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研究假設

依據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在相關文獻的資料研究後,於研究架構下提出 下列研究假設:

研究假設 H1:隨性式性休閒者與認真性休閒者的人格特徵有差異

美國特質論心理學家 Allport(1937)將人格定義為:「人格是指個人心理與生理 系統之動態組織,以對環境做適度的調適」,是人對環境和事物加以解釋,並以解釋的 內容作為回應環境和事物依據,採取相對硬的回應作為適應的方式。在遺傳、環境、學 習、成熟等許多因素交相影響下,表現於身心的各方面特質,這些特質又彼此具有統合 性、獨特性、組織性、複雜性與持久性。」關於人格特質的類型研究,有許多不同的分 類。內外控學說認為內外控人格特質的觀念是認為個人能力、經驗及環境效果會使得個 人對一件事產生不同的歸因偏向,而分為內控型、外控型兩類(Hoffman,Novak&Schlosser, 2000;Rotter,1966),內控型人格者認為生活裡的事物多半可以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命運 操之在己,在事業上也願意承擔較高的風險(Howell & Avolio, 1993)並且會樂於大量 的蒐集資訊(Srinivasan, Narasimhan & Tikoo, 1992)。但外控型人格者會把生活中碰到的 事物歸類因於命運、運氣或某些無法控制的外在因素,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只能任憑 老天安排,因此外控型之個人常有規避責任和較多不適應行為出現,如退縮、滿足感低、

缺乏協調及應變能力(Janssen & Carton, 1999)。Crowne 與 Liverant 研究顯示,內控型 人格者對於外在壓力會主動抵抗,多採取建設性反應,焦慮感少,更注意自己的成就,

外控型人格者對壓力或阻礙較容易屈服(Crowne and Liverant, 1963),Lefcourt(1972)

的研究發現外控型人格者容易焦慮,遇到挫折無法表現建設性反應。

由以上討論可知,具備內控性人格特徵者具有主動、積極、充滿自信、由自己的行 為所掌握等特質(Howell & Avolio, 1993;Srinivasan,Narasimhan & & Tikoo, 1992),在 認真性休閒活動過程裡,更容易形成高度專注、高控制感、樂趣和時間感扭取的心流體 驗(Flow Experience)。而個人的價值觀、行為模式或思考方式會因人而異,形成獨特 且不容易改變之人格特質,過去研究顯示,個體差異是影響心流體驗的重要因素之一

(Ellis et al., 1986;Novak,Hoffman,Thomas,Donna & Yung, Yiu-Fai,2000)。在五大人格

33

因素的研究裡,Walker 與 Lambert(1995)研究發現成功的藝術創作人士在神經質性這 個因素上得分較低,同時開放性、友善性得分較高。Headey 和 Wearing(1991)發現外 向性高的人較會主動去尋找會正面的經驗和引發正面事件。Stebbins(1982, 1992, 2001)

指出,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認真性休閒者在學習與活動相關的技巧、知識和訓練時,

與到難題和阻礙會想辦法克服。林佑謹等人(2003)發現參與高爾夫球運動者,具有認 真性休閒特質的參與者在休閒阻礙的感受上明顯低於隨性式休閒者。由上述文獻資料整 理可推論,具備某些類型人格特徵者有較高的自我期許和要求,對困難或挑戰採取的態 度和行動不同於其他人格特徵者,再依據 Stebbins 對認真性休閒者的特質解釋(堅持不懈、

職涯性、顯著個人努力、持久的個體利益、獨特的精神特質、強烈認同感),推論認真 性休閒者具備與隨性式休閒者不同的人格特質,使得認真性休閒者對所從事的活動採取 更嚴肅的態度。

研究假設 H2:隨性式休閒者與認真性休閒者對休閒阻礙的反應有差異

休閒阻礙指在休閒活動的參與過程中,某些因素使得個體在休閒活動參與時,發生 參與休閒活動次數下降、頻率減少、投注資源減少、進而使休閒活動參與者對某項休閒 活動無法法產生滿足感、成就感,因此休閒阻礙係指抑制或減少休閒活動參與次數和愉 快感的種種因素(張少熙,1994)。Crawford 與 Godbey(1987)將休閒阻礙分成下列三 種:(一)個人內阻礙:指個體因其心理狀態或人格特質,影響其休閒喜好傾向或參與 度,如壓力、焦慮、信念、自我認同或能力等因素;(二)人際間阻礙:指個體因沒有 適當或足夠的休閒參與同伴,而影響其休閒參與的意願或喜好傾向;(三)結構性阻礙:

指影響個體休閒喜好或參與的外在因素,如休閒、資源、設備、金錢、時間、交通……

等,但結構上的阻礙極易因休閒參與的個體高度喜好和投入而克服。

認真性休閒活動的六大特質:堅持不懈、職涯性、持續的個人利益、顯著的個人努 力、獨特的精神特質、強烈認同自己所選擇的休閒活動,是認真性休閒者在休閒活動中 展現出來的普遍特色,隨性式休閒者在休閒活動中很難出現以上特質。休閒活動中出現 的休閒阻礙並不會因休閒參與者不同而有變化,但認真性休閒者在面對休閒阻礙時,認 真性休閒活動的六大特質展現得更為明顯。推論認真性休閒者對休閒阻礙的態度和對應

34

策略不同,使得參與休閒活動的次數、頻率、資源投入、解決問題策略、活動認同度也 相對不同,進而能從休閒活動裡學習到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使自己在某一休閒活動領域 和隨性休閒者產生質的差異。李英弘與高育芸(2009)在風浪板和高爾夫球的認真性休 閒者與休閒阻礙的研究中發現,認真性休閒者對所面臨的休閒阻礙,心理感受是不強烈 的,而在技術與知識邁入專業化和高度投入後,雖說仍會不斷遇到各式休閒阻礙的阻撓,

但其實際產生的阻礙程度不高,這顯示了認真性休閒者多為自主性較強的人,對於自我 成長和滿足自我慾望的追求很高。因此本論文研究假設,認真性休閒者對休閒阻礙的反 應與隨性式休閒者是不同的。

研究假設 H3:人格特質對認真性休閒與對休閒阻礙有影響

根據人格理論裡特質論學說和研究,許多研究資料顯示所謂「五大因素」(Big Five) 普遍在許多人格量表裡出現(Digman, 1990;Goldberg, 1992;McCrae & Costa, 1998),

可以穩定且可靠的呈現一個人基本的人格型態。而後續臨床治療、諮商晤談和企業經營、

人事管理等領域,也觀察到某些人格特質會有特定的行為表現或是情境解讀,如對風險 的承擔意願、如何歸因失敗、解決困境的策略(Crowne and Liverant, 1963) 。心理學領域 的特質論人格學者 Murray 提出「壓力」的理論,其概念是真實環境中「A 型壓力」(alpha press)和個體知覺環境「B 型壓力」(beta press),一個人會採取何種相對應的行為表現,

B 型壓力比 A 型壓力有更明顯的影響力,因此阻礙或困難並不是因為它顯現的樣子,

而是個人用什麼樣子去解釋阻礙或困難,阻礙或困難就會成為什麼樣子。

認真性休閒活動需要投注大量的個人心理資源與時間、金錢、體能,才能成就認真 性休閒活動者在某一休閒領域的良好表現,過程並不輕鬆也不總是愉悅。而其中休閒阻 礙會不斷的出現,考驗參與休閒活動者繼續投注資源的動力和堅持,看待休閒阻礙的態 度和解決休閒阻礙的策略及行動力,往往決定一個人是否會在該休閒領域繼續堅持,進 而成為認真性休閒者的重要因素與一個人如何解釋所遇到的阻礙、如何歸因,往往和個 人的能力、經驗及環境相關(Rotter,1966)。而個人的主要人格特質往往具有一致性的行 為模式與內在歷程(林宗鴻譯,2003),因此可以推論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或阻礙時,不 論何時遇到,或何種阻礙種類,多會採取與面對其他人事物一致的態度去面對。在認真

35

性休閒活動中休閒阻礙不變的情況下,認真性休閒者因個人人格特質的特點,對休閒阻 礙帶來的心理或生理不適採取更高的忍耐度、以內控傾向來解讀、並激起好勝或競爭心,

使得認真性休閒者對休閒阻礙採取積極解決的態度,進一步能在所從事的休閒活動的領 域裡得到更多知識、技能、成就感和滿足感,這些支持他們再遇到休閒阻礙時,能因之 前克服困難的美好心理回饋而更願意投注資源來解決休閒阻礙。因此可以推論,休閒者 人格特質對認真性休閒和休閒阻礙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