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閱讀討論活動

閱讀討論,或稱為討論,或稱為小組討論,也有學者稱之為閱讀後討論,

名稱雖然不完全一致,但其內涵卻大同小異,都是指教師鼓勵學生對於教學 內容或閱讀材料與他人互動討論,或是提供學生閱讀討論的機會。無論是同 儕之間的討論或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討論,皆可提升學生的閱讀動機及閱讀 行為(郭翠秀,2006)。本研究統一其名稱為閱讀討論,至於各學者使用名稱 不一,但內涵相似者,則一併探討之。本節就閱讀討論的意義、閱讀討論的 目的與功能、閱讀討論實施的方式及與閱讀討論的相關研究依序進行探討。

壹、閱讀討論的意義

學者 Gall(1987)曾界定「討論」的定義為:「一群人聚集在一起,為了達 成某種教學目標,透過言語表達,傾聽和觀察對方的手勢、表情等過程,彼 此溝通意見」。林秀娟(2001:8)認為:「依據這樣的定義加以延伸,閱讀討論 的意義,是讀者為了達到學習閱讀的目的聚在一起,經由說、聽和觀察的過 程,彼此進行意見的溝通。」討論也是一種探究與解決問題的歷程,所有參 與的成員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與想法,參與者的心態是開放的,所有人要 尊重其他人的意見與想法。谷瑞勉譯(2004:3)作者認為:「討論是將認知的 參與,延伸到參與者能積極介入彼此的對話,而不是被動的記憶可能不具個 人意義的問題的答案。」在《說來聽聽—兒童閱讀與討論》這本書中,作者 指出:

從閱讀理論與讀者反應的角度檢視,研究愈深入,愈發相信「討論」在閱讀過程中確 實扮演核心的角色;不論是一名最成熟的讀者,或者只是一位剛開始學習閱讀的兒 童,討論的重要性都不容忽視。(蔡宜容譯,2001:22)

「討論是所有參與的人將讀了一個文本之後的思想、想法、感覺和回應,貢 獻在這個事件上,當參與者在一個社會情境中交換想法時,參與者與別人的 互動就可能逐漸萌發新的了解和意義。」(谷瑞勉譯,2004:7)。柯華葳(2006:

138)認為:「討論是雙方透過語言的互動把自己思考呈現出來的方式之一,是 雙方思考的交換,也是孩子學習思考的機會。因為想法本是自己的、是私密 的,因為要對方知道自己的立場,所以透過對話,把自己的思想外顯。」林 秀娟(2001:9)認為:

讀者本身的先備知識不盡相同,雖然讀了相同的文本,但每個人對於書本可能都會有 不同的解讀,藉由和他人的溝通可以檢視和反省自己的想法。為了能夠更精準的解讀 文本,能從各種不同角度切入文本的意義,或將閱讀的意義活化到生活中,因此,透 過討論來學習閱讀,便顯得必要。

在 1980 年末期的美國小學,採用以文學為基礎的閱讀課程,配合閱讀課 程而進行的「討論」活動,即孩子以閱讀、討論及寫作的方式,對文學作品 作回應,進而建構、提煉文本更深一層意義,最終使讀者具有批判性思考的 能力(Lesley & Linda,1996)。「討論」在這樣的閱讀文學課程中,是很重要 的一環。藉由討論的過程,學生以個人的背景來表達自己的意見,更可以學 習聆聽別人不同的見解,並加以融合或修正,進而建構出閱讀的意義。因此,

將閱讀與討論合而為一,閱讀後引發討論,討論後能促進更多的閱讀,這樣 的循環,使得讀者能透過討論的方式,培養更多元的思考,並能以批判性的 思考方式閱讀文本。曾照成(2002:30)根據文獻與學者所提出討論的特徵分

析,提出閱讀討論的特徵如下:

一、具有一個主題,且談論的內容與主題有關。二、透過語言及非語言的方式彼此交 換意見。三、其目的在分享個人觀點與感受或尋求能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意見。四、

是學生取向的,且是一種具參與及互動的策略。

綜合上述,閱讀討論是一種有意義的對話,它必須是二人以上,談論著 共同的主題,而且是彼此交流的活動。所以,閱讀討論不僅是一種能在團體 中分享個人想法,從中了解他人不同的見解,學會尊重且包容他人不同看法 的活動,更能促使學生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學會建構對自己有意 義的知識系統。藉由師生間或學生之間的討論,可以讓彼此都學習到不同的 思考面向,聆聽他人不一樣的觀點,因此,就閱讀而言,閱讀後討論是一項 很重要的活動。

貳、閱讀討論的目的與功能

Sutherland 和 Arbuthnot(1986)認為閱讀討論可以有很多目的:

它可以讓小朋友對作者的寫作目的有所洞見,並且可以幫助他們對書本的品質內容作 合理的評價;可以幫助小朋友開拓很多由書中得到的人生經驗,不論是年老、貧窮、

失怙、或者殘障的問題或者故事主角價值形成的方式以及因此改變行為的方式;它更 能幫助小朋友發展對他們無法接觸到的人進行理性移情(林秀娟,2001:9)。

楊淑純(2004:19)認為:「討論是一個複雜的思考與社會互動的歷程,是 兒童與教師、同儕間用語言作有目的的互動,表達思考的活動,可提升思考 的層次。」Clark 與 Starr(1996)認為討論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練習思考的機 會,經過自己想法的表達與得到的回饋,討論能發展出極佳的創造性思考。

透過討論可以看到參與者對主題提出許多不同的觀點,因為在與他人的言談 互動中,會引發新的啟發,並建構出新的看法和認識,進而產生不同的思考 (Dillon, 1994)。

一、討論的目的

研究者參考林秀娟(2001)及其他文獻資料,再重新整理閱讀討論教 學在教育上可以達到的目的,有下列幾項:

(一)建構意義

讀者反應論的鼻祖羅蘭巴特(1994)認為意義不是單獨由文本或讀 者來建構,是讀者與文本互動的結果。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與文本所 產生的互動,才是創造出文本意義的關鍵。當讀者和讀本互動時,就 會形成個人的語文經驗,個人不停的與各類的文本互動時,就會使得 個人的語文經驗能夠不斷累積。讀者會根據自己的背景知識對文本進 行解碼,因此,每個人對於文本的詮釋會有所不同。

讀者透過閱讀後的討論,不僅可表達出自己的觀點,並且能聆聽他

人的觀點,融入讀者個人的反應中;再依讀者個人先前的想法來建構屬 於讀者本身的意見。這樣結合了個人反應及他人反應的分享討論,可以 創造出另一種思考和推理,如此一來,讀者便會持續地使用這樣的方式 來建構自己的閱讀意義(Jewell & Pratt,1999)。因此,閱讀討論教學 中的討論分享,可讓學生達到建構意義的目的,等學生能將討論過程中 的多元思考模式內化後,則學生就有可能成為一位獨立自主的讀者。

(二)激發閱讀動機和改善閱讀態度

學生對同儕共同討論與合作的看法大致持肯定的態度,無論在觀摩 學習、同儕互相提供支持以及回饋、學生所感受到的上課氣氛與同儕 情誼方面,都是支持學生喜好團體討論與互相合作的閱讀教學方式之 原因,而在同儕討論中互相達到問題解決的目標也是原因之一(許淑 玫,1999)。閱讀討論與學生的閱讀動機有關,老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

要求學生進行同儕討論,則學生的正向閱讀動機較高,負面閱讀動機 較低(郭翠秀,2006)。Chambers 認為讀者看完一本喜歡的書之後會有 兩種回應:

一種是期待能再經歷相同的閱讀樂趣,這種感覺會驅使讀者再重讀一次這本 書,或是想去看看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者是相同主題的更多作品,甚至就 只是單純地想再去閱讀其他的書籍。如此一來,讀者就會有動力再去選讀其他

的書,再次歷經另一個閱讀循環。另一種回應是,讀者會迫不及待地想和人談 論自己的閱讀心得,並且會期待其他人,尤其是自己好朋友也能夠和自己歷經 相同的喜悅,希望能探究出內心深處的感想,並試著整理出這本書所帶給讀者 的意義(許慧貞譯,2001:23)。

由上述 Chambers 的第二種回應可以知道,同儕間的影響力是十分深遠 的。透過討論,學生能夠獲得情感上的激發;也能從別人的對談中,

再次檢視自己的觀點,並與他人的觀點比較;並且會影響同儕對閱讀 的熱忱。常參與同儕或者家人對閱讀討論的學生,比起那些不常與同 儕或者家人討論的學生,有更高的閱讀動機和閱讀成就分數

(Gambrell,1996)。「在傾聽別人的讀書經驗,並且與人分享自己心得 的過程,透過某種型式的讀後心得發表,參與者可以交換資訊,分享 熱情,也提升探索不同閱讀領域的意願」(蔡宜容譯,2001:21)。由 此可見,透過團體間的討論,對於學生在閱讀動機及閱讀態度上都有 正面的影響。

(三)閱讀能力的提升 Chambers 認為:

團隊中的每一位孩子,不論資質如何,只要他們與人分享閱讀中最直接的觀察,

很快就能累積文本的認識,抓住文本的精神和意義,即便是複雜或抽象的概念,

一旦以這種化繁為簡方式進行理解,孩子很少有人入寶山空手而回。(蔡宜容

譯,2001:61)

由以上敘述可以知道,讓學生與人分享閱讀後的想法,有助於學生對文 本的理解。討論有助於提升學生的思考層次,對於身為讀者的教師也有 很大的幫助。它能增加成年人對於文本特點的瞭解,同時也讓他們明瞭 小孩回應在該文本的焦點,以及分析、詮釋該文本的方式與重點,這些 知識有助於他們將來設計語文課程活動,以及協助提升文學討論的品質 (Lehman & Scharer,1996)。進行閱讀討論時,藉由群體集思廣益的行 為,可以使讀者對一本書的認識與理解拓展到個人思考時無法達到的程

由以上敘述可以知道,讓學生與人分享閱讀後的想法,有助於學生對文 本的理解。討論有助於提升學生的思考層次,對於身為讀者的教師也有 很大的幫助。它能增加成年人對於文本特點的瞭解,同時也讓他們明瞭 小孩回應在該文本的焦點,以及分析、詮釋該文本的方式與重點,這些 知識有助於他們將來設計語文課程活動,以及協助提升文學討論的品質 (Lehman & Scharer,1996)。進行閱讀討論時,藉由群體集思廣益的行 為,可以使讀者對一本書的認識與理解拓展到個人思考時無法達到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