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陳天祥《四書辨疑》思想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陳天祥《四書辨疑》思想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4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一○二學年度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陳逢源先生.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陳天祥《四書辨疑》思想研究.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郭哲驊 中華民國一○三年一月. v.

(2) 誌謝 通過論文口試的那一瞬間,心底所浮現的第一道聲音是:「媽,我終於取得 碩士學位了。」進行口試報告之時,自己曾經表示寫作這份論文,是一種未知 旅程的探索,這場「探索」,對大家來說,都太過漫長了,曾經一度懷疑自己是 否能到達終點;而母親所受的煎熬並不比我少,她所面對的,是人子之放蕩、 旁人之訕笑、親戚之刺問乃至於家父之詰難,每一件都是千斤重擔,我不知道 這些是否壓垮了她,只知道母親每天都是笑臉親切,所以,這場謝辭的開頭, 理應虛位以待家母。在此之前,是生命黎明前最黑暗的一刻,家母與我,都經 歷了這種黑暗,人不怕走在黑暗中,只怕失去了征服未來的心念,是自己的未 來。 再者,業師 陳逢源先生是學生第二要感謝者,記得尊師於師徒緣起之 際,詢問擔任研究助理之意願,學生並未拜應,理由不少,最主要仍舊是學識 淺陋、學力幼稚,如何有此資格?另外,碩士論文研究計畫,審核後須修改, 並延請指導教授簽章,以供系辦公室留存備查,學生一時失誤,在最末一天才 將尊師從府邸請來,為學生指正修改,並簽章認同,途中,還因學生於電腦教 室修改過久,而導致尊師先行離去之情事。又,這份拙文的全文草稿,也是在 論文考試申請期限前一個禮拜才敬呈尊師,並未給予其留下太多的審視時間, 在此情況下,老師仍同意讓學生進行學位考試,以上種種,學生於彰化住處, 不時北面而懷愧疚之情,每一件都是誅心之事,讓學生夜不成眠,然尊師卻若 無其事,古來賢聖,捨己從人,殆不過如此!.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接著要感念的是在期末百忙之時,能抽空前來為學生進行口試的 廖雲仙 教授以及 史甄陶教授,廖教授直言不諱地指明了拙文過失,點出學生行文敗 筆處,使學生瞬時察覺盲點,然而面容和藹煦煦,言語溫柔敦厚,批評而不顯 激切,使學生不致緊張過度,令學生無限感懷。史教授則是學界新銳傑出之 秀,觀察入微,體會深刻,對於拙文的某些細節,能確實地給予學生觀念上的 反省,以及論文結構上的期許改進,同時,也提供了學生某些未曾接觸的文獻 材料,使學生得以更為充實,而其措辭表現,亦與廖教授同聲相應,溫婉平 和,其談也嚴,其色也暖。要之,兩位教授都帶給了學生諸多啟發,指正切 實,孔子云:「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意正然矣。 在拙文研究計畫通過審核後,約莫五個月,即入伍服役,在成功嶺上,面. Ch. engchi. i n U. v. 帶愁容者多,神色自若者幾希矣,我不知道大家心裡想些什麼,但自己還揹負 了一條罪狀,這條罪狀讓家父在親戚面前扭捏隱匿,讓家母在夜半裡落淚,許 許多多的弟兄、幹部、長官們,不約而同地疑惑:為什麼不把碩士念完再來當 兵呢?「沒什麼,自己能力不夠,大概不是念書的料。」成為我在部隊裡的招 牌台詞,而須填寫學歷資料時,不自覺寫下「政大中文所碩士班未畢業」,此舉 招來海巡署北部地區局 李富忠少校科員的關切,感謝李科員將我延攬入海巡. I.

(3) 署,並於科室內擔任文書事務,使我能一展所學,為單位獵取榮譽,且也獲得 了更多獨處省思的空閑時間。另外,也得感謝同科室的同梯弟兄,李鎮宇及王 汶智,感謝二位在即將退伍的數個月中,相互陪伴砥礪,不使空虛,這裡有李 科員與李王二人的一個位置,不管你們是否有機會看到。 最後,負笈政大中文所數年,也要感謝系上的諸位老師,能親炙學習者, 自然於講堂上多所收穫;而一面之雅者,其道業德澤、學行風骨亦在在使學生 感佩欽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亦可得而聞也,甚 幸!此外,蔡明順助教以及尤石川助教,俱為性情中人,系上業務與學生瑣事 之所以能維繫不失,全仰賴二人貢獻心力,學生亦受助良多,一併致謝。 2013 年 01 月 21 日 歲次癸巳年歲末.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4) 論文提要 朱子可說是中國近古學術史上的代表人物,其所散發出的理性光輝,燦爛 耀眼,不惟奠定了近古以迄近代的學術規模,更留給今人發掘無盡的可貴寶 藏。然而,以朱子之崇高地位,亦難免招來反對之聲,最為引人注目者即是 「理學」與「心學」的對立,甚至於清初,有好事者編派鬼聲啾啾之聞,細聽 之下,原來正是辯論朱陸異同,諷刺意味十足,但也反映出一個事實:檢討朱 子學術者,多半聚焦於其理學思想(諸如心、性、理、氣、格致窮理等內容), 彷彿這是朱學中最重要的議題。這種情形時而令筆者思索,如果僅僅從這種角 度理解朱子,是否顧此失彼?畢竟朱子畢生所為,是讀書窮理,所以朱子遍注 群經,苦心求索,而並未只侷限於理學概念之建構。職是之故,拙文選取陳天 祥《四書辨疑》為觀察文本,陳氏之身分,乃為一元代北地學者,其以《四 書》經文意旨為探求重點,不同以往專研義理思想的論著,以此為題,主要是 希望能通過《四書辨疑》對於朱子《四書章句集注》的批評,求得一較為宏觀 的視野,使吾人對朱子學的反省,能夠更為整全而豐富。 拙文共分六章,首章〈緒論〉分別詳述研究動機與目的、前賢研究成果以 及研究方法。次章〈 《四書辨疑》之作者、成書以及時代背景〉則是進行「知人 論世」的工作,依據各家所述之傳記資料,整理出陳天祥的詳細生平,以使吾 人能遙想其道德風采;此外,也討論了《四書辨疑》一書的相關問題,如版 本、卷數之疑等,最後,則必須交代陳氏所處之時的學術背景,若不詳加考 索,則將無法理解元代的學術概況與該書的撰作環境。第三章〈道德修身之思.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想基調〉,正式進入該書之思想世界,本章主要論析陳氏畢生所看重的道德修身 觀念,並強調實踐與體證,分為兩節,首節為對聖人氣象之衡定,此有助於後 人取法乎上,故立意從高;次節則轉向道德概念,分以「學」、「忠恕」、「仁 恕」以及「誠」四者言之。第四章〈務實精神之追求〉,從道德實踐層面轉開, 自「崇高偉岸」轉向「尋常往來」,首節論述日用所需之實行實事的省思,次節 則論人倫關係,兩者的共通點,就是必須加以「務實」,若不能確切地將之落實 於待人接物之間,則立身處世便顯得困難重重,又遑論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 第五章〈義理論述之反思與建構〉即交代陳天祥的理學思想,陳氏於《四書章. Ch. engchi. i n U. v. 句集注》的檢討過程中,每每於理學議題有所觸及,其所論又與朱子異趣,故 專立一章以明之。其所論及精神亦頗能與前二章通成一氣,形成一個意義整 體。最末章〈結論〉,首先將拙文所得,精簡呈現,其次則就《四書辨疑》之思 想得失作出暫時性的定位,以為結論。. 關鍵詞:陳天祥、《四書辨疑》、朱熹、朱子、《四書章句集注》. III.

(5) Dissertation Abstract Zhu Xi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scholars in the Chinese classical academic history. He emits such a rational luster that is almost too splendid to look upon. His works set standards for the academic research from the classical to the early modern period, and leave us inexhaustible precious treasure. However, despite his esteemed position, there are still researchers who speak against Zhu Xi. The most noteworthy example is the opposition between the Cheng-Zhu School (School of the Reason) and the Lu-Wang School (School of the Mind). Moreove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Qing Dynasty, some agitator wrote a story, narrating that the ghost whispers he heard turned out to be the debate o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chools. Such a story indeed has its ironic intent, but it reveals a fact: Most critiques of Zhu Xi have emphasized theories of the Cheng-Zhu School (e.g., heart (xin), mind (xing), principle (li), vital force (qi), the general principle (gezhiqiongli), as if these are the crucial issues in the study of Zhu Xi. I have been considering how much scholars may have missed if Zhu Xi is only to be understood from this perspective. Zhu Xi spent his life studying and pondering about principles of the world. Instead of only constructing a complete school of thoughts of his own, he infused the results of his contemplation into the comments he made in a great number of authoritative books. Therefore, this study examines Tien-xiang Chen’s Si Shu Bian Yi. Tien-xiang Chen is a Northern scholar in the Yuan Dynasty. His work conducts a textual analysis on the contents of.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the Si Shu, using an approach that is different from studies that focus on the philosophy of principles. The adoption of Si Shu Bian Yi could discover a macroscopic perspective by examining Chen’s comments on Zhu’s Si Shu Zhang Ju Ji Zhu, hoping to complete and enrich people’s reflections on the studies of Zhu Xi. This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of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explains in detail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objective, 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hodology. The second chapter, The Author, History, and Context of Si Shu Bian Yi,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Tien-xiang Chen through biographies of different sources, depicting Chen’s morality and demeanor; in addition, this chapter discusses several questions related to Si Shu Bian Yi, including discrepancies in versions and the. Ch. engchi. i n U. v. number of chapters; and finally this chapter describes the academic context Chen was in because a thorough consideration of such a context is necessary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cademic status in the Yuan Dynasty and of the sociopolitical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book was written. In Chapter Three, The Fundamental Ideas of Moral Cultivation, arguments in, Chen’s work are examined closely. Summarizing and analyzing moral cultivation, a concept emphasized by Chen through his entire. IV.

(6) life, this chapter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execution and verification, and is composed of two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discusses the high standard of the demeanor of saint, the purpose of which is to be followed by descendants; and the second section moves on to morality, on which an analysis is conducted based on “learning,” “loyalty and forgiveness,” “benevolence and forgiveness,” and “honesty.” In Chapter Four, Pursuit of a Pragmatic Spirit, focuses on the execution of morality, moving from “sublime ideas” to “daily interaction.” The first section reflects upon the pragmatism of daily life, and the second section studies ethical relationships. The common factor between these two is “pragmatic execution.” If morality could not be implemented in daily lives, even common relationships could be restricted in all aspects, and a loftier level of morality would seem impossible to attain. Chapter Five, Reflections 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Narratives of the Philosophy of Principles, explores Chen’s understanding of reason. In reviewing Si Shu Zhang Ju Ji Zhu, for many times Chen touches upon issues concerning the philosophy of reason, and his arguments demonstrate an intriguing contrast with Zhu’s ideas. Therefore, a dedicated chapter is written to address this contrast. Moreover, the contents and spirit of this chapter forms a unity of concepts with the previous two chapters. In the last chapter, Conclusion, firstly this dissertation is briefly summarized, and secondly a temporary conclusion is drawn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rguments in Si Shu Bian Yi..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Key word:Chen Tien Xiang(Tien-xiang Chen)、Si Shu Bian Yi、Zhu Xi、 Zhu Zi、Si Shu Zhang Ju Ji Zhu V.

(7) 陳天祥《四書辨疑》思想研究. 篇章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8. 政 治 大. 一、研究成果介紹…………………………………………………………8. 立. (一)、對《四書辨疑》的研究………………………………………8. ‧ 國. 學. (二)、對《四書辨疑》部分的研究 ………………………………11 二、研究成果檢討 ………………………………………………………15. ‧.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7. io. sit. y. Nat. er. 第二章 《四書辨疑》之作者、成書以及時代背景 …………………23. al. n. v i n 陳天祥生平概要 C……………………………………………………24 hengchi U. 第一節. 一、事蹟行誼 ……………………………………………………………24 (一)、未仕宦時期 …………………………………………………25 (二)、仕宦時期 ……………………………………………………26 (三)、還京時期 ……………………………………………………31 二、簡略年譜 ……………………………………………………………33 第二節. 《四書辨疑》撰作動機、版本現況及卷數問題 …………………36. 一、撰作動機 ……………………………………………………………36 二、版本現況與作者考定 ………………………………………………40 三、卷數問題 ……………………………………………………………42 VI.

(8) 第三節. 《四書辨疑》之體例編排 …………………………………………46. 第四節. 《四書辨疑》之時代背景 …………………………………………48. 一、從偽學逆黨到官學正統 ……………………………………………49 二、趙復與理學之北傳 …………………………………………………51 三、科考程式之制定 ……………………………………………………55. 第三章 道德修身之思想基調………………………………………………61 第一節. 對聖人氣象之衡定…………………………………………………62. 政 治 大 二、言談確切,語意分明………………………………………………70 立 一、無隱乎爾,問必詳答………………………………………………64. ‧ 國. 學. 三、溫柔敦厚,不顯躁戾之情…………………………………………78 四、設教傳道,澤業廣遠………………………………………………85. ‧. 五、本於人情,直道而行………………………………………………92 對修養工夫的釐清 ………………………………………………101. sit. y. Nat. 第二節. al. er. io. 一、論學 ………………………………………………………………101. v. n. 二、論忠與恕 …………………………………………………………109. Ch. engchi. i n U. 三、論仁 ………………………………………………………………114 四、論誠 ………………………………………………………………120. 第四章 務實精神之追求……………………………………………………127 第一節. 對實行實事之著重 ………………………………………………129. 一、政治之實 …………………………………………………………129 二、言語之實 …………………………………………………………133 (一)、不可虛高空洞 ……………………………………………133 (二)、不可過度發揮 ……………………………………………137. VII.

(9) (三)、必須名實相稱 ……………………………………………141 (四)、不強作解說 ………………………………………………144 三、行為日用之實 ……………………………………………………147 (一)、察人之實 …………………………………………………147 (二)、內省自身 …………………………………………………152 第二節. 對人倫之道的要求 ………………………………………………155. 一、對孝弟倫理之實踐 ………………………………………………155 二、對君臣倫理之實踐 ………………………………………………161. 政 治 大 四、對平行倫理之實踐 ………………………………………………173 立 三、對師生倫理之實踐 ………………………………………………167. ‧ 國. 學. 第五章 義理論述之反思與建構 …………………………………………179. ‧. 第一節. 論理 ………………………………………………………………180. sit. y. Nat. 一、對朱子之「理」的轉化 …………………………………………180. al. v. 論道 ………………………………………………………………186. n. 第二節. er. io. 二、於日常事物中呈現的「天理」 …………………………………182. Ch. engchi. i n U. 一、「道」之內在性……………………………………………………186 二、「道」之共通性……………………………………………………188 第三節. 論心 ………………………………………………………………190. 一、取消「心」對於本體的攝取 ……………………………………190 二、模糊的心本論 ……………………………………………………194 第四節. 論性 ………………………………………………………………197. 一、「本然之性」與「氣質之性」的整併……………………………197 二、薄弱的超越性 ……………………………………………………203. VIII.

(10) 第六章 結論……………………………………………………………………209 第一節. 要義概觀 …………………………………………………………209. 一、〈道德修身之思想基調〉簡述……………………………………210 二、〈務實精神之追求〉簡述…………………………………………211 三、〈義理論述之反思與建構〉簡述…………………………………213 第二節. 《四書辨疑》的思想定位 ………………………………………214. 參考書目…………………………………………………………………………21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X. i n U. v.

(11)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緒論. 研究動機及目的. 本文主要涉及對朱子《四書章句集注》的檢討及省思,在正式交代本文撰作 緣起之前,不妨以錢穆先生的一段話開始:. 在中國歷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兩人,接在中國學術思想及. 政 治 大 與倫比。孔子集前古學術思想之大成,開創儒學,成為中國文化傳統中一 立. 中國文化史上發出莫大聲光,留下莫大影響。曠觀全史,恐無有第三人堪. 主要骨幹。北宋理學興起,乃儒學之重光。朱子崛起南宋,不僅能集北宋. ‧ 國. 學. 以來理學之大成,並亦可謂其乃集孔子以下學術思想之大成。此兩人,先. er. io. sit. y. Nat. 重獲新生機,發揮新精神,直迄於今。1. ‧. 後矗立,皆能匯納群流,歸之一趨。自有朱子,而後孔子以下之儒學,乃. 此番評論精約地勾勒出中國儒學前後時期2各自昂然挺立、光芒耀眼的代表性人. al. n. v i n 物,以孔子而言,嚮往和諧細緻的倫理世界、重視道德觀念,其具體之行動實踐, Ch engchi U 便是在世衰道微的惡劣環境中承續發揚周代的人本精神,進而形成了吾人今日所. 認知的儒學;在此之後,中國學術思想的舞台迭起遞嬗,呈現出另人掩卷歎息的 發展,正統儒學,在千年之中,幾為淹沒,誠如朱子引程頤所言:「周公歿,聖 人之道不行;孟軻死,聖人之學不傳。道不行,百世無善治;學不傳,千載無真. 1 2. 錢穆: 《朱子學提綱》 ,(台北:東大圖書,2001 年) ,頁 1。 此語涉及了中國儒學的分期問題,雖源遠流長,但學者曾指出大抵可分三期,即先秦儒學、宋 明儒學與現代新儒學。因分期問題並無關涉本文,故此處僅止於補充性質,三大時期說由牟宗 三先生首先提出,可參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 ,收於《牟宗三全集》第 9 冊, (台北:聯 經出版社,2003 年) 。其後又為劉述先先生所發揚,其作《論儒家哲學的三個大時代》便以此 三時代為篇目架構。劉述先: 《論儒家哲學的三個大時代》 ,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 年) 。 1.

(12) 陳天祥《四書辨疑》思想研究. 3. 儒。」 因此,宋元明時期的新一代儒學便順理成章地接續了先秦儒學,成為中 國儒學第二個大時代,其中最重要的學術思想家莫過於南宋朱子,歷來學者多認 同朱子集宋代理學之大成4;然而,吾人必須認清的是,若以純粹的哲學角度來 檢視這新一代的儒學發展,則可知所謂的「宋元明理學」,乃是一個由許許多多 的哲學型態與思想概念所鳩集叢聚的集體稱謂,職是之故,引發許多學者為這個 龐雜廣泛的學術團體進行了判系分流的研究,其中,朱子學往往被劃歸入「程朱 理學」的範疇當中,成為狹義理學的一條脈絡5,如此觀之,則又與所謂的「集 大成」評價有所出入;關於朱子的兩種評價,似乎相為牴觸,然若仔細辨究,可. 政 治 大 即朱子總體學術殫精竭慮、造詣高深,具有反省兩宋學人之洞見,以及兼採古注 立. 知哲學思想只是朱子學的部分,而非全體,吾人或可以宏觀角度來看待朱子學,. 之博雅,故其學術可謂「體大慮周」6,尤其是朱子窮盡畢生之精神所編集的《四. ‧ 國. 學. 書章句集注》,據學者研究,是書對兩宋學人的說解探究深刻,旁及漢唐舊說,. ‧. 兼採義理及訓詁7,下筆援用時嚴謹細心,尤其並不專以己意為高,而歸之於前. sit er. io. 3. y. Nat. 儒,從這個面相8而言,稱朱子為集大成者,亦無扞格。.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台北:大安出版社,1996 年),頁 529。 以朱子為新儒學集大成者,除上述錢穆先生之外,另如陳榮捷先生也抱持相同見解,陳氏指出: 「朱子之集大成,約有三端,即新儒家哲學之發展與完成,新儒學傳受道統之建立,以及《論》 《孟》 《學》 《庸》之集合為四子書。凡此俱關涉儒家哲學、儒家傳統以及儒家資料與方法。而 此一集大成,姑無論僅為一種綜合,一種重建,或為一種創造,俱屬仁智互見。朱子固未運用 任何儒學新資料或創造任何新名詞,但朱子所予新儒學之新特質與新面貌,此實無可否定。」 陳榮捷: 〈朱熹集新儒學之大成〉 ,收於陳榮捷: 《朱學論集》 ,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年), 頁 2。 5 關於「宋明理學」的分系問題及朱子代表性問題,可詳見第五章注釋第 35,此處不贅述。 6 此語原為章學誠對《文心雕龍》的總評,除「體大慮周」外,尚有「籠罩群言」之語,在中國 學術思想史中,朱子畢生苦讀,著書浩瀚,尤其對前賢學說的追尋發微,甚是用功,故此評語 與朱子學術兩相輝映,至為妥貼。惟「籠罩群言」此一評價,若加之於朱子,似又不妥,故僅 取其一。 [清]章學誠撰,葉瑛校注: 《文史通義校注》 , (台北:里仁書局,1984 年) ,頁 559。 7 董金裕先生及業師 陳逢源先生均曾指出朱子調和兼採的解經傾向,尤其業師 陳逢源先生更對 《四書章句集注》之徵引狀況進行詳密的考察與統計,所得嚴謹有據,拙文所稱,即根本於此。 董金裕: 〈朱熹與四書集注〉 , 《國立政治大學學報―人文學科類》第 70 期上(1995 年 06 月), 頁 2-4。陳逢源: 《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 ,(台北:里仁出版社,2006 年) ,頁 257-329。 8 嚴格以論,朱子畢生所致力苦研的「道學」 ,只為兩宋儒學的某一分支派別(儘管勢力極鉅), 吾人當然不能以朱子學來概括兩宋儒學的整體。然在本文,筆者仍舊肯定朱子在某些方面可以 擁有「集大成」的評價,因在兩宋儒學中,最為突出者乃以周張二程為代表的天道性命之學, 朱子加以繼承之,並歸納出確切的道統義理,就此觀之,朱子亦對兩宋儒學中的重要問題作出 了總結。. al. n. 4. Ch. engchi. 2. i n U. v.

(13) 第一章. 緒論. 南宋淳熙九年(A.D. 1182) ,朱子於浙東提舉任上,首次將《論語集注》 、 《孟 子集注》 、 《大學章句》與《中庸章句》合為一書,刊刻於婺州,在經學史上,這 是「四書」之名首次出現9,此舉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為不僅僅將北宋以來對 於《四書》相關的思想發揮作了創造性的總結,同時也意味著經典觀念的變動, 儒學要道從《五經》滑向了《四書》 , 《四書》比《五經》單薄寡少,卻在字裡行 間蘊藏了更多的聖學管鑰,是以朱子極度重視《四書章句集注》,其來有自,甚 至於在其死前三日仍伏案奮發,修改《大學.誠意章》10;平日言論,往往強調, 11. 如: 「熹於《論》、《孟》、《大學》、《中庸》,一生用功,粗有成就。」 朱子自謂. 政 治 大 解說,恐後學難曉,故《集注》盡撮其要,已說盡了,不須更去注腳外又添一段 立 「粗有成就」僅是自謙,實則他對《四書章句集注》存在著高度的自信:「前輩. 說話。只把這箇熟看,自然曉得,莫枉費心去外面思量。」12朱子發此豪語,實. ‧ 國. 學. 非妄尊自大,而是當中有許多深厚積累所致: 「某於《論》 、 《孟》 ,四十餘年理會,. ‧. 中間逐字稱等,不教偏些子。學著將注處,宜子細看。」13刻苦用功,所得自然. y. Nat. 卓越超群: 「《論語集注》如秤上稱來無異,不高些,不低些。……如看得透,存 14. er. io. sit. 養熟,可謂甚生氣質。」 「某《語孟集注》 ,添一字不得,減一字不得,公子細 看。」又曰:「不多一箇字,不少一箇字。」15從以上諸則可知朱子對於《四書》. al. n. v i n 信仰之堅定與對《四書章句集注》的殷切期許,而朱子後學所見得者,則是朱子 Ch engchi U 編集《四書》後所樹立的權威與朱注所建構而成的道統體系。. 但朱子學的勃興亦難免招致其他學派與後人的批評,關於此,大抵而言可分 9. 束景南:《朱子大傳》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年),頁 813-814。據束景南先生所考,此次 首刊本即「寶婺刻本」 ,為《四書章句集注》最早版本。之後至朱子辭世的十餘年間,屢次修 改《四書章句集注》 ,當時流傳最廣者為淳熙十六年(A.D. 1189)正式序訂《大學章句》 《中庸 章句》時的版本,紹熙三年(A.D. 1192)刊刻,稱「南康本」,亦是慶元黨禁時的禁本。最後 定本於慶元五年(A.D. 1199)刻於建陽,此版本亦對南康本做了修改。詳可見束景南: 《朱子 大傳》,頁 814-818。 10 [清]王懋竑編,何忠禮點校: 《朱熹年譜》, (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 ,頁 265、267。 11 [宋]朱熹撰,吳汝霖、高時顯輯校: 《朱子大全》第 7 冊,卷五十三,〈答胡季隨〉,(台北: 臺灣中華書局,1966 年據明胡氏刻本校刊) ,不錄頁次。 12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 《朱子語類》,卷十九,(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頁 438。 13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 《朱子語類》,卷十九,頁 437。 14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 《朱子語類》,卷十九,頁 437。 15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 《朱子語類》,卷十九,頁 437。 3.

(14) 陳天祥《四書辨疑》思想研究. 為兩種:其一是從哲學立場加以批判,如歷史上著名的鵝湖辯論,陸象山的心學 與程朱理學分庭抗禮。其二是從朱子之著作加以批評辨駁,此方面的檢討與批判 以對《四書章句集注》的指摘最為顯明16,如元代王若虛的《論語辨惑》與《孟 子辨惑》、陳天祥的《四書辨疑》;明代張岱的《四書遇》;清代顏元的《四書正 誤》、翟灝的《四書考異》,更具代表性的是毛奇齡《四書改錯》,書中詞氣激烈 無比,與朱子為難的立場顯而易見。17第一種批朱形態,是中國學術思想史上最 為膾炙人口的公案,時至今日,仍吸引無數學者對之進行研究評述,成果十分豐 18. 碩;但第二種檢討朱學的型態,相較之下,明顯不及前者研究之多 ,且在諸多. 政 治 大 者指出,元代陳天祥《四書辨疑》及清代毛奇齡《四書改錯》並為批評朱子《四 立. 學術思想史書籍當中,亦未能側身其中;此種現象令筆者感到好奇,又,曾有學. 書章句集注》之雙璧19,此說並不流行,然卻表示出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自朱. ‧ 國. 學. 注《四書》以及朱門學術被訂為科舉場式開始,百餘年中尊崇信仰者眾,而批評. ‧. 攻訐者寡,二書立場果決,詞語鮮明,是以容易成為一片宗主聲浪中的突出目標。. y. Nat. 據此,筆者曾感困惑:朱子《四書章句集注》之歷史定位,已不容質疑,且朱子. er. io. sit. 窮盡畢生所學,著述亦細膩精粹,難道如陳天祥《四書辨疑》者,其內容僅僅是 對朱注的無傷大雅處吹毛求疵嗎?在批評價值方面,又是否僅止於文字的音讀訓. n. al. 16. Ch. engchi. i n U. v. 對《四書章句集注》的批判,尤以明末與清代較明顯,前者肇因於王學之盛行,後者則是當 時檢討反省宋學的學術風氣使然,可參看王汎森: 〈清初思想中形上玄遠之學的沒落〉, 《中央 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九本(1998 年 09 月) 。 17 毛西河之學術立場,錢穆先生曾云: 「西河於朱子尤痛詆,為《論語稽求篇》 、 《四書賸言》 、 《大 學證文》 、《聖門釋非錄》 ,大抵皆攻駁朱注。……其晚年,更集平生講《四書》諸書為《四書 改錯》 ,分三十二門,四百五十一條,合二十二卷,大意謂:『《四書》無一不錯,……然且日 讀《四書》 ,日讀《四書注》 ,而就其註義以做八比,又無一不錯。……真所謂聚九州四海之鐵 鑄不成此錯矣。』 」錢穆: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上冊, (台北:商務印書館,1957 年) ,頁 229-231。 梁啟超對毛氏便一無好感,認為毛氏常有輕薄嫚罵語,非學者態度,又指其好立異與人爭勝, 人格不足取。梁啟超: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 (台北:華正書局,1974 年) ,頁 191。業師 陳 逢源先生則對毛西河四書學做了澈底研究,整理翔實、論析精確,舉出毛氏非專以攻擊詆毀為 能事;在其批判當中,亦有相當程度的學術意義存焉。陳逢源: 《毛西河四書學之研究》 ,(台 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 年) 。 18 此處指出「檢討朱學的兩種型態」意在表明現今學者的研究趨向,往往多關注朱子的理學思 想,而較少有研究者自「前賢對朱子著作(如《四書章句集注》)的反省」此一角度切入,筆者 欲表達者,僅止於此,而並不關涉任何歷史問題。 19 〔日〕安井小太郎等撰,林慶彰、連清吉譯: 《經學史》 , (台北:萬卷樓出版社,1996 年) ,頁 180。 4.

(15) 第一章. 緒論. 解等表面問題,而於深刻層面的學術思想卻無積極建樹?我想實情並非如此,從 當代學者對陳天祥《四書辨疑》的研究成果中可知,此書不惟攻伐朱注,還對其 有嚴謹的商榷,義理思想上更多有見地;此外,民初關文瑛先生曾言:. 夫考亭之學,以《四書》為本,宋、元之際,盛極一時,學者方為之箋證 疏解之不暇,孰敢斥其失而攖其鋒哉?天祥獨毅然不惑於世俗之見,規其 謬誤而箴其膏肓,使讀其書者不勝先得我心之歎,蓋亦豪傑之士矣。及清 代漢學諸家,自毛奇齡以下,多喜涪擊朱子《四書》,溯其淵源,不得謂. 政 治 大. 非天祥是編有以啟之者也。20. 立. 陳氏身處元代,正是朱子學術方興未艾之時,卻能於一片宗主朱學的聲浪中挺拔. ‧ 國. 學. 自我,實踐獨立思考的治學精神,更顯可貴。著眼於此,吾人今日對陳天祥《四. y. Nat. 史上的失蹤者」21之說法,進而引起了對此書的探究興味。. ‧. 書辨疑》的忽略不啻為一可惜之事,此現象令筆者聯想起朱學勤先生所謂「思想. er. io. sit. 關於《四書辨疑》之作者陳天祥,為元代趙州寧晉(今河北寧晉)人,生於 元太宗窩闊台二年(A.D. 1230) ,卒於元仁宗延祐三年(A.D. 1316) 。早居河北寧. al. n. v i n 晉縣,後因兄長陳祐仕宦河南,故遷居洛陽,此時陳天祥雖未出仕,但閑居鄉里, Ch engchi U 已有令名。關於陳氏生平,可供參詳驗證的歷史資料並不很多,《元史.陳天祥. 傳》中,亦僅記錄了陳氏畢生的數件行蹟而已,其中多為政治事件與仕宦經歷。 此外,關於其學術成就,於《元史》本傳中僅有簡單數語略述之:. 20. [民國]關文瑛撰,陳惠美點校:《通志堂經解提要》 ,卷四,收於林慶彰、蔣秋華主編:《通 志堂經解研究論集》下冊, (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06 年) ,頁 715。 21 本文非正式論文,此處僅取「歷史上的失蹤者」此一觀念,主要指曾在學術思想上留有跡證, 卻因不夠突出而遭人遺忘或忽略的人物。如作者言:「思想史上大規模、小規模、集體性、個 人性的失蹤事件,幾乎每一代都發生過,已經發生過無數次了,……」然而,嚴格說來,中國 古代典籍,往往有諸多流布傳衍的問題,最嚴重者莫過於「亡佚」 ,二千餘年來,典籍喪亡破 滅不知幾何,而著作者之思想主張,亦無從尋得,令後世無限遺憾扼腕,若說陳天祥為思想史 上的「失蹤者」 ,則僅能說是暫時性的、片面性的,比起散亡者,其之「失蹤」 ,則更為根本而 嚴峻,是澈底地從歷史上「抹除」了,自然與陳天祥不可等同而語。朱學勤:〈思想史上的失 蹤者〉,收入《思想史上的失蹤者》 ,(香港:城市資信出版,1995 年),頁 55-63。 5.

(16) 陳天祥《四書辨疑》思想研究. ……居偃師南山,有田百餘畝,躬耕讀書,從之游者甚眾。其居近緱氏山, 因號曰緱山先生。初,天祥未知學,祐未之奇也,別去數歲;獻所為詩於 祐,祐疑假手它人,及與語,出入經史,談辨該博,乃大稱異。22. 除《元史》以外,涉及陳天祥生平史料者,也僅有寥寥數種,而其中所記載者, 皆不出《元史》本傳之內容,可謂大同小異,此部分將於後文詳細交代之,並附 以年譜方式呈現。. 政 治 大 裝原刊本、原刊影印本、 《四庫全書》本、 《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本文撰寫 立 《四書辨疑》一書乃陳天祥唯一傳世著作,版本計有《通志堂經解》三冊線. 以《通志堂經解》影印康熙十九年原刊刻本為主,然實亦與其他無異,陳氏撰作. ‧ 國. 學. 是書的動機與態度,後文將有詳細說明。又,關於此書旨趣,《四庫全書總目》. ‧. 云:. y. Nat. er. io. sit. 凡《大學》十五條……其中如駁「湯盤」非沐浴之盤,謂盤乃淺器,難容 沐浴,是未考《禮.喪大記》鄭註有「盤長二丈,深三尺」之文,頗為疎. al. n. v i n 舛。又多移易經文以就己說,亦未見必然。然亦多平心剖析,各明一義, Ch engchi U 非苟為門戶之爭。說《春秋》者三《傳》並存,說《詩》者四家互異,古 來訓詁,原不專主一人。各尊所聞,各行所知,故不妨存此一家之書,以 資參考也。23. 四庫館臣以為此書可資參考,然而也有考證未精、移易經文的缺失。將視野聚焦 於此,或許是清代學者治學之方使然,不免以偏概全,難以對《四書辨疑》有較. 22. [明]宋濂等原修,北京中華書局編輯部編: 《元史》 ,卷一百六十八, (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 ,頁 3942。 23 [清]永瑢、紀昀等撰,魏小虎編撰: 《四庫全書總目彙訂》第 2 冊,卷三十六,四書類二, (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 ,頁 1094。 6.

(17) 第一章. 緒論. 為整全的觀照與認知。然若不針對考據疏失,則四庫館臣也持肯定態度:. ……然〈問孔〉、〈刺孟〉不廢《論衡》,況儒者詁經,各抒所見,千慮一 失,千慮一得,又何妨存備參考耶!24. 以王充《論衡》與《四書辨疑》相提並論,可知評價已較以前來得高,又,民初 關文瑛先生為《四書辨疑》撰寫提要,其觀點又比《四庫全書總目》更顯得不同 了:. 政 治 大 元陳天祥《四書辨疑》十五卷,蓋駁正朱註之失也。……觀其著述之意, 立. 不外以指摘朱注之誤為本,內容皆先舉註文以為案,而後據理駁斥以為. ‧ 國. 學. 斷,復歷引先儒之說以為立言之據,……大抵言雖博辨,而旨尚雅正,一. Nat. y. ‧. 洗依傍門戶與隨聲附和之風氣。……25. er. io. sit. 關文瑛先生之說,認為《四書辨疑》泰半批評皆能對朱注不甚穩妥處進行檢討反 省,乃至訂正疏誤,具有相當程度的學術價值,實則較接近於今日學者的研究結. al. n. v i n 論。因此,本文之研究,也順著這種思維脈絡,試圖對《四書辨疑》的思想層面 Ch engchi U. 進行觀察與討論,並審慎權衡朱注以及陳氏之說,力求折衷異同。要之,本文研 究《四書辨疑》 ,其目的並不在於「翻案」 ,也非標新立異,或如朱學勤先生所言 「為某一個人物洗出清白、洗出光彩」26,坦言之,為學術先輩給出確切的歷史. 定位,使其能正式進入思想史之林,實遠非筆者固陋學力所能及;愚所希冀者, 是能對《四書辨疑》獲得深入的認知,並於書中內容加以整理、剖析,掘發其中 奧妙之處,以彰明此書於元代羽翼朱子(或補足朱注)的意義與價值。 24. [清]永瑢、紀昀等撰: 《原鈔本文淵閣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卷四,經部八四書類, (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年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頁 65。 25 [民國]關文瑛撰,陳惠美點校:《通志堂經解提要》 ,卷四,收入林慶彰、蔣秋華主編:《通 志堂經解研究論集》下冊,頁 712-713。 26 朱學勤:〈思想史上的失蹤者〉 ,收入《思想史上的失蹤者》,頁 55。 7.

(18) 陳天祥《四書辨疑》思想研究.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 一、研究成果介紹 陳天祥《四書辨疑》的研究論著大體上可分為兩類:一是對《四書辨疑》一 書進行整體的觀察與檢討;二是僅對《四書辨疑》的某些部分進行考察。以下分 別略述兩種研究類別的研究成果:. 治 政 (一)、對《四書辨疑》的研究 大 立. 1、林慶彰先生撰有〈元儒陳天祥對《四書集注》的批評〉27一文,分五部分:. ‧ 國. 學. 第一為「朱子《四書集注》釋經的潛在問題」 ,朱子編成《四書章句集注》 ,雖耗. ‧. 盡其一生精神氣力,但其中難免存在著詮釋問題,故成為後儒批判的對象。關於. y. Nat. 朱子詮釋的潛在問題,作者提及三點:其一,經書的篇章結構問題(如《大學》. er. io. sit. 《中庸》的結構問題);其二,朱注以及朱子所援引之說解,是否必定合於經文 本義?其三,朱子的詮釋觀點是否與經書內容相符?第二部分為「陳天祥《四書. al. n. v i n 辨疑》的詮釋方向」,作者指出,陳天祥之《四書辨疑》所進行的批評工作,有 Ch engchi U. 兩大方向:其一是檢討經文本身的問題,如對經文的誤字、闕字、衍文、錯簡者 加以辯駁;其二是檢討朱子解經是否合乎經書本義。前者的情況較為單純明瞭, 後者則相對有較多的探討空間,以下的三部分,即作者對此點詳分三點以討論 之:第三部分為「批評朱子所定的經書篇章結構」,此小節討論兩個問題,一是 陳天祥對朱子《大學章句》中「格致補傳」的態度;二是《論語.季氏篇》是否 為《齊論》的問題。第四部分為「批評朱子的字義訓詁不合經旨」,此小節主要 探究陳天祥對於朱注中的字面字詞之解釋所做的批評。第五部分為「批評朱子解. 27. 林慶彰: 〈元儒陳天祥對《四書辨疑》的批評〉 ,收於《元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冊, (台 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0 年) ,頁 705-720。 8.

(19) 第一章. 緒論. 釋義理不合經旨」,本部分主要針對《四書辨疑》中對於朱子解釋經書義理與本 義不合進行發揮。. 2、周春健先生撰《元代四書學研究》一書,其中第四章「元代四書學北方 諸學派」第四小節「陳天祥與《四書辨疑》」28即是對陳天祥四書學的總體考察與 探究。此文指出《四書辨疑》對《四書章句集注》的批評主要有四大要點:一、 字詞訓釋不當。二、義理闡發不當。三、對經文分章或補傳的不當。四、解經方 法、解經標準的不當。除此之外,周春健先生也指出,林慶彰先生的〈元儒陳天. 政 治 大 書辨疑》的最大成就。只是此種觀點並不全面,不能單純理解為《四書辨疑》對 立 祥對《四書辨疑》的批評〉一文中,認為檢討朱子解經是否合乎經書本義乃《四. 《四書章句集注》的批評,因在批評之外,陳天祥還進行了兩種「立」的工作:. ‧ 國. 學. 一是在朱子注解中保留異說的「或曰」等處,大都給出了孰優孰劣的判斷,使《四. ‧. 書章句集注》在許多地方不再留存二說;二是朱子注解有所闕漏之處擇要予以補. y. Nat. 足。前者主要分三方面:以為「或曰」亦可通的、以為「或曰」不可通的、以為. er. io. sit. 只「或曰」是正確的。依據周先生統計,《四書辨疑》對朱注未及說解的十二處 進行了補闕工作。最後周春健先生以為,在學術價值上,《四書辨疑》對朱子的. al. n. v i n 批評,其中雖不乏失當與措詞激烈處,但總體觀之,卻多為合理之言,批評文字 Ch engchi U. 也多數能保持客觀的立場,同時對朱子之注解《四書》也給予相當程度的肯定。 在學術淵源上,周春健先生也提及王若虛的《論語辨惑》與《孟子辨惑》對陳天 祥撰《四書辨疑》有所影響,指出陳書引用王氏之說凡幾十處,且在文字風格、 學術取向上都合於一致,呈現陳、王二者對於尋求聖人本旨要從「人情」出發, 反對「過高」、「過深」之論,具有樸實簡要之學風。. 3、柳鳳琴撰有《陳天祥及其《四書辨疑》研究》一文,2010 年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此文為目前研究《四書辨疑》最詳盡的專門論著, 28. 周春健:《元代四書學研究》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年),頁 179-199。 9.

(20) 陳天祥《四書辨疑》思想研究. 述明了陳天祥本事以及《四書辨疑》多項基本問題,且考索精到,所徵引之經學 古籍廣博該恰,非用功日久,學力厚實者不能至此,此實為吾人該予以肯定處。 本文共分七章,除首末的緒論與結論外,第二章為「陳天祥及其《四書辨疑》 概述」 ,包括作者考證、陳天祥生平傳略、 《四書辨疑》之成書背景以及《四書辨 疑》一書概述(卷數問題與體例介紹),屬於周邊資料的彙整及總論。 第三章為「《四書辨疑》的學術淵源」 ,分二節,就是書援引前人學說之情況, 依時間遠近劃分,首節論近源,歷來皆認為《四書辨疑》乃於王若虛之《論語辨 29. 惑》、《孟子辨惑》二者基礎上加以增繁補述而來 ,是以此處主要剖析陳天祥對. 政 治 大 書辨疑》的撰作;次節論遠源,分別考察了陳氏援引宋儒之說,以及援引古注疏 立 金朝王若虛《論語辨惑》 、 《孟子辨惑》的接受程度,並說明王氏之書如何影響《四. 的兩種情形。. ‧ 國. 學. 第四章為「陳天祥《四書辨疑》的解經態度和其獨到見解」,分二節,首節. ‧. 論陳氏解經態度,作者指出三點: (1) 、合經文本義,得聖人之旨。 (2) 、文直理. y. Nat. 明,平直易曉。(3)、存疑處待考,不作強解。次節則舉例證以說明陳氏該書的. er. io. sit. 獨到見解,此處有二:其一為訂正前人說解有誤者,其二則補足前人說解未盡者。 第五章為「陳天祥《四書辨疑》的詮解方向」,亦分二節,首節論述陳氏對. al. n. v i n 《四書》經文的檢討,列五點討論之:有誤字者、有闕文者、有衍文者、有錯簡 Ch engchi U 者以及分章錯誤者。次節論陳氏對《四書章句集注》的批評,亦列五點:對朱子 所定經書篇章結構的批評、對朱注字義訓詁的批評、對朱注解釋義理的批評、對 朱注音讀判別的批評以及對朱注的補闕。 第六章為「《四書辨疑》的特色及其影響與評價」 ,分六節,前三節說明《四 書辨疑》一書的特色及其影響與評價,並點出清代學者翟灝、梁章鉅、俞樾,民 國以後者程樹德和黃懷信,此五位學者均受了《四書辨疑》的影響,第四至八節. 29. 蘇天爵〈默庵先生安君行狀〉 :「國初有傳朱子《四書集註》至北方者,滹南王公雅以辯愽自 負,為說非之。趙郡陳公獨喜其說,增多至若干言。」 《四庫全書總目》亦引用此說。 [元]蘇 天爵: 《滋溪文稿》 ,卷二十二, (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0 年元代珍本文集彙刊叢書影印 元代朱墨合校鈔本) ,頁 853-855。 10.

(21) 第一章. 緒論. 便分別探討《四書辨疑》對此五位學者所造成的影響,兼及五者對該書的評論。. (二)、對《四書辨疑》部分的研究 1、廖雲仙先生撰有《元代論語學考述》30一書,專門探討《論語》在元代之 流傳與研究情況。分上下二編,上編總論朱子學於元代興盛之因與元代《論語》 諸家著述考略;下篇討論諸家註解《論語》之書31,故對陳天祥《四書辨疑》之 研究乃集中於《論語辨疑》。作者首先對《論語辨疑》的諸家著錄情況、作者、 卷數以及著作體例做了概述性介紹;後析論《論語辨疑》對朱子《論語集注》的 批評,作者於此節指出,陳天祥批評《論語集注》 ,幾乎全由王若虛《論語辨惑》. 政 治 大 過厚之例;此三要點,同時也是王若虛《論語辨惑》批評《論語集注》的總結。 立. 承襲而來,即:批評《集注》過高之例、批評《集注》過深之例、批評《集注》. ‧ 國. 學. 其次,論及《論語辨疑》的解經態度,作者以為陳氏之批評《論語集注》,主要 根據著三種基本態度:一、注文須合經文之義、得聖人之旨。若解經不據經文發. ‧. 明,則易淪為穿鑿臆測。二、注文要文直理明、平直易曉。此點是針對《論語集. sit. y. Nat. 注》中過於迂曲迂遠處而發。三、如經文有脫簡疑義,注文寧可存疑。此即對經. al. er. io. 文本身可能發生的文字脫誤問題謹慎應對的態度,義蘊難明之處,不必勉強說. v. n. 解。最後,對《論語辨疑》提出評價,作者以為優點在於:一、《論語辨疑》為. Ch. engchi. i n U. 朱子之諍友。因陳天祥能在諸家學者皆羽翼朱子的局面下對《集注》做了批駁辨 明的工作,也頗能指出《集注》中不甚妥當之處,乃元代諸儒中最特出的一位, 因此稱朱子諍友,洵不為過。二、重視古注疏也兼採宋儒。陳天祥身為北方學者, 治學傾向於重務實根底,故而對古注疏較為著重,在《論語辨疑》中,也有稱讚 古注疏優於《集注》的例子。另一方面,對宋儒之說雖有批評,但也不致流於情 30. 31. 廖雲仙: 《元代論語學考述》 , (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5 年) ,頁 219-259。在此書正式出版 之前,廖雲仙先生已先撰有《元代論語學研究》一書,為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年著錄。實則《元代論語學考述》為《元代論語學研究》補遺更定後所出版之正式圖書;而關 於其中論陳天祥《論語辨疑》部分,經筆者比對,兩者並無二致,故此處正文僅交代較晚出版 之《元代論語學考述》一書。 此部分包括陳天祥《論語辨疑》 、金履祥《論語集注考證》 、劉因《論語集義精要》 、胡炳文《論 語通》 、許謙《讀論語叢說》 、史伯璿《論語管窺》 、倪士毅《論語輯釋》及王充耘《論語經疑 貫通》 。 11.

(22) 陳天祥《四書辨疑》思想研究. 感上的盲目否定,對宋儒佳處,陳天祥同樣不吝推崇,基於此,可知陳氏之學並 不定於一家之尊。又,作者論此書缺點,引《四庫全書總目》所揭示之二點: 一、 考證疏陋。作者指出,清代學者本就擅長考證訓詁,由這種觀點所得來的評價, 自然認為前代之人考證不深,固是無可厚非之處。二、好移易經文以就己說。作 者指出,陳天祥一方面具有保守嚴謹的解經態度;另一方面卻又表現出其主觀 性,換言之,陳氏批評朱注時,往往難掩激烈詞色,甚至在文字疑難處也曲解朱 子本意的情況。. 政 治 大 《論語辨惑》到《論語辨疑》〉 一文。補充前書論陳天祥《論語辨疑》一章所未 立 2、廖雲仙先生另撰有〈論金元時期兩本批判朱子《論語集注》的著作-從 32. 觸及之處,前書曾揭櫫陳天祥對於《論語集注》的批評觀點,乃承襲王若虛之書. ‧ 國. 學. 而來;然而前書並未深入王若虛《論語辨惑》中的內容與批評要論,也未明確地. ‧. 論述王書與陳書兩者之間的緊密關聯,職是之故,而有本文的後續寫作。本文分. y. Nat. 兩大部分,首先是對王若虛及《論語辨惑》的析論。33本文第二部分為討論陳天. er. io. sit. 祥《論語辨疑》 ,但不同於前書,本文乃著重於陳天祥對王若虛之說的推尊讚許, 乃至繼承與發揮,是以作者指出三點:一、批評觀點的繼承(過深、過高、過厚) 。. al. n. v i n 二、解經主張的延續。三、闡釋補充《論語辨惑》的義涵。最末則概述後人對《四 Ch engchi U 書辨疑》的評價。. 3、唐明貴先生撰有《論語學史》一書。本書以歷史發展為脈絡,分別論述. 32. 33. 廖雲仙:〈論金元時期兩本批判朱子《論語集注》的著作-從《論語辨惑》到《論語辨疑》 〉, 《東海中文學報》第 14 期(2002 年 07 月),頁 59-96。 文中說明了王若虛《論語辨惑》對宋儒有所批評-即前所言過深、過高、過厚之缺失。另外, 亦有對朱子的批評,或批評其「失之狹」 、或批評其「陋」 、或批評其「其意含糊,了不可曉」、 或批評其「無謂甚矣」 。除了對宋儒的批判之外,亦有對諸儒的推崇與肯定-王若虛對朱子亦 有推崇,如推崇其注文所云「為近」 、推崇其注文所引「有理」 、推崇其注文所云「得之」 ,皆 可見得王氏對朱子非一味以批駁為能事。除朱子外,王氏對歷代諸儒說解之善者也加以稱許, 並不囿於宋儒。最後,說明王若虛《論語辨惑》說解《論語》的主張又三點:一、要以意逆志, 不可以文害義。二、解經須貼合經旨,不可違戾聖人之言。三、若干分章有待商榷,若干經文 有待存疑,對於經文結構本身有所疑慮的,寧可闕漏不講,也不願強為猜測臆度。 12.

(23) 第一章. 緒論. 了《論語》在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的研究概 況。其中第六章第三節「駁正朱注、獨發己見的《論語辨疑》」34即為對陳天祥《論 語辨疑》的研究。唐先生認為陳書有四個特點:一、駁正朱注。此處作者以為陳 天祥對《論語集注》的批評主要表現在音讀、釋詞和經義三方面。二、移易經文、 改經就注。作者指出陳天祥《論語辨疑》中某些說解為了申說己意,而有移改經 文的現象。三、存疑待考,不做強解。此則反映了陳天祥解經客觀的治學態度。 四、平心剖析,獨發己見。作者認為,陳天祥的某些解釋往往不受傳統說法的束 縛,從經文原本的語意分析入手,頗能得出一些不同於眾的結論。. 政 治 大 4、日本學者石本裕之撰有〈陳天祥《論語辨疑》-元代的《集注》批判〉 立. 35. 一文。作者認為《論語辨疑》的要諦,在於朱子學隆盛之時,有某種強迫修正在. ‧ 國. 學. 《論語集注》中所見到的解釋傾向,此點也是《論語辨疑》足以擔任《論語》思. ‧. 想史之一翼的原因。36石本先生將陳天祥這種「強迫修正」的傾向歸納出三點:. y. Nat. 一、觀念的思考的排除。作者指出,朱子對《論語》的解釋反映其思想,企圖使. er. io. sit. 《論語》觀念化、抽象化,換言之,朱子是為了展開自己的學說而利用《論語》; 陳天祥的批評,即對於朱子過於將《論語》觀念化所發出的不滿。二、分析主義. al. n. v i n 的批判。此接續著前者而來,因為將《論語》過於地觀念化與抽象化,所以產生 Ch engchi U 了對於諸多觀念進行分析辨別的解釋取向;陳天祥認為這種過度分析的結果,容 易使《論語》原本的意涵被複雜化甚至扭曲,並主張研讀《論語》者應該踏實地 把握孔子思想。三、圍繞「仁」。此點主要探討陳天祥對孔子言「仁」的說解, 作者以為程朱一派學者喜將「仁」抽象地視為哲學觀念,使得《論語》之「仁」 竟變得迂遠高深,陳天祥以為如此亦難以通曉孔子本意。要之,如作者所言, 《論 語辨惑》尖銳地指責朱子對《論語》的擴大解釋、觀念化、抽象化、過度分析,. 34. 唐明貴:《論語學史》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年),頁 348-355。 石本裕之: 〈陳天祥《論語辨疑》-元代的《集注》批判〉 ,收於松川健二編、林慶彰等合譯: 《論語思想史》, (台北:萬卷樓,2006 年) ,頁 333-355。 36 松川健二編、林慶彰等合譯: 《論語思想史》 ,頁 335。 35. 13.

(24) 陳天祥《四書辨疑》思想研究. 是一試圖捕捉作為腳踏實地之思想的《論語》之本來面貌的《論語》注釋書。. 37. 5、董洪利先生撰《孟子研究》一書,其中第十章「元明兩代的孟子研究」 第三節「陳天祥對朱熹的批評」即為關於《四書辨疑》的研究,然僅止於《孟子 集注》的部分。董洪利先生對於《孟子辨疑》的結論為: 「此書的《孟子》部分, 對朱熹的批評共有一百七十四條,這些批評大多分析透澈,論證精密,有較強的 說服性。而且用心細致,往往能從不甚被人重視的細微之處發現問題。……另外, 此書的某些解釋能不受傳統說法的局限,從本文的語意分析入手,得出一些不同. 政 治 大 敢於批評,而且有些批評講得頗有道理,這在朱熹學派占統治地位的情況下,是 立. 於眾的結論。……元代有關《四書》的著作中,敢於批評朱熹的不多,此書不但. 難能可貴的。」38董先生雖集中於《孟子》,但此語同樣有助於了解《四書辨疑》. ‧. ‧ 國. 學. 的成就。. y. Nat. 6、陳谷嘉先生撰《元代理學倫理思想研究》一書,本書專門討論在理學思. er. io. sit. 想籠罩下的元代,其所呈現出的倫理思想,分為前後二編:前編為「理學家倫理 思想編」,有六章,第一章「元代理學倫理思想體系構成的基本問題及其特徵」. al. n. v i n 為總說,爾後每一章各討論一位元代理學家的倫理思想,分別是許衡、陳天祥、 Ch engchi U 劉因、吳澄及許謙。後編第七、八兩章為「理學倫理普及編」 ,作者指出: 「在元 代理學倫理思想的傳播和帶動下,整個社會形成了崇尚道德的風氣,理學倫理以 故事和戲曲形式向社會廣泛地傳播與輻射,與理學家對儒家倫理的詮釋和闡發形 成了相得益彰和互補局面。」39故知主在討論理學思潮影響下的通俗故事及說唱 戲曲。關於《四書辨疑》之研究,為本書第三章,其研究範圍僅止於陳天祥的倫 理思想。本章分三小節,第一節乃就《論語》部分探討,舉出兩項要點,其一為. 37 38 39. 松川健二編、林慶彰等合譯: 《論語思想史》 ,頁 353。 董洪利:《孟子研究》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年) ,頁 271-273。 陳谷嘉:《元代理學倫理思想研究》 ,(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0 年) ,頁 237。 14.

(25) 第一章. 緒論. 40. 「忠恕不是『夫子之道』辨」 ,大意在於反對程朱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推演為「忠體恕用」及「一本萬殊」之形上化、抽象化的哲學思辨,此為兩種不 同的道德行為規範,體現著人倫道德的兩種精神,不能合一,不能等同。也不能 代替。其二為「關於夏、商、周『三綱五常所損益』辨」 ,孔子曾云: 「殷因於夏 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 也。」朱注援引馬融之說: 「所因,謂三綱五常。所損益,謂文質三統。」41本處 大意,正為反對此說,陳天祥以為三代相因,只有「禮」的問題,這也是孔子的 本來意旨,而不可於「禮」之外,再牽涉「三綱五常」、「文質三統」,且此種說. 政 治 大 第二節則是《孟子》部分,一樣列出二要點,其一為「『但可以為善不可以 立. 法,至今不存,無可資證,舊注亦無,實為橫生枝節。. 為惡,惟性為然』的善本論」,此處主要闡述陳天祥對「性」的思想,其主張性. ‧ 國. 學. 與情不可混而唯一,明顯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並界定了「性」的本質是善,. ‧. 再次強調了儒家的善本論。其二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y. Nat. 幼』的倫理道德意蘊」,作者指出,陳天祥的《孟子》學說,是從政治層面闡發. er. io. sit. 孟子人倫道德思想的代表作,把孟子的人倫義理,擴大至政治層面,故陳氏可說 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傳承者和發揚者,此正為陳氏與朱子最大不同處。. al. n. v i n 第三節為《大學》、《中庸》部分,也分二部分,其一綜論《大學》 ,將《大 Ch engchi U. 學辨疑》中數則條文分析出倫理規範,諸如須日常清潔,去其汙染,保持「明德 常新」 ,為達此目標,必須明事理,既要明事理,又須「慮而後能得」 。其二綜論 《中庸》,在此部分中,陳氏大多討論「道」、「性」及「中」的倫理意義。. 二、研究成果檢討 從以上概述可知,儘管陳天祥《四書辨疑》在學術思想史上未有醒目位置, 仍然有某些學者專家對其進行考察析論,也取得了頗具水準的研究成果,頗能對 40 41. 見《論語.里仁篇》第十五章。〔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頁 96。 見《論語.為政篇》第二十三章。〔宋〕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 ,頁 78。 15.

(26) 陳天祥《四書辨疑》思想研究. 後人有所啟發,如林慶彰先生〈元儒陳天祥對《四書集注》的批評〉一文,為兩 岸學界中較早研究《四書辨疑》者,該文以《四書辨疑》整體架構與內容為觀察 範圍,得出的結論亦足以彰顯《四書辨疑》之大要,堪稱先驅;稍後則有周春健 先生的研究,在林慶彰先生的論點中又加以補充,指出《四書辨疑》的批評取向、 以及對朱注的權衡取捨與補闕,有破有立則實為陳氏貢獻。其他者如廖雲仙先生 精闢深刻地論述《論語辨疑》 ,自撰作問題迄於解經態度,並加以說明優缺得失; 又強調了《辨疑》與金朝王若虛《論語辨惑》的緊密關聯性,發微透澈,持論簡 明,使人讀之如握其管鑰,而能對《論語辨疑》中的某些批評理念明白通曉。石. 政 治 大 陳天祥檢討《四書章句集注》時的批評方針,呈現出《論語辨疑》濃厚的樸實風 立 本裕之先生為日人學者,其研究《論語辨疑》,以「批評思想」為主軸,標舉了. 格與客觀色彩。而柳鳳琴《陳天祥及其《四書辨疑》研究》一文最為晚出,研究. ‧ 國. 學. 也最為全面,幾乎解明了《四書辨疑》一書的撰作方式、解經態度乃至其所造成. ‧. 的影響等相關問題,對於有志研讀此書者,提供了一個鳥瞰性的通盤視野,貢獻. y. Nat. 自然不言而喻。總言之,《四書辨疑》於此已有觀察的視角,全面性的檢討亦業. er. io. sit. 已問世,惟關於《四書辨疑》中所發揮的之義理思想,迄今僅陳谷嘉先生有倫理 思想方面之梳理,陳氏所談,已經揭示出了不少思想要義,行文流暢,析別妥適,. al. n. v i n 持論亦見中肯深刻。然筆者愚鈍,竊以為未有大規模的論說加以補充發揚,殊為 Ch engchi U. 可惜,故本文以「陳天祥《四書辨疑》思想研究」為題,在前賢研究成果的基礎. 上,斟酌省思,對此書進行思想層面的觀察,祈望使《四書辨疑》的研究能更加 充實而飽滿。主要有三大方向:其一,對陳天祥及《四書辨疑》的基本探索,文 中將綜合傳記資料,呈現陳天祥生平梗概,此外,也旁及《四書辨疑》一書的成 書始末,最後需要考述者為《四書辨疑》所依託的時代背景。其二,以陳天祥對 《四書章句集注》的義理闡釋為論述重點,分別探索陳氏對於人格修養的重視及 對務實思想的著重,前者論聖人氣象與修養方針,後者論日常行為之實與人際關 係之實。其三則專門討論陳氏哲學思想,以「理」 、 「道」 、 「性」 、 「心」為觀察重 點,最後總結《四書辨疑》所表現之思想在元代四書學中所具有的地位與意義。 16.

(27) 第一章. 第三節. 緒論. 研究方法. 關於本文所採行的研究方法,對於人文學科的相關研究領域,並不容易指出 一個實質而具體的研究手段,因人文類別的研究不如其他學門在研究初期要求數 據的取得、在研究過程中倚賴確切的實驗操作、在研究結果上著重量化分析等, 以上種種的差異使得人文學門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難以給出令人圓滿的答案42, 誠如錢穆先生所云:. 政 治 大 研究之對象,乃指向於自然界之一切實物與現象,而中國傳統學術所著意 立. ……中國學術傳統,究與西方近代科學有其迥異處。這因西方近代科學所. 者,乃在人文界之一應實事上。自然物變動少,研究自然可有一恆常不變. ‧ 國. 學. 之共同對象。……可以按部就班地拾級而登,……但此種情勢不能轉用到. er. io. sit. y. Nat. 幾」,所以處理人事,只有因地制宜一法。43. ‧. 人文界。人是活的,人事亦常在變動中,真所謂「不居故常,一日二日萬. 此外,徐復觀先生也指出:「憑空的談方法,結果會流為幾句空洞口號。方法是. al. n. v i n 研究者向研究對象所提出的要求,及研究對象向研究者所呈現的答復,綜合在一 Ch engchi U 起的一種處理過程。所以真正的方法,是與被研究的對象不可分的。」44本文以. 中國古籍為研究對象,其中必然涉及了對古典文獻的觀察、理解以及把握,徐復 觀先生又云:「某種解釋提出了以後,依然要回到原文獻中去接受考驗;即須對. 42. 一般而言,學術研究分為「實徵性研究」 (量化研究 quantitative research)與「非實徵性研究」 (質化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 ,前者指採用科學方法以蒐集實際、客觀的資料(量化的數據) , 並經由資料分析以解答或驗證假設,以建立系統化理論;後者指不依科學方法所進行的研究(較 少借助於量化數據,而著力於主觀的論證與思辨) ,如文學、哲學、藝術和宗教領域的研究。 周文欽: 《研究方法》 , (台北:心理出版社,2002 年) ,頁 17。周文欽、高熏芳、王俊明編著: 《研究方法概論》 ,(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 年),頁 9。基於以上所言,人文研究多數無 法「科學化」 ,也不容易指出確切的操作方法。 43 錢穆: 《中國歷史研究法.如何研究學術史》 ,(台北:東大圖書,2002 年) ,頁 68。 44 徐復觀:〈研究中國思想史的方法與態度問題〉(本文寫作於 1959 年) ,收於韋政通主編:《中 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 (台北:水牛出版社,1987 年) ,頁 152。 1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Al atoms are larger than N atoms because as you trace the path between N and Al on the periodic table, you move down a column (atomic size increases) and then to the left across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For example, Ko, Chen and Yang [22] proposed two kinds of neural networks with different SOCCP functions for solving the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 Sun, Chen and Ko [29] gave two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