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實施程序

一、了解研究目的與問題

本研究對象雖然只有小學一年級,但由於環境的因素,所以部分學童在言行 舉止上,已顯得非常社會化。本研究先從文獻中思考初步的探討方向,並於教學 實施的過程中,更聚焦於研究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及確立研究目的。

二、文獻資料的蒐集與整理

范敏慧(2001)與洪淑敏(2002)的研究中顯示,兒童對於性別角色的看法並非 只是依據性別做簡單刻板的二分,細究其性別刻板印象的內涵,可以發現個人性 別角色認知的複雜性。透過文獻的蒐集及他人的研究,可協助了解學生所具有的 性別角色態度,以之與本研究對象的初步比對,作為擬定本研究在課程設計中所 欲探討的性別角色態度面向;並藉由批判教育學的理論觀點,發展本研究在推動 性別平等教育上的行動策略;最後則參考他人在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推動的相關經 驗,以作為本研究在課程實施、研究資料蒐集之參考。

三、教學的進行

(一)實施時間

的教學過程中開展和發展。因此會不定期的於正式課程外的晨光活動,和其他科 目的教學時間,依據教學現場與學生的互動情形,進行非正式課程的實施,並隨 時作適度的修正與改進。

(二)融入之相關領域

本研究以南一版的生活、綜合、健體等科目之教學單元,作為發展課程教學 的主題,並結合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的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來進行課程的設計。王 儷靜(2006:51)表示融入方式可透過能力指標的整合,促使領域及性別議題概念 的連結,以統合的概念性知識,重新建立整合性的學習目標。

(三)課程設計理念

本研究課程之設計理念,基本上是以學生現階段所能達到的學習目標為主,

但仍會視學生的經驗及能力,隨時在課程內容的設計上有所調整。

根據教育部九年一貫性別平等教育與生活、綜合、健體領域的能力指標的結 合轉化,本研究從「個人特質」、「興趣表現」、「家庭分工」、「職業發展」四個面 向,發展以下教學單元及課程設計理念。

1.「認識我自己」

本單元的設計理念,主要是發現學生在日常生活的對話中,常會去歸類男生 和女生應有的表現。因此透過課程,我讓學生陳述自己對於兩性所持有的觀點,

並針對彼此的印象落差來做討論,探討其中可能包含的刻板印象,也對於不同的 意見,提出自己的疑問,讓學生嘗試以尊重的方式面對彼此的不同,藉此了解小 朋友對於性別角色所存在的刻板印象以及可能來源。

藉由批判教育所提出的對話理念,使我們得以聽到學生的「聲音」,了解其價 值判斷的觀點及來源;也從師生間的彼此對話,得以ㄧ窺在教學情境中,潛在課 程究竟帶給了學生哪些性別迷思,讓教師得以從此檢視自己可能表現出來的性別 偏見,並從對話的歷程中,增加學生對於性別觀點的敏感度。

2.「怎麼穿才好」

根據文獻以及生活中的觀察,學校對於不同性別的服裝儀容存在著雙重標準 的規範,在在都將成人對於男女形象的性別刻板印象,投射在孩子身上,而學生 也總是以不同的標準規範,認定性別該有的表現。正如批判教育學中對於知識的 權威運作,成人將其對於男性、女性形象的單一觀點,加諸於學生身上,使其服 從。因此本單元的設計理念,在於透過媒體及活動的方式,讓學生感受美感表現

的自主權,不因性別而受到限制,並藉由學校對於學生的的儀容規範,探討社會 對於不同性別的刻板印象。

3.「小幫手」

透過教學的觀察,我們發現了不同背景的學生家裡,對於家務的分工也是不 一樣的,如要推動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藉由批判教育學的理論觀點,從學生的 背景脈絡出發是必要的,透過對話,大家一起思考,不同的家庭成員,讓家事誰 來做似乎變得不再如此絕對。本單元的教學理念,是希望從學生每天都能接觸到 的家事為批判省思的媒介,至少從自己身上改變,甚或影響家人,跳脫男主外女 主內的傳統窠臼。面對工作的分配,從能力而非性別的觀點來思考;且由於職業 的分類,也涉及整個社會對性別角色的觀點,擺脫對於其傳統的思考,才有可能 進ㄧ步改變社會的傳統建構,因此本單元也進一步延伸對於社會中的職業分工之 探討。

4.「快樂的校園」

上學期的課題,注重的是聆聽自己的聲音,思考「我想要的是什麼」。但是人 生活在群體中,有時候,我們也必須聽聽別人想要什麼,而在這之間尋求一個平 衡點,如何在不傷害彼此的情況下堅持自己的原則,是本單元想要思考的重點。

因此從學生上學期對於課程的回應,擇取部份再做討論及活動的進行,除探討人 與人之間情感的表達,審視自我與他人的觀點之外,也將討論活動進一步延伸至 日常生活的實踐行動。從上學期由批判教育學觀點出發,對於性別迷思的覺醒、

批判,到這學期看到行動的可能,我們思考批判教育學在生活應用上還需要做哪 些實務的調整。

(四)教學策略

參考批判教育學所提出的理念觀點,教師扮演引導者及資訊提拱者的角色,

經由師生與同儕間的對話互動,從提問中激發師生思考性別的議題,除了檢視彼 此在性別角色觀點所存在的偏見,也促使學生思考性別角色的多元性。

本研究所欲實施之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主要內容如下表 3-2 (詳細教案參見附 錄一):

表 3-2: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之主要內容

表 3-2: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之主要內容(續)

四、資料蒐集與分析

在教學的過程中,以學生的學習資料、教師的觀察與課後的省思紀錄,和學 生的訪談紀錄,以及學生在性別角色態度量表上的表現做為資料的蒐集與分析依 據,之後將於本章的第五、六節作較為詳細的說明。

五、研究結果與討論

從研究歷程中的資料分析,與文獻蒐集的資料為參考,提出研究結果與建議。

六、研究流程

行動研究是在個人的實務中發展,透過對話、訪談以及其他收集資料的方法,

然後對資料加以分析,隨之發展出行動策略,並將其轉入實踐之中,再從經驗中 學習,以更進一步的改進行動策略(夏林清譯,2000:9)。因此本研究之研究流程 如下圖 3-2 所示:

教學時間 單元名稱 教學活動及目標 探討面向 下學期

8

~ 10 週

快樂的校園 (健體、綜合、

生活) 6 節

【活動一】我們都是好朋友

如何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之下,以行動表 達自己的情感。

【活動二】不喜歡的感覺

面對環境中所存在的不合理,可以發展 哪些行動策略去因應。

個人特質、

興趣表現

圖 3-2 研究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