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某次在數學解題的課上,老師與同學們討論到圖像對學生的影響,老師舉了 沈佩儀(2007)的研究為例子「學生對於從不同的角度切割橢圓,是否會得到拋物 線?」(圖 1-1-1)讓我訝異的是,學生在高中數學第四冊學到橢圓,這時已經經 歷了國小、國中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在 Van Hiele 的幾何層次至少已經達到第 二層的關係期(或稱為非形式演繹期),此階段的學生辨別圖形時,應該能夠以圖 像之間的關係或圖形本身的特徵或性質作為辨別的依據。但在這個問題的答題狀 況中,學生卻會因為不同的角度切割橢圓,而有不同的宣稱。從沈佩儀 (2007) 的研究中觀察到學生判斷圖形時,可能會受其所見外觀的限制。另外有些學生認 為拋物線的曲線部份可視為直線,可見學生在作幾何推理的時候,時常仰賴直 覺,而不是靠各種圖形或圖形與定義之間的關係作推理,進而得到印證。

圖 1-1-1 由不同的角度切割橢圓

但是對於高中生而言,圓錐曲線單元是個能夠在學校考試中得到不錯分數的 單元。因為學生只要能夠掌握方程式的模式,及各圖形焦點、軸…等關係,就能 夠將正確的方程式找出來,或求出題目所要求的條件。可是每逢遇到高三學生進 行課程的複習,圓錐曲線單元也往往是學生們遺忘最多的一個單元。原因到底為 何?為什麼學生們能夠記得圓錐曲線、橢圓、雙曲線、拋物線幾個名詞。但每當 被問到為什麼橢圓、拋物線與雙曲線會被稱為圓錐曲線或是提及這些曲線之間有 什麼關係時,往往得到的答案是「我不記得了」、「好像是因為圓錐跟平面相切」。

翻閱高中數學教材,不管是哪個版本的課本,呈現的內容依次為「圓錐截痕」、「拋 物線」、「橢圓」、「雙曲線」、「圓錐曲線與直線的關係」,分析完教材之後,發現 教材中並未清楚的呈現各幾何定義、拋物線、橢圓、雙曲線之間的關係,由學生 最熟悉的方程式表徵亦無法聯想到圓錐曲線圖形之間的關連(蘇惠玉, 2007)。

圓錐曲線單元一開始介紹圓錐,教師會示範平面與圓錐所形成的截痕,使學 生由此認識拋物線、橢圓及雙曲線與圓錐的關係。緊接著進入拋物線的教學,一 開始即介紹拋物線的幾何意義,兩者之間不出為何拋物線與圓錐的關係;到了橢 圓、雙曲線,也是以橢圓、雙曲線的幾何意義出發,教學自此,學生已無法得知 拋物線、橢圓及雙曲線之間的關係。

而研究者某次針對「多項式」單元對高三學生進行測驗時,發現學生在某個 與拋物線相關問題:

( )

yf x

yg x ( )

的圖形都是拋物線,則

yf x ( )  g x ( )

的圖形不可 能為下列何者?

(A)兩拋物線

(B)開口向上的拋物線 (C)開口向下的拋物線 (D)一直線

72 位學生中,有 24 位學生選擇 D 選項,達到總數的1

3,不免令研究者感到 訝異,二次函數單元學生在國三已學習過,且高三學生在高二時也學過完整的圓 錐曲線單元,但在此題的表現中,學生似乎無法將圖形與文字表徵作恰當的結合。

那麼,圓錐曲線單元不斷的在高中課綱中被弱化,圓錐曲線單元的教與學到 底能夠帶給學生甚麼?如果從歷史的教度來看,鄭英豪 (2000)指出由數學思維 的角度來說,圓錐曲線為幾何問題完全轉換為代數方法處理的代表作。由歷史的 地位而言,圓錐曲線為數學知識體系中極少數在遠古時期就已經定型完備的專 題。由數學結構來說,圓錐曲線的探討向下連接算術、代數、幾何等基本知識,

向外接觸微積分,向上發展現代分析理論。而本單元在高中生學習的階段,到底 站在什麼地位?學生們需要學到什麼?學習過後,最後能夠留在長期記憶區的概 念為何?學生是否能夠藉由這個單元的學習,能夠將拋物線、橢圓、雙曲線之間 的關係,以一貫的方式作解釋?以教師的角度來看,教師們將本單元的教學偏重 於代數問題或是能夠教導學生在這個單元中學習欣賞幾何的美?

由蔡志仁 (2000)的研究發現,學生在解決關於橢圓的問題時,所表現出的 外顯表徵包含語義表徵、圖形表徵、軌跡表徵、方程表徵、軌跡表徵及結構表徵。

學生建構橢圓概念的歷程中,即前述之表徵之間的交互作用。學生若能將題意表 徵與其他表徵整合至圖形表徵當中,使多重表徵緊密的結合,較能夠成功的解題 (左台益& 蔡志仁, 2001),因此,學生若要成功的解決一橢圓問題,需要本身對 圖像、語意、方程式表徵能夠有所領會,才能夠解決問題,但事實卻不似如此。

那麼,研究者好奇的是,學生既然已經完整的學習過圓錐曲線單元,在學校 段考中表現的不錯,利用一些相關元素,求得圓錐曲線的方程式,或由給定的方 程式中求得拋物線、橢圓、雙曲線圖形的各元素,也具有求出正焦弦長及求得雙

曲線之漸近線的能力,但為什麼在圖形的判斷上,會仰賴直覺,而非在其概念心 像中找尋學習過的性質而進行判斷呢?蘇惠玉 (2007)在「從正焦弦看圓錐曲線」

這篇文章指出學生能夠藉由背公式求得正焦弦長,卻不了解為何需要計算正焦弦 長,這部份的運算宛如操縱一些無意義的代數式。因此,若學習是因果式理解而 非機械式理解(Skemp, 1976),也許學生就能夠擺脫進行完幾何課程的學習,卻 無法掌握圖形之間的關係之窘況。

解析幾何中拋物線、橢圓、雙曲線的定義,除了高中課程中所談的幾何定義 外,還有另一個以離心率出發,所定義出的拋物線、橢圓、雙曲線,在這個定義 下所談的是距離的關係,因為離心率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曲線。離心率與圓錐 曲線之間,若能夠以正焦弦當做橋樑,拋物線、橢圓、雙曲線將會有清楚的結合,

而形成圓錐曲線。國內的高中教材中,並無涉及有關於離心率的討論,但離心率 是不是有其重要性,研究者將於進行完本研究之後在第五章進行討論。

尚未確定研究題目的期間,研究者試著找尋身邊理科背景的朋友及同學,觀 察經由高中課程的學習之後,一般人如何區辨拋物線、橢圓、雙曲線,結果發現,

一位某國立大學物理碩士,在區辨圖形的過程中,利用概念心像中對於方程式的 理解進行解題,但仍舊會受限於圖像本身的影響,而認為有可能在開口很小且焦 距相同的兩拋物線能夠形成雙曲線。另一位就讀科教所,背景為化學的同學,則 完全利用圖像進行區辨,認定在橢圓中,不論利用何種角度進行切割,皆會出現 拋物線。數學背景的同學則利用定義作解釋,較不受到圖像本身的限制。研究者 觀察到這些現象後與指導教授討論之後,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深入了解的議題。

因此,本研究將以沈佩儀(2007)的研究結果為基礎,探究在目前的高中教材 之下,學過圓錐曲線的學生對於拋物線、橢圓及雙曲線存在哪些心智模式以及在 這些心智模式之下,學生所擁有的概念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