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採用質性研究探討主要照顧者之照顧心路歷程,以半結構式訪談作為 資料蒐集的方式,其使用工具包含研究者本身與訪談大綱。研究者進行訪談注意事項 與應有的準備及原則,加以說明如下:

一、研究者本身

在半結構訪談中,研究者本身就是研究工具之一。高淑清(2001)認為,研究者 的角色應該是:1.支持關係的建立者;2.同理且積極的傾聽者;3.敏銳的觀察者;4.

意義的詮釋者;5.有效能的溝通者。是以研究者在質性研究過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 色。研究者如何涉入訪談及與受訪者的互動關係,都將影響研究之進行。

李美蘭(2007)表示,以紮根理論研究方法而言,研究者須具備適當的特質與能

39

力,例如:對研究參與者的想法與感受有高度興趣與好奇;口語表達流暢、真誠且一 致;能夠同理他人,具敏銳且開放的態度,並願意承認研究中可能出現的偏見

另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的書中對回應者的話語和行動具敏感力並有能力對有益 的批評保持彈性和開放,對研究歷程全心投入和全神貫注。

研究者是重要的資料蒐集工具,對於研究之結果影響甚巨。研究者本身有八年以 上的照顧失能老人的經驗。對於主要照顧者照顧之辛苦歷程,壓力和照顧所獲得之酬 賞都有深刻的體驗。在訪談受訪者時,能夠深刻體會他們所作的描述和說話時的面部 和肢體表情,以及語氣所表達的內涵。

二、訪談大綱

為使資料蒐集完備,在有限時間掌握方向,使訪談過程流暢,訪談大綱為研究工 具之一。研究者為使受訪者在描述照顧故事時,能夠集中本研究的焦點,特別依據研 究目的、相關文獻設計訪談大綱。其內容關係到資料的蒐集是否達到研究的目的與期 待,是否達到所稱主題訊息的飽足。由於採行的是半結構之深度訪談的方式,所以訪 談之前,必先針對研究的主題與方向,研擬開放性問題以形成大綱,形成訪談時之脈 絡。

本研究訪談大綱設計訪談過程是彈性的,脈絡是隨著受訪者所提供的訊息而做調 整。訪談大綱的內涵可分為二部份,第一部份是照顧者及被照顧者基本資料,第二部 份是訪談題目。

深度訪談是要進入受訪者內心世界的重要途徑,要透過深度訪談來呈現訪談的時 間氣氛的營造與特色之發展。

訪談大綱內容:

1. 何時開始照顧長輩?

2. 之前有無照顧經驗?

3. 為何由你來主要照顧?

4. 照顧工作有與家人分工嗎?

5. 照顧時身體有感到疲累嗎? 如何處理?

40

6. 經濟上有壓力嗎? 如何處理?

7. 心理上有感覺負荷嗎? 舉例,如何處理?

8. 社交及家庭生活有受影響嗎? 舉例,如何處理?

9. 在照顧過程中,您覺得最需要學習的是什麼?

10. 整段照顧歷程下來您的心情如何?及您對於生命意義的看法?

11. 有使用政府及社會資源嗎? 感覺如何?

12. 回顧這段照顧歷程,對自己有何提醒或對政府其他照顧者有何建議?

第五節 研究倫理

研究倫理是指研究者在研究訪談進行時,確定針對研究對象,研究者當有的角色、

立場與心態。在質性研究中研究者本身即是工具 (the researcher is the instrument)。

影響研究效度的關鍵在於研究者訪談研究對象之技巧、能力、敏感度與嚴謹度 (簡春 安、鄒平儀 1998;吳芝儀、李鳳譯,1995)。Hammersley (1990) 也認為在建構知識過 程中,效度就是反省(validity as reflexive account),反省的內涵包括:(1)被研 究者與文化、政治、經濟及歷史脈絡之關係;(2)被研究者與研究者之間的關係:(3) 研 究者之角度和資料解釋之間的關係;(4)研究報告讀者的角色為何;(5)研究報告書寫 的表達、說詞和權威性。效度是強調研究者對自身視角的自省、自覺,注重被研究者 與 讀 者 的 聲 音 , 以 及 研 究 成果 的 行 動 意義 , 特 別 是 人 類 尊 嚴 、 正 義的 正 面 意 涵 (Lincoln1995- 轉述自胡幼慧,1996c p146)。

研究者事前預先擬定訪談大綱,在研究過程中,當受訪者的生活發生困難時,研 究者將視個人的能力,給予適當的協助和轉借合適的資源,且把握以研究對象的福祉 (well-being)應凌駕研究求知 (knowledge seeking) 之原則,亦即情願割捨或放棄研 究諮詢,也不應損及參與者的權益,對其身心造成傷害(余漢儀,1998)。研究對象應 具有不被傷害的權利,了解研究之權利,自我決定之權利,且有隱私、匿名及保密 (confidentiality)之權利(Wilson,1993)。

本研究遵守研究倫理之規範如下:

41

一、保護受訪者,避免其受到心理與生理的傷害

Babbie (1995)認為研究倫理守則之間是有優先順序的,其中是研究對象、研究 參與者不致承受任何心理、生理的傷害,是排第一順位。在研究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 和每一個步驟都有可能對研究對象造成傷害。比如所訂的研究題目具有負面的歧視意 味、過程不尊重研究對象的意願。在訪問時,因題目或本身用語不當,引起研究對象 心理不舒服,感覺隱私被侵犯;或是研究主題勾起研究對象不愉快的回憶,使其沉浸 在悲傷的情緒中;訪問時間不當、過長,造成研究對象生理過度的負荷。另外,在撰 寫研究報告時不小心洩漏研究對象的個人資料,影響及隱私權;或是將研究對象歸類 為反社會型為,給予負面的標籤,亦會影響其自我形象(余漢儀,1998)。因此,為要 保護研究對象,研究者必須要事前的規劃,並謹慎的處理研究中每一步驟。

研究者在訂定研究方向和題目時是採積極、正向的態度,期望研究結果和結論對研 究對象問題和困難的解決、需求的滿足有所幫助。在進行深度訪談時,時間和地點的 選擇,配合受訪者的決定。在資料處理方面,將受訪者所有的個人資料和訪談資料,

均視為機密,予以妥善的保管。在訪談資料的分析和呈現,皆以匿名的方式處理。最 後在撰寫研究報告與建議時,遵守誠實原則,不隨意竄改和偽造訪談資料,以及掌握 知識的實踐效用之原則,以期盡量真實的呈現家庭照顧者的聲音,反應其在歷程中的 需求,並且和目前的支持措施及政策相結合,檢討目前的問題,以作為未來家庭照顧 政策的基礎。

二、受訪者有同意與否及中途撤銷同意之權利

在選取樣本時,盡量說明清楚其成為受訪者的過程與原因並且尊重其意願。務要 充分告知受訪者,並獲得研究對象的同意,自願參加研究,研究者提供研究對象所有 可能的必要思緒,以利其能做出是否參與研究的決定,包括:研究目的(內容)、參與 者將被要求做些什麼、可能發生的風險和收穫、資料處理的保密措施、隨時撤銷同意(中 途退出研究)的權利(嚴祥鑾,1998)。研究者認為唯有在研究進行當中,研究者與研究 對象建立互相信任、彼此尊重的關係,並且給予研究對象隨時退出研究的權利。研究 者在進行研究過程中,重視與受訪者信任關係之建立,以及承諾受訪者隨時都可以退

42

43

(五) 資料檢核:訪談過程中,研究者隨時向受訪者確認所聽到得內容是否符合其 原意。

(六) 研究者將訪談逐字稿整理歸納後,再次檢視所歸納的資料是否適宜,並隨時 檢討歸類的適切性。

二、資料整理

質性研究所蒐集資料往往是大量語言資料,從雜亂無章語言轉成逐字稿,研究者 需要有組織的歸類。分析質的研究資料是一種系統化的過程,以將資料組織成為可以 管理的單位、結合並綜合觀念、發展 構念、主題、型式或理論,並闡明研究的重要發 現(林明地,2000)。在資料處理及分析上,高淑清(2008)指出,主題分析法是對訪 談資料或文本進行系統性的分析,詴圖從一推瑣碎與雜亂無章的素材中,歸納出與研 究問題有關的意義,以主題的方式呈現,以幫助瞭解文本 所含括的深層意義。

本研究之訪談資料整理及分析之過程共分為四個步驟:確定訪談稿、錄音帶謄寫、

訪談稿編碼歸類、分析資料。分述如下:

(一)確定訪談稿:撰寫逐字訪談稿完成後,將訪談文字稿與受訪者,以確認作為研 究分析依據的訪談稿內容無誤,並且增加本研究的內在信度。

(二)錄音資料謄寫:本研究以訪談紀錄作為主要資料分析之依據,因此進行訪談時 以錄音設備進行錄音,訪談結束後將訪談的錄音資料內容逐字打成訪談稿。

(三)訪談稿編碼歸類:將不同受訪者的訪談稿,以類屬分析法分析與整理後,找出 資料中多次出現的現象以及可以解釋這些現象的重要概念,並將具有同樣屬性的資料 歸入同一個類別,以一定的概念來命名(陳向明,2002)。接著,依據不同的類別予以 編碼、分類、比較、歸納;便於研究者找尋歸類分析的相關地與訪談的內容。

第一碼代表受訪者代號 A、B、C 第二碼代表訪談次數

第三碼代表編碼序號

44

45

第七節 研究信效度檢核

質性研究的可信性度不同於量化研究的信效度考驗,研究的立論基礎是在於研究情 境與實施做過程中之真實呈現。為確保研究資料的信度和效度,研究上以 Lincolin 與 Guba 質化研究的控制信、效度方式,為研究執行時的依據(胡幼慧,1996)。方式如 下:

一、確實性(credibility):即內在效度,指質性資料真實的程度。換言之,即是研究 對象與研究資料間的有效程度。對本研究而言,在進行前,即先確保研究對象的資格,

並尋找多位研究對象,以蒐集不同的訊息。在訪談過程中,研究者與受訪者同一立場,

透過互動,觀察受訪者的感覺,並以聊天的方式使受訪者能夠暢談他的看法,從中搜集 資訊,使資料能完整且符合研究目的與貼近受訪者的真實感覺。

二、可轉換性(transferability):即外在效度。經受訪者陳述之感受與經驗是 否能有效地做資料性描述與轉換為文字陳述。對本研究而言,藉由開放性的訪問,讓研

二、可轉換性(transferability):即外在效度。經受訪者陳述之感受與經驗是 否能有效地做資料性描述與轉換為文字陳述。對本研究而言,藉由開放性的訪問,讓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