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為瞭解學校教師對校長領導的感受與回應,本研究從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表現 的面向,對校長的領導做出探討。本章緒論共分為四節,第一節先論述研究動機 與研究目的,第二節對本研究所使用的相關重要名詞加以界定解釋,第三節則說 明研究的方法與步驟,第四節則闡述研究的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領導是一門古老的行為技術與藝術,人類社會中無處不在。只要是有組織的 地方、就有一群人需要協調行動,因此不論正式或非正式,都需要有人來領導;

但相對而言,組織中也需要一群願意被領導的人們,經由這些人睿智的服從,才 能使領導的角色發揮作用。南方朔在他出版的《笨蛋!問題在領導》(2010)書中,

強調當代社會領導者的重要性之外,也批判當前民主政治領導的平庸化,他強調

「當領導都不領導,再好的管理也沒用」。雖說針砭的對象是在民主政治中想討好 所有民意而怯於承擔領導的政治人物,但書中對如何領導的建議同樣適用於當前 面臨連串教改洗禮後,校園民意生態同樣多元複雜的教育現場領導人-學校校 長。

壹、研究動機

在最新一波 12 年國教浪潮襲向國、高中之際,台灣的教育現場正面臨少子化 造成的諸多危機,如:減班及教師超額凸顯教育市場的萎縮,而管控教師員額的 因應策略卻造成學校兼課教師(鐘點教師)的浮濫,以致學生的受教品質不易確 保。與此同時發生的現象是新住民、隔代教養與單親學生的比例提高,此一質變 與量變兼具的人口趨勢是肩負學校各項教育政策與績效的領航者-校長所面臨嚴 峻的教學領導困境;而家長教育選擇權的多元化、媒體特定立場與網路匿名亂象、

家長會與教師會參與校務運作、教師對評鑑、退休年金改革的焦慮等,也考驗著 綜理校務的最高主管之行政領導能力。在大環境不盡然友善的情況下,擔任校長 者必須能因應局勢變遷並解決所面臨的挑戰,而調整轉變本身的領導行為,以符 應時代的需求。

研究者在所任教的學校已服務超過十五年,共經歷四任校長,在前任及現任 校長服務期間正好轉任行政工作,因此得以近身體會與觀察校長的領導。兩位校 長性別、年齡與領導風格各異,唯一共同點是至本校服務時均為初任校長職。前 任校長退休後,履新的校長留任了所有的行政人員。雖然行政組織成員依舊,新 校長在學校的願景與經營上也未進行重大變革,但研究者感受到學校中的氛圍已 隨著校長每一次的大小決策而逐漸轉變,與此相應的是行政同仁與教師對工作要 求的回應態度亦有所不同。可見僅因領導作為的不同,組織整體即相應地產生變 化,無論此一變化的後續影響為何,學校未來的表現與發展必然將朝著不同的方 向邁進。有鑑於校長領導對學校環境的微妙影響,並探討教育現場中學校校長的 領導與其教師之組織公民行為的互動情形,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一。

Portin(2001)指出,校長領導是學校辦學成功的基本要素。Tarter(1989)也 認為,理論上學校是由校長所提供的組織、資源、決策、有效的影響力,和專業 的支持所領導,並且激發出教師對學校的認同。在教育市場導向的潮流下,良好 的辦學績效、口碑、甚至畢業生的成就都成為社區輿論評價學校成功與否的品牌 形象,而其關鍵則絕大部分取決於校長的領導品質,校長的領導不僅決定了學校 組織的品質,甚至更影響了組織成員的工作與生活品質。因此一位新任的校長如 何從起初進入陌生校園環境按部就班的操作,到人事物熟悉後觸類旁通的權變,

至最終貫徹自身的教育信念,逐步將學校因人、因地、因時制宜的打造出符合心 目中的理想,過程中又得到多數教師的支持與主動配合,並滿足社區家長及學生 期待的學校特色,實為校長這一職務最艱鉅、重要且相當可貴的挑戰。因此,探 討校長領導如何對學校整體的運作或改造有正面的影響,俾得到教師的支持與協 助,此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二。

一個組織的存在,基本上不可缺少成員及硬體這兩大具體要素,然若要能夠

運作良好,除了「人」與「物」之外,還需要其他無形的組織要素,而往往這些 只可意會的要素,卻決定了組織的成敗存亡。在教改倡導「鬆綁」及「權力下放」

之後,學校由傳統的封閉組織轉為面向社會的開放系統、由層級分明的科層體制 轉為平行互動的扁平結構,家長會角色的強化與社會各界對學校的要求,使得「學 校效能」與「績效責任」成為教育議題的顯學。Organ(1988)認為任何組織的設 計均不可能完美無缺,必須仰賴組織成員主動執行某些「非組織要求」的角色外 行為,以彌補角色定義之不足並促進組織目標之達成,而這種個體主動非強迫性 的「角色外行為」就是「組織公民行為」。

Deming(1994)也認為要有完美的績效,系統的各個部分必須相輔相成,而 不是相互競爭。換句話說,不論是「學校效能」與「績效責任」,其達成除了校長 的領導之外,因應校長領導所積極主動或消極被動的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可能才是 關鍵。美國海軍驅逐艦班福特號(Benfold)前艦長 Michael Abrashoff 在其著作《這 是你的船》(許美玲、林俊仁譯,2009)說:「身為一個領導者,必須有讓部屬將 能力發揮導到極致的空間。然而,在組織中限制部屬表現機會的往往就是領導者 本身」。部屬或員工願意在工作上將能力發揮到極致,在某種意義上也等同於主動 突破個人角色侷限的組織公民行為。為研究與探討教育現場校長領導與教師組織 公民行為的表現兩者間的關聯性及其效應,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貳、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個案學校校長領導啟動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的驅力。

二、探討個案學校校長領導所衍生的教師組織公民行為。

三、檢視個案學校校長領導滋生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效應。

四、根據研究結果,形成研究結論以提供個案學校校長領導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