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章共分為三節,包含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以及名詞

定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精神疾病一向被視為慢性化且預後差的疾病,特別是思覺失調症 (schizophrenia) (宋麗玉、徐淑婷,2009) 。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嚴重 精神疾病,患者會對外界環境的認識與判斷發生脫離現實之情形 (胡 海國,2002)。依據衛生福利部 103 年統計年報顯示,台灣有 122,538 人被診斷為思覺失調症 (內政部衛生福利部統計總處,2014) ,佔全 台灣人口的 0.52% (內政部統計處,2014)。思覺失調症亦是二十世紀 以來最為人注意的重大疾病,臨床上,思覺失調症是精神科急性住院 中最多的疾病 (歐陽文貞,2011) ,在精神科的病人住院當中約占 50

%到 60%左右,對病人家屬及社會的負擔相當大,因此將近有一半的 精神醫學相關研究投入於此 (李明濱,2011) 。由上述得知思覺失調 症預後差、盛行率也不低,亦是許多人投入研究的疾病,因此研究者 思考如同思覺失調症這樣預後差的嚴重精神疾病,何以能達到復元 (recovery) 的狀態?如何評斷思覺失調症者已經達到了復元呢?又有哪

些因素可能與復元具有相關性呢?這些想法引發了研究者想要進行與 思覺失調症者復元相關的研究。

雖然一般大眾仍停留在精神障礙者難以達到復元的刻板印象之 中,但精神障礙者的復元運動早於西元 1970 年代萌生,並在西元 1980 年代開始迅速發展。文獻指出約有 60%~68%的精神障礙者可達到復 元或大幅改善的狀態 (Harding , 1987),Kuo 與 Lin (2010) 系統性回顧 了 59 篇有關復元定義及結果的文章,結果發現約一半的思覺失調症 者可以達到復元的狀態。復元運動重申精神障礙者作為一個「人」,

而不是等同於「疾病」的概念,而復元的觀點與實務在西方國家已燃 燒二十餘年,但在臺灣討論的卻不多 (宋麗玉,2005) ;Tse, Siu , &

Kan (2013) 也指出目前在多數的亞洲國家,精神障礙者復元的概念仍 在初生階段。以臺灣博碩士知識加值系統以關鍵字「精神障礙」和「復 元」不限欄位進行文獻搜尋,在 2006 年前的相關文獻僅有 5 篇,確 實討論地不多,但於 2006 到 2014 年間則有 74 篇,顯示近年來復元 觀點逐漸地興起,並成為許多人研究的題材。

近年來臺灣復元觀點的推展,除了有許多相關文章、期刊發表之 外,社會團體也是復元運動和相關知識的推手。「復元與優勢觀點發 展中心」於 2008 年成立,該中心搜尋與介紹國內外優勢觀點的相關

資訊,包括期刊文章、書籍、組織、研究成果與活動,並以此作為知 識的平台 (復元與優勢觀點發展中心,2014) 。「社團法人台灣社區 精神復健發展協會」則於 2009 年成立,藉由提升社區精神復健機構 品質、協助精神病患者和家屬獲得完善之醫療與社區復健服務,進而 促進精神障礙者復元為宗旨,並於 2012 年開始舉辦「奇夢子 (精神 障礙者) 復元敘說發表會」,邀請復元者公開自己的復元歷程,藉此 發表會不僅給予正走在復元旅途中的人信心及希望,也讓精神復健相 關的從業人員了解復元是具體可行的實踐哲學 (社團法人台灣社區 精神復健發展協會,2014) 。由此可知,復元概念是精神障礙者重新 掌控自己、超越障礙的觀點,並於歐美國家盛行多年,近年來在臺灣 才興起與復元相關的討論及實證研究,國內復元之觀點也尚未在臨床 實務面發酵,文獻指出有些社區精神機構如社區復健中心、康復之家 仍為醫療單位衍生,機構化之情形仍強烈 (劉素芬,2011) 。因此精 神障礙者與復元的相關研究可持續投入,並藉由其研究讓社會大眾與 專業人員熟悉精障者復元的概念,進而減少汙名化及運用於相關服務 之上。另一方面,復元運動在數十年來強調科學的質化性研究,以質 性研究為大宗 (Mountain & Shah, 2008 ) ,量化研究相對較少,因此 研究者欲採用量化的方式進行研究,目的性的驗證復元理論中的重要 因素。

然而,復元呈現多面向,有許多因素交織而成,要探究其中幾個 因子並不容易,復元的定義也尚未有一致的界定 (宋麗玉,2005),因 此研究者參考 Song 與 Shih (2009) 提出的精神障礙者復元之統合模式 圖,並透過相關文獻選擇重要因子來進行相關研究,首先考慮影響個 人功能性復元顯示出來的-「失能程度」 (disability severity ),研究指 出 如 果 要 達 到 功 能 性 復 元 , 減 少 失 能 便 是 目 標 之 一 ( Harvey, 2009) ,宋麗玉、施教裕 (2009) 表示精神障礙者的失能處理的程度 是指能接受自己的失能並發展各種因應方式試圖減緩失能,失能處理 的程度為復元理論的相關因素,失能處理程度越好,相信其功能表現 也會越佳。

至於測量失能程度的工具要如何選擇呢?研究者主要考慮在臺灣 身心障礙功能檢定的方法,目前是參考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 系統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 ;以下簡稱為ICF) 的概念所設計,對個體功能狀況為全面性的 考量 (臺灣ICF學會,2012),而ICF參考架構是具有系統性和全面性 的工具,可以有效地用來評估復健的結果 (Wilson, 2014)。目前台灣 身 心 障 礙 鑑 定 使 用 的 量 表 為 身 心 障 礙 鑑 定 功 能 量 表 - 成 人 版 (Functioning Scale of the Disability Evalution System-Adult version , FUNDES-Adult version),是由世界衛生組織障礙評估功能手冊 (WHO

Disability Assessment Schedule 2.0, WHODAS 2.0) 發展而來,

Liberman & Kopelowicz (2005) 提出精神障礙者的功能性復元測 量,可以用WHODAS 、其他社會調適的量表 、社會和職業功能評估 表 (social and occupational functioning assessment scale) 等來測試。

而復元之概念是一個全觀 (holistic) 的概念,包括個人復元過程 與結果,其職業功能表現也為復元的重要結果之一,因此研究者除使 用 ICF 架構下發展的工具- FUNDES 成人版評估個體失能程度外,研 究者也將參與者分為「有職業組」與「無職業組」來分析與復元之間 的關係。

研究者希望透過探討復元與失能程度的相關,了解思覺失調症在 認知、人際互動、社會參與等失能程度及職業的有無在復元整體、復 元內涵是否有顯著差異,讓更多專業人員能夠知曉思覺失調症者復元 的內涵和相關因子,進而運用在復元導向的服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