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第四節 研究信實度

信度及效度是傳統實證主義(positivism)用於量化研究的判定標準,其調查方 法中以訪談法為真正而具體的實證方法,其可靠度與可信度較高,也是最具科學 與客觀的方法。然而,質性研究所重視的並非歸納出一通用的法則或是驗證因果 架構及統計推論,而是「人們在不同的、特有的文化社會脈絡下的經驗和解釋」, 相較於量化研究是有其差異性的。本研究是針對在不同的學校、職務以及經驗中 作為,對相同的議題所做出的解釋及推論,因此一般量化研究所採用的之考驗信 度、效度的方法並不適合質性研究。本研究將依據下列見解作為提高信實度的作 法。

壹、 可信性(credibility)

這是「真實性」(truth value)的問題,即內在效度,指「研究者在研究過程所 收集到的資料真實程度,研究者真正觀察到所希望觀察的」(潘淑滿,2010)。研究 者在與受訪者進行深度訪談的過程中,以尊重的態度、同理心的感受,認真用心 的傾聽及紀錄,使受訪者能建立信任感,進而毫無保留的表達自己本身的經驗與 感受,較能夠蒐集到受訪者真實的想法與切身經驗。

貳、 可靠性(dependability)

這是「一致性」(consistency)的問題,即內在信度,係指個人經驗的重要性 和唯一性,因此,取得可靠性的資料是研究過程中運用資料收集策略的重點。只 在相同研究主題與相同情境脈絡下,研究者的研究發現在進行重複研究時是否會 得到相同的結果。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必須要說明研究過程與決策,以供判斷資 料的可靠性(胡幼慧,1996)。

35

參、 遷移性(transferability)

這是「應用性」(applicability)的問題,即外在效度,指經由研究者謹慎的將 資料脈絡、意圖、意義、行動轉換成文字資料,有效的將受訪者所陳述感受與經 驗作資料性的描述與轉換成文字敘述。藉由增加資料可轉換性的技巧為深厚的描 述,以建立資料的可比較性和遷移性。

肆、 驗證性(confirmability)

這是「中立性」(neutrality)的問題,指研究結果非來自於研究者的偏見、動 機與觀點,研究者對研究資料不加入個人的任何價值判斷,而是根據研究對象與 研究脈絡間交互作用。研究者在訪談過程中亦保持客觀中立,在取得資料後,若 是遇到研究者不清楚受訪者所表達的部分時,將請受訪者再次做說明,或將自己 所解讀的意涵向受訪者求證,以防資料轉換的過程產生錯誤或誤解受訪者之原意 (胡幼慧,1996)。

36

第五節 研究倫理

質性個案研究的進行,通常會與研究場域的人有長時間密切接觸,在此一互 動過程中,人際之間的道德、責任及權利等規範就會被彰顯出來(黃瑞琴,2003)。

所以,研究者應盡本分維護研究倫理,保護當事人權益,善盡自己的職業道德與 良知。

本研究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事前告知

在訪談每一位研究參與者前,研究者會先告知參與者訪談目的,並保 證只將研究參與者所說內容做為本研究報告之用,不會另行提供其他管道 運用。

二、真實呈現

在研究過程中必須隨時考量研究對象的感受、設身處地的為其著想,

絶不為了達到研究目的,而傷害參與研究對象,使其產生不舒服地感受。

對於研究對象的資料蒐集與分析,盡量呈現事實真相,避免造成他人誤解 或扭曲。且無論研究結果如何,研究者均真實呈現研究結果。

三、隱私與保密

本研究之對象以編碼方式呈現,不呈現真實姓名。在研究過程中,為 顧及研究對象之隱私,所有參與者之相關資料,研究者負絕對保密與匿名 之責。在研究歷程中避免主動向同儕提起研究對象,所訪談或耳聞的內容 絕對保密,不扮演居中傳話或當話題的角色。

3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為瞭解臺東縣高中職校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實施現況與成效,以及授課教官對 本課程未來展望之相關看法,本研究訪談對象設定為包括熟悉行政院組織改造之 決策管理者、協助推動軍訓組織改造政策之學校軍訓主管階層及執行學校軍訓工 作之高中職校一般教官代表等進行訪談,本章以訪談內容區分為現階段執行情 形、後續課程發展期許,以及其他相關事項等三節次,分別敘述如後:

第一節 現階段執行情形

本節主要以軍訓教官對現階段實施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必要性、對高中職校學 生全民國防意識是否有提升作用、以及現行課程內容優缺點分析等問題為訪談主 軸,期能瞭解現階段全民國防教育實施成效。

一、現階段,我國全民國防教育課程是否有其實施之必要性?

全民國防教育的實質意義係為了我國國土防衛及國家安全之觀點建立的,當 然有其必要性且很重要,國家安全是為了全民的永續發展,而且我們的子子孫孫 都將在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的延續生活下去,因此我們的國土安全、土地政策、

外交政策、環境保護、反恐作為,防災應變能力及經濟命脈等相關議題也都應同 時被重視,因此實施全民國防教育為當前之必要性課程。【A1-1】

全民國防教育法第一條:「為推動全民國防教育,以增進全民之國防知識及全 民防衛國家意識,健全國防發展,確保國家安全,特制定本法。」可以看出全民 國防教育之理念。自 2005 年全民國防教育法公佈實施以來,即透過各種方式教育 民眾,使民眾對全民國防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而全民國防教育法之通過,其目的 無非是考量現實與未來發展,希望以經常方式實施為原則,使全民國防向下紮根。

可知推動「全民國防教育」是強化整體國防安全的基礎。【A2-1】

38

現階段,我國處於承平時期,由於戰後的台灣經濟發展快速,現代國民愛國 意識逐漸淡泊,古人所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翻開古今中外歷史,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因此,我國全民國防教育的宗旨為人人需具備全民國防意識,有效維 護國家安全。【B1-1】

現代的國防為全民國防,須要獲得全體國民的支持,才能發揮整體的力量,

達到保障國家安全的目的。最好的方法就透過教育從小扎根,從以往「軍訓」至

「國防通識」在到現今的「全民國防教育」,成效卓著,讓學生都能有國家觀念,

尤其對國家認同及軍事知能,尤其透過教育手段強化其學生對國防事務認知,未 來學生成長進入社會各行各業後,希望都能支持國防,增進國家認同,相信我國 全民國防教育課程是國際未來趨勢。【B2-1】

人類自有歷史以來,一直維持在戰亂的時代,目前國際間仍持續有戰事在進 行中,有的國家曾經滅亡後而復國,所以人民知道戰爭的恐懼及失去家園的可怕;

反觀,我國自八二三砲戰及古寧頭戰役後,至今已超過一甲子不曾發生戰爭了,

不可否認已有不少國人認為戰爭不可能再發生,甚至已不知道何謂戰爭,有鑑於 此,惟有藉由全民國防教育課程,讓現在新一代的學子瞭解目前兩岸尚存在的危 機,也能進一步達到寓兵於「教」之目的。

我個人認為,的確是有其實施之必要性,一是因為有法源的依據,依法行政 是基本認知。二是可從以色列、瑞士等國家過往的各種例子中可以得知,在現今 之國際環境下,已不可能再有類似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總體戰之類大規模的 作戰方式了,所以實施全民國防教育是有其必要性。尤其我國在建軍備戰各方面,

不論是質與量均無法與中共相較,現已呈現出嚴重失衡之狀態,所以惟有運用全 體國民的力量,才能達到防衛國家整體安全之目標。【B3-1】

以現階段而言,確有其必要性,高中職階段學生,無論體格發展,思想品德,

已近乎成年人,在此階段授予全民國防教育學程,可培養學生憂患意識、愛國情 操,進而支持國防,間接增強國防戰力。【B4-1】

39

是有必要實施的,因為已有法律規定學生須要受全民國防教育。【C1-1】

個人認為現階段青少年缺乏愛國意識及信念,因此實施全民國防教育課程,

確實有助於提升國家民族意識,增加學生對國家愛國心。【C2-1】

當然是,由於台灣國情的因素,全民國防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我認為必須實 施的理由有 3 點,第 1、中國大陸一直對臺灣有敵意,不放棄武力犯臺;第 2、中 國大陸實力比臺灣強許多,臺灣要抗敵定要凝聚全民力量才能抗敵;第 3、目前臺 灣周遭國家對我們其實都不是很友善,惟有使全民皆有防衛意識,如此才能捍衛 臺灣,因此,藉由全民國防教育的教學,才能有效提升學生們的國防意識。【C3-1】

我認為是有必要性的。軍訓教官存在校園之理由,就是因為有教授全民國防 教育課程的法源依據,而且讓青年學子瞭解國防政策、國際情勢等相關資訊是很 重要的。【C4-1】

國家安全應為人人所應共同維護,不論是學生還是軍人,所以全民國防教育 課程須從小教育其觀念,以培養全民共識,讓每個人都可以對國家安全有基本概 念及認識,並以國家興亡為己任。【C5-1】

綜合上述訪談意見,可知推動「全民國防教育」是強化整體國防安全的基礎,

也唯有支持「全民國防」的政策,才能確保國家安全與生存發展臺灣在多年民主 政策推行下,在政治、經濟、軍事各領域都有相當實力,但反觀中共因改革開放 之後,整體國力亦相對提升,巖然已成為世界僅次於美國的霸權,近年來兩岸情 勢雖趨於和緩,但國內對中共的經濟倚賴性卻逐漸增加,因此,對岸仍對我虎視 眈眈,多次表明從未放棄武力犯臺的可能,所以我國在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的兩 難選擇,著實關係著全體國民未來的前途發展及國家的生存。

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沒有安家立命場所,豈會有當今經濟發展的前景?所

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沒有安家立命場所,豈會有當今經濟發展的前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