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經過此過程可發現,製碼階段並非將為訊息與心理一對一的再現,而是會經過接收 者自行建構再製而成。Lang (2000)指出,透過再認不只可透露閱聽人所接收的訊息 及注意力,更可藉此觀察人們的感官是否受到刺激。當閱聽人在接收電視新聞時,會有 意/無意的連續接收訊息,並製碼於短期記憶庫中。人們會選擇將與自己的目標有關、

新奇、無預警的資訊傳送至工作記憶庫中並儲存。再由工作記憶庫轉至長期記憶中儲存,

以避免無法負荷接踵而來的訊息置入。所以當人們進行回憶時,會提取過去所消化、理 解過的訊息,並與新資訊比對、連結後重新再儲存(Grabe, Lang, & Zhao, 2003)。

過去在知覺負載理論的研究中,不乏有以再認正確率為檢測方式的研究,Lavie 等 學者(2009)、Koivisto 和 Revonsuo(2009)以再認正確率、反應時間檢測知覺負載與 一致性/語意一致性的效果,經由再認正確率得以了解個人在製碼時,知覺負載程度(畫 面結構複雜度─動、靜態)對於排除無關干擾物(跑馬燈)的效果。而 Lang (1995)、

Drew 和 Grimes (1987)在視聽重複的研究中,亦經由再認正確率解釋其製碼效果,以 及視覺、聽覺的競爭關係。本研究中藉此檢測個人在接收多資訊成份的新訊息時,視覺 與聽覺注意力於工作記憶中的製碼成效,參考過去注意力與視聽重複相關研究說明,透 過辨識特定句子、文字或圖片和影像便能檢視訊息是否已達製碼階段。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知覺負載理論 知覺負載理論 知覺負載理論 知覺負載理論

一 一 一

一、、、、 理論回顧理論回顧理論回顧理論回顧

因人的認知資源有限,過濾性典範的早選論主要因資訊負載程度的因素,而使得個 人在有限資源容量下處理目標任務時,易受相關的非目標物/干擾物的影響,而使得反 應時間較慢、再認正確率下降。在早期進行選擇的過程時,會先分析物件特徵以區分目

標與非目標刺激物,若是在相關刺激物的處理過程耗盡所有可用容量,則不會處理到無 關資訊。而晚選論則說明,接收者可決定注意力分配的次序,或規範接收者在相關刺激 物中選擇目標物。注意力在搜尋目標物的過程中,是無限且平行的自動處理過程,在接 收所有資訊後,才會對於與任務相關的目標物產生反應,而使得處理時的反應時間較快、

再認正確率也會提升(Lavie, 1995; Lavie & Tsal, 1994)。比對早選與晚選二者得以了解,

特徵、集合數量是實驗操作時,影響個人注意力分配的關鍵。Lavie 和 Tsal (1994)提 出知覺負載作為區分早、晚選論的因素,同時操作集合數量中所呈現的目標物、非目標 物與干擾物三者,並檢視知覺負載與相關特徵的效果。

知覺負載視選擇性注意力為資訊處理過程中的固定機制,且假設知覺處理過程是基 於有限的注意力容量假設(Lavie & Tsal, 1994)。但此有限的注意力容量在處理資訊的時 候並非是固定的,其會因短暫的警覺偵測(temporal state of alertness)、暫時可用的資源

(momentary availability of resources)與結構限制(目標任務)(structural constraints)而 改變(Lavie & Tsal, 1994; Navon & Gopher, 1979)。此外,注意力與意圖無關。即便告知 受測者需忽略干擾物,但在負載模式之下,由於注意力的分配無法避免引發自動處理過 程的影響(無論高、低知覺負載皆是),所以受測者不一定會排除與任務無關的干擾物。

高知覺負載承襲早選論的觀點指出,當個人在接收刺激物時,因在分析特徵階段易 受到特徵相關的非目標物或干擾物的影響,而使得注意力資源容易耗盡,而無法處理無 關干擾物(Jenkins, Lavie, & Driver, 2003)。實際上,影響干擾物是否被處理的關鍵在於,

非目標物的數量(負載程度)與辨識過程的難易程度(特徵任務或結合任務)(Lavie, 1995)。

而低知覺負載則承襲晚選論的觀點指出,個人在搜尋目標物的過程中,因非目標物與目 標物的特徵不同,或僅在無非目標物的情境下處理,因此該些刺激物對於個人而言,資 訊複雜度並不高,處理過程中較易因無限制且自動平行的搜尋,使得剩餘的注意力資源 較容易溢散(spill over)到周邊干擾物(Jenkins, et al., 2003; Lavie, et al., 2009)。多數研 究發現,干擾物的處理效果在低知覺負載上較高知覺負載還要好(Jenkins, et al., 2003;

Lavie, 1995; Lavie & Cox, 1997)。

二 二 二

二、、、、 操作方式操作方式操作方式操作方式

知覺負載的概念,在操作的實行上較為困難。其需考量較難以定義的兩個要素,分 別為:刺激物呈現的數量、每個刺激物在處理過程中所需的資源多寡(Lavie & Tsal, 1994)。

刺激物呈現的數量所指的是,非目標物的集合數量,此為過去實驗中多以此操作知覺負 載程度,參考表 2-1、2-2。而處理過程中所需的資源多寡則取決於,在目標任務上的特 徵需求、刺激物間的相關性,如下以特徵、一致性分述之(Lavie, 1995; Lavie & Tsal, 1994)

((

((一一一一))))集合數量集合數量集合數量集合數量

Lavie (1995)首先參考 Eriksen & Eriksen (1974)的伴側干擾作業(flanker task)

中,所呈現的六個干擾字母(noise letter)與一個目標物。在高知覺負載下,將一個目 標物(target)字母置於五個非目標物(non-target)字母之中,並伴隨一個干擾物檢視 其知覺負載效果。而在低知覺負載的情境下,則以一個目標物與一個干擾物作為刺激物 的操作。此即以刺激物呈現的集合數量(display set size)作為高、低知覺負載的操作型 定義。

而 Lavie (1995)在提出理論的同時,亦檢驗了知覺負載在固定集合數量下,在非 目標物的操作可分為兩種:結合任務(conjunction demand)及特徵任務(feature demand)。 結合任務所指的是,參者者除了需對指定的顏色、形狀的非目標物才能反應外(如藍色 方形、紅色圓形),若該形狀與顏色不吻合(如藍色圓形、紅色方形),則無須反應。此 增加了處理過程的困難度,因此被視為高知覺負載情境。而特徵任務所指的則是,無論 任何形狀,只要顏色符合便可在找到目標物後反應(如紅色方形、紅色圓形)。由於在 過程中所需處理的資訊較少,故被視為低知覺負載情境(Lavie, 1995)。此兩種固定集合 的操作,主要是以特徵(如形狀、顏色)作為辨識目標物、偵測干擾物/關鍵刺激物(critical stimulus)的操作型定義。

總上所述,本研究整理固定與非固定集合數量的相關研究與實驗操作,如下表 2-1、

表 2-2。

(homogeneity/

hemogeneity)

5 個非目標物 1 個目標物 1 個干擾物

同質字母+目標 圓圈+目標 Beck 與 Lavie

(2005)、Forster 與 Lavie

(2007)、Forster 與 Lavie(2008)

2(知覺負載:高、低)× 2(一致性:一致、

Macdonald 與 Lavie(2008)

2(知覺負載:高、低)× 2(CS 距離:遠、近)

2(工作記憶負載:高、低)× 2(CS 距離:遠、

近)

顏色與形狀

(feature and conjunction)

1 個目標物 1 個關鍵刺激物

黃色正十字、綠色反十

字 紅色正、反十字

D.Carmel、J.

Thorne、G. Rees 與 Lavie(2011)

2(知覺負載:高、低)× 2(CS 時間:同步、

非同步)

2(知覺負載:高、低)× 2(CS 時間:早、晚)

2(知覺負載:高、低)× 2(trial 類型:實驗、

控制)

2(知覺負載:高[370]、低[250])

2(知覺負載:高[男 PA、女 LA]、低[YA])

1 個目標物 1 個非目標物 1 個干擾物

紅圓形、藍方形 藍色,不論形狀

Lavie(1995)

2(負載:高、低)× 2(干擾物類型:特徵與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1 個目標物

Koivisto 與 Revonsuo

(2009)

2(負載:高、低)× 2(語意一致性:一致、

不一致)

(單字)

圖片與無意義物 件

(picture and meaningless

objects)

1 個目標物

(length and color)

1 個目標物 1 個關鍵刺激物

(聲音)

較長的十字直線 十字中的藍色直線

Macdonald 與 Lavie (2011) 相異集合數量(different set size)

變項 高知覺負載 低知覺負載 資料來源 Russell (2003)

4(集合數量:1、2、4、6)× 2(一致性:一致、不一致)

Müller 和 Findlay (1988)透過空間線索檢測,檢視目標在多物件與單一物件的情 境下,目標物出現在不同位置的效果。有線索的多物件情境較單一物件的情境,回答位 置的準確率上較高。其說明,當個人在多資訊成份下進行區別(discrimination)或辨識

(identification)作業時,受到複雜刺激物的影響,而使得視覺精確度相對重要(M. I.

Posner, 1980)。以盈虧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解釋之,其是因為參與者將注意力從

空間位置所提供的線索,轉換為檢測內部細節進行區別和辨識作業,使得注意力在反應 的過程中減弱。因此,若在複雜作業的情境下,使空間位置有效,則該區域必須要能夠 攫取參與者的注意力,或是有同時競爭的刺激物(Müller & Findlay, 1988)。此一觀點支 持 Grindley 和 Townsend (1968)的發現,唯有在多物件陳列的情境下,因為刺激物相 互競爭,而使得目標位置在操作上能夠促發再認效果。Posner 和 Snyder (1975)指出,

盈虧分析又分為注意力資源的盈餘與虧損。前者所指的是反應時間因具有線索提示,所 以注意力落點時間會比基準時間還要快,此時盈餘的資源較多。後者則是指反應時間因 有無效的錯誤線索,須等待目標物出現,再脫離轉移到正確位置,其耗時比基準時間還 要久,此時所虧損資源較多。

Lavie(1995)在知覺負載研究中,針對目標物的位置與距離進行檢測。就選擇過程 而言,排除干擾物於整個知覺處理過程之外的主要原因除了資源容量超載的情況外,物 件距離(physical distinction)若在清楚的情境下,也會促使相關的刺激物快速地與無關 刺激物分開來並即時反應。經實驗一結果發現,目標物位置與干擾類型具交互作用。在 低知覺負載下,越邊緣的目標物會增加處理時間,也會增加干擾物涉入的機會。而在高 負載的情境下,干擾物與目標物的距離在反應時間上則無顯著差異。

2. 物件特徵物件特徵物件特徵物件特徵((((physical feature)))

過濾性典範下的早選論指出,人們在接收物件的時候,注意力會因為物件特徵,如 空間位置、顏色、方向,而將該物件從畫面中抽曳(extract)出來。非固定集合數量中,

Lavie 等人(2003)以不同字母、不同集合數量(1、2、4、6、8)為刺激物,檢視臉部 與有意義物件的干擾效果。實驗結果發現集合數量大(6、8)時,較不易受有意義物件

Lavie 等人(2003)以不同字母、不同集合數量(1、2、4、6、8)為刺激物,檢視臉部 與有意義物件的干擾效果。實驗結果發現集合數量大(6、8)時,較不易受有意義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