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在國際關係的研究領域中,國家被視為研究的行為主體,而國際社會之中也 有近似個人政治社會化現象。在穩定的國際體系之下,國家透過社會化的過程,

將國際規範與國際制度的內涵擴散,再藉由國際間形成的理念(ideas)或是信念

(beliefs)、互惠(reciprocity)的連結、說服(persuasion)的過程、信任(trust)

的互動,最終達成規範(norms)的形塑,並建構出國家間學習的模式,就能進 一步促成國際制度運作與國際合作。1在蘇聯解體之後,進入後冷戰時期的國際 體系,由兩極對抗轉變為多極競合,其中,透過多邊主義(multilateralism)、區 域主義(regionalism)的效益,以及國際建制(international regime)扮演國際規 範建構與執行的角色,使得國家可以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中,展開政治社會化的過 程。2於是,在後冷戰時期,對國際社會化的研究便開始出現,而歐盟規範性權 力的興起,開始對周邊,尤其是想成為歐盟成員國的中、東歐國家發揮重要影響 力,更成為許多學者關注的焦點。

二、研究目的  

北起波羅的海,南到捷克斯洛伐克,再由兩德分界南端沿捷克、匈牙利、南 斯拉夫西部邊界向南延伸至亞得里亞海的界線,便是冷戰時代所謂的「鐵幕」。

蘇聯解體之後,分隔歐洲的沉重鐵幕應聲倒塌,東西歐雙方重新開始交流。然而,

在一片歡欣的氣氛中,真正嚴酷的挑戰才默默現形。在先進的西歐國家眼裡,前        

1 Thomas Risse, “Let’s Argue! : Communicative Action in World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 No.1, (2000), pp.4-7. 

2王啟明,「國際社會化理論的建構-以歐洲聯盟東擴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

文(民國 93 年),頁 2-4。 

技術性(technical)環境

國際體系

(international system)

制度(institutional)或 文化環境 國際社群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社會化媒介 無媒介或以霸權為媒介 以國際組織為媒介

社會化過程 非正式的、

以權力為基礎(power-based)

正式制度化的、

以規則為基礎(rule-based) 行動的邏輯

(logic of action)

策略性行動 (strategic action)

適當的行動 (appropriate action)

社會化內容

事實規則 (factual rules)、

構成霸權秩序的規則

規範性規則 (normative rules)、

構成國際社群的規則

機制

外來的:誘因(incentives)、

脅迫(coercion)

內在的:說服(persuasion)、

模仿(imitation)

結果 行為改變 認同與欲望改變

資料來源:Frank Schimmelfenning, Stefan Engert and Heiko Knobel, International Socialization in Europ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6), p.1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文以建構主義者的角度,檢視歐洲聯盟(以下簡稱歐盟)對後共產國家捷 克的案例。由上表可知,在建構主義的觀點中,國際關係是處在制度或文化的環 境中,國際社會化被視為一種制度化的政策,以國際組織作為執行媒介,將構成 國際社群的規範性規則傳播到各個國家。國際組織會說服目標國家採取國際規 範,或者將自己塑造成目標國家效法的模範,使目標國家把國際規範內化,並改 變自己的認同和利益,3以認為適當的邏輯和發自內心的學習為行動的出發點,

期待最後可以達成國際合作的目標。

歐洲的國際社會化媒介很多,除了歐盟,還有歐洲安全合作會議(Conference on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CSCE,以下簡稱歐安會議)和「北大西洋公 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NATO,以下簡稱北約)等等。每個組 織 推 動 國 際 社 會 化 的 效 果 都 不 盡 相 同 , 學 者 法 蘭 克 ‧ 旭 墨 芬 寧 (Frank Schimmelfennig)認為,出現差異的主要變項,是國際組織所能提供的條件誘因,

以及目標國家自身的成本利得計算。兩者加以比較後,如果國際組織所能提供的 實質利得,超過目標國家實行社會化所需的成本,目標國家就會願意開始社會 化。4而在歐盟對後共產中、東歐國家的案例中,歐盟的會員資格與加入後經濟 利 得 與 政 治 穩 定 , 就 是 對 後 共 產 國 家 最 大 的 誘 因 。 在 歐 洲 的 國 際 社 會 化 (International Socialization in Europe)一書中,作者對歐洲國際社會化做了一系列 的研究分析。除了從理論的角度切入來看國際社會化的概念及內容外,作者還透 過一定的步驟,例如,國際行為者與目標國家行為規範上的衝突、國際行為者對 目標國家的要求和條件,和兩者相互作用後的結果,對幾個後共產國家進行檢 驗。其中的案例包含白俄羅斯、南斯拉夫、斯洛伐克、羅馬尼亞、愛沙尼亞、拉 脫維亞等國家,但是卻缺少了捷克這塊拼圖。然而,在前共產陣營中,捷克一直 是較先進的領導國家之一。在冷戰結束前,更是共產集團內重要的經濟火車頭,

       

3 Frank Schimmelfenning, Stefan Engert and Heiko Knobel, International Socialization in Europ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6), p.17. 

4 Jeffrey T. Checkel, e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ocialization in Europe (New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07)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共產解體後,也捷克立即積極投入中、東歐區域組織的建立,除了加強區域內的 交流,更希望共同合作,達成加入歐盟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目標。因此,本文 對捷克進行同樣檢視,探究歐盟的國際社會化力量在捷克產生何種影響,其成效 與遇到的難題又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