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可能的限制

本節中將依據研究場域、研究者、被研究者、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結果的可類

推性,分別說明可能產生的研究限制,以及對此,個人如何因應以降低其影響。

一、 關於研究場域

LMT (2006)所發展的教學觀察系統,將只有教師講解沒有學生互動,或者只 有學生互動沒有教師講解的刪去,但是,以台灣數學教育環境的現況而言,講述 式的教學仍占大多數,師生互動普遍較為缺乏,也不易察覺到教師對學生相關的 知識(KCS),這是文化的研究限制。然而,Ball (2009)近期也表示,在講述式的 教學中仍有機會看到改革取向的教學,無疑是想反映其他文化的數學教學實況。

每個國家的文化不同,教師的教學實作知識面貌也有所不同,Yin (1989)提到個 案研究是一種周延而完整的研究策略,然而,其研究流程和分析工具並沒有一套 統一的標準,所以,個人必須要為李師找到最合適的資料分析工具。即便MQI 系統並不完全符合李師,然而,個人可以修訂編碼,以符合李師的教學實況,盡 力克服文化差異,降低文化限制的影響,甚至,能夠經由修訂的過程凸顯出台灣 資深高中數學教師可能的教學特色。

再來,雖然李師不只教授一個高二班級,礙於時間與距離的限制,個人無法 同時追蹤三個不同班級的教學,所以,只能看到李師對本班所展現的數學教學實 作知識,而無法檢視他在其他班級中是否有一致的表現。個人只能夠透過訪談,

詢問李師在不同班級中的教學情形,藉以了解他的教學實作知識是否有所不同。

例如,在數學期望值的訪談中,李師提到在社會組的班級裡,帶觀念的速度必須 放慢,甚至起始例的選取都要更為簡單,但是,三個班級所使用的講義都相同,

這與他「學生聽得進去的解法(教法)比較重要(D,20100114)」的想法不謀而合。

二、 關於研究者與被研究者

本小節將說明研究者與被研究者可能產生的研究限制,以及對此,個人如何

盡力克服以降低其影響。

(一) 關於研究者

研究中最難克服的就是研究者的「主觀」,個人也是在職數學教師,對於數 學教學持有主觀的想法,在研究過程中,雖然力求客觀分析,但是,難免仍然帶 有主觀的色彩,而自己卻毫無自覺。個人對收集來的課堂教學觀察資料做系統化 的分析,透過量化的結果來呈現編碼的發生次數,並使用它來做為研究推論的證 據。雖然,個人的主觀可能會在分析過程中形成濾網,選擇性地選取教學片段做 說明,然而,由於本團隊的研究計劃共分為三組,個別研究不同的個案教師,除 了平時定期的組內討論之外,個人與I2、I3亦時常另外安排時間討論,I2和I3會 提供不同的觀點與意見做為參考,透過調查者三角檢定,應可降低個人對研究鏡 頭與資料解讀的主觀性。此外,在影片拍攝完畢後,團隊小組每週會固定進行討 論,除了TE 之外,另有 PT 會提供個人的數學教學經驗和想法,也可能因此失 去了一些客觀性,改變了個人的思考路線,故個人將PT 的意見視為可探究的研 究方向,先將PT 的意見與研究資料做驗證和篩選,在個人思考過後,於訪談時 詢問李師相關的問題加以確認推論的正確性。由於,這是個人第一次參與研究計 劃,對於資料分析的洞察力和所需具備的能力仍然不足,故在研究的過程中,仍 需不斷地閱讀相關文獻以及方法學的書籍,重複觀看教學影片或者聽取開會錄音 檔,使自己專注於資料的分析中。

(二) 關於被研究者

在研究開始之前,TE 已向李師說明本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方式,但是,由於 TE 為計畫的主持人,而且與李師為昔日大學的同窗好友,故他可能會顧及情誼 而在訪談中沒有表明真實的想法。再者,個人進入教室進行實際拍攝教學,對李 師而言可能會將研究視為教學觀摩,而在教學前先模擬教學或者在教學中有所顧 忌、刻意安排,則可能會失去質性研究中對「自然場域」的期待,這即是「觀察 者效應」。不僅如此,對學生來說由於教室空間不大,DV 的架設大多直接在學 生旁邊而非後方,可能對學生學習有所干擾,對其他同學而言,因為會有入鏡的 機會,故可能為了力求表現而有別於以往上課風氣。觀察者效應也可能出現在訪 談後,個人所提出的訪談問題,李師平時可能並不會特別注意,所以,在教學內 容或者方法上,可能因為受到詢問的刺激而促使他做思考或者改變。

由於,李師事前已告知學生本研究的目的,而且,個人在研究過程中扮演一 個觀察者的角色,並不介入實際的教學活動,偶爾,個人在下課時也會主動與李 師或學生交談,保持良好的互動,希望減少他們的不自在感,進而降低觀察者效 應的影響。再來,個人在三個不同的時間點蒐集資料,將研究時間拉長為一年,

並且研究三個不同性質的單元,應可降低刻意營造教學情境的可能性。個人平常 亦會在教學後詢問學生「老師上課與平常是否相同?」、「DV 的拍攝會不會讓你 覺得不自在?」,或者在訪談中詢問李師「這和你平常的教學情況相同嗎?」、「你 以前也都這樣做嗎?」,藉以了解觀察者效應所造成的影響,在之後的教學影片 拍攝或者訪談中更加謹慎。

三、 關於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法因為只有使用少數個案,因此在資料的需求上,比其他研究法來 的更大,Yin (1994/2001)曾提到,使用多重證據來源的個案研究,比起那些只倚 賴單一資訊來源的,在整體的品質方面得到了更高的評價。本研究為單一個案,

使用三角檢定法除了能夠增加構念效度之外,也能降低個人的研究偏見。為此,

個人使用資料的三角檢定,資料來源包含了教學影片檔、訪談錄音檔以及李師的 自編講義。個人先從影片分析中得到假設性推論,經由訪談或者檢視自編講義做 確認與修正,藉由資料的交叉比對與互補性,增加研究推論的完整性與可信度,

最後再由I2協助信度的檢驗。

教室觀察的部分,在進行課堂影片拍攝之前,個人需要先進入教室架設器材 以及試拍,避免因為對器材的不熟悉而產生遺漏。此外,由於教學影片的資料量 龐大,個人可能因為長時間的分析,而造成對細節的疏忽或者誤判,或者教學觀 察系統無法完整地描述李師的教學實況,而降低系統的有效性。為了因應以上的 限制,故個人在前導研究結束後,先請I2嘗試使用個人修正後的教學觀察系統,

參照個人所附的編碼操作型定義,以及該節課的教學影片逐字稿,對李師的課堂 教學練習編碼,並在編碼完後進行討論,個人可能需要修改分析結果,或者增加 編碼、修正編碼的操作型定義等等。同樣的程序,在第一、二階段研究結束後會 重複操作,希望能夠降低以上的限制。

四、 關於研究結果的可類推性

可類推性(generalizability)指的是,一個特定研究的發現是否可以應用到特 定的研究對象之外,以及超出這個研究場域之外(Bogdan&Biklen, 1998/2001)。

個案研究一直以來存在的傳統偏見就是它缺乏科學的根基、不具可類推性,但 是,質性研究特性之一的「意義」,它代表的是不同的個案面對相同的教學內容

會有不同的表現和想法,即使是相同的個案,面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也可能是如 此。既然看重的是意義,著重之處應放在如何將資料抽絲剝繭,並且,謹慎小心 地描述研究結果。由於,本研究選取的個案為立意取樣(purposeful sampling),故 可能在有類似背景的個案,或者是相似程度的學校中可以看見結果的局部複現,

但是難以達到完全類推。即便如此,個人仍然力求提高研究資料的信度和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