。在整體性的主題 中多數從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發展進程來觀察,主要是探究改革開放後區域發展 的總體戰略及描述所形成的發展樣態,進一步形成「區塊化」的現象,諸如不同 區域空間的劃分、中心城市功能的重組、區際分工與協調、中央與中心城市調控 模式等。區域性的研究主題方面,許多文獻凸顯東部發達地區的成效與困境,對 於西部地區或其他落後地區的論述較多從政策面進行探討,主要原因在於該等地 區多仰賴中央政策的協助與支持。

這些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發展的有關文獻,可以歸納分從「政府角色及其策略 (包括中央政府角色與權力與地方政府及地方發展)」、「地方衝突與互動關係」及

「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中央與地方互動」等三個類別,加以檢閱和評述。

一 一 一

一、 、 、 、政府角色及其策略 政府角色及其策略 政府角色及其策略 政府角色及其策略

政府對經濟發展究竟應扮演什麼角色,有論者認為政府對於經濟與市場的運 作應避免行政權力過多的介入,讓生產要素依照市場機制自由流動,以合乎發展 的經濟定律;80不過,亦有論者提出政府雖可能會因過分介入市場運作而出現負 面效應,但適時的介入相關經濟活動可以促進經濟穩定成長。81

無論從何種觀點來看,「政府角色」是探討區域發展不可忽視的一環,尤其 是採取單一政治體制的中國大陸,行政力量仍是經濟資源配置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往往在引導產業發展上發揮重大的作用。82王夢奎等人(2000)的研究更直接

80 徐滇慶、李瑞,《中國大陸政府政策與經濟發展》(台北:大屯出版社,1999 年),頁 284-291。

81 王如忠,《經濟開放與中國產業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2006 年),頁 26-28。

82 莫建備、徐之順、曾驊、榮躍明,《大整合、大突破:長江三角洲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上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指出,改革開放前,中央政府對分配握有絕對權力,地方發展臣服於國家安全和 重工業發展政策之下;改革開放後,地方政府對地區發展所扮演的角色愈來愈重 要。83有關中國大陸區域發展的研究文獻中,不乏是針對政府角色的探討,以下 將分從「中央政府角色與權力」與「地方政府角色與地方發展」兩部分進行討論。

(一一一一)中央政府角色與權力中央政府角色與權力中央政府角色與權力中央政府角色與權力

1978 年改革開放後,中央政府逐步開放部分城市對外吸引資金流入與技術 轉移,其目的在於提升經濟成長的速度,以及增加國家綜合實力。開放初期,中 國大陸經濟從計畫體制過渡至市場體制的過程中,中央政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其中,以政企分離與國有企業改革為例,改革開放後,大陸中央對國有企業仍有 掌控權,在企業營運過程中發揮一定程度的影響。84

張弘遠(2007)的研究指出,大陸中央政府扮演「管制型政府」(Regulatory Government)和「市場保護型政府」的角色,認為中央的保護色彩與「發展型國 家」政府引導市場或統御市場內涵不符,尤其是多次運用宏觀調控的方式來管理 經濟成長速度,以及採用行政介入與資金約束的方式來影響市場運作,凸顯出中 央經濟治理角色的特徵。85

就有關中央政府影響地方合作的研究,楊逢珉與孫定東(2007)的研究指出,

從歐盟的整合過程中所累積的經驗來看,具有不同經濟利益創造和分配的省與省 之間或城市與城市之間較主權國家更有合作的可能性,透過國家來制定以產業為 主的區域政策或法規,將有助於地區內部的合作與利益協調,甚至可加強對外的 區域合作,基於此,該文提出應由中央政府成立中央層級的跨行政區協調管理機 構與發展基金,以及地方之間以談判機制為基礎來成立制度性的區域機構,進而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頁 151、238。

83 王夢奎、李善同等人,《中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不均衡問題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年),頁 261-267。

84 Barry Naughton, Growing Out of the Plan: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1978-1993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184-287.

85 張弘遠,「『發展型國家』理論的回顧及其在中國研究適用性之探討」,《東亞研究》,第 38 卷 第 2 期,2007 年 7 月,頁 11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促進省或城市之間的合作協調。86

陳櫓與薛海(2005)指出,政府職能的調整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關鍵,進一步 建構「複合行政」的政府治理模式是可以加以考量的途徑,包括中央成立與區域 規劃相關的部門機構、政府充分尊重市場運作與企業自主性、發揮非政府組織的 作用等,方能有助於區域經濟走向融合。87Xiaoming Lin 與 Yue Ma(1996)提到,

1980 年代初期,為了吸引外資與出口創匯,使得沿海地區的產業以勞力密集的 傳統製造業為主;嗣後,1990 年代中期開始,中央政府開始重視產業升級的規 劃,在各地興辦「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旅遊度假區」、

「保稅區」等各類型經濟開發區。88

(二二二二)地方政府角色與地方發展地方政府角色與地方發展地方政府角色與地方發展地方政府角色與地方發展

改革開放後,中央政府將經濟權力下放給地方政府,中國大陸出現所謂的「地 方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89尤其在 1985 年之後採取「包幹制」的方式,使地方 政府擁有更多的經濟事務權力,而這也帶來許多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甚至出現 以下三個現象:(1)地區經濟的地位在全國體系中不斷凸顯;(2)地方政府在地區 經濟中的作用與角色迅速提升;(3)地區之間的經濟關係更為競爭。90

陳甬軍(1994)分析中國大陸市場封鎖的現象,並將地方政府的角色加以分 類,認為地方政府是造成市場封鎖的行為主體,同時扮演「發動者」與「承擔者」

的角色;前者係指地方政府透過行政手段與政策默許支持地方保護主義;後者指 出地方政府因採取相關手段來增加收益(包括財政收入與就業率提升),也因此承

86 楊逢珉、孫定東,「歐盟區域治理的制度安排-兼論對長三角區域合作的啟示」,《世界經濟研 究》,2007 年第 5 期,2007 年 5 月,頁 84-85。

87 陳櫓、薛海,「從法日經驗看政府在協調長江三角洲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作用」,《世界經濟與 政治論壇》,2005 年第 5 期,2005 年 10 月,頁 52-53。

88 Xiaoming Lin & Yue Ma, “Financial Reform and Regional Competition for Investment in China: A Game Theoretic Approach,” Economics of Planning, No.29, August 1996, pp.128-129.

89 易重華,《中國地方政府轉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年),頁 45、57。

90 張軍擴、侯永志主編,《協調區域發展:30 年區域政策與發展回顧》(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

2008 年),頁 212-2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擔可能引發的風險(包括財政支出、行政資源浪費和中央的追究)。91另外,劉君 德(1996)也指出,地方政府除了陳文提出的兩個角色之外,還具有「調控者」的 角色特徵,尤其是對企業和經濟相關部門進行調控式的干預。92

周黎安(2004)指出,地方政府同時兼具了「經濟參與」和「政治參與」的雙 重角色。93王嘉州(2003)的研究進一步指出,在「封閉而分權型」的中央地方關 係下,地方政府行為與經濟利益高過於政治利益的相關性。94周霖(2004)認為,

在東部沿海地區的發展經驗顯示,地方政府在缺乏相關完善制度的限制下,為了 推動地方經濟增長而進行制度創新,地方政府因此成為地方經濟發展所需制度的 供給者,並在地方經濟發展與運行中扮演重要的引導角色。95

林柏兆(2002)從分稅制的制度安排,將中央與地方(省)關係中的地方(省)角色 加以區別,包括省級政府是中央在省的執行機關、省對省內的經濟利益是一獨立 的主體。96地方政府有足夠的能力去主導地方經濟發展,甚至發揮關鍵的作用,

除了來自於中央下放權力,主要原因也包括了中央對地方政績的要求,而這些政 績涵蓋了地方 GDP、就業率、社會穩定等指標的表現,此攸關地方官員的政治 前途與個人升遷發展,這促使了地方政府出現追求短期經濟表現的現象。97何顯 明(2008)的研究更指出,普通居民會用「用腳投票」的方式來選擇合意的公共產 品提供者(地方政府),因此出現了外地民工的移民潮;相對的,企業的投資成了 關鍵的因素,地方政府為了吸引企業與資本的進入,紛紛出台有利的優惠政策與 政策服務。98

91 陳甬軍,《中國地區間市場封鎖問題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94 年),頁 18-20。

92 劉君德,《中國行政區劃的理論與實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年),頁 95-96。

93 周黎安,「晉升博弈中政府官員的激勵與合作-兼論我國地方保護主義和重復建設問題長期存在 的原因」,《經濟研究》,2004 年第 6 期,2004 年 6 月,頁 33-40。

94 王嘉州,「中央與地方政經關係類型之建立與檢定-以 1997 年中共『十五大』為例」,《遠景基 金會季刊》,第 4 卷第 3 期,2003 年 7 月,頁 161-170。

95 周霖,「區域先發效應與地方政府創新行為的制度分析」,《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4 年第 3 期,2004 年 6 月,頁 65-70。

96 林柏兆,《分稅制下中央與省級的財政互動:委託-代理體制的轉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 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頁 76-77。

97 豐海英,《政府經濟行為研究》(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 年),頁 227。

98 何顯明,《市場化進程中的地方政府行為邏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年),頁 35、46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肖金成和袁朱(2009)指出,地方政府為了吸引外地企業進入投資設廠,以及 爭奪資本和人才等有利要素,競相提出優惠政策,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呈現一種「地 方政府主導」的現象,而「行政推動」是地方政府經濟行為的表現特徵。99地方 政府積極推動地方發展,Jean C. Oi(1992)形容中國大陸的地方經濟事務猶如一個 實體公司,其中政府官員協調地方發展如同公司董事會成員介入公司營運的過 程 , 形 成 了 政 治 與 經 濟 結 合 的 新 制 度 模 式 「 地 方 統 合 主 義 」 (Local State Corporatism)。100Andrew G. Walder(1995)的專文提到中國大陸的地方政府捲入市 場經濟的運作之中,甚至直接參與市場活動,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主導力量,他 將此稱之為「政府即廠商」的現象。101

地方政府積極拉攏企業進入投資,除了顯示企業對地方經濟發展有重大影響

地方政府積極拉攏企業進入投資,除了顯示企業對地方經濟發展有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