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本文主要涉及對朱子《四書章句集注》的檢討及省思,在正式交代本文撰作 緣起之前,不妨以錢穆先生的一段話開始:

在中國歷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兩人,接在中國學術思想及 中國文化史上發出莫大聲光,留下莫大影響。曠觀全史,恐無有第三人堪 與倫比。孔子集前古學術思想之大成,開創儒學,成為中國文化傳統中一 主要骨幹。北宋理學興起,乃儒學之重光。朱子崛起南宋,不僅能集北宋 以來理學之大成,並亦可謂其乃集孔子以下學術思想之大成。此兩人,先 後矗立,皆能匯納群流,歸之一趨。自有朱子,而後孔子以下之儒學,乃 重獲新生機,發揮新精神,直迄於今。1

此番評論精約地勾勒出中國儒學前後時期2各自昂然挺立、光芒耀眼的代表性人 物,以孔子而言,嚮往和諧細緻的倫理世界、重視道德觀念,其具體之行動實踐,

便是在世衰道微的惡劣環境中承續發揚周代的人本精神,進而形成了吾人今日所 認知的儒學;在此之後,中國學術思想的舞台迭起遞嬗,呈現出另人掩卷歎息的 發展,正統儒學,在千年之中,幾為淹沒,誠如朱子引程頤所言:「周公歿,聖 人之道不行;孟軻死,聖人之學不傳。道不行,百世無善治;學不傳,千載無真

1 錢穆:《朱子學提綱》,(台北:東大圖書,2001 年),頁 1。

2 此語涉及了中國儒學的分期問題,雖源遠流長,但學者曾指出大抵可分三期,即先秦儒學、宋 明儒學與現代新儒學。因分期問題並無關涉本文,故此處僅止於補充性質,三大時期說由牟宗 三先生首先提出,可參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收於《牟宗三全集》第 9 冊,(台北:聯 經出版社,2003 年)。其後又為劉述先先生所發揚,其作《論儒家哲學的三個大時代》便以此 三時代為篇目架構。劉述先:《論儒家哲學的三個大時代》,(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南宋淳熙九年(A.D. 1182),朱子於浙東提舉任上,首次將《論語集注》、《孟 子集注》、《大學章句》與《中庸章句》合為一書,刊刻於婺州,在經學史上,這 是「四書」之名首次出現9,此舉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為不僅僅將北宋以來對 於《四書》相關的思想發揮作了創造性的總結,同時也意味著經典觀念的變動,

儒學要道從《五經》滑向了《四書》,《四書》比《五經》單薄寡少,卻在字裡行 間蘊藏了更多的聖學管鑰,是以朱子極度重視《四書章句集注》,其來有自,甚 至於在其死前三日仍伏案奮發,修改《大學.誠意章》10;平日言論,往往強調,

如:「熹於《論》、《孟》、《大學》、《中庸》,一生用功,粗有成就。」11朱子自謂

「粗有成就」僅是自謙,實則他對《四書章句集注》存在著高度的自信:「前輩 解說,恐後學難曉,故《集注》盡撮其要,已說盡了,不須更去注腳外又添一段 說話。只把這箇熟看,自然曉得,莫枉費心去外面思量。」12朱子發此豪語,實 非妄尊自大,而是當中有許多深厚積累所致:「某於《論》、《孟》,四十餘年理會,

中間逐字稱等,不教偏些子。學著將注處,宜子細看。」13刻苦用功,所得自然 卓越超群:「《論語集注》如秤上稱來無異,不高些,不低些。……如看得透,存 養熟,可謂甚生氣質。」14「某《語孟集注》,添一字不得,減一字不得,公子細 看。」又曰:「不多一箇字,不少一箇字。」15從以上諸則可知朱子對於《四書》

信仰之堅定與對《四書章句集注》的殷切期許,而朱子後學所見得者,則是朱子 編集《四書》後所樹立的權威與朱注所建構而成的道統體系。

但朱子學的勃興亦難免招致其他學派與後人的批評,關於此,大抵而言可分

9 束景南:《朱子大傳》,(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年),頁 813-814。據束景南先生所考,此次 首刊本即「寶婺刻本」,為《四書章句集注》最早版本。之後至朱子辭世的十餘年間,屢次修 改《四書章句集注》,當時流傳最廣者為淳熙十六年(A.D. 1189)正式序訂《大學章句》《中庸 章句》時的版本,紹熙三年(A.D. 1192)刊刻,稱「南康本」,亦是慶元黨禁時的禁本。最後 定本於慶元五年(A.D. 1199)刻於建陽,此版本亦對南康本做了修改。詳可見束景南:《朱子 大傳》,頁 814-818。

10[清]王懋竑編,何忠禮點校:《朱熹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頁 265、267。

11[宋]朱熹撰,吳汝霖、高時顯輯校:《朱子大全》第 7 冊,卷五十三,〈答胡季隨〉,(台北:

臺灣中華書局,1966 年據明胡氏刻本校刊),不錄頁次。

12〔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卷十九,(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頁 438。

13〔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卷十九,頁 437。

14〔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卷十九,頁 437。

15〔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卷十九,頁 43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解等表面問題,而於深刻層面的學術思想卻無積極建樹?我想實情並非如此,從 當代學者對陳天祥《四書辨疑》的研究成果中可知,此書不惟攻伐朱注,還對其 有嚴謹的商榷,義理思想上更多有見地;此外,民初關文瑛先生曾言:

夫考亭之學,以《四書》為本,宋、元之際,盛極一時,學者方為之箋證 疏解之不暇,孰敢斥其失而攖其鋒哉?天祥獨毅然不惑於世俗之見,規其 謬誤而箴其膏肓,使讀其書者不勝先得我心之歎,蓋亦豪傑之士矣。及清 代漢學諸家,自毛奇齡以下,多喜涪擊朱子《四書》,溯其淵源,不得謂 非天祥是編有以啟之者也。20

陳氏身處元代,正是朱子學術方興未艾之時,卻能於一片宗主朱學的聲浪中挺拔 自我,實踐獨立思考的治學精神,更顯可貴。著眼於此,吾人今日對陳天祥《四 書辨疑》的忽略不啻為一可惜之事,此現象令筆者聯想起朱學勤先生所謂「思想 史上的失蹤者」21之說法,進而引起了對此書的探究興味。

關於《四書辨疑》之作者陳天祥,為元代趙州寧晉(今河北寧晉)人,生於 元太宗窩闊台二年(A.D. 1230),卒於元仁宗延祐三年(A.D. 1316)。早居河北寧 晉縣,後因兄長陳祐仕宦河南,故遷居洛陽,此時陳天祥雖未出仕,但閑居鄉里,

已有令名。關於陳氏生平,可供參詳驗證的歷史資料並不很多,《元史.陳天祥 傳》中,亦僅記錄了陳氏畢生的數件行蹟而已,其中多為政治事件與仕宦經歷。

此外,關於其學術成就,於《元史》本傳中僅有簡單數語略述之:

20[民國]關文瑛撰,陳惠美點校:《通志堂經解提要》,卷四,收於林慶彰、蔣秋華主編:《通 志堂經解研究論集》下冊,(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06 年),頁 715。

21 本文非正式論文,此處僅取「歷史上的失蹤者」此一觀念,主要指曾在學術思想上留有跡證,

卻因不夠突出而遭人遺忘或忽略的人物。如作者言:「思想史上大規模、小規模、集體性、個 人性的失蹤事件,幾乎每一代都發生過,已經發生過無數次了,……」然而,嚴格說來,中國

古代典籍,往往有諸多流布傳衍的問題,最嚴重者莫過於「亡佚」,二千餘年來,典籍喪亡破 滅不知幾何,而著作者之思想主張,亦無從尋得,令後世無限遺憾扼腕,若說陳天祥為思想史 上的「失蹤者」,則僅能說是暫時性的、片面性的,比起散亡者,其之「失蹤」,則更為根本而 嚴峻,是澈底地從歷史上「抹除」了,自然與陳天祥不可等同而語。朱學勤:〈思想史上的失 蹤者〉,收入《思想史上的失蹤者》,(香港:城市資信出版,1995 年),頁 55-6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居偃師南山,有田百餘畝,躬耕讀書,從之游者甚眾。其居近緱氏山,

因號曰緱山先生。初,天祥未知學,祐未之奇也,別去數歲;獻所為詩於 祐,祐疑假手它人,及與語,出入經史,談辨該博,乃大稱異。22

除《元史》以外,涉及陳天祥生平史料者,也僅有寥寥數種,而其中所記載者,

皆不出《元史》本傳之內容,可謂大同小異,此部分將於後文詳細交代之,並附 以年譜方式呈現。

《四書辨疑》一書乃陳天祥唯一傳世著作,版本計有《通志堂經解》三冊線 裝原刊本、原刊影印本、《四庫全書》本、《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本文撰寫 以《通志堂經解》影印康熙十九年原刊刻本為主,然實亦與其他無異,陳氏撰作 是書的動機與態度,後文將有詳細說明。又,關於此書旨趣,《四庫全書總目》

云:

凡《大學》十五條……其中如駁「湯盤」非沐浴之盤,謂盤乃淺器,難容 沐浴,是未考《禮.喪大記》鄭註有「盤長二丈,深三尺」之文,頗為疎 舛。又多移易經文以就己說,亦未見必然。然亦多平心剖析,各明一義,

非苟為門戶之爭。說《春秋》者三《傳》並存,說《詩》者四家互異,古 來訓詁,原不專主一人。各尊所聞,各行所知,故不妨存此一家之書,以 資參考也。23

四庫館臣以為此書可資參考,然而也有考證未精、移易經文的缺失。將視野聚焦 於此,或許是清代學者治學之方使然,不免以偏概全,難以對《四書辨疑》有較

22[明]宋濂等原修,北京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元史》,卷一百六十八,(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頁 3942。

23[清]永瑢、紀昀等撰,魏小虎編撰:《四庫全書總目彙訂》第 2 冊,卷三十六,四書類二,(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頁 109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為整全的觀照與認知。然若不針對考據疏失,則四庫館臣也持肯定態度:

……然〈問孔〉、〈刺孟〉不廢《論衡》,況儒者詁經,各抒所見,千慮一 失,千慮一得,又何妨存備參考耶!24

以王充《論衡》與《四書辨疑》相提並論,可知評價已較以前來得高,又,民初 關文瑛先生為《四書辨疑》撰寫提要,其觀點又比《四庫全書總目》更顯得不同 了:

元陳天祥《四書辨疑》十五卷,蓋駁正朱註之失也。……觀其著述之意,

不外以指摘朱注之誤為本,內容皆先舉註文以為案,而後據理駁斥以為 斷,復歷引先儒之說以為立言之據,……大抵言雖博辨,而旨尚雅正,一 洗依傍門戶與隨聲附和之風氣。……25

關文瑛先生之說,認為《四書辨疑》泰半批評皆能對朱注不甚穩妥處進行檢討反

關文瑛先生之說,認為《四書辨疑》泰半批評皆能對朱注不甚穩妥處進行檢討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