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知識相關意涵

一、知識的定義

根據牛津、韋氏大辭典中,對於「知識」(knowledge)的解釋,可以發現 知識是一種能夠從經驗或資訊中獲得瞭解;並經由理解、發現或學習的事實;亦 是一種知道(knowing)或理解的狀態或行動。然而,這樣的定義是籠統的,因 此,歷來有許多的學者都不約而同的針對「知識」提出自己的看法,可列舉如表 2-1:

表 2- 1 國內外學者對知識定義一覽表

時 間 提出者 對 知 識 的 定 義

1988 Shariff 「知識」為一切有系統之組織性資產,其目的在於解 決組織經營上所面臨之各種問題,包括生產、行銷、

以及組織管理等

1992 Turban 知識是經過組織和分析的資訊。

1993 Drucker 知識是將資訊有效地運用於行動中。

1994 Wilkinson and Willmott

知識的使用除了增加商業價值目標外,尚可促使員工 解放(Employee Emancipation)。

1997 Bellinge 瞭解資訊的規則後便形成知識。

1997 Stewart 知識有別於數據與資訊,是一種經過系統化、結構化 之直覺、經驗與事實。知識是公共財,不會因使用而 滅損。

1997 Edvinsson and Malone

知識有別於數據(Data )與資訊(Information),是 一種經過系統化、結構化之直覺、經驗與事實(1997) Takeuchi

知識牽涉到信仰和承諾,也牽涉到行動與意義。

1998 Davenport and Prusak

知識是一種流動性的綜合體,包括結構化的經驗、價

與規範當中。

2000 方世杰、方世 榮

知識是一切有系統的組織性資產,其目的在於解決組 織經營上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包括生產、行銷、及組 織管理等。

2000 張淑萍 知識是一種結合資料、資訊、個人的經驗分析與主觀 認定,與真實情境相呼應後,所產生的一種可運用的 結果。

2000 陳輝征 一般組織將知識視為資產予以管理及運用。

2002 劉常勇 知識與人有關,需由客觀分析與主題認知形成,比較 難系統化與明確化的淬取。所以知識可說包括所有組 織的軟體,亦即結構性資料,專利、方案、程序以及 較為無形的知識和人員能力。

2002 李瑪莉 知識包括各種有形的和無形的有效資源、資訊和經 驗,它是專家和個人經由仔細的觀察、研究和發展或 組織、團體的共同運作,經過結構化的思考與分析,

最後所呈現的結果。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上述可知,知識是一種屬於人類所特有的,一種流動性的綜合體,包括 結構化的經驗、價值、以及經過文字化的各種資訊,它透過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環 境,與人們產生互動,並進而創造出更為有價值的成果。因此,知識的本質不是 固定的,它會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變遷、甚至是人類對過去歷史的重新定義 而改變,所以,在追求知識的同時,還必須擁有快速更新知識的環境及能力,如 此,知識才能發揮並創造出最大的價值。

二、知識的分類

(1994)則將外顯知識定義為:可詳加敘述或用文字、電腦程式、專利或圖形加 以表示的知識。外顯知識較容易格式化及表達(Nonaka and Takeuchi,1995)。

因為外顯知識容易將它格式化和文件化,透過資訊技術可將外顯知識擷取及分 享。此外,藉由傳統資訊流通技術可以強化外顯知識的應用。一般來說,系統策 略對外顯知識的分享非常有效。

內隱知識則是存在人們的心智、行為及認知中,Nonaka and Takeuchi(1995〉

便曾經提出,內隱知識很難將它形式化以及有效的溝通。因為,內隱知識是從人 Takeuchi,1995)。王美雅(1994)就曾經引用日本一橋大學教授野中郁次郎與 竹內弘高的說法指出,由於組織本身不可能憑空創造出知識,組織知識的創造是 成員間互動的結果,個人知識,尤其是內隱知識,是組織知識創造的基礎。

Jordan and Jones(1997)也曾探索有關組織知識的關鍵構面,並且發展出一 個評估公司知識管理方法的架構。在這個架構中有涉及內隱型及外顯型的方法。

除了將知識分為內隱及外顯兩方面之外,鍾欣男(2001)曾將不同學者對 知識的看法和見解,從不同的角度歸納整理出不同於上述的分類方式,可以大致 說明如下:

(一)從知識的專屬性分類:主要採取李仁芳(1990)的分類法,將知識分成有系 統的知識,稱為科技,以及經過系統整理,在多數組織中可用的知識;另一 類則是非系統性知識,稱為專質性知識,僅適用於某些特殊情境和時空背景 有關的知識,這類知識不易移轉,也不易短期速成,因此又稱做「專質性的 人力資本」。

(二)從知識的確定性分類:將知識分成事實、模式、基模、直覺、以及內隱知識。

(三)依知識被覺知的程度分類:覺知的知識指的是個人「知道他知道」的知識,

未察覺的知識指的是個人「並不知道他知道」的知識,因為這類知識隱藏於 個人的工作方法中,他們更強調這兩種知識對於組織來說都是重要的。

(四)依知識的可移動性分類:可移動的知識又包括存在設計中的知識、存在機器 的知識、存在腦海的知識;嵌入組織的知識則是透過組織規範或組織間專業 知識的聯合網路建立,這些知識往往存在於個人,或個人與組織之間,很難 用文字或符號來移轉,必須仰賴組織中各項關係與資源的互動。

(五)依知識的性質分類:包括正式知識、非正式知識、工具知識、隱性知識以及 有條件的知識。

(六)依知識轉移過程階段分類:包括瞭解缺乏的知識、知道別人知識的知識、行 為表現的知識、工作導向的知識。

(七)依專業智慧在組織運作的重要性分類:共分四個層次,分別為實證知識、高 級技能、系統認知、自我創造的激勵。

(八)依智慧資本分類:包含人力資本、結構資本、以及顧客資本。

三、知識的特性

劉淑娟(2000)曾將知識的特性歸納為下列四點:

(一)知識是無形的

知識對個人而言,是個人的直覺與認知,對組織而言,是一組工作能力知 識的總和,而知識難以具體化,必須透過符號、肢體語言、對話或書面的資料做 為媒介加以傳遞,然而,對接受者而言,有些知識卻在傳遞的過程中消失或無法 記錄成文字,因此,捕捉知識成了一項困難重重的工作。

(二)知識具有可擴充性

知識可以永續的運作與複製,甚至透過互動的過程來擴充,它同時被視為 第三波經濟中最重要的資產,它能融入組織系統及流程中發揮槓桿效應,它還能 夠快速的自行創造知識或淘汰知識,並於互動與競爭過程中,使原有的價值成數 倍擴展。

(三)知識具有流通性

知識在流動的過程中,會藉由儲存、流動、擴充及引導四種方式來協助知 識的累積與創造,只要為知識的流動找出一致的方向與規則,知識便可用多元及 豐富的方式呈現出各式各樣的種類。

(四)知識是可以分享的

組織為了讓知識分享更為暢通,應開放溝通環境,使組織成員能夠透過各 種方式進行良好的溝通,並透過分享的機制形成激勵的組織文化。

此外,Davenport and Prusak 在知識管理(胡瑋珊譯,1999)一書中指出知 識的第五種特性-複雜性,這種特性能幫助人們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採取適當 的行動來處理所遭遇的難題。

除此之外,Stewart(1997)認為知識共有四種特質:

1. 不會消滅:知識具有經濟學中,公共財所具備的一項特質,「共享性」,也就是 一物在消費後,不會完全消耗,並且能夠持續的讓他人享用的特性。例如:

書本裏的知識可以永無止盡的傳授給世界上其他的人。

2. 知識過剩:人們無時無刻不在創造新知識,人類如今所知,遠甚於以往。而且,

知識創造的速度還會因為知識不斷累積而越來越快,新知識也因此越來越 多,所以,現在人們面臨到的問題不是知識短缺,而是知識過剩。

3. 頭重腳輕:大部分知識密集型的財貨和服務,成本多集中在產品開發過程的前

端,設計費用遠高於複製費用。

4. 無法預測:Stewart 認為,創造性工作,輸入知識和輸出知識之間,找不到任 何有意義的經濟關係,也就是說,智慧資本的價值,未必和取得智慧資本的 成本有任何關係。

辜輝趁(2000)則歸納 Allee(1997)、饒達欽(1999)等的看法,認為知 識具有十二項特質,分別為:知識是散亂的、知識是自生的、知識會尋找社群、

知識經由語言散播、拴住知識的方法越刻板,知識越會溜走、鬆散知識也許會比 較長命、知識管理沒有唯一解、知識永遠不會成長、無人需為知識負責、知識無 法加諸規則與系統、提升知識沒有捷徑以及你如何定義決定你如何管理。

由上述可見,知識是一種具有可擴充性且不可消滅的無形資產,它難以預 測卻可以流通分享,而且,在流通分享的過程中,更能激發出不同的思考,進而 創造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