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展望二十一世紀,我國在國際化與自由化的衝擊之下,隨著經濟及社會環境 的變遷,學校面臨諸多的教育改革,例如:教師會、家長會等組織,促使教育決 策權力的重組;教育發展朝向多元化、國際化的方向;教育鬆綁、父母教育選擇 權、教師專業權的維護、校長遴選制度的爭議等,使學校經營面臨新的挑戰。然 而教育乃國家之根本,為了迎向新世紀的台灣,無論是國家競爭力的提升、社會 的和諧凝聚、自然環境的的永續發展、人民能力素質的提昇和生活品質的改善,

成功的關鍵都在教育。國民小學是基礎教育,也是扎根的工作,它和家庭教育、

社會教育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校長是教育成敗的關鍵人物,對於學校氣氛、教 學品質、教育的成就更有決定性的影響力。西諺有言「有怎樣的校長,就有怎樣 的學校」(As is the principal ,so is the school)(蔡進雄,1993)。換言之,校長 是學校組織的靈魂人物,亦是學校轉型與教育變革的火車頭與守門員,其領導是 否成功影響整個學校的發展甚大。Flangigan, Richardson, Schnacke, Martray 與 Ecton(1989)認為一個沒有效能的老師,會影響到一整個班級的學習,但是一 個沒有效能的校長,卻會影響到一整個世代的年輕人。校長是學校的領導人,職 位重要,責任重大,在整個學校與行政上扮演著重要且關鍵性的角色。校長為一 校之長,對學校經營之成敗,責無旁貸且影響深遠。

國內教育界對於領導風格理論之探究,包括傳統領導理論的三大取向:特質 論、行為論及權變理論以及近年來發展的新興領導理論:轉化及互易領導、魅力 領導、遠景領導、催化領導、道德領導、課程領導、隱涵領導、教學領導、道德 領導等。黃國光(1998)指出,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領導概念具有相當的歧異性,

西方的領導原則與模式是無法完全套用於東方文化社會環境中。隨著人文主義的 興起,學校領導的問題浮出檯面。校長如何憑藉超凡的領導觀點及能力,融合西 方與東方之領導理論,整合組織的人和發揮其影響力,在不同的情境中,運用有 效的高關懷與高倡導領導方式,使學校教師表現和諧親密之關係、具備良好的工 作態度及高度教師承諾,凝聚散沙成塔,順利達成教育之任務及目標。麥克阿瑟 將軍說:「天下無不可用之兵,只有不會領導的將。」,21 世紀的學校行政領導 者,如何順應校園民主化潮流,運用個人領導風格與領導行為,帶領學校教師朝 向學校願景前進,追求卓越,提升品質,以符應未來社會之需求,是學校領導者 努力的重要課題。

校長是學校的教育領航者,其領導行為直接影響學子的學習及教育的承傳,

學校教師最能認知校長的領導行為,亦是校長領導行為最佳的直接回饋者。教師 與校長在學校的角色可說是互補的關係,彼此可以知覺和評鑑對方的行為。教師 因受文化背景、個人認知複雜度、人格特質等影響,會直接以本身的知覺評估校 長的行為。校長的領導行為會對教師的教學及校務發展帶來某種程度的影響及衝 擊,有時校長採民主方式讓教師參與校務,但教師卻未能感受校長增權賦能,有 些教師對校長的領導行為無法接受時,導致教師不願意配合校務或凡事奉命行事 的消極方法,研究者常常聽見學校與學校之教師在交換教學實務與行政實務心得 時,發現左右學校氣氛和發展的關鍵在於教師對校長領導行為之認知評價高低,

教師更會為了符合自己心目中「理想意象」(ideal image)的校長而全心投入工 作。張慶勳(2006)指出,教師認知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所期望的校長領導風格,

有差異性存在;而秦夢群(2004)也指出,校長與教師之間角色期望也有顯著差 異,甚至教師因職務、年資等差別而產生不同的看法。校長的領導風格,深受其 人格特質的影響,於學校展現領導行為時,是否能知與行一致?校長之領導行為 是否符合教師心目中之期許?

歐陽教(1989)指出,教師是推動「教育搖籃」的手,教育成敗繫於教師之 良窳,任何教育行政作為,若得不到教師的認同、接受與配合,是難有成效的,

終將束之高閣,而流於空談。基於以上所述,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對其知覺認知,

二者之間關係甚是密切,其優劣程度足以影響校長領導行為是否成功,以及學校 組織目標是否能順利達成。此外,研究者長期服務於高雄縣,對於高雄縣國小教 師對校長領導行為之知覺情形,存有「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的鄉土情懷。

是職之故,本研究以高雄縣為主要研究地區,主要目的在探討教師對校長領導行 為的知覺現況,並期望本研究結果能提供作為現任校長領導之參考,進而提升學 校校長領導行為之品質,使校長能成為「超時空之領導者」。

領導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一位成功的校長必須在適當的情境 中運用適當的領導行為,以滿足成員之需求,促使成員發揮潛能、營造團隊學習 精神及建立合諧校園氣氛等,順利達成學校教育目標。依據文獻之探討發現,現 在的校長大多數會運用轉化與交易領導、魅力等領導行為,而倡導與關懷這兩個 領導行為在學校最普遍被使用。巴納德(Barnard,1968)曾對倡導與關懷領導 行為的重要性作出詮釋,一個組織要繼續生存,就須有效果與效率,若要生存越 久,則對兩者的需要更殷切。而張明輝(1991)指出,巴納德所說的「效果」是 組織目標的達成,屬於倡導層面;而「效率」是滿足成員需求,屬於關懷層面。

秦夢群(2004)指出,高倡導高關懷的領導行為最能導致最佳的成果。根據國內 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研究各種領導行為的效果結果發現:在高關懷高倡導的領導 型式下,學校行政人員工作滿意度達到最高、教師感受的組織氣氛、工作精神較

佳;而規模越大、班級數愈多的學校教師,其所知覺的校長領導行為,較偏向於 低關懷低倡導,會產生沒效能的領導,教師會感覺缺乏領導的痛苦,在工作情境 中會有混亂的情況。

受到時代潮流的影響,多數學校的教師大多支持校長的關懷領導行為,並希 望校長重視人際關係及團體的融洽氣氛,而不願意校長強調倡導行為並將倡導行 為看作是權威的領導方式。而張慶勳(1996)指出,倡導對組織效能大於關懷,

校長採取倡導為主關懷為輔的領導型式仍屬必要。易言之,校長對教師的關懷、

體諒得在注重教學成果的前提下。所以有效能的校長不只要達成組織整體目標,

也要兼顧成員滿足需求,校長在運用領導行為時要如何保持平衡而不偏向一方、

避免過度親密及產生角色衝突,讓教師感受到校長「高倡導高關懷」之領導型式,

或者校長能因學校情境的不同,實施不同領導行為,使學校產生不同的特色,以 提升教育成效。

國小校長經過校長遴選、培訓及持續的專業成長,因而具備了責任感與行事 的權能,校長面對校園情境的不確定性時,無法套用電腦程式分析及處理所有的 問題,需透過決策、影響力及組織運作等等,呈現出辦學的效率與效果,而「效 率」與「效果」之呈顯不外乎是校長運用「倡導」與「關懷」之領導行為而達成。

受社會變遷與民主多元化的影響,高雄縣國小校長在運用「關懷」和「倡導」領 導行為時,教師對校長領導行為感受及認知的實際情形如何?此外,教師受到教 育改革之學校本位、專業自主及期望需求等影響下,是否對校長領導行為有一致 性之期許?而現今高雄縣國小教師對校長的領導行為認知差異如何?此為本研 究之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