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品質的確信程度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七節 研究品質的確信程度

信度和效度是傳統實證主義量化研究的判定標準,實證主義的思考在尋 求一種普遍法則,並由客觀的測量和量化推論達成(胡幼慧,1996)。質性研 究關心的則是資料的正確性和可理解性、社會事實的建構過程,以及人們在 不同特有的文化社會脈絡下的經驗與解釋。一般量化研究採用的信效度考驗 方法,並不適合質性研究。Lincoln 和 Guba(1985)認為質的研究品質判斷 標準在於研究的確信性(trustworthiness),藉由確實性(credibility)、可轉 換性(transferability)、可靠性(dependability)和一致性(confirmability)

四項規準來提高質性研究的確信程度(引自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2000)。本 節將分別介紹提高質化研究確信程度的方法,以及實際的做法。

壹、 提高質化研究確信程度的方法

提高質化研究確信程度的方法,研究者綜合多位學者提出的觀點如下

(Lincoln&Guba, 1984;引自胡幼慧,1996;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2000):

一、確實性(Credibility):指質性研究資料真實的程度,即研究者真正觀察 到所希望觀察的結果。

二、可轉換性(Transferability):指經由受訪者所陳述的感受與經驗,能有 效的做資料性的描述與轉換成文字資料。也就是說研究者能將受訪者所處的 脈絡、意圖、意義及行動轉換成文字資料。

三、可靠性(Dependability):指不同的研究者對相同的條件,蒐集、分析 和解釋資料的一致程度。

四、一致性(Confirmability):指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類似的情境中複製研 究的問題。

貳、 提高質化研究確信程度的實際做法

為使研究方法更嚴謹,研究者參考 Linclon 和 Guba 於 1985 年所提出的 技術(引自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2000),作為本研究的方法。實際作法如下:

一、 確實性(Credibility):

(一) 利用三角檢測法(triangulation),蒐集不同來源的資料,包括訪 談不同的人員(經營者、園所長、教師)、採用不同資料的蒐集方法(訪談資 料、觀察記錄、問卷調查、文件檔案等),將所得的資料相互交叉檢核和印證。

(二) 長期間在個案托兒所現場進行觀察,以獲得持續性的真實資料。

(三) 研究者忠實地將訪談內容全部轉換成文字資料,然後再請受訪者 親自核對訪談逐字稿是否有缺漏、不符原意或需再補充之處。

二、 可轉換性(Transferability):

(一) 隨時於研究過程中進行反思,記載於研究日誌中。

(二) 研究者在研究歷程中,謹慎且詳細地記錄觀察時的場景細節、有 關人物的肢體動作和言語;研究者遇有疑問處,會再與研究對象進行討論,

以檢視資料轉換過程中,是否失去研究對象的原意。

(三) 在研究報告中,對個案托兒所的研究情境脈絡作完整的說明和豐 富的描述(thick description),以提供讀者掌握相關的重點和關切的主題,可 刺激讀者產生自然的類推。

三、 可靠性(Dependability):

(一) 多使用現場觀察的筆記與記錄,以及運用錄音筆來蒐集訪談的資 料,避免以人力方式當場記錄訪談內容、事後回想觀察或訪談過程的方式,

以提高資料的可靠性。

(二) 所有觀察和訪談的資料,研究者會與指導教授共同討論、檢驗研 究的發現,以協助澄清概念,發現問題。

(三) 研究發現儘量引用在個案托兒所獲得的原始資料,以作為說明證 據,並用研究對象真正使用的語言、方言或意義等低推論性資料來獲致結論。

(四) 於研究報告中將整個研究過程與決策加以說明,以供讀者判斷資 料的可行性。

四、 一致性(Confirmability):

研究者將所有由個案托兒所蒐集而來的原始資料,包括錄音檔、訪談逐 字稿、觀察筆記、省思日誌及資料分析記錄等,全部完整且妥善的保存,以 作為日後查證及運用時的參考依據。

為了提高本研究的嚴謹度,研究者擬使用以上所提出之實際做法,於個 案托兒所之實地場域裡謹慎地蒐集資料,並盡量依據原始資料轉換、分析、

檢視資料,以獲得較高程度之具真實性、可信性、可靠性和一致性的研究結 果。期望讀者能透過對本研究結果之認同,揭示同類現象中之部分共同問題,

使讀者產生共鳴,促使研究結果成為讀者或幼教相關人員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