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第三節 研究方法

關於本文所採行的研究方法,對於人文學科的相關研究領域,並不容易指出 一個實質而具體的研究手段,因人文類別的研究不如其他學門在研究初期要求數 據的取得、在研究過程中倚賴確切的實驗操作、在研究結果上著重量化分析等,

以上種種的差異使得人文學門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難以給出令人圓滿的答案42, 誠如錢穆先生所云:

……中國學術傳統,究與西方近代科學有其迥異處。這因西方近代科學所 研究之對象,乃指向於自然界之一切實物與現象,而中國傳統學術所著意 者,乃在人文界之一應實事上。自然物變動少,研究自然可有一恆常不變 之共同對象。……可以按部就班地拾級而登,……但此種情勢不能轉用到 人文界。人是活的,人事亦常在變動中,真所謂「不居故常,一日二日萬 幾」,所以處理人事,只有因地制宜一法。43

此外,徐復觀先生也指出:「憑空的談方法,結果會流為幾句空洞口號。方法是 研究者向研究對象所提出的要求,及研究對象向研究者所呈現的答復,綜合在一 起的一種處理過程。所以真正的方法,是與被研究的對象不可分的。」44本文以 中國古籍為研究對象,其中必然涉及了對古典文獻的觀察、理解以及把握,徐復 觀先生又云:「某種解釋提出了以後,依然要回到原文獻中去接受考驗;即須對

42 一般而言,學術研究分為「實徵性研究」(量化研究 quantitative research)與「非實徵性研究」

(質化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前者指採用科學方法以蒐集實際、客觀的資料(量化的數據), 並經由資料分析以解答或驗證假設,以建立系統化理論;後者指不依科學方法所進行的研究(較 少借助於量化數據,而著力於主觀的論證與思辨),如文學、哲學、藝術和宗教領域的研究。

周文欽:《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2002 年),頁 17。周文欽、高熏芳、王俊明編著:

《研究方法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 年),頁 9。基於以上所言,人文研究多數無 法「科學化」,也不容易指出確切的操作方法。

43 錢穆:《中國歷史研究法.如何研究學術史》,(台北:東大圖書,2002 年),頁 68。

44 徐復觀:〈研究中國思想史的方法與態度問題〉(本文寫作於 1959 年),收於韋政通主編:《中 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台北:水牛出版社,1987 年),頁 15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握客體對人的意義、價值的一種觀念性活動。51考之中國學術歷史,傳世典籍因 不斷地為後人解釋,而產生了活絡的生命;不同條件的時空背景與思潮取向,組 成了豐富多彩的詮釋立場,並突顯出文本意涵的複雜與宏觀,構成了經典詮釋的 整體性52;以此而論,從事學術思想的「研究方法」,是為一種相當靈活的運用,

它未必直顯於原則性的教條,更多時候則是反映出這種「運用之妙,在於一心」

的詮釋旨趣。

除此之外,傅偉勳先生於早期所提出的「創造的詮釋學」,可成為「文獻研 究法」之外的輔助利器,傅先生所揭櫫之方法,其要如下:

作為一般方法論的創造的詮釋學,共分五個辨證的層次,不得隨意越等跳 級。這五個層次是:(1)「實謂」層次-「原思想家(或原典)實際上說 了什麼?」;(2)「意謂」層次-「原思想家想要表達什麼?」或「他所說 的意思到底是什麼?」;(3)「蘊謂」層次-「原思想家可能要說什麼?」

或「原思想家所說的可能蘊涵是什麼?」;(4)「當謂」層次-「原思想家 (本來)應當說出什麼?」或「創造的詮釋學者應當為原思想家說出什 麼?」;以及(5)「必謂」層次-「原思想家現在必須說出什麼?」或「為 了解決原思想家未能完成的思想課題,創造的詮釋學者現在必須踐行什 麼?」53

傅偉勳先生為「創造的詮釋學」所標舉五種詮釋進程,傅先生的說法相當明瞭直 截,使初學之人也能迅速領悟其中梗概,其後,為了加強讀者的理解,傅先生又 接著說明:

51 馮平:《評價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 年),頁 1。

52 誠如學者所言「在各地域、各時代雖帶有各種多樣的面向,但無論如何,它們的展開都是根 據重讀《四書》文本而被形成的,這是相當重要的一點。重讀文本的各種面向,依據所謂的『四 書學』之視點而漸具體且清楚。」[日]辻本雅史撰,張崑將譯:〈「四書學」:暫定性的方法概 念〉,收於黃俊傑編:《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年),頁 288。

53 傅偉勳:〈創造的詮釋學及其應用〉,收於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 大圖書,1999 年),頁 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以上五個層次之中,第一層次基本上關涉到原典校勘、版本考證與比較等 等基本課題,只有此層算是具有所謂「客觀性」。它是創造的詮釋學必須 經過的起點,但非重點所在,更不可能是終點。「實謂」層次所獲致的任 何嶄新而證成(justified)的結論,立即多少影響上面四層的原有結論。

在第二層次,通過語意澄清、脈絡分析、前後文表面矛盾的邏輯解消、原 思想家時代背景的考察等等工夫,儘量「客觀忠實地」了解並詮釋原典或 原思想家的意思(meanings)或意向(intentions)。第三層次則關涉種 種思想史的理解線索、原思想家與後代繼承者之間的前後思維聯貫性的多 面探討、歷史上已經存在的(較為重要的)種種原典詮釋等等,通過此類 研究方式,了解原典或原思想家學說(已成一種伽達瑪所云「歷史傳統」) 的種種可能的思想蘊涵,如此超克「意謂」層次上可能產生的詮釋片面性 或詮釋者個人的主觀臆斷。在第四層次,詮釋學者設法在原思想家教義的 表面結構底下掘發深層結構,據此批判地考察在「蘊謂」層次所找到的種 種可能義蘊(meanings)或蘊涵(implications),從中發現最有詮釋理 據或強度的深層義蘊或根本義理出來,這就需要他自己的詮釋學洞見 (hermeneutic insight),已非「意謂」層次的表層分析或平板而無深度 的詮釋可比。到了第五層次,創造的詮釋學家不但為了講話原思想家的教 義,還要批判地超克原思想家的教義局限性或內在難題,為後者解決後者 所留下而未能完成的思想課題。創造的詮釋學之所以與普通意義的詮釋學 訓練不同,而有其獨特的性格,亦即哲理創造性(philosophical creativity),即在於此。54

由此可知,傅偉勳先生所提出的「創造的詮釋學」大不同於日常生活中面對字面 資料時所做的「詮釋」;而是對中國思想傳統有高度適用性的方法論反思55,它帶

54 傅偉勳:〈創造的詮釋學及其應用〉,收於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頁 10-11。

55 傅偉勳:〈創造的詮釋學及其應用〉,收於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頁 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有濃厚的思辨性、反省性與開創性56;此外,張清民先生提出「六講」之說,頗 合於傅氏,亦可資參酌發明:

一、照著講:是學術研究的始基和出發點。「照著講」就是復述前人學說,

並且這復述必須以準確把握並忠實原文原著原義為基礎。學術總是先學後

「述」,先清理先賢學說,了解其思想脈絡,揣摩、把握其思路,……對 其加以介紹評析,是謂「照著講」。

二、學著講:是學術研究的初級境界,其特徵是:研究者受前人思想啟發,

卻又不滿足介紹前人成說,在前人思想之內、之外,或夾縫中發現有關問 題,於是根據自己所學,依葫蘆畫瓢,寫作論文,提出自己的認識。

三、接著講:是學術研究的中級境界。它是研究者「為往聖繼絕學」的實 踐行為,研究者背靠傳統學術資源,研習、清理前人學說,發現前人思想 中意猶未盡,或想說而未能說出來的東西,並根據自己的理解,將前人的 問題深化、展開、開掘、推進甚至生發先賢學說中沒有的思想。……「接 著講」在學理上內含有兩個邏輯要求:一是接續、承傳,二時延伸、發展。

四、對著講:研究者發現他人在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不足、缺陷、錯誤,

因而對之進行評述或爭論,這種情形可稱之為「對著講」。

五、另外講:是指在同一學術語境中,研究者自闢蹊徑,別開領域。他不 管別人如何說,而只認真思考和談論自己的發現,你講你的,我講我的。

「另外講」已達學術研究的高級境界。

六、自己講:研究者自身已形成獨立的觀察、理解和思考方式,開始獨立 系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他思考問題已不再是從書本及前人的思想出發

56 傅偉勳先生所揭櫫「創造的詮釋學」此形態之方法論,雖備極精密;然而類似之觀念早已有 之,如徐復觀先生曾云:「……在這種笨工夫中(筆者案:「笨工夫」乃作者於此之前所論對於 文獻材料的拆散、結合等等整理上的工夫),還要加上一種『解釋』的工作。任何解釋,一定 會比原文獻上的範圍說得較寬、較深,因而常常把原文獻可能含有,但不曾明白說出來的,也 把它說了出來。不如此,便不能盡到解釋的責任。」徐復觀:〈研究中國思想史的方法與態度 問題〉,收於韋政通主編:《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頁 15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發,而是從自身的經驗以及當下所處的生活、社會語境出發,……「自己 講」屬於學術研究的巔峰境界。「六經皆我注腳」的宋代哲學家陸象山,

可謂哲學史上「自己講」的典型人物之一。57

此「六講」中,除「對著講」為與被詮釋者之對立發揮而可略之,其餘五者均可 與傅氏之詮釋法相為對應:「照著講」即為「實謂」層次,「學著講」即為「意謂」

層次,「接著講」即為「蘊謂」層次,「另外講」即為「當謂」層次,「自己講」

即為「必謂」層次,因此,張氏所指,在在可以做為傅氏「創造的詮釋學」之補 述與解說,使研究者更可準確拿捏。而本文之所以使用「創造的詮釋學」,主要 考量有二,首先,借重此種詮釋學概念觀察《四書辨疑》對朱注的批評情況,希

即為「必謂」層次,因此,張氏所指,在在可以做為傅氏「創造的詮釋學」之補 述與解說,使研究者更可準確拿捏。而本文之所以使用「創造的詮釋學」,主要 考量有二,首先,借重此種詮釋學概念觀察《四書辨疑》對朱注的批評情況,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