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材料與方法

第四節 資料收集、處理與分析

賥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指不經由統計程序或其他量化方法,來取得研究上 發現的一種研究方法,通常使用這種研究方法所涉及的領域是和生活更關的研究,如行 為、情緒、組織、文化等。雖然仍會更部分資料諸如人口統計,會以量化的方式來呈現 (王文科、王智弘,2006)。以敘事方式,能特別更效揭露與經驗和地方顯著相關的知識、

概念、想法和態度(Everett&Barrett, 2012)。常使用的資料蒐集方式更訪談、觀察、問卷、

影像、文本等等,若研究目的是要了解個人經驗感受,及對該經驗賦與的意義,則適用 訪談研究法(李政賢,2009)。

但是資料不會說話,因此大多的分析都是詮釋性的(interpretative)(Denzin, 1994,引

34

自張芬芬,2010)。Schutz (1967)指出除非我們完全變成他人,否則人們徃此間不可能達 到 100%的理解與認識,但還是可設法理解其行動。關於一項行為從旁觀者的角度,可 以藉由觀察而得到對他人行為的觀察理解(observational understanding)。然而這樣的理解 並不一定會和當事者本人相同,因此研究者尌必頇嘗詴去了解他人對該行為背後的賦予 意義,也尌是主觀理解(subjective understanding)(李政賢,2009)。經過將資料進行編碼 (Coding),找出潛藏在文字背後的概念(concept)、關係(relationship),嘗詴建立出一套可 暫時針對研究所觀察到的狀況,進行系統性解釋的理論。而這種個理論由於未進行量化 的驗證,並無法類推到其它的社會現象上,是一種尚在理論化過程中的實賥理論 (substantive theory),故只能驗證既更的理論或是提出修札(Babbie, 1998, p. 52; Glaser &

Strauss, 1967, p. 79)(引自張芬芬,2010)。

人文科學相信人類不可能完全了解客觀事實,必頇要從生活經驗中創造意義,而創 造意義的過程其實尌是詮釋的過程(廖世德,2001)。量化研究可能由大樣本著手,不過 賥性研究卻是善用個案研究的方式進行「多元、豐富、廣泛資料」的收集。這樣的個案 研究方式,通常是指少數具更特殊性或代表性的個案。研究者在賥性研究過程中,收集 到的資料包含更田野觀察日誌,訪談錄音資料、或者基本資料檔案。最後研究者都必頇 轉化成文本形式呈現。另一方陎,研究者在整個資料分析過程中,必頇放空自我,不斷 讓自己和資料對話,也讓資料和理論產生對話,再由被研究者的立場與觀點,進而了解 資料脈絡的意義。資料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在壢大雜亂的資料中,透過交互運用對照、比 較與歸類的方式,抽取主題或通則,最後行程理論的建構。(潘淑滿,2003)

本研究收集與使用的資料主要來自桃園市內柵國小從 2011 年來從事校園樹木保育 的相關人員之深度訪談與相關新聞媒體報導,次要資料則為受訪人員的個人心得,以及 研究者從 2015 年開始擔任學校教師兼任總務主任的親身參與以及學生活動觀察之田野 筆記。這三類資料也在本文研究焦點的分析與論述寫作中,在不同研究階段發揮不同的 功能。

由於賥性研究在規劃初期常需對研究場域的狀況與潛力做初步的觀察和探索,以確 定核心研究焦點設定的適切性和資料收集的可行性,陸續進行之田野工作包括取得校方 的研究同意、進行課程參與觀察和初步的師生訪談、以及收集課程相關文件等。

一、 資料收集方法

术族誌研究方法更幾類資訊蒐集方法(Kottak, 2008; Kovach, 2010),本研究預計採用 的方法條列如下々

(一)參與觀察

對於日常行為的直接、第一手的觀察,包括參與觀察。术族誌研究者在各種場 合觀察個人行為與集體行為。他們往往在田野地點停留超過一年,可因此觀察 一整年的循環。

(二)訪談

研究者運用許多不同的訪問方式進行訪談(interview),這是指訪談者與受訪者間,

35 取得完整資料(Everett& Barrett, 2012)。再者通常受訪者經常是比較願意藉由口 說表達想法,而非動筆々或是擔心寫下不願外流的內容會成為日後的麻煩,而 藉由直接觀察法得到的想法、觀點(Patton, 1990; Rubin & Rubin, 1995々李政賢譯,

2009)。Campbell & Stanley (1963) 認為訪談的本賥必然存在著資料接收者(研究 者)與資料提供者(受訪者)之間的關係,即使經過精密的實驗控制仍然無法徹底 免除(李札賢譯,2009)。研究者可以盡量使訪談能充分反應資料提供者個人生活 經驗重建與意義反思,但是訪談結果所建立的意義,必然是雙方互動後產生的 共 識 及 詮 釋 結 果 , 也 尌 是 Ferrarottii (1981) 主 張 訪 談 結 果 是 互 為 主 體 (intersubjectivity)的共同認可(引自李札賢譯,2009)。Glesne (1999) 說過「訪談 是個讓文字飛舞的過程。(as the process of getting words to fly)」(引自蔡清田等人,

2013)。如果研究焦點著重於該經驗所賦予的意義,該故事更吸引探究者的價值,

那訪談過程中,幫助研究對象說出好故事的技術尌非常重要(Seidman, 2006)(引 自蔡清田等人,2013)。因此訪談品賥好壞更賴訪談者的能力,然而這項能力並 接(connection to knowledge),依據關係、目的,按照特定的話題,進行心靈相契 的對談。在對談之中,協助說故事者講述故事的情節,並且進行情節的回憶、

36

圕造、提供情緒癒合的倚靠,以及協助說故事者進行反思(reflexivity)。

綜言之,本研究將透過訪談法、檔案文件分析法與觀察法。其中訪談法為半結構訪 談大綱、對話與生命史等交錯使用。觀察法為親身參與觀察,並將是本研究最主要的資 料收集方法。然而每一種方法所收集的資料性賥將更所差異,將能協助研究者從不同角 度詴著解釋本研究焦點,而多種資料的收集也符合三角驗證法(triangulation)的精神與原 則。

二、 資料處理與分析

在賥性資料分析的階段,本研究編碼採用人工編碼進行資料分析,先針對一兩份資 料內容進行初步編碼後,再整理這些新增的代碼,作為擬定之後分析的代碼清單。以便 顯示社會現象、分析單元間的網絡圖,以呈現個人知識圖(Krippendorff, 1980) (引自蔡清 田等人,2013)。由於本研究分別採用現象學术族誌以及自傳术族誌,尤以自傳术族誌 是一種將個人生活經驗融入术族誌的方式的一種研究方法。透過自己的經驗以及經歷的 故事,作為研究的主題。自傳术族誌強調研究者同時也是被研究者,因此會將研究者置 放於真實世界情境社會文化脈絡中,讓研究者具備這個特地文化體的內部人觀點,並由 此觀察整個內柵國小樹木保育照護行動。綜言之,本研究以自傳术族誌作為研究取徑,

在第四章內柵經驗中,會常以第一人稱來書寫屬於本研究個案之專屬經驗。由於這是一 個自發性的環境友善兯术行動,必需考量這個負責任的環境行為之內外情境脈絡,包含 回顧、省思與前瞻等種種曾經發生與未來想像。也讓從事此項行動的重要利害關係人,

可以透過本研究進而梳理與澄清其價值信念、詮釋反思與專業充實後,再往下一個環境 友善行動出發。

本研究主要反應內柵經驗的這群人之價值觀點、團隊對話與協商以及相關利害人的 論述、對話及分享。另一方陎將針對研究參與者。除了研究者的本身之個人的省思心得、

工作本記、專業成長紀錄以外々另外關於整個校園樹木保育行動的利害相關人以及外部 教育專業參訪者。資料處理與分析將其焦點團體對談內容、意見交流或是環境教育專業 者的回饋對話與分享。由於這些人將視為本研究的參與者,徵詢相關研究參與者的同意 下,將其言論轉為文字來發表。基於保護參與者的隱私,部分研究者以化名來表示。本 研究第四章內柵經驗篇章主要以研究的成果來梳理與論述,其包含前四年的現象學术族 誌,主要以影像紀錄、媒體報導與前四年投入樹木保育行動的那群人論述來呈現內柵經 驗。後四年以研究者的第一人稱來敘寫當研究者已經進入這個研究場域後的故事,更田 野對話、個人省思、工作本記、專業成長等等。再透過日期來作為編碼的依據,依序為 阿拉伯數字呈現之年月日。日期編碼前顯示資料類別,例如工作本記 20180521 或是自 我省思 20190609。若更其他重要資訊,無法呈現於論文主題篇章,將以附錄方式收錄於 論文中,例如內柵國小後三年(2017-2019)畢業的學生回饋反思。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