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LBDQ 理論與相關研究分析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LBDQ 理論與相關研究分析

自從俄亥俄州立大學於 1940 年即開始嘗試採取新的研究途徑,設計編製領 導行為的調查工具,即「領導行為者描述問卷」(Leader Behavior 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LBDQ)以來,使領導研究開啟了一個新境界。此一問卷發展完 成後短短一年間,在教育領域裡即有三十個以上的研究採用了這種調查工具,影 響深遠。「領導行為者描述問卷」首先由 Hemphill 和 Coons 設計發展,後經 Halpin、Winer 及 Stogdill 修正完成。最後由 Stogdill 等再加修正,並再縮歸 為兩大類之行為,即倡導和關懷行為,LBDQ 即為測量這兩種層面之領導行為。

一、國外之 LBDQ 相關研究

關於 LBDQ 領導行為的研究,國內外皆有為數甚多的專論或文獻,以閜分別 說明:

(一)Kunz 與 Hoy 的研究

Kunz 與 Hoy(1976)以美國新澤西州的樣本為對象,研究領導方式與決定 的可接受程度關係(relationship between leadership and decision

acceptability)。

Kunz 與 Hoy 發展 30 題的 Likert 式量表,以測量專業接收範圍的廣度。其採隨 機取樣,每校選取教師為樣本,調查他們對校長可能的片面決定的順從程度究竟 如何,根據研究,得到如下的發現(引自黃昆輝,1996):

1.兼重倡導與關懷的校長,所做決定被接受的範圍最寬廣;教師最能受其所作之 專業決定。領導者若兼重倡導與關懷,則其領導行為愈有效能而效能之高低可 能與領導者是否獲得被領導者的情願順從有關。

2.低倡導與低關懷、低倡導與高關懷之校長,其所做決定被教師接受的範圍相當 窄小;而低關懷高倡導與高關懷高倡導,其所為之決定被教師接受之範圍幾乎 一樣;關懷因素是決定教師接受區域大小之變數。

(二)Halpin 的研究

Halpin 於 1957 年利用 LBDQ,對於中西部學校教育局長的領導行為做調查,

研究過程採兩種 LBDQ 問卷,實際領導行為的問卷與理想領導行為的問卷。Halpin 的調查包括教育局長、教育局長的部屬與地方教育委員會的委員,每位受試者被 要求對兩種問卷作答,其結果摘要如下(引自秦夢群,2004):

1.部屬與教育局長領導行為彼此所描述大致相同,委員會與教育局長之間看法差 不多。教育局長面對委員與部屬常產生不同領導行為,教育局長「見機行事」的 情況非常普遍。

2.委員希望教育局長在倡導上多下功夫,教育局長與部屬希望留空間給辦事的人

見機發揮;在關懷上,委員希望教育局長能有好的績效與結果,偏重效能而忽略

領導者滿意,而倡導行為是部屬實際表現是否良好的主要因素,教師較支持校長

表 2-2-2 國內 LBDQ 相關研究之碩博士論文(續)

從國內外 LBDQ 研究文獻得知,有研究者將校長領導風格分為正向領導(人 和、民主、人性等)與負向領導(政治、放任、權威等),其中以正向領導效果 獲得普遍性認同。近一步分析,近年來國內研究者多以轉型領導為主要研究領 域,雙層面領導行為理論雖屬於較早期的研究範圍,但至今依然有不少研究者抱 持高度興趣,持續研究。由文獻中得知,對現今校長而言,其領導行為多屬於「高 倡導高關懷」,男校長與女校長的領導行為有所不同:男校長偏重關係導向,女 校長注重工作導向,客籍校長以關懷為主;普遍來講,目前校長使用倡導行為高 於關懷行為,而大型學校教師較能知覺校長關懷與倡導行為。

由以上得知現今校長的領導行為以高倡導高關懷型居多,在學校氣氛、工作 投入、角色期望一致性、服務精神等皆造成最高效能,反之,低倡導低關懷造成 學校氣氛差及教師工作滿足差,而低關懷高倡導或高關懷低倡導之校長領導方 式,其學校氣氛各有特色。張慶勳(1996)指出,在國民中小學,採取以倡導為 主,關懷為輔的領導型式仍屬必要,其中以高倡導高關懷及高倡導低關懷為佳,

而校長對教師的關懷體諒是必要的,但得在注重教學成果的前提下。

在現實的環境中校長要兼顧關懷與倡導,難免顧此失彼,不重視倡導,學校 就會變成無政府狀態;過分的關懷變成放縱。而在不同的情境因素下,領導一方 面必須在決策的過程達成組織的目標,一方面必須關懷、體恤和了解部屬心聲,

故領導者應調配關懷與倡導行為保持兩者平衡,才能發揮有效的領導。而關懷與 倡導是和滿足成員需求之最直接的領導行為,也是教師最能知覺校長領導之領導 方式,再者 LBDQ 的適用對象很廣,可以學生、教師、領導者或軍隊等等填答進 而描述領導者的行為,故本研究論文仍以 LBDQ 之領導「關懷與倡導」行為進行 問卷調查,期盼對領導者與被領導者帶來更大的助益與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