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壹、 研究架構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東縣高中職校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實施後,軍訓教官所面臨 的教學現況及其成效,是否能確實有效提升學生全民國防意識之相關研究。因此,

為達到研究目的,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與訪談法,收集相關文獻資料整理、分析 與歸納,提出具體結果與建議,研究架構如圖3-1所示:

圖 3-1 研究架構圖 確定研究主題

文獻分析 訪談法

資料整理與歸納 研究動機與目

結果與討論

結論與建議

24

貳、 研究流程

本研究以訪談方式為主,主要研究流程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是準備階段、文 獻分析階段、擬定訪談大綱階段、實地訪談階段、歸納結果與撰寫報告等階段,

詳如說明如下:

一、準備階段

(一)研究的動機與目的

質性研究的問題形成,經常是起始於研究者目前生活經驗的事件及 環境當中。本研究動機的來源,主要源自於研究者本身的工作經歷與經 驗,且相關議題甚少研究是採取質性方式探討,故引發研究者想進一步 探究。依據研究的動機,經過初步相關文獻資料的分析,決定探討臺東 縣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實施現況與成效,並結合訪談與相關文獻分析作為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

二、文獻分析階段

(一)閱讀有關文獻

在質性研究中,研究問題定義的過程中,初步的文獻探討是用來鞏 固問題的架構及方向,本研究將蒐集研究主題相關之文獻資料,加以整 理分析,文獻資料包括:國內外相關書籍、學術論文、期刊、報章雜誌 等。針對有關文獻加以分類、整理、分析,進而歸納、彙整,作為最後 建議之參考。當研究問題有所修正時,研究者須不斷的進行文獻探討的 工作,協助研究者瞭解情境脈絡並擷取與研究相關的資料。是以本研究 經閱讀相關文獻,形成初步概念後,文獻蒐集的工作在訪談過程中,仍 持續進行著。

25

(二)確定研究主題及方法

本研究將蒐集研究主題相關之文獻資料,加以整理分析後,使研究 者確定此研究主題。研究者本身就是最主要的研究工具、重視研究現象 的描述、重視過程中時間序列與社會行為的脈絡關係、運用歸納方式進 行資料分析、關心行為對研究對象的意義。因此本研究決定採用質性研 究法。

三、擬定訪談大綱階段

(一)設計訪談大綱

透過蒐集相關文獻資料,在研究者加以整理分析後,依據研究之目 的與研究動機,擬定出訪談大綱初稿,經指導教授指導修正後,開始進 行初步訪談。期間發現訪談大綱中部份問題過於廣泛,受訪者不易具體 回答,而有些問題過於狹隘,造成受訪者回答時較難如實表達心中感受,

讓蒐集訪談資料過程中欠缺完整性,因此進行檢討訪談內容,再由指導 教授審視修改後,完成正式的訪談大綱。

(二)選擇訪談對象

由於研究者任職於臺東縣高中職校,擔任軍訓教官職務,故訪談對 象選定為曾任或現任臺東縣軍訓人員,在確認研究對象的參與意願後,

將相關研究方向、內容及需配合事項和隱私之保障,均逐一說明解釋,

而篩選之訪談對象皆表示樂意接受訪談,協助此一研究之進行。

26

四、實地訪談階段

(一)進行訪談

本研究對象以曾任及現任臺東縣高中職校教官為訪談對象,從中篩 選出對軍訓組織變革有相當研究之教官等具有代表性的人員;另外,由 於一般教官為執行全民國防教育課程授課人員,為瞭解其在教學實務所 面對的問題,亦將基層教官納入訪談對象。研究者採用半結構式問卷,

與研究對象進行一對一的訪談。確定訪談者後,在正式訪談之前,研究 者開始拜訪訪談對象,當訪談對象同意參與研究後,開始著手進行訪談 準備並與研究對象約定受訪時間及地點進行訪談。在訪談進行前,研究 者會再解釋訪談的原則,並徵求研究對象的同意,採全程錄音。訪談時 研究者隨時表現出關懷、誠懇及自在的氣氛,且須以專注、傾聽及同理 心的態度,使受訪者能毫無保留地將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訪談過程由 研究者以事前擬妥的訪談大綱藉問題導引進行訪談,此法較易使互動集 中焦點,並對要瞭解的問題、疑義隨時加以澄清。另外,為使訪談更具 彈性,維持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的互動的流暢,預設之訪談大綱只當作控 制訪談時思考的方向,而不預先決定題目的順序,訪談大綱之內容及順 序,視受訪者當時情緒反應及臨機狀況等做機動性調整。

每次訪談時,研究者會先就廣泛性問題開始討論,相關的問題有時 會自然顯現,再逐漸帶入訪談中需特別澄清的部分,並給予研究對象足 夠的時間進行回答。

27

(二)資料整理、分析與歸納

資料分析的第一步就是閱讀訪談紀錄,而訪談過程中所蒐集到的資 料是本研究主要分析的依據,經由整理的訪談稿,比對相關文獻資料,

以研究者的體認將研究資料作初步的概念陳述,進一步找出資料所呈現 的真實意義,在經由資料分析歸納後,最終提出結論與建議。資料分析 步驟如下:

1.錄音訪談紀錄轉錄

每次訪談都做訪談記錄,將錄音檔內容逐字謄寫成為訪談稿,俾進 行分類編碼分析整理等,完成後再次檢查錄音檔內容,確認無遺漏或錯 誤。研究者於訪談中除專心傾聽外,更須注意錄音內容無法呈現的受訪 者情緒反應、表情及語調之意義等。轉謄時若有疑義,訪談及資料分析 時若引發新的問題,則以電話請教受訪者,澄清疑義;或利用再一次地 訪談時機加以確認,以此模式持續進行至研究完成。

2.訪談稿處理

完成訪談逐字稿後請受訪者校對並對有疑義的部分加以討論或修 正,以確認符合受試者之原意,以建立本研究內在之信度,經過受訪者 檢核修正過後即確定訪談稿。研究者再重新整理訪談紀錄與訪談筆記,

對照訪談大綱進行主題分析,將整理過後的資料依研究問題的加以歸類。

3.資料引註編碼

將訪談的文字稿內容進行編碼,以利於將訪談內容作為引註時之可 供查證之出處位置。

五、歸納結果與撰寫報告等階段 (一)歸納與分析

此階段指在整理資料過程中,按研究之目的分析訪談資料,配合分

28

析結果與其他相關文獻資料相互比對,經由不斷地反覆思考其代表意 義,加上運用比較、分類、歸納的方式,最後依據描述分析提出結論。

質性研究的困難度在於須從大量蒐集資料中發現意義之所在,而資 料處理的重點不在於累積資料,而在去蕪存菁的功夫,以擷取所需的精 華。

陳向明(2002)指出對資料進行歸納分析必須結合研究目的需要與 資料本身特點選擇合適的歸納方式。資料分析可採情境分析與類屬分 析。「情境分析」是指將研究資料置於原處情境中思考,按照故事發生的 時序,對有關人物和事件進行描述性分析,強調完整呈現事物,並從資 料中尋找敘事結構的關鍵線索。「類屬分析」則是指尋找資料中反覆出現 的現象,以及可以解釋這些現象的重要概念的過程,相同屬性的資料歸 為同一類,並被一定的概念予以命名(江忠鵬,2012)。

因此研究者將訪談資料完成初步分類,透過上述歸類方法與策略,

進行資料分析。在分析時盡量不參雜個人價值判斷,避免以研究者立場 做過度詮釋,並尊重當事人意見及彰顯資料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29

(二)論文撰寫

分析訪談資料後,開始完成撰寫論文,依研究之步驟,整理出研究 流程圖,詳如圖 3-2。

圖 3-2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

研究計畫階段 決定研究動機與目的

確定研究主題

擬定訪談大綱

撰寫研究計畫 研究實施階段

研究完成階段

觀察與分析 實施訪談

訪談資料歸納與整理

研究發現 結論與建議

閱讀相關資料蒐集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