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七節 研究信效度檢核

質性研究的可信性度不同於量化研究的信效度考驗,研究的立論基礎是在於研究情 境與實施做過程中之真實呈現。為確保研究資料的信度和效度,研究上以 Lincolin 與 Guba 質化研究的控制信、效度方式,為研究執行時的依據(胡幼慧,1996)。方式如 下:

一、確實性(credibility):即內在效度,指質性資料真實的程度。換言之,即是研究 對象與研究資料間的有效程度。對本研究而言,在進行前,即先確保研究對象的資格,

並尋找多位研究對象,以蒐集不同的訊息。在訪談過程中,研究者與受訪者同一立場,

透過互動,觀察受訪者的感覺,並以聊天的方式使受訪者能夠暢談他的看法,從中搜集 資訊,使資料能完整且符合研究目的與貼近受訪者的真實感覺。

二、可轉換性(transferability):即外在效度。經受訪者陳述之感受與經驗是 否能有效地做資料性描述與轉換為文字陳述。對本研究而言,藉由開放性的訪問,讓研

究對象詳盡陳述其經驗全貌,本研究使用錄音筆,記錄訪談的整體過程,將其轉換成逐 字稿。研究者於訪談後,重複閱讀逐字稿文本,並分析文本,以文獻和研究目的對照,

盡可能描繪經驗的實際發展狀況,避免先入為主的偏見或不當的情緒,以提高本研究 的外在效度。

三、可靠性(dependability):意指內在信度。乃指個人經驗的可靠性及唯一性。在 訪談前,確認每一位受訪者是符合標準的,研究者先閱讀各類有關訪談技巧與深度訪 談的文獻,以增進對訪談的認識與了解,期能將訪談技巧運用得更完善。在正式訪談 前,會先選擇一對象作為測試,了解自己的訪談能力及重點的掌握,以達到研究之可 靠性。

四、可確認性(confirmability):指研究者是否能縮短與受訪者之距離,以獲得其真 實及主觀的經驗。但在觀察及分析過程中又不失客觀中立的角度。研究者經過觀察及

46

訪談,已明瞭自己的價值觀,如此將可減少自己對受訪者行為和想法主觀的判斷。質 性研究關注的「真實」並非量化研究中所謂「客觀現實」的「真實性」本身,而是研 究對象親身經歷的「真實」,以及他們看事物的角度、方法意及研究關係對理解這一 真實所發揮的作用(陳向明,2002)。質性研究為提升資料之效度,常利用多元的蒐 集資料方式,包括採用不同資料蒐集方式、不同的資料來源、訪談不同的人員和多位 分析者等做三角驗證,重新審視研究發現,以免研究者產生理解、詮釋的偏誤與失真。

因此本研究採取的方式為與指導教授討論、 及同儕檢核、討論等方式進行檢證,同 儕是以同修中高齡專題研究的同學,進行共同討論和檢核,期讓研究資料更為正確與 可靠,以提升研究結果之嚴謹度和確信度。

47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一個家庭最初是由一對男女的婚姻關係成立而組成,隨著歲月的增加,家庭成員 增加,家庭的生命週期會改變。新婚夫妻養育子女,經過孩子的求學階段,子女成年 離家,中年父母到老年父母等家庭的幾個階段。當孩子各自長大成家立業,年長的父 母有病痛,由誰來照顧? 進入老年時期,就是進入另一段不同人生的開始。每個家庭 在多年例行的生活中,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與家庭互動內涵,此時如果家庭成員之一 有了重大疾病事件或健康突然衰退,家庭成員勢必有新的挑戰和學習。

由於中國人講究孝順,百善孝為先,雙親健在和樂融洽,原是兒女的福氣。但若 其中一方過世,另一方又長壽,可能會是子女沉重的負荷,同時也引發子孫成就孝順 背後的心酸。在我國重視孝道的傳統文化中,年紀大的長輩大多數是留在家中安養,

尤其是有慢性疾病或失能的老人,不論是父母、長輩,配偶多不願進入安養體系,因 此奉養照顧失能的年老父母、長輩和配偶,已成現代社會普遍現象。本研究的主要目 的在探究家中有失能或慢性病老人,其主要照顧者在照顧過程中的經驗與感受,不論 體力、精神、生理、心理都是極艱辛疲累的過程與煎熬。本研究以照顧者的「照顧壓 力」、「因應方式」及其「學習需求」三個主題來呈現,做為一個失能或慢性病老人的 主要照顧者,在照顧其間的生活經驗和心情感受及需求的探討。

第一節 受訪者的故事

本結主要討論研究結果包含內容;一、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二、照顧者與被照 顧者的個人特質,三、六位受訪者的故事。

本研究收案期間自民國 104 年 11 月至 105 年 3 月。從研究者本身所參與教會之姊 妹介紹及長青學苑的學員中以及學員轉介的個案中,以研究者根據主觀判斷來選擇認 為最適合研究需要的對象的立意取樣方式進行收案,共六位個案進行深度訪談。 因為

48

資料收集至六位時已無新的主題產生,確定資料分析已達到飽和即停止收案。研究對 象基本資料(見表 4.2),女性研究參與者四位(個案 A、B、E、F),年齡介於 58-67 歲,其中個案 E 的年齡 68 歲,平均年齡為 62.6 歲;教育程度都為大專以上程度其中 一位是陸軍軍官學校畢業。研究參與者中有一位是夫妻關係(個案 C)、一位是母子關 係(個案 D),其他四位是母女關係(個案 A、B、E、F);主要照顧者照顧失能老人,照 顧年限介於 4 個月至 30 年之間,其中以個案 C 的照顧年限長達 30 最久。

失能者部分共有五名為女性老人一位為男性,平均年齡 75.5 歲,個案 A 所照顧 的失能老人年齡最高為 92 歲,個案 D 所照顧的失能老人年齡最低為 63 歲;失能老人 診斷腦中風佔二位(個案 A、D)其中個案 A 所照顧的老人需 帶鼻胃管及尿管,精神失 調(個案 C)、老人慢性病(個案 B)及血癌一位(個案 E),老人病加肺癌(個案 F)

一、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 表 4-1 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

受訪者 性別 年齡 教育程度 關係 照顧年限 失能者 失能者 訪談地點 失能年齡 失能狀況

A 女 62 大專 母女 3.5 89-92 存 重度中風 養護所 B 女 57 大專 母女 5 79-84 存 多重老人病 客廳 C 男 63 大專 母子 30 53-88 精神失調 咖啡廳 D 男 63 大專 夫妻 3.5 59-63 存 中度中風 飯廳 E 女 68 護專 父女 0.25 83-83 歿 血癌 咖啡廳 F 女 66 大專 母女 6 90-95 歿 肺癌+老人病 飯廳

二、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個人特質 (一)照顧者的的個人特質

教育程度:本研究參與者六位都是大專以上教育程度。他們其中所承受的有壓力大 小卻不同。因此顯示感受壓力大小程度與教育程度無關。這也符合文獻探討結果:徐

49

亞瑛等人(1992)及吳聖良等人(1991)的研究卻發現教育程度的高低與照顧者之壓力無 關。另有學者 McMillan(1994)之研究也發現教育程度與照顧者生活品質無關。

婚姻狀況:本研究參與者六位只有 B 小姐是單身,其他都是已婚。在照顧母親上 B 小姐雖有一些困難,但基本上她照顧母親的過程中是愉快的。而 C 先生的先生已婚,

在照顧母親工作上因為妻子與母親不和備感壓力。此符合本研究第二章中指出主要照 顧者對婚姻的滿意度降低,可能與其對角色改變及不確定是否可勝任新角色的焦慮感 有關(羅靜心,1990)。而未婚者無此情況。

年齡方面: 本研究參與者六位都是老人照顧老老人,發現中高齡照顧者的照顧過 程中角色負荷不輕鬆。例如:C 先生從 41 歲開始照顧母親,到母親 88 歲過世那時他 已 61 歲了。現在回想起那段 20 年的照顧歲月,年紀越大越感覺辛苦。又 A 小姐 60 歲 開始照顧快 90 歲的母親,雖然服侍母親,一味的承歡膝下,討母親歡心其實是很累的。

F 小姐本身近 60 歲,照顧 92 歲的母親跑醫院吃藥,老人隨時有狀況,稍好的時候還 帶出去走走,晚上陪母親睡以便即時協助,體力上真的疲勞。以上陳述和第二章第二 節文憲探討結果相符:劉蘭英等人(1998)發現主要照顧者年齡愈大,其身體負荷就越 嚴重,因年紀較大,體力減退,其身體狀況不佳,若要擔任沉重的照顧工作,則是雪 上加霜,導致生理上有較大程度的負荷感受。又如 63 歲的 D 先生自己一身的病還要洗 腎,照顧中風脾氣又急的太太,他擔心自己如果倒下沒人照顧太太,體力下降壓力增 加也是一例。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因家庭教養、學習經驗、文化規範等影響因素,而 慢慢形成出自己獨特的個性,在面對不同情境下會表現出不同的特質,包含了其因應 人、環境、事務的態度和方式。

主要照顧者本身個性會容易比較神經質,以致在擔任主要照顧者時,對於最親愛 的長輩年老失能,他(她)的一舉一動,我們都會特別關心。如 A 小姐說從媽媽的眼神 她都可看出他好像哪裡有不舒服,立刻查出來在家以協助。D 先生說如果太太罵他,

他就知道太太有不舒服,會盡量找出問題來加以改善。「逆來順受」當照顧者在照顧過 程遇到不順、挫折、困境時,只能接受、面對、忍耐。包含:醫生確診最親愛的家人失

50

能或罹患失智症時、忍受照顧上所發生的事、照顧者對照顧知識的不足,覺得因遺傳 而導致失智症,覺得沒有什麼辦法,進而接受這一切,被照顧者因精神疾病關係,導 致行為改變,影響照顧者生活、照顧者的照顧方式不被手足認同。如 A 小姐說她付出 所有的精力和時間照顧媽媽卻得不到手足的認同和感謝。又 C 先生說母親精神病發作 時他無法招架,只有逆來順受,直到她鬧累了,睡了為止。多數的照顧者都衷心盼望 有一天被照顧者情況好轉,甚至恢復健康而全心全意忍受煎熬,不分晝夜的照顧自己 的家人。

(二)被照顧者的個人特質

成為一個被照顧者多半都不是自願的,而是突然變成生活成無法自理,而心慌,

難以面對卻要接受事實。如 D 太太,中風前是職業婦女,生活一切都好,中風後失去

難以面對卻要接受事實。如 D 太太,中風前是職業婦女,生活一切都好,中風後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