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章節說明本論文研究的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研究範圍與限制、

名詞定義、研究流程。分為五小節,第一節說明本論文的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澄清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第三節界定本論文研究的範圍與限制,第四節明確定義 各項名詞的解釋,第五節訂定研究流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隨著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與對生活的定義有了更多新穎的概念,除了追求快速和 便捷外,人們也越來越向內在探索思考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因應越來越重視心理健 康和身心平衡的潮流,1948 年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即強調「休息及休閒的權利,包括對 工時合理的限制及定期假日的薪資照付」,1971 年國際遊憩學會宣示了「休閒憲章」

(Charter for Leisure),指出休閒是一項基本人權,如何休閒由個人完全自由決定,不受 他人決定。因此台灣政府在國際潮流與人權觀念的演進下,越來越重視國人的身心健康,

明定各種休假規定,讓國人能在工作與休息間取得平衡。同時因為科技發達,伴隨現代 交通便捷、網路資訊豐富的影響,各式休閒資源與訊息更容易汲取,休閒活動的可及性 也越來越便捷,理應讓國人在從事休閒活動的頻率、種類、參與程度等都比以往更加提 升,但目前國人雖擁有較充裕的空閒時間和休閒場所,但休閒活動的參與卻停留在被動 式活動居多,以短暫、可立即滿足、付出資源較少、較少體力和腦力勞動的休閒種類為 主,如看電視、逛街、喝下午茶,甚至把睡覺和發呆認為是休閒活動的國人所在多有。

即使參與了一些需要體力鍛鍊或腦力思考的休閒活動,卻很少有人會把參與休閒活動當 作一項要認真面對、需進行長期或深入參與、視作投資自己的議題。當然其中不少原因 會造成個人對休閒活動採取最少資源投入的態度,如:收入多寡、教育程度、家庭角色、

身心健康、興趣等。

美國心理學家 Maslow(1970)在「人類動機的理論」裡提出人類需求層次理論,

人在滿足了低階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後,會逐步發展出高層的、精神層面的需求,最 高階段則是「自我實現」,是一種將個人潛力發揮到最大,完成自己內心的目標。在西

2

方社會,自我實現的概念在許多地方可以展現,不論是兒童、青少年、成年抑或是老年,

每個階段都會藉由各種事物或活動來檢視自我實現的程度,這不僅僅只是追求工作、學 歷、金錢、名聲,在西方文化裡,即使「玩耍」都是相當注重個人在其中實踐追求自我 實現的任務。因此「休閒」的概念在西方文化裡,不只是單純的放鬆、休息、娛樂,更 多的是在其中找尋意義。而東方文化裡,對於「自我實現」的概念,多長期限制在儒家 文化「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出仕觀念,重視團體價值、成為團體裡的一份子、達成 團體認可的目標,因此東方文化裡並沒有向西方那樣強調「個人表現」的自我實現,對 不同於傳統儒家價值體系的行動或思維,採取不贊同或迴避的態度。也因此東方文化價 值裡對於「自我實現」的著眼,多放在個體符合團體價值觀的程度多寡(楊國樞、陸洛,

2005)。對於休閒的態度,若不是認為那是浪費光陰的活動,就是歸類為不入流的事物。

以至於東方文化在進入工業社會後,面對生活模式的劇烈變動和對世界認知的衝擊,東 方文化並沒有具備相對應的理解和接納基礎,使得許多西方觀念在進入東方文化後,因 欠缺文化基模使得許多原本立意良善、功效確實的事情,在東方社會裡運作不出更好的 功效,「休閒」即是一例。

東方文化裡多對「休閒」採取應付的態度,認為最重要的是工作,休閒只能偶一為 之,「業精於勤荒於嬉」,不可淪落「玩物喪志」。因此大部分的人對於自己的休閒,多 半侷限在輕鬆、舒適、可馬上操作、可獲得立即滿足、無須後續付出的活動,如看電視、

逛街、散步、玩水、參加遊樂會、吃美食等。Stebbins(1982)在休閒活動的研究裡,

稱此類休閒活動為「隨性式休閒」(casual leisure),相對於此類的休閒活動則稱作「認 真性休閒」(serious leisure)。認真性休閒具有以下特性:堅持不懈(perseverance)、有 規劃的休閒生活(have careers in their endeaors)、顯著的個人努力(significant personal effort)、持續的個人利益(durable individual benefits)、獨特的精神特質(the unique ethos)、 強烈的認同活動(identify strongly with the activity)(Stebbins,1982,1992,2001),Stebbins 對認真性休閒提出一段標準、清楚的定義:「對業餘者、嗜好者或是志工來說,他們對 某休閒活動進行一項有系統的追逐,在典型的範例裡,他們發現這項活動是內容豐富且 充滿趣味的,所以他們生活重心裡很大的比例是放在獲取、展現該活動所需的獨特技巧、

3

知識和經驗上。」

根據研究,隨性式休閒是所有人都會,也都可以從事的,因執行難度不高,也頗符 合一般人對休閒的認知。但認真性休閒卻不似隨性式休閒,認真性休閒需要參與者投入 大量的時間、金錢、資源、心力,需要較高的技巧、能力和知識,也不一定每一次都能 從中得到快樂、滿足,在執行過程裡也常遭遇壓力、瓶頸、挫折,甚至有受傷或生命面 對威脅的危險。Crawford 與 Godbye(1987)在進行休閒阻礙研究時發現,休閒阻礙的 出現會降低甚至中斷休閒者參與休閒活動的意願或行動,他們提出三大休閒阻礙種類:

個人內阻礙(intrapersonal constraints)、人際間阻礙(interpersonal constraints)和結構性 阻礙(structural constraints)。在現今各項資源已相對發達的現代社會,休閒阻礙也不是 難以克服,但一般休閒者對於休閒活動中遭遇的阻礙,往往因此而不容易堅持,放棄休 閒活動似乎也相當習以為常。這一點已經不是單純的休閒阻礙可以解釋,而是個人對休 閒阻礙的解釋,以及個人對休閒活動所抱持的態度。這種狀態與人格的特性有比較深的 相關,如研究登山者內外控的人格特質與休閒自由感的關係(楊元卉,2003),發現有 內控傾向的人

]格特質登山者有較高的休閒自由感,個人內阻礙感也較低,因此個人的人格特質影響 對休閒阻礙的感受及看法似乎是一個影響程度較大的因素。

美國心理學者 Allport(1937)將人格定義為:「人格是指個體心理與生理系統的一種動 態組織,個體用來對所處環境和經驗的事物加以解釋,並以解釋的內容作為回應環境和 事物依據。在生理、遺傳、環境、學習、成熟等諸多因素交相影響下,展現於個體身心 的各方面特質,這些特質彼此間具有統合性、獨特性、組織性、複雜性與持久性。」因 此可以說,人格在很多方面會影響一個人的思考、行為,具有穩定性、一致性、持久性、

獨特性。Phares 與 Chaplin(1997)也提出對人格的定義:「是一個人的思想、感情、及 行為的獨有模式,每個人間展現的模式都不相同,而它不因時間、情境的不同而改變,

始終保持一致。」(引自鄭紹可,2004)因此我們可以知道人格在大部分的情況下,不 受環境改變而發生變化,因此也可以據此推論或預測一個人會有的言行或態度模式。在 休閒活動的領域裡,個體較不是因為受到限制或強迫而去進行某項休閒活動,絕大部分

4

是由個人自由意識去選擇是否從事休閒活動、選擇休閒活動的種類、是否要克服休閒活 動中的阻礙,在這樣的狀況下個體表現出哪種休閒態度、如何面對休閒活動,其中的個 別差異就是人格差異所引起的。

國內外學者與研究,已有許多認真性休閒與各項休閒相關因素間的相關研究,但是 對於認真性休閒特徵的根源究竟從哪裡來?以及認真性休閒是否有人格特質上的個別 差異或差異的特徵?近代相關的研究並沒有更多直接的探討。為什麼面對相同的休閒阻 礙時有人會輕易放棄休閒活動,有人卻會堅持努力、找尋方法或資源來克服?其中是否 存在對休閒阻礙的不同態度?找尋出認真性休閒者的人格特質,與對休閒阻礙的態度,

或許可以提供教育或休閒產業從業者,面對不同類型的休閒參與者可以提供不同的策略 和活動方式,抑或是為自己的休閒產業目標定位。以上就是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