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認識我自己

由於我們是低年級的關係,所以許多老師對於生活教育特別的重視,常常會 在日常的互動中,口頭提醒小朋友許多事情,但是卻也因此將性別的偏見,不斷 的灌輸給學生。譬如說,有些老師常常以「你是女生耶!怎麼可以這樣,或是男 生怎麼可以那樣!」等此類帶有性別標記的口吻來提醒學生的行為;或者透過事 務的分配,不自覺的以性別的刻板印象,去壓抑或鼓勵學生在個人特質上的表現。

而這個階段的小朋友,由於開始注意到外界的觀點,因此面對他人不斷的區 分,也漸漸會以性別的偏見來看待自己。譬如說,剛開學之初,班上女同學在面 對我請她們幫忙搬東西時,露出無助的神情表示,男生比較有力氣,應該叫男生 搬!透過學生的反應及過去文獻探討的發現,學生顯然對不同性別存在著不同特 質的期待,也因此學生往往在嘗試新的事情之前,就已經先將自我能力及發展的 可能設下了限制。

貳、課程的設計理念

本單元的設計理念,主要是發現學生在日常生活的對話中,常會將「女生/男 生都怎麼樣」,當成一種習慣用語,將自己與他人的行為用性別來做分類,其中或 許帶有刻板印象,或許沒有。因此我們從男生/女生在生理、心理、行為等方面的

特點來做探討,究竟我們對於男生/女生的印象有哪些,這樣的印象是否偏狹或不 公平。藉由彼此的討論與分享,除了解學生對於性別角色所存在的刻板印象及來 源之外,也讓小朋友從不同的觀點來認識自己與別人,進而以尊重的態度看待人 與人之間的異同。

本單元的進行方式主要分為三個教學活動,第一個活動「我是男生還是女

生」,主要由教師預設問題,請學生以他過去的經驗,來敘述他對於男生女生的一 些印象,藉此了解學生現存的性別觀點及來源;活動二「我們哪裡不一樣」,是從 繪本「奧利佛是個娘娘強」的閱讀,認識不同於一般刻板印象的性別角色特質,

並由此帶入到學生本身的特質及喜好,藉此思考以尊重的態度,面對每個人的不 同;最後的活動「心情面具」,則是從學生對於自我情緒的發掘,了解每個人對於 界線的分別。

參、課程與活動的進行

一、教學活動:我是男生還是女生

本活動請小朋友對於男生/女生,分別就外貌、興趣、專長、害怕的事物等方 面來做印象的描述,為能了解學生對於性別的評價、偏見及其觀點來源,發展下 列問題。

(一)你從哪些地方來分辨男生和女生?

當我們討論你覺得男生、女生是怎麼樣的,小朋友從外貌、行為來分別描述

他們對於性別的印象。

小朋友一開始即從他們身邊的人開始舉例,而有些小朋友則會舉出一些特殊 的例子,觀點似乎顯得相當多元。

比比:「男生有時候喜歡理光頭,女生的頭髮會捲捲的。」

亞亞:「男生會留長髮、還有刺刺的」

師:「你在哪裡看過?」

亞亞:「我哥哥的同學啊!」

當我們請小朋友自己描述完對於男生、女生的觀點後,大家綜合歸納了一下 剛剛的意見,小朋友們對於男生女生的觀點,乍聽之下似乎並不存在著我們以為 會出現的刻板印象。

有些小朋友會從既定的印象去描述男生女生的特質,但是當老師說那麼是否 有看過不同印象的人時,某些小朋友也可以提出實例,而當我們列舉出男生是怎 麼樣時,就有同學馬上反駁女生也是,反之亦然。 (札記 961024)

可是當我請小貝出來,然後讓同學針對他究竟是男生還是女生的這個議題,

來做特質的描述時,小朋友又回到了傳統既定的觀點去描述,而前述中曾提出的 多樣性觀點卻消失不見了。

師:「我們如何分辨小貝是男生還是女生呢?」

比比:「看他的力量。」

軒軒:「頭髮…還有女生穿裙子,男生穿褲子。」 (觀察 961024)

因此我們透過平日的聊天與觀察也發現,學生的表現常常與課堂中的言行不 一致,或是有前後不一的說法出現,所以經由教學中的觀察與省思,隨時調整教 學策略,也能幫助老師發掘學生對於性別角色態度的真實反應。

(二)你覺得女生/男生有什麼專長?

當老師提出你覺得男生/女生什麼最厲害時,小朋友大都以第一人稱來回答問 題,把自己所具備的能力歸因於性別的關係,也從自己的經驗為出發,表達對於 性別的能力觀點。

軒軒:「我放學後都自己洗襪子,跟阿姨一起。」

比比:「我開怪手最厲害。」

師:「因為你是男生嗎?」

比比(點頭):「對!」 (觀察 961101)

有些學生則把不久前的學校活動經驗纳入在談話中,不過雖然全班都有相似 的經驗,可是每個小朋友關注的焦點都不太一樣,因此小玉舉的例子,有些同學

似乎並未察覺到。

當我們在討論男生女生專長的前一天,剛好學校讓小朋友自己去搬桌椅,且 老師在無意中表示對亞亞的讚賞之意,使得小玉在發表對於女生專長的觀點時表 示,女生搬桌子很厲害此類迥異於其他人觀點的陳述。 (札記 961101)

學生對於個人特質的刻板印象,也可能在討論中,受到同儕觀點的影響而產

生變化。有些同學會一開始就反對別人的觀點,但究竟是為了反對而反對,或是 真有此意,不得而知,不過比比的補充,倒是讓同學的爭論就此打住。

當比比表示因為自己是男生,所以開怪手最厲害時,阿浩插嘴道:「女生也會 呀!」阿力第一時間反駁回去:「女生不會!」然後兩人便爭論了起來。比比這時 說了一句:「有!有的女生會。」兩人才停止了爭論。 (觀察 961101)

如上述一般,每當同學提供意見時,雖然會有不同的聲音出現,但隨之而來 的反駁與爭論,常常是停留在男生會、女生也會,女生會、男生也會…這樣不斷 的看似為了反對而反對的互動方式。因此在這當中,當我認為學生可能又出現此 類反應時,就會適時的介入提出問題,如:

童童:「男生打電腦最厲害!」

亞亞:「女生也會打呀!」

師:「亞亞,你認識的誰會打電腦?」

亞亞:「我姐姐呀!她都在網路上跟朋友聊天。」 (觀察 961101)

二、教學活動:我們哪裡不一樣?

繪本講述─「奧利佛是個娘娘腔」,內容描述奧利佛的興趣雖迥異於其他人的 傳統觀點,但依然從自己的興趣中找到信心。從奧利佛的例子中,我們讓學生去 設想,當他遇到這樣子的情況,以及對於奧利佛這般的不一樣,我們可以用怎樣 的態度去面對。

(一)奧利佛喜歡什麼呢?你也喜歡嗎?

在講述奧利佛的故事時,學生似乎未能對故事中的奧利佛產生什麼共鳴,唯 讀談到奧利佛喜歡的玩具與遊戲時,小朋友的反應才開始顯得特別熱絡。

當我們在講述繪本時,提到了紙娃娃這個遊戲時,小朋友不知道什麼是紙娃 娃,我就說那我們下午來做好不好,阿力跟比比就哇~!好啊!大家似乎都感到非 常驚喜與期待,到了下午還提醒我不要忘記做紙娃娃。 (札記 961109)

看到學生對於遊戲的討論特別熱烈,因此我們大家協議將訂定每週的星期三 為玩具日,小朋友可以帶自己喜歡的玩具來和大家一起玩,並且於後續的活動中,

也請小朋友上台介紹他們的玩具。

(二)當我們面對他人的質疑,可以如何反應呢?

除了繪本中的例子外,我們也舉了一些其他的問題來作為討論,大家共同思 考,當別人對於我們的行為、喜好提出質疑時,我們可以怎麼面對呢?

而當我們以個人的喜好來做舉例時,小朋友開始會去思考背後的原因以及解 套的方式。以學生自己認同的部份或是喜好來舉例,似乎比較可以讓他們去面對 我所提出的問題,也較容易設身處地去思考。

師:「如果有人說,比比喜歡畫畫,所以就是娘娘腔,你會怎麼說呢?」

比比(主動舉手):「我知道,我畫的很棒,他就不能亂笑了」

師:「高年級的學生說老師的頭髮剪那麼短,好像男生ㄧ樣。」

亞亞:「因為你會怕熱啊!」 (觀察 961109)

但是整個課程的進行,主要還是由老師來舉例問問題,學生回答,不過有些 小朋友也會根據老師的例子去舉一反三,然後我們再做一些延伸議題的討論歸納。

師:「珊的襪子是綠色的,我們可以說他是男人婆嗎?」

軒軒:「男生的運動服也是,樹葉也是啊!」

師:「所以大自然裡面也有綠色,是我們大家都可以分享的。」

師:「亞亞很有肌肉,可是如果有人說他是男人婆呢?」

軒軒:「有肌肉就可以保護自己。」

亞亞:「因為有壞人,可以給他碰!」

師:「可是壞人的也很壯啊!你要給他碰嗎?」

亞亞:「趕快跑啊~!」

軒軒:「可以報警,跑到警察局那邊。」

師:「所以亞亞很有肌肉是因為…?」

小朋友齊聲:「因為他喜歡運動。」 (觀察 961109)

(三)你喜歡同學今天帶來的玩具嗎?為什麼?

有鑑於學生對繪本中所提到的遊戲、玩具極有興趣,因此為能更了解學生在 興趣表現上的觀點,所以就在第一次的玩具日,請小朋友上台介紹他的玩具,然 後同學可以對他的玩具提出疑問,除了以此了解學生的觀點之外,也學習尊重他 人不同的選擇。

小朋友在遊戲與玩具的選擇上,尚處於喜歡探索的階段,充滿了好奇心,有 時不一定侷限在性別刻板的觀點,總之小朋友對於玩具的好惡,都各有自己特別 的理由。

軒軒介紹她的玩具─小布偶娃娃,但比比表示說不喜歡玩娃娃,因為太軟了;

阿浩表示不喜歡亞亞的玩具布偶,是因為不喜歡雞。

而童童介紹她的小車子。比比表示雖然喜歡,可是弟弟妹妹很會破壞,怕把 可愛的小玩具弄壞,所以乾脆不擁有。 (觀察 961114)

不過,當中也是會有小朋友把自己對於玩具的喜好,歸因於性別的不同選擇。

例如:

當小貝介紹自己的神奇寶貝卡時,軒軒表示不喜歡,因為覺得很無聊、幼稚 且是男生玩的東西。因此老師就問,如果軒軒自己討厭的話,難道代表其他的女 生也不能玩嗎?只有男生可以玩嗎?小貝表示,如果女生要跟他借的話,他也是

當小貝介紹自己的神奇寶貝卡時,軒軒表示不喜歡,因為覺得很無聊、幼稚 且是男生玩的東西。因此老師就問,如果軒軒自己討厭的話,難道代表其他的女 生也不能玩嗎?只有男生可以玩嗎?小貝表示,如果女生要跟他借的話,他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