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二節 研究對象

二、文件蒐集

前述提及本研究方法主要以訪談的方式蒐集研究資料,另輔以個案學校 之相關文件,蒐集文件資料之目的除了可得到相關議題與問題的訊息情報,

從現成的資料加以分析之外,另在於必要時得用以驗證訪談資料之疑義處。

研究者將以保護研究對象之原則,尊重個案學校及受訪者的立場,謹慎處理 蒐集而來之所有資料。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節針對研究進行的範圍加以介紹,包括個案學校如何選取及訪談對象 的選擇,分述如下:

壹、研究學校的選取

本研究以「校長領導中之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為研究主題。目的希望從 學校的情境中,以較為整體的觀點(包含校長、兼任行政人員及導師與專任 教師),來了解校長於教育現場的領導對教師表現組織公民行為的影響及其現

況。配合研究者本身的研究能力範圍,研究者以個人參加臺北市國民中學候 用主任儲訓班受訓時,其中一位師傅校長所領導的國中作為本研究之個案學 校,研究者為遵守匿名之原則,內文敘寫方式將個案學校化名為「壽康國中」。 壽康國中位於臺北市的邊陲與弱勢地區,全校弱勢學生數比例超過 50﹪,屬 於符合教育優先區多項指標的小型學校,全校總班級數不足 10 班,學生數在 現任校長到任前持續下滑,究其原因除少子化之趨勢外,居民因社區發展受 限等不利因素導致人口持續外移流失恐才是學校減班的主因,以下僅就個案 學校壽康國中的學區背景及其脈絡做一說明:

走進壽康國中的校園,迎面綠意盎然、花木扶疏且環境清雅,與一般臺 北市立的國中、小學校園並無差異,但離開學校大門,迎面而來塵土飛揚的 雙線產業道路,是學區內最主要的交通幹道,道路兩側叢生雜草的後方多為 鐵皮屋工廠或各式宮廟,學區內沒有一幢高度超過五層樓的房子,且建築多 屬違章或老舊不堪。學生從學校搭公車到台北車站僅需 25 分鐘,但周邊的生 活圈裡找不到一間超商,診所、銀行甚至連郵局亦付之闕如,他們仍是臺北 市立的國中學生,但這裡是首都裡的偏鄉。

一九六三年葛樂禮颱風造成的泛濫洪水,讓臺北市成了水鄉澤國,之後 位於臺北市外圍的壽康國中學區,成了保護臺北市的屏障區域,肩負起防洪 的重責大任,學區從此便被圈禁在內、外堤防間,並且禁建、禁止開發以迄 於今。深入瞭解個案學校學區先天發展不利的狀況,可發現如下特點:

一、藍領人口比例偏高

由於長年禁建,生活機能欠缺,使得原有人口不斷外移,而仍留在此區 域的住民,大多為下列三類:世代居住於此的人、沒有能力搬遷出去的中低 收入戶以及想要領特定補助金的人(文 1-05)。加上因地處邊陲,房地租相 對便宜,也讓學區成了外地初至臺北市從事勞力活動的低收入人口之落腳地

(文 1-01),此一情況也使得個案學校學區內的獨居老人及弱勢族群相對較 多。

個案學校學生中低收入戶比例占四八.二%,母親為外籍配偶者接近二 五%,若加上單親及隔代教養的弱勢家庭,其比例超過七十%(文 3-01)。

且學生家長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無法協助指導學生課業,加以平日多忙於生 計,無暇顧及子女教育問題。如此的社區社經條件使得壽康國中學生的教育,

長年處在一個資源分配不均的危機處境中,學生學習意願及成就動機都相對 偏低。

二、公共設施普遍不足

由於長期禁建的影響,遠望個案學校之學區,從可喜的一面觀之,是其 仍保有台灣傳統農村的自然與質樸,平疇綠野的景觀令人賞心悅目,不過狹 隘的地域觀念卻也同時存留其間;而生活於其間,現實中令人擔憂的一面包 含:公共投資明顯不足,社區道路狹窄、排水不良、公車班次少、路燈昏暗 等,每到假日休閒時段,附近並無可供居民從事文化、教育等相關活動之場 所,學生的文化刺激薄弱;到了夜晚時分,社區多處一片漆黑,夾有蟲鳴,

晚上留校學生的安全返家,成了個案學校行政人員最為關切的問題(文 1-01;

文 3-01)。

三、傳統風水觀念限制

學區內的居民由於長期以來居處地勢低窪區域,環境機能亦遠不如臺北 市其他地方的緣故,普遍懷有「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宿命傳統、風

水信仰等價值觀念,對教育則多數仍持守「升學至上」及迷信「明星學校」

等舊有思維;社經條件地位相對優勢的家長,不是舉家遷出,就是將學齡兒 童的戶籍遷離本地,導致學齡人口外流,加上少子化的趨勢,使得個案學校 減班的危機逐年上升(文 1-01)。

個案學校現任校長個性爽朗,是一極具個人魅力的領導者,面對上述不 利之條件,其以自身的教育信念、經驗與熱情領導激勵全校親師生,在其任 內辦學績效除獲得多項教育部獎項及認證外,亦獲數本民間雜誌的報導及肯 定,讓人確實感受到校長領導對於學校的重要性。基於對研究目的的好奇,

所以選擇將此一學校作為個案研究的對象。

貳、訪談對象的選取

在訪談對象的選取上,除校長本人為當然人選之外,本研究依照學校工 作職務內容分為兼任行政職教師的行政人員(主任、組長)及一般教學教師

(導師、專任教師),期望透過三方觀點的陳述與歸納,探究領導與組織公民 行為之間的因果互動關係。

進入現場之後,陸續徵詢校長、主任、組長及一般教師們的同意,以便 進行正式的訪談,因個案學校屬規模較小之學校,受限於教師員額編制及服 務年資,本研究於個案學校選取較具代表性之訪談的對象包括校長、五位行 政人員(三位主任、兩位組長)及三位一般教師(兩位導師、一位專任),共 計九人。

為確保受訪者的個人隱私,研究者在訪談資料的的引用上,皆以身分代 碼的方式處理,並避免對其職務、任教科目及班級、教學年資、性別等個人 資料進行相關描述,以減少受訪者身分揭露的可能性。在校長方面以「P」表 示;而在行政人員方面則以「A」表示,並依照研究者訪談的時間先後順序,

將受訪者自「A1」開始編碼至「A5」,以避免行政人員身分曝光;導師及專任

教師等受訪者以「T」來代表,亦依照訪談之先後順序,由「T1」編至「T3」, 如表 3-2-1 所示:

表 3-2-1 訪談對象身分代碼

職 稱 訪談身分代碼 人數

校長 P01 1

行政人員 A01、A02、A03、A04、A05 5 導師及專任教師 T01、T02、T03 3

共計 9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表 3-2-2 訪談對象之基本資料

身分代碼 對 象 性別 年 齡 教學年資 P01 校長 男 50 以上 21-25 A01 主任 1 男 36-40 11-15 A02 主任 2 女 36-40 16-20 A03 主任 3 男 45-50 16-20 A04 組長 4 男 26-30 01-05 A05 組長 5 女 31-35 06-10 T01 導師 1 女 41-45 21-25 T02 導師 2 女 45-50 21-25 T03 專任教師 3 男 26-30 01-05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