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六節,依序分別為第一節研究動機與重要性,第二節研 究目的,第三節待答問題,第四節研究假設,第五節名詞解釋,第六 節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近年來節能減碳意識抬頭,搭乘大眾運輸成為民眾日常生活最密 切的交通工具,目前台北市主要是由公車及捷運系統構成交通網路,

其中公車系統的載客量最多,平均每日1,680,679人次(台北市交通局,

2013)。乘客及道路使用者的生命安危掌握在公車駕駛員的手上,駕 駛員的健康狀況也攸關行車安全,因此,客運公司要求駕駛員出車前 必須通過酒測、體溫及血壓(小於160/100mmHg),以確保駕駛員都能 保持最佳狀況行車,以應付大台北地區龐大的交通流量。

公車駕駛員常因工作時數過長、輪班不固定及工作壓力大,長期 處於精神緊繃的狀態下,影響駕駛員的身心健康。根據Tse, Flin and Mearns(2006)文獻回顧過去半個世紀市公車駕駛員的健康狀況,發 現駕駛職員的工作壓力與生理健康(心血管疾病、腸胃系統疾病、骨 骼肌疾病及疲勞)、心理健康(憂鬱、焦慮及創傷壓力症候群)、危害

2

健康行為(物質濫用)息息相關。Winkleby, Ragland, Fisher and Syme

(1988)也針對過去文獻整理,與其他職業別相比,駕駛員有較高的 罹病率和死亡率,另外也發現駕駛員最常發生的三種疾病分別是:心 血管疾病、腸胃道疾病及肌肉骨骼相關疾病。

在探討職業駕駛員的健康研究中,有許多關於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結果皆指出駕駛員罹患高血壓的百分比較一般族群高,主要與不健康 的生活型態、工作環境有關(Bigert et al., 2003)。Szubert and Sobala

(2005)也指出職業駕駛員常常超時工作、輪班及工作壓力都會大幅 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迫使他們在未達法定年齡提早申請退休。由以 上文獻可得知,駕駛員的工作環境存在許多危害健康的因素,增加民 眾搭乘運輸工具的安全風險、提升醫療資源的使用量,以及減少駕駛 對社會活動的參與,這樣的情形非常令人擔憂,應建立一套駕駛員身 體健康促進管理機制。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07年提出「全球職業健康行動計畫

(2008-2017)」以「任何工作場所、任何勞動者均應受職業健康服務 之照顧」為目標,過去傳統的職業安全衛生著重於職業病的預防,已 不敷員工對健康的需求,現在已提昇至職場健康促進領域,健康的職 場能夠提升生產效率、員工的忠誠度、降低缺席率等,且可以建立企

3

業良好的形象。台北市政府積極推動職場健康促進計畫,與客運公司 攜手合作職場遠距照護試辦計畫,於各營運站設置遠距照護系統,讓 駕駛員可以隨時自我監測血壓,測量後的數據機將即時透過雲端健 康管理通訊平台,上傳數據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以及個人資料庫,

由遠距照護系統客服中心人員關懷提醒,以做好自主的血壓監測。

為了提升遠距照護系統介入成效,有必要於介入措施前進一步探 討駕駛員的高血壓防治的相關影響因素,依研究對象的知識、健康信 念及生理指標等,據以進行介入策略之擬定、執行,並評估高血壓防 治成果,以盡一己微薄之力,期待喚起駕駛員對自身健康的重視,養 成正確的高血壓防治知識、態度及行為。

目前國內關於駕駛員健康相關的研究,大多為橫斷式研究設計,

甚少針對駕駛員進行衛生教育介入活動,且尚未有運用健康信念模式 探討駕駛員的高血壓防治行為之研究,因此,研究者希望藉由「遠距 照護系統應用於公車駕駛員之高血壓防治」計畫所得的成果,提供相 關單位未來運用遠距照護系統推展工作時參考,以提升駕駛員之高血 壓防治計畫的效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