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第一章 緒論

本章節共分六節,包括第一節研究動機與重要性、第二節研究目 的、第三節研究問題、第四節研究假設、第五節重要名詞解釋、第六 節研究範圍及限制等,以下分別說明之。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一、研究動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以下簡稱 WHO)

於 2013 年 1 月 20 日 Tobacco Free Initiative 統計資料,全球有 63%的 死亡是由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導致且菸品使用是最大的風險因素之一。

並且有超過 10 億吸菸人口,且每年約有超過 6 百萬人死於暴露菸品危 害,也遠超過愛滋病毒感染與愛滋病、瘧疾和結核病死亡人數的總和,

若不加強菸害防制工作,估計到 2030 年,將會造成每年有近 8 百萬人 死於菸害,其中 80%會發生在低至中收入國家。並於 2008 年全球菸害 流行病學報告中列出,吸菸所造成的危害遍佈全身,甚至引發其他癌 症、全身器官組織病變與死亡等。

美國衛生及人力資源部發表的「2010 How Tobacco Smoke Causes Disease, The Biology and Behavioral Basis for Smoking Attributable Disease」在 Cigarettes are designed for addiction.主題中指出,青少年身 體對於尼古丁敏感性很高,所以相較於成人容易對此成癮。吸少量的 菸就會成癮,即使每週吸一、二支就可能出現成癮症狀。且 2008 年 DiFranza 提到青少年吸菸在第一週內即具有成癮性,推翻吸菸成癮需 要數年時間之說。並有研究發現 13 歲左右開始吸菸之青少年,在 2 年 後會有四分之一者對於菸品需求量增加(Karp, O’Loughlin, Paradis, Hanley and Difranza, 2005)。以及 Adriana, Russell, Christine, Kristine and

2

Edythe(2011)研究青少年時期是大腦前額葉皮質區發展重要階段,青 少年菸癮愈大,前額葉皮質區愈不活躍。與 Jacobsen, Slotkin, Mencl, Frost and Pugh 於 2007 年提出,青少年接觸菸品會改變大腦白質的腦部 訊號傳導到耳朵,使得聽覺、視覺與注意力減少,可知愈早吸菸可能 衝擊大腦功能,影響甚大。

在台灣,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出版 2010 台灣菸害防制年報指 出,目前約有 380 萬吸菸人口,所有死因中的 16%可歸因於吸菸引起 的健康問題或疾病(即一年約有 18,800 人因吸菸相關疾病死亡);在估 算直接醫療成本、間接生產力損失成本方面,2007 年可歸因於吸菸相 關疾病的直接醫療費用約 308 億元,佔健保總支出比為 10.05%;與吸 菸相關疾病的生產力損失約 26 億元及與吸菸相關疾病死亡的間接生產 力損失約 760 億元,總計約為 1,094 億元,是自 1998 年以來最高的。

大多數有吸菸習慣的成年人在青少年期或甚至更早以前就開始吸 菸,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公布 2010 年國中學生吸菸行為調查結果 顯示,有超過三成以上的吸菸者始於 10 歲前開始吸第一根菸(其各年 齡層比率分別為:小於 10 歲佔 32.30%、10-13 歲佔 50%、大於 14 歲 佔 17.70%)。王建楠、吳重達(2006)研究發現青少年一旦學會吸菸,

由於尼古丁具有成癮性,漸漸的生理與心理產生依賴,成為一種慢性 成癮性的習慣行為,藉由不斷吸菸來調節壓力、焦慮、無聊或煩悶等 各種情緒狀態。由於大部份開始吸菸是在青少年時期,一旦成癮後想 戒菸須面對身心依賴的痛苦經驗,因此戒菸常導致失敗,所以想降低 吸菸率應從青少年時期或成年早期即予以預防,才是治本之道。

由此可知,吸菸造成的健康危害與醫療成本負擔相當大。又因吸 菸危害為長期累積、慢性且具成癮性,許多研究證明多數人自青少年 時期開始吸菸,故本研究以此為主題,有關吸菸造成身體危害已有許

3

多研究證實,最主要的理由是吸菸的危害通常在幾年後才會發生,另 外,李蘭(2006)表示當人出現不健康的行為,而且行為形成時間愈 長,對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愈大,有鑑於年幼時期養成的生活習慣,

關係著一個人成年後的健康品質。

二、研究的重要性

台灣自1987年1月1日開放洋菸進口及菸品廣告與行銷行為(董氏 基金會,2013),使青少年吸菸人口數增加,雖然行政院衛生署開始一 連串推動菸害防制計畫,與董氏基金會等努力進行反菸行動,喚起國 人對菸害問題的重視。但台灣國中生吸菸率仍逐年增加,在學校中不 僅為記過與造成師生、家庭等衝突。衛生單位與學校、警察單位每年 進行多次會議討論、發函表態,顯示學生吸菸問題受到高度重視。

搜尋許多吸菸相關研究與調查,多單一校園或區域進行調查研 究,且較少討論個人、家庭、學校與社會因素等層面之調查(如個人 吸菸因素、家庭因素、桃園縣國民小學互動式拒菸與戒菸教材、戒菸 教育、校園拒菸與戒菸活動辦理等),故本研究以桃園縣國中學生為母 群體,做整合性吸菸行為調查研究,期望未來執行菸害防制工作時,

提供給類似議題之研究基礎及政策使用之參考,以有效落實降低青少 年吸菸問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