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3 眼球運動模式

2.3.4 眼球運動與年齡差異

Ross、Radant、Young、Hommer(1994)檢閱 8 至 15 歲的實驗參與者眼動 差異,發現「跳視潛伏期」會隨年齡的增長而減短。Bono、Oliveri、Zappia、

Aguglia、Puccio、Quattrone(1996)檢視 5 至 90 歲的水平跳視、垂直跳視、與 追隨運動,三者在年老的實驗參與者都有減緩的情形發生。Munoz、Broughton、

Goldring、Armstrong(1998)將參與者年齡層分為三個區段:5 至 8 歲的孩童、

20 至 30 歲的成人、60 至 79 歲的中老年人,孩童的跳視反應較慢,組內的差別

也較大,成人有很快的跳視反應,組內的差距較小,年長者的跳視反應也較慢,

跳視的時間相較其它組別則更長。

Kaneko、Kuba、Sakata、Kuchinomachi(2004)將參與者分為 67 至 74 歲、

21 至 35 歲等兩個群組的眼動實驗結果,中老年人的平均跳視潛伏期比成年人的 還要長,其他研究者的實驗,亦支持跳視潛伏期會隨年齡而增長(Fahle、Wegner,

2000)。Gottlob(2006)觀測 64 至 73 歲的中老年人以及 18 至 24 歲的成年人,

視覺軌跡的年齡差距,主要發生在注視次數以及注視時間上,準確性、跳視幅 度、以及掃視路徑的效率則無太大不同,Gottlob 認為,這表示搜尋策略在不同 年齡的受測者,差異並不會相距太遠。

Rayner、Reichle、Stroud、Williams、Pollatsek(2006)研究不同年齡的眼 動文字閱讀結果顯示,老年人(70 至 92 歲)比成年人(18 至 34 歲)更會忽略 字詞,但是也比成年人有更多的回視現象。Kemper、Liu(2007)的字詞眼動研 究亦支持,老年人(平均年齡 72.8 歲)比成年人(平均年齡 20.5 歲)有更多的 回視,Kemper 等表示,若實驗參與者的工作記憶較小,會需要較多的回視及較 長的注視時間,工作記憶隨年齡增長有衰退的現象。

Williams、Zacks、Henderson(2009)的視覺搜尋眼動實驗,將平均年齡層 20 至 76 歲的參與者分為兩組,老年組別的注視時間較長,注視到目標刺激物也 需要比較久的時間。Bornstein、Mash、Arterberry(2010)將實驗參與者分為 4 個多月大的嬰兒以及 20 多歲的成年人,測試觀看不同刺激物的眼球運動軌跡,

Bomstein 等將刺激物分為交通工具和動物兩大類,並分別置入自然與文明的環 境中,製造圖像的一致/不一致性,實驗結果顯示,嬰孩同樣注意到動物與交 通工具、在一致性圖片中會注視較多的主題物件、在不一致性圖片中會注視較 多的背景,成人則會注視較多的一致性圖片。

2.3.5 小結

眼球運動,是身體為了能夠使眼睛觀測特定目標,所產生的生理行為,其 由腦部控制,依據不同的反應模式,可以大致區分為注視(fixation)、掃視

(saccade)、與追蹤運動(pursuit movement)等三類。注視是跟掃視相比之下,

較為凝定的眼球運動,常用的指標包括「注視時間」(fixation duration)與「注 視次數」(fixation count)。掃視則是高速的眼球運動,常用的指標包括「掃視 時間」(saccade duration)、「掃視幅度」(saccade amplitude)等,除了上述 的眼動數值之外,瞳孔的擴張大小因能反應參與者的興趣、情緒、思考,因此 也是參考的指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