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於 1987 年提出《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

該報告對永續發展做現今最廣泛使用的定義:「滿足當代之需要,而不損及後代 滿足其需要的發展機會」(又稱布蘭登定義 Brundtland definition)。永續的概念現 今已被廣為應用於都市中並受到重視,永續西雅圖計畫(Sustainable Seattle)即 定義一個永續都市必須是「有效率的資源利用,不斷再利用、再循環,儘可能的 利用當地資源,在最小的環境破壞下開發利用,並提供一個物質和經濟安全公平 地分配資源及利益,以平衡成長和復原力的需求,並謹慎使用現有資源」(郭瓊 瑩,2003)。

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指出,在1940年時每八人中只有一人 居住於都市,至1980年時即提升至每三人中即有一人(WCED, 1987);據聯合國 估計,到2030年時居住在都市地區人口的比例將達到60.8% (United Nations, 2007)。

快速的都市化導致土地利用變遷,土地利用變遷帶來多方面的環境衝擊,包括減 少生物棲息地而危及生物多樣性(Pauleit et al., 2005 ; Whitford et al., 2001)、造成 區域與全球氣候變遷(Findell et al., 2007 ; Gluch et al., 2006 ; Kalnay and Cai, 2003 ; Meyer and Turner II, 1992 ; Pauleit et al., 2005 ; Whitford et al., 2001)、土壤劣化 (Meyer and Turner II, 1992)、水文改變(Haase and Nuissl, 2007 ; Meyer and Turner II, 1992 ; Pauleit et al., 2005 ; Whitford et al., 2001)、減少碳儲存(Whitford et al., 2001) 等。土地利用變遷造成的環境衝擊不論在區域性或全球性皆是互相影響的,雖然 許多土地利用是發生在小規模的個體單元,但其影響是累積且全球性的(Meyer and Turner II, 1992 ; Turner II et al., 1990 ; Veldkamp and Fresco, 1996)。然而都市又 是人類居住的主要地區,若是希望一個都市能夠永續性的發展,我們必須要了解 如何才能減緩都市化造成的生態環境問題,以降低對全球環境變遷的衝擊,並給 予居住的人們較佳的生活環境品質。

都市綠地被視為是半自然地區(Jim and Chen, 2003),在都市土地被建築、道 路等覆蓋的情形下,都市中的綠地扮演著平衡生態環境的重要角色。同時都市綠 地也被視為是都市中最後殘餘的自然地區(Beatley, 2000)。在環境層面,綠地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

淨化空氣(Jo, 2002; McHale et al., 2007 ; Nowak and Crane, 2002 ; Whitford et al., 2001 ; Yang et al., 2005 ;李國忠,2000)、降低噪音(Fang and Ling, 2003 ; Skarback, 2007 ; 洪得娟,1997)、減緩都市熱島效應以調整微氣候(Shin and Lee, 2005;

Whitford et al., 2001;林憲德等,2001a;林憲德等,2001b;林憲德,2005;李 明晃,2004;孫振義等,2010;郭柏巖,2000);在生態層面,有保護生物多樣 性(Whitford et al., 2001)、提供生物棲息地的功能(王秀娟,2001);在景觀層面,

綠地可阻隔相互衝突的土地使用(洪得娟,1997)、提升都市化地區環境空間美質 效果(王秀娟,2001);在社會層面,綠地可提供休閒遊憩與文化交流空間(Chiesura, 2004 ; Coley et al., 1997 ; Thompson, 2002 ; 洪得娟,1997)、有助於人類心理上的 舒適(Chiesura 2004 ; Gobster and Westphal, 2004 ; Kaplan, 1985 ; Kaplan, 2001)和 身體上的健康(Grahn and Stigsdotter, 2003 ; Maas et al., 2006 ; Ulrich, 1984 ; de Vries, 2003)。由上述可知綠地在都市中的重要功能與價值,Chiesura (2004)即指 出綠空間已成為都市地區生態永續之重要評估指標。在快速都市化下,人與自然 逐漸分離的情形下,綠地在都市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然而台灣地狹人稠,都市地區工商業急速發展下,土地大多被建築物、道路 等覆蓋,都市中之綠化空間逐漸減少,儘管在現行都市計畫法 45 條中有規定公 園綠地面積不得少於都市計畫面積百分之十,然而實際施行上卻是遠遠不足。

過去在都市土地利用變遷研究上多探討土地利用變遷的情形與其驅動力,亦 或對未來土地利用變遷做模擬,然而其中未有關注在綠地的變化趨勢與其他土地 利用間的互動關係,以及在不同區域下的變化差異。另外,過去在資料應用上多 採用遙測衛星影像圖,然而其精確度與土地利用分類上仍存在限制性(Pauleit et al., 2005)。故本研究採用國土利用調查之資料,藉由景觀指數之計算方法,看台 北都會區綠地之變化趨勢,綠地與其他土地利用間之混合情況如何?綠地是否有 被侵入之情形?並分別看在市中心、外圍與郊區之土地利用變化差異,就其變化 情形探討影響土地利用變遷的主要驅動因素為何?是經濟因素亦或是政府之規 劃主導著土地利用變遷?並檢討現行政府規劃政策,與可改進之方向,期待未來 都市能朝向永續發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

二、研究目的:

綜合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為下列三點:

(一)瞭解台北都會區內整體與不同區域之綠地轉移情形。

(二)藉由景觀指數瞭解台北都會區內不同綠地型態在各區域間之變化關係,探討 其對綠地功能之影響

(三)分析造成綠地變遷之影響因素以利於政府規劃政策上之參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