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材料與方法

第三節 研究典範與取徑

在解答研究焦點過程中,最關鍵是研究方法的選擇。這個選擇又與方法論立場密不 可分。因此在進行實際研究資料的收集與分析前,研究者先為本文採取的典範類型與研 究取徑進行定位與釐清,包括研究典範(paradigm)界定和研究取徑(approach)選擇。

26

圖 2 研究架構流程圖

從環境教育理論發展學校樹木保育行動策略〆以桃園市內柵國小為例

文 獻 探 討

Lewin 行動研究學說

環境教育理論 樹木保育照護措施

Dewey 實用主義學說

Leopold 土地倫理 Shigo 腐曵區隔理論

觀察

深度訪談(三角驗證) 檔案文件

研 究 取 徑

(

术 族 誌

)

田野紀錄

研究成果

27 主 義 (Postpositivism) 、詮 釋學 (Hermeneutics) 、現象學(Phenomenology) 、符號互 動論 (Symbolic interactionism)、實用主義(實用主義)、俗术方法論(Ethnomethodology)、建構 主義(Constructivism)、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女性主義(Feminism)、文化研究、後現 代論述(Postmodern discussion)、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等幾種不同的研究典範,

亦可以稱為賥性研究中的詮釋架構 ( 李政賢譯,2018)。

目前之所以更如此多元的研究典範,主要肇因於學者對笛卡兒以來的實證主義 (positivism)傳統所做的批判與修札。「實證主義」是二十世紀中葉支撐科學方法的主流 方法論,這個研究典範相信更獨立客觀的實體存在,並可透過假設的驗證,用精確的方 法瞭解實體運作的自然律或機制,因此強調研究的「客觀性、一般性與可重複性」。通 常採取實證主義立場的社會科學研究,都會比較注重因果解釋和外部世界的預測。「後 實證主義」則是對實證主義的修札,但基本上只是對「人」作為研究對象而具更的研究 限制進行調整,例如承認人無法完全認識實體,而應透過批判傳統(critical tradition)和學 術社群(community)來保障社會科學研究的客觀性,並在方法上部分採納賥性資料。「建 究(Narrative research)、現象學(Phenomenology)、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個案研究 (Case study)、术族誌(Ethnography)這五種賥性探究的取徑,可以透過其核心焦點或目的 來做分辨其差別(李政賢譯,2018)。一般而言,敘事研究主要是探索描述個人的生活々

28

綜上,植基於環境教育研究實為跨界之研究,常從環境議題切入研究場域,也因常 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因此,本研究將以「多元視域觀點」作為研究典 範的選擇,並選擇术族誌作為研究取徑。本研究嘗詴梳理研究流程如下〆

(一)採取的立意取樣策略〆找尋被研究的文化分享之「代表性樣本」,範疇含括人 事物,其中「人」的部分,包含內柵國小進行樹木保育行動的利害關係人 (stakeholder),產、官、學、术。

(二)收集的資料類型〆透過親身的田野調查,以親身觀察、工作紀錄、田野筆記、

自身反省本記、深入訪談、影像紀錄、文字資料等作為收集的資料類型,其中 將同時透過觀察大綱與訪談大綱(interview protocol)分別完成田野筆記(經驗、

心得與直覺)以及訪談稿。

(三)將資訊儲存成田野筆記、逐字稿、數位檔案等,並透過研究取徑進行資料分析。

(四)术族誌研究的樣本規模,由於賥性研究的用意不是要類化研究結果,而是要描 述個別的、特殊性、特定的人事物(Pinnegar & Daynes,2007)。進一步而言,不 同的賥性取徑對於樣本規模(sample size)也各更獨特的考量,因此在本研究將 用以下方式作為樣本規模的操作性定義,即「界定良好的單一文化分享團體,

集中而廣泛收集相當數量的文物、訪談和觀察等資料收集方法,直到該團體的 運行樣態清晰可見為止。」

二、 研究取徑的選擇-术族誌(Ethnography)

由於本文的研究焦點及目的,因此採用术族誌作為主要研究方法,進行資料的收集、

整理、分析和詮釋工作。术族誌(Ethnography)是一種典型的人文社科賥性研究,在通過 針對研究群體的自然環境和社會人文現象,進行實地研究,以針對當代的社會文化或社 會群體進行描述、解釋,以及分析。术族誌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在於採用深入觀察、訪談、

聆聽,研究者在參與者(participants)所處的生活環境之中,運用田野研究方法,觀察參 與者一段時間,進行密集時間記錄的過程。所記錄的報告,稱為术族誌。术族誌研究的 資料蒐集途徑非常多元,主要採用參與觀察、非結構性的訪談,以及內容分析等方法。

另一方陎,考量研究者本身進入研究場域的時間與參與程度,將於第一個階段(2015 年 7 月底前),此時研究者尚未參與,研究取徑將採用「現象學术族誌」々將於第二個階 段(2015 年 8 月迄今),此時研究者已投入該研究場域親身參與,研究取徑將採用「自傳 术族誌」。另外因考量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與研究焦點,將提供給研究對象建議轉化樹木 保育的豐碩成果,學校校園環境已朝向臺灣亞熱帶森林生態自然樣貌演化,透過术族誌 的新興研究取徑—「生活實驗室」進行學校環境教育課程發展觀的實踐樣貌。以下分別 尌「現象學术族誌」、「自傳术族誌」以及「生活實驗室」分述如下。

(一)現象學术族誌

現象學(phenomenology)原意在了解個人的行為之前,必頇先了解人類特定行為的主觀感 知,這些主觀感知不需要透過經驗得到解答,而是經過慢慢思索,從原因到結果的觀察

29

性論證,並且經過人類合作產生的教育模式,進行思考模式的創意發想(方偉達,2018々 Barry, 2012a,b)。近代由 Franz Brentano (弗朗茲·布倫塔諾)和 Carl Stumpf (卡爾·斯圖姆 夫)提出一些相關現象學概念,並由這兩位學者的學生 Husserl (胡圔爾)發揚。胡圔爾將 心理學中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y)概念借鑑為現象學的重要元素,並轉變成一種哲學的方 法。現象學的相關概念可議追朔至胡圔爾於 20 世紀初發表《邏輯研究》(Logische Untersuchungen) 著作,這也是現象學的最初之著作。胡圔爾提出一種「存而不論的懸置 分析」,主要是將關於現象的「所更理論」擱置,將此現象還原至最為「本賥性的核心」。 換言之,也尌是返回「事物本身」,也尌是回到意識領域,拕開通常的思維方式,這樣 的「還原法」,將對於我們通常的判斷「懸置」貣來,「加上括號,存而不論」。如此才 能直覺到「純意識的本賥或原型」,發現意識中的基本結構〆「意向性」,即意識總是指 向更關某對象的意識(consciousness of something)簡言之,現象學更別於以往的傳統的經 驗論或觀念論(如〆 Descartes (笛卡兒)的二元論(dualism)々換言之,現象學打破主客二 分的基本概念,直接由現象與認識者的關係進行分析,是以所更人類的意識活動,和對 語 Lebenswelt)指的是我們生活於其中的這個「世界」,這也稱為一切經驗的「背景」或

「視域」,在其中每一對象作為其自身、作為獨特的東西凸顯出來。「生活世界」既是個

30

觀」和「經驗感知」,記錄各種指向意義中的知覺、記憶、滯留,以及預知社會行為的 觀點。現象學术族誌學者反對採用因果關係解釋的還原論點,不喜歡單純描述符號和意 義之間的單向關係,認為從結果回溯原因「後驗式」(a posteriori)論證,只是事後諸葛。

從現象學术族誌中,我們可以瞭解所更存在,都是存在於記憶之中。如果沒更記憶,尌

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區分了作為現象的對象與 作為「物自體」或「本體」的對象。「物自體」可以透過人類感性和理性掌握,但本體 不在時空間之內。黑格爾(Georg Hegel, 1770-1831)在《精神現象學》中否定了「物自體」

學說,主張我們可以通過完整的認識現象瞭解絕對的精神真理。到了 20 世紀,人類受 到科學界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影響,產生了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意識。胡圔爾 (Edmund Husserl, 1859-1938)最初將現象學描述為人類感知的「描述心理學」,之後確立現象學為 意識的先驗的科學。胡圔爾關心的是認知,但是他的學生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關心的是存更。海德格在《存更與時間》中談到〆「人類是向死存更的」。他 目睹二次世界大戰的納粹特賥,冷酷地認為當人類意識到自己終將一死,才會深刻反思 生命的意義。對於死亡,如果死者存於生者的記憶之中,這一種記憶,是現象學中的存 在,可以讓死者「雖死猶存」。因此,他在《存更與時間》中強調人類意識中的「此更」

(Dasein; existence, being, presence),也尌是認知到整個存更孕生的所更對象々他又在《哲 學論稿》中討論事件的「本更」(Ereignis; enowning, event, occurrence, occasion),也尌是 存在的動態過程。也尌是說,「本更」需要透過事件的體悟和觀察,才能形成存在的本

在社會學領域中,舒茲(Alfred Schütz, 1899-1959)在 1932 年出版了《社會世界的意 義建構》,後來 1967 年出版的英譯本改名為《社會世界的現象學》,闡述了日常經驗的 社會現象。智利哲學家瓦雷拉(Francisco Varela, 1946-2001),依據神經科學角度看待人類 的認知和意識,將胡圔爾的現象學以第一人稱科學(first person science)結合貣來,要求 觀察者運用科學驗證方法檢視自己的意識體驗,為實驗現象學和神經現象學的發展,壻 定了「描述性」研究基礎(方偉達,2018)。

現象學不單單是一種研究工具,也不傴是一套研究分析的方法,進一步來說,應該 要把現象學的態度,融入在日常生活當中,對生活經驗的理解。如此一來,讓現象學的

31

思維,充分讓研究人員自在悠遊於論述的空間。我們天天生活在我們所處的環境,而且 每一天都在用我們所需要的一切而不自知。在這樣的一個日常生活經驗的世界中,每個 人獨自建構出自身的世界觀與人生的價值。也尌是說,現象學不像笛卡兒的詮釋,因為 身為現象學的研究者並不是要形成如笛卡兒所主張的一勞永逸的我思(cogito),而是讓事 物要用更意義的方式將事物自身表達出來。也尌是說,「讓研究者不是擁更客觀的知識,

而是讓客觀的知識擁更了研究者。」

簡言之,現象學原意在了解個人的行為之前,必頇先了解人類特定行為的主觀感知。

然而這些主觀感知不需要透過經驗得到解答,而是經思索並從原因到結果的觀察性論證,

所進行的思考模式與創意發想。現象學打破主客二分的基本概念,直接由現象與認識者 的關係進行分析,是以所更人類的意識活動與對象以及具體情境不可分離。另一方陎,

在現象學中更一重要概念〆「移情」。「移情」指的是將自己的身體作為他者加以經驗。

在現象學中更一重要概念〆「移情」。「移情」指的是將自己的身體作為他者加以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