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 待答問題,第四節為名詞解釋、第五節則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隨著經濟起飛,台灣的社會結構逐漸轉變,個人自我意識、功利主 義逐漸高漲,使得以往孩童朋友間單純的嘻笑、玩鬧已不易見,取而代 之的是一連串令人驚恐的因青少年偏差行為而呈現的社會事件。「校園霸 凌!13 打 1,國 3 生腦震盪、肋骨斷」,新北市一名國三生疑似不小心碰 到女學生身體,惹了其男友不滿,找了 13 個人在校門口堵人,並帶往公 園毆打,造成被害人腦震盪、肋骨、手骨斷裂,並在醫院躺了八天才出 院(TVBS,2012.05.18);「東海國中霸凌頻傳 警方出動校園站崗」,有 近卅名學生齊聚某班走廊高唱「哥哥爸爸真偉大」,形同「古蠱仔」對受 霸凌同學造成心理威脅(黃明堂,2012.05.20)。這一件件校園暴力行為,

無不令人怵目驚心。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一波波青少年偏差行為正逐漸 地年輕化,根據兒童福利聯盟歷年的全國抽樣調查研究發現,國小四、

五、六年級學童,最近兩個月在學校經常甚至每天被同學欺負的比例,

從 96 年的 9.9%,99 年已經上升到 16.1%,上升速度著實驚人(兒童福 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1)。研究者本身為六年級導師,在與學生的互動 中發現即將進入青春發育期的國小高年級學生常會有情緒衝動、一言不 合就會暴力相向的情形,因此研究者即欲以此撰寫論文之機會針對高年 級學生之校園霸凌行為進行探究。

Olweus(1993)指出「霸凌」(bullying)是一種在一段時間內,對 他人不斷重複行使的負向行為,霸凌者與霸凌被害者之間於身體上、社 會上、和心理上皆存在權力不平衡的情形。所以不管在家庭、工作場合、

2

甚至校園內的同儕、教職員之間都有可能發生霸凌行為。而這樣的行為 若發生於校園內,則稱為「校園霸凌」。「校園霸凌」從以往至今一直有 之,但往往隱而不顯,近來則因校園暴力案例日漸增加、行為更顯惡毒,

而使其成為社會大眾注目的焦點。因此,究竟目前校園霸凌行為的現況 為何,是本研究者欲探究的,此即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之一。

人格是個人行為的特徵表現,每個人的人格特質都不盡相同,有的 積極進取、有的衝動躁進、有的害羞自卑…。人格的形成是由遺傳與環 境交互作用下,逐漸發展的心理特徵所構成;其心理特徵表現於行為時,

具有相當的統合性與持久性(張春興,1995)。個人的人格養成與家庭生 活有密切關係,家庭是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所面對的第一個社會;家人,

尤其是父母,更是孩子的第一個重要他人。因此,這些重要他人對孩子 的身心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也造就了每個孩子不同的人格特 質。因此身為國民教育工作者之一的研究者,不禁思考與校園霸凌相關 議題的是:什麼樣人格特質的學生會遭遇到校園霸凌行為?研究者欲瞭 解其中之關聯性,故進行此研究。而這也是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之二。

人類不能離群索居,學習良好的人際關係技巧而被社會成員所接納 是必要的。而我們和家人、朋友、師長、同學,或者所屬的團體,因為 有溝通、交流、互動,自然而然形成了人際關係。朱美慧(2000)認為 人際關係是樹立一種人們所應遵守的行為準則,包括互相尊重、相互幫 忙、愛護等。而國小高年級學生正進入青春期階段,開始與父母以外的 人建立人際關係,對同儕的認同度會逐漸高於父母、師長,但一方面由 於認知改變、父母教養方式調整,比以往更容易取得資訊、資源,另一 方面則是人際關係、同儕相互影響,使得社會技巧未臻成熟的青少年在 自我情緒控制不足的情況下,人與人之間更容易出現暴力的行為表現。

另以艾瑞克遜(Erik Erikson,1963)所提的「發展的任務階段論」觀點,

國小五、六年級的孩子正處於第四期勤奮努力 VS.自卑感期,這個階段 的孩子,同儕常成為其重要他人,若是發展不順利,個體常會感到自卑、

3

充滿失敗感,而使其人際關係大大地受到影響。因此,本研究欲針對國 小高年級學生的人際關係情況,進一步探究其與校園霸凌行為的關聯 性,此為本研究者欲進行之研究的動機之三。

綜上所述,以往的文獻大多針對國中時期的孩子進行校園霸凌的研 究,但經由社會新聞的披露及對學校現況的瞭解,已知校園霸凌的情況 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因此,身為一位國小教師,研究者亟欲針對國小 高年級學生的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校園霸凌行為的相關性進行探究。

且因地理環境之便,故以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生做為研究的母群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