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知識即是力量,而閱讀是獲得知識最主要且最有效的方法,因為一切的 知識均是由閱讀開始。謝金美(2008:2)認為:「閱讀是教育的根本,打開一 本書,就是打開全世界,推動閱讀比什麼都重要。」柯華葳(2008:78)指出:

「閱讀讓我們透過文字與符號掌握知識。閱讀能力高的國民,可以迅速透過 閱讀掌握知識和訊息,國家競爭力自然增加;同時也能透過閱讀學習,參與 社會活動,和享受閱讀的樂趣。」

齊若蘭(2004:17):「曾大力推動兒童閱讀的前教育部長曾志朗指出:『閱 讀是教育的靈魂。』自小養成閱讀習慣,等於有了一生都能擁有的智慧。因 為唯有透過閱讀,才能打破課堂教育的限制,也才有了終身學習的可能」。喜 愛閱讀的孩子能接受任何一種與自己不同的人,體諒他人,並為他人設想,

這些都能帶給他豐富的人生經驗。「藉由閱讀所培養的能力交互形成,進而在 孩子的腦中自然形成網路,這將是孩子未來生存所需的重要能力」(鹿谷譯,

2006:44)。

國際學生評量計畫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報告指出,閱讀能力與國家競爭力呈現正相關,閱讀能力愈高的國家,

國家競爭力也愈高。因為閱讀能力愈強的人,愈有能力蒐集、理解、判斷資

訊,以完成個人目標、增進知識,並運用資訊,有效參與現代社會的複雜運 作,使國家競爭力得以提升。因此,各個國家均積極推動學生的閱讀活動,

希望藉著提升國民的閱讀能力來提升國家在知識經濟上的競爭力。

但是,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小學每週國語上課時數縮減,影響學生國 語文作文書寫及表達能力;加上現今家長偏重英語教育,疏於培養孩子的閱 讀能力,導致學生國語文能力普遍低落。「研究指出,台灣小學生的國語上課 時數明顯低於亞洲鄰近國家…」(鹿谷譯,2006:62)。值得注意的是,2006 年由國際教育評估協會(Interantional Assoco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IEA)主導,每五年舉辦一次的「國際閱讀素養調查」(PIRLS)中,

台灣在 45 個國家/區域裡,排名第二十二名。但是,在同樣參加評比的亞洲 國家中,香港是第二名,新加坡是第四名,可知台灣閱讀教育還可以有很大 的進步空間。

這個調查結果頗為反諷。因為我國自行政院文建會將 2000 年訂為「兒童 閱讀年」以來,即展開一系列推廣閱讀的計畫。而前教育部長曾志朗更在任 內大力推廣閱讀運動,希望閱讀的希望種子能從小紮根。大多數的學校以學 生的閱讀心得報告或學習單來呈現閱讀的品質,賴苑玲(2002)就曾指出學校 推行的閱讀活動重量不重質,唯有真正將時間花在讓學生自由表達和發問、

討論的方式,才能了解學生閱讀的深度為何。PIRLS (2006)調查研究指出,「每

天」閱讀完寫作業或交報告的學生,其成績比每週一次,或是每月一次的學 生,閱讀成績差。因此,光是閱讀心得報告量的增加,不代表學生的閱讀能 力也同時提高,必須透過討論、發表等方式來增加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柯華葳(2006)認為書不是讀過就好,讀完要思考、要與人分享,對書的 認識才能更加深入。閱讀內容時,喜歡討論是必須要培養的能力。能討論所 讀的學生,比較可能會參與在閱讀當中;且學生參與討論時,不只學習與人 互動和發展溝通的能力,同時也要學著對自己的學習負責(谷瑞勉譯,2004)。

當然,家長的社經地位和教育程度,也會影響孩子的閱讀能力。齊若蘭(2004:

33):「但根據 PISA 的研究,文化資產的影響力更勝於實質財富。家裡的文學 作品、詩集、藝術品愈多,父母愈常和孩子討論書籍、電影、電視節目的內 容,通常孩子的閱讀能力也愈強。」 連翠茉(2001:104)認為:

打開一本書,共同閱讀,而後討論,對孩子而言,是一個共同情境的延伸完成。書中 的情境因為共讀,所以共振的焦點容易集中,閱讀可以深化內在的心靈與外在的人際 關係。…透過閱讀,因為情境的氛圍完整,孩子的思考便熱絡起來,經由他們自己熱 絡的討論,言行才容易內化,只有經過內化的行為,才是確實的完成…。

唐鑫在《學習,從閱讀開始》一書中也明白指出:

閱讀的過程,除了純粹的讀,還應該有思考討論。最好根據孩子的能力,給他充裕的 閱讀和思考時間,但是距離討論的時間也不能太長,以免遺忘或因而失去討論的熱情。

通常我們讀完一本書或文章,會急著想跟別人分享讀後心情、感受、心得收穫、對書 或文章不解的部分以及對書或文章的評價。(唐鑫,2008:18)

綜合上述,閱讀後的討論活動對讀者來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活動。透 過討論,讀者能再次回顧文章內容,傾聽他人不同的看法,綜合討論者的想 法,讀者能再次建構對文本的意義,因此,對讀者的閱讀理解能力應有所提 升。而且現行的九年一貫課程強調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藉由閱讀討論活 動正可培養學生表達、溝通與分享的能力;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的能力以 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等基本能力的獲得(許惠玲,2007;楊淑純,2004;

劉逸青,2004)。然而,陳素惠(2004)以閱讀討論教學的方式進行研究,發 現國小三年級學生在進行閱讀討論教學後,其閱讀理解能力並沒有顯著的改 變。研究者對此一結果有濃厚興趣,希望能藉由實驗研究探討閱讀後的討論 活動對三年級學童閱讀理解的成效。

研究者所服務的學校,自民國八十八年以來實施全校性的閱讀心得寫作 活動,鼓勵學生看完課外書後,書寫心得單。心得單累積到一定的數量後,

可分別兌換小學士、小碩士及小博士等頭銜。此外,在每學期的學期中,會 舉辦一次以學年為單位的讀後心得寫作競賽,從各學年學生作品中選出優秀 的讀後心得作品,予以表揚,期望透過讀、寫的過程來增進閱讀能力。但大 多數的班級,除了每學期中,寫一次規定的讀後心得單之外,並未在學生讀

完課外書後,進行相關的閱讀後活動。而閱讀後有寫心得單的班級,因教師 面對繁雜的班級教學及級務處理,已無較多的時間指導學生閱讀心得寫作,

以致回家所寫的心得單內容常是乏善可陳。況且,把閱讀心得單當成作業,

則學生對閱讀課外書會有壓力,在寫心得單時,也常有敷衍了事的情形。對 於這樣的結果,讓研究者對學生寫閱讀心得單的量與其閱讀理解能力之間是 否成正比產生疑惑。基於此,研究者進行此研究,探討比較每週一次閱讀後

「書寫心得單」與閱讀後「小組討論」兩種方式對學生閱讀理解的成效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