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了解國小低年級新住民配偶子女的字形處理、聲韻覺識和快速

唸名的表現,以及新住民配偶子女與本國籍配偶子女在字形處理、聲韻覺識和 快速唸名的差異。此外,更進一步探討字形處理、聲韻覺識、快速唸名與中文 閱讀表現之間的相關情形,並分析在排除控制變項(年齡、智商)、聲韻覺識和 快速唸名後,字形處理對中文閱讀表現的預測力。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在閱讀新住民配偶子女的相關研究中發現,對於新住民配偶子女中文閱讀

或語文領域的研究多集中在成就表現上,以文化、家庭環境、經濟等因素來進 行探究,僅少數研究探討字形處理與中文閱讀之間的關係。因此,本研究將探 討新住民配偶子女在字形處理、聲韻覺識、快速唸名與中文閱讀表現間的相關,

以及了解新住民配偶子女與本國籍配偶子女的差異。

臺灣受全球化、經濟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影響,加上兩岸交流的頻繁與 南向政策的推動,讓臺灣跨國婚姻的數量逐年增加,因此新住民族群將成為繼 原住民、閩南、客家、外省族群之後的第五大新興族群(吳瓊洳、黃靖茹,2010;

黃彥融、盧台華,2009;張嘉育、黃政傑,2007)。

近幾年來,我國中外聯姻的國籍相當多元化,多來自於東南亞、大陸和港 澳地區,截至民國 99 年 10 底,外籍配偶數已經佔我國配偶數的 15.65%(內政 部,2010)。內政部入出國移民署在民國 100 年 6 月所公布的資料中,我國的 外籍配偶人數達到 450,322 人,以中國大陸籍者最多,佔了 64.45%,其次為 越南 18.98%,接著為印尼 6.01%(內政部,2011)。婚姻形態的改變讓我國新生 兒的結構產生變動,民國 99 年上半年的嬰兒出生狀況統計報告中顯示,民國 92 年的嬰兒出生登記母親為大陸港澳地區或外國籍者佔 13.37%,是近十年來 的最高峰,民國 96 年則降至 10.23%,民國 99 年則為 8.70%,從數據上來看 雖有趨緩的現象,但平均仍維持在 9.84%,即 100 名新生嬰兒中有 9 名嬰兒的

母親為非本國籍者(內政部,2010)。由出生年度推知,在民國 90 年到民國 95 年這段攀升期間出生的新住民之子正就讀國小階段,形成校園內新住民配偶子 女大量增加,其中又以偏遠地區的學校更為明顯。

教育部在 100 學年度對大陸及外籍配偶子女就學人數所做的調查顯示國 小的新住民配偶子女人數達 158,584 人,佔全國國小學生人數的 10.88%,相 較於 99 學年度上升了 1.1%,由此預見,在國小階段每 100 位學生就會有 10 位是新住民之子,平均每班 2-3 位,學生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將成為教育現場的 常態。因此,近幾年來對於新住民的相關研究不斷的出現,也顯示出對其情況 的重視。

在教育及學習問題上,新住民配偶子女因受到家庭社經地位偏低、父母教 育程度有限、父母國語程度不佳、語言文化刺激較少等因素的影響,較容易出 現語言學習落後、課業學習落後、人際適應下降、自信不足等問題(吳錦惠、

吳俊憲,2005;陳玉娟,2009;張芳全,2010;趙善如、鍾鳳嬌、江玉娟,2007;

蔡清中,2006)。在眾多對新住民配偶子女的研究中,語言學習的相關議題一 直是其討論的核心。在新住民配偶子女閱讀方面的相關研究中指出,新住民配 偶子女在語文學習表現上顯著低於本國籍配偶子女,尤其是在基本讀寫、閱讀 理解和語詞表達方面,推測其原因可能與識字量有關(王慧珍,2010;黃沛文,

2007;黃明煌,2008)。

閱讀主要可分為認字和理解兩部分,在 Chall 的閱讀發展六階段中,前三 階段屬於學著讀(learn to read),讓學前到國小三年級的孩子學習讀的能力,是 培養識字解碼能力的重要階段,奠定將來閱讀的基礎,而後三階段屬於讀以學 (read to learn),透過閱讀來獲取知識(引自柯華葳,2010;洪儷瑜、王瓊珠,2010)。

本研究的對象為國小低年級學生,在 Chall 的閱讀發展中處於階段一和階 段二,識字解碼能力正是他們閱讀發展的重點,透過識字評量來推論學生目前 的識字量,了解他們的閱讀程度。在中文識字表現上除了要考慮正確性(字音、

字形、字義的正確連結)和錯誤類型外,還要探究識字的流暢性(胡永崇,2007;

蘇宜芬、陳學志,2007;洪儷瑜、王瓊珠,2010)。流暢性是識字解碼到閱讀

3

理解間的通道,若學生的認字達到流暢性或自動化,他將會有更多的資源去進 行閱讀裡解。

在臺灣的教育系統中,學生在進入國字的認讀前會先進行注音符號的教 學,從相關文獻中可得知注音符號能協助學生自行閱讀附有注音的課文或詞 彙,將文字的音、義、形做連結,提升閱讀主動性及累積識字量(國立編譯館,

1980;萬雲英,1991;張正男,2004)。因此,本研究將國小低年級學生的中 文閱讀表現區分成識字量、一分鐘讀詞與注音閱讀三種。

許多研究皆對字形處理、聲韻覺識、快速唸名等認知因素與閱讀表現進行 探究,但對於是否能夠有效預測閱讀表現且達到顯著的相關仍存在著不同的意 見。其中,相關研究發現國小三、四年級學生的組字規則知識發展已趨近成熟,

因此字形處理相關測驗對他們來說較為簡單,容易產生天花板效應,但對於國 小一、二年級的學生卻未有此現象,且能夠有效預測他們的中文閱讀表現。

目前我國對於國小階段新住民配偶子女識字量高低與閱讀能力發展的相 關研究多將結果歸因於文化差距和家庭環境,較少從字形處理能力來進行探 究。因此,本研究將探討字形處理、聲韻覺識、快速唸名與新住民配偶子女中 文閱讀表現間的相關情形,並和本國籍配偶子女進行比較,了解之間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