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者背景

一、 研究場域 (一)個案幼兒園

喬琪幼兒園成立於1999年,為園所的第二分校,位於台中市西屯區的小巷弄內,鄰

近工業區,園地面積約有二千多坪,因佔地面積較大,故立案為兩個幼兒園並使用兩個 門牌號碼。目前喬琪幼兒園分為幼兒部和國小安親部(附設課後托育中心),本研究僅針 對幼兒部二位新進教師、十一位資深教師、主任、組長、二位家長進行訪談,如:表3-2-1,

幼兒部共有13班,分別為大班四班(五至六歲),中班四班(四至五歲),小班三班(三至四 歲),幼幼班二班(二至三歲)。喬琪幼兒園附設課後托育中心,全園師生人數符合政府規 定之師生比,教師的聘用資格皆為合格教保員、助理教保員或教師(簡稱幼教師),研究 參與者皆為喬琪幼兒園內之幼教師,因個案幼兒園原為托兒所,所以教師們的專業資格 及教育程度大多是大學畢業之合格教保員,教師們的年齡以20~25歲和31~35歲居多,幼 教工作年資則以10年1個月至15年的人數最多,如:表3-2-2。

表3-2-1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表

職稱 姓名 教育程度 服務/在園年資 新進教師 琦琦 大學 10年/2個月 新進教師 閔閔 大學 10年/2個月 資深教師 亞亞 大學 6年/1.2年 資深教師 嘉嘉 大學 11年/1.2年 資深教師 華華 大學 13年/1.2年 資深教師 貞貞 大學 15年/10年 資深教師 宜宜 二專 10年/3年 資深教師 竹竹 大學 7年/2年 資深教師 蕙蕙 大學 14年/6年 資深教師 林林 大學 2年/2年 資深教師 韋韋 大學 2年/2年 資深助教 秀秀 高職 10年/10年 資深助教 均均 二專 13年/4年

組長 蓓蓓 大學 13年/1年

園長 研究者 研究所(就學中) 16年/13年 主任 依依 大學 11年/11年 行政 平平 高職 5年/5年 大班家長 竣竣媽 大班家長 入學3年 大班家長 翔翔爸 大班家長 入學2年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2012年10月製表。

表3-2-2 喬琪幼兒園教師之基本背景統計表

發展為主題教學模式,同時提升教師教材編選與課程規劃能力。在輔導過程中教師撰寫 輔導省思,建立系統性的自我反省機制,以作為改善自我教學成效的評量模式,並協助 教師提升幼兒學習品質,營造一個自然、尊重、以幼兒為中心的主題活動教學,輔導教 授期望教師們能繼續保持追求專業成長之熱誠並繼續書寫課程紀實、幼兒活動觀察記 錄、教學省思,以提高教學策略及幼兒學習成效之參考,並繼續提供幼兒多元化的思考、

操作、學習,為幼兒能獲得最大學習效益,而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策略與內涵(李錦華,

2010)。

個案幼兒園第二年申請另一位 B 教授到園輔導,B 教授分析主要教學模式、課程計 畫性與教材適切性後,進行輔導計畫,教授並激勵教師嘗試從現有成果上,小幅度的調 整,等教學觀念與技巧熟捻後,再增加多元化與創新的挑戰。計畫目的為嘗試從單元教 學模式修正與發展為主題教學模式,同時提升教師教材編選與課程規劃能力。為配合主 題課程的實施,個案幼兒園首先重新檢討角落學習區的規劃與運作,藉由觀察幼兒對調 整後情境的使用情形,持續不斷以「相互觀摩」與輔導學者進班輔導方式,輔以教師同 儕知識經驗的交流與分享,建立角落學習區實施的正確理念與技巧,並促成教師的專業 成長。個案幼兒園教師持續針對個人教學環境規劃與主題實施情形,撰寫輔導省思誌,

檢討與反省自我教學成效,並做為修正教學活動之依據。B 教授建議減少對現成教材的 依賴,由每學期三本減少至一本,嘗試發展適合自己園所的主題,而主題活動應與幼兒 生活經驗結合,且宜從具體的已知經驗出發,讓幼兒在新舊經驗的銜接上較為順利,但 有鑒於實施單元教學時無法顧及幼兒個別差異的缺點、現成教材的統一化與缺乏彈性、

班級經營與秩序管理的無力感等因素,全體教保服務人員體認轉換不同教學模式的強烈 必要性(鄭芳珠,2011a)。

第三年(目前) B 教授持續到園輔導,園長與老師討論後,嘗試以無主題教材本的方 式進行主題課程,並詳細評估幼兒學習經驗、幼兒園與社會有效資源、社區與家庭背景 特性,以具體可行的議題為主。教授認為某些老師主題教學記錄不夠詳實,無法瞭解主

題發展遇到的困難,修正方向原因,以及整體脈絡發展,教授建議應確實紀錄主題課程

10:30~11:30

主題活動&

喬琪幼兒園主要建築為ㄩ字型兩層樓高之建築物。一樓有11間教室,辦公室、保健 室兼會議室、視廳教室、廚房、圖書室各一間;二樓有二間教室、一間大型活動室及一 間資料室,其他為安親班教室。每間教室內均有衛生設備,幼兒能在老師的視線範圍內 上洗手間。

園區戶外有豐富多樣的遊樂設施,如戲水池、溜滑梯、盪鞦韆、搖搖馬、單槓、直 排輪廣場;動物區飼養小羊、小兔、天竺鼠、咕咕火雞、呱呱鴨、大白鵝、雉雞等;生 態池飼養小魚、烏龜,陪伴孩子童年生活,享受歡樂時光,並設有種菜體驗區 ,提供 幼兒種植蔬菓,觀察自然生態,提供多元又有趣的課程活動,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喬 琪幼兒園空間平面圖(如:圖 3-2-1 及圖 3-2-2)。

(二)研究者背景

研究者於1996年在美國修讀完成學士學位,回國後立即進入幼兒園工作,從事幼教 工作已有16年,期間曾擔任過幼兒園美語老師、園長、經營者及台中市幼教協會理事長 的角色,因透過與幼兒有長期的實際互動,更能了解如何與幼兒相處,及如何引起幼兒 學習興趣;又因有實際經營幼兒園的經驗,深入其中,才知幼兒園現場所面對的問題、

培訓幼兒園教師的工作內容及其所需具備的能力為何;擔任過幼教協會理事長,更加能 瞭解各個幼兒園的經營困境,與需要建構的系統資訊為何。研究者因大學所學非幼教相 關科系,自踏入幼教界,自覺欠缺幼教專業,需帶領一群資深幼教教師,即努力的研讀 幼教相關書籍,積極參與研習課程,修讀相關學程取得丙類保育人員證照及托兒所所長 證照。

研究者在研究所就讀期間,分別修讀「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教育統計」、「質 的研究法」,教授教導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工具使用的相關課程,曾實地進行面

對面的訪談,練習將訪談內容轉譯為文字稿,並且進入班級觀察,撰寫成觀察記錄。而 在研修「幼兒家庭與社會」,學習家庭、學校及社會協助幼兒正向發展之方法與策略,

透過蒐集、閱讀及分析相關中、英論文、期刊等資料,從評析中強化論文撰寫結構的重 要概念,及運用各種研究法所應考量及注意的要素。研修「幼兒健康促進專題研究」、「幼 兒發展研究」課程時,學習到幼兒健康、人體系統、幼兒發展的正確知識、概念及常見 健康問題,並且透過期刊導讀,瞭解國內外幼兒健康與發展之現況及論文寫作格式的重 要概念。透過「幼兒教育課程發展理論」,瞭解課程基礎理論與幼兒園實務課程。修讀

「幼教經營與管理」,透過專書探討、分析,理論與實務的對話,學習經營與管理的策 略;而研究者也曾於中教大1994年開設之碩士學分班研修「組織溝通理論與幼教實務」,

透過課程講述、討論、機構參訪、專業領導人的實務分享,增進研究者對幼教機構組織 溝通及經營與管理之能力。除此之外,研究者在美國州立大學就學期間,主修企業管理,

曾修讀過管理相關課程如「經營管理與組織行為」、「組織設計與變革」、「行銷系統與分 析」、「消費者行為」、「企業社會責任」、「人力資源管理」、「資料管理」、「國際企業管理」、

「培訓和發展」等課程知識是使研究者成為一個管理者的養成訓練,對於人力資料管 理、企業行銷策略、管理及組織領導模式、培訓和發展等在研究幼教師專業發展的相關 層面及思維架構有頗大的幫助。整個研究過程中,研究者以嚴謹的研究態度進行參與觀 察及蒐集相關文獻資料,且不斷撰寫省思札記,以提高本研究之信實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