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分為三大類,包括篩選工具、觀察記錄和方案成 效,各項研究工具詳細內容敘述如下:

一一一

一、、、篩選工具、篩選工具篩選工具 篩選工具 問題行為篩選量表

本研究採用洪儷瑜等人(2005)所修編的問題行為篩選量表為測驗工具,

適用對象為國小一年級到國中三年級學生,分為國小及青少年兩版,兩版各分 別編製有家長版和教師版,共計四種不同版本,本研究採用國小教師版作為 ADHD症狀的篩檢工具。

國小版本評量分四部分,共計49題,第一部分有18題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狀評量(ADHD行為);第二部分有8題,主要是評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症 狀對個人生活功能之損失情形,分別評量團體活動、人際活動、學業活動、工 作活動等的受損情形;第三部分有8題,主要是評量學生在違抗行為障礙症狀 出現頻次(ODD行為);第四部分有15題,評量學生在違規行為發生頻次(CD 行為)。本量表題目設計為總是這樣、經常這樣、有時這樣、很少這樣、從不 這樣五點量表,其中第二部分以五點量表評量計分,第一、三、四部分以五點 量表方式評量,但是計分則轉化為兩點計分方式。在第一部份不專注行為和過 動衝動行為的得分若大於或等於6分,而第二部份功能受損的得分同時也超過 20分,則達到疑似ADHD的篩選標準;第三部份對立性違抗行為若大於或等於 4分,則達到疑似對立性違抗行為(ODD)的篩選標準,第四部份違規行為的 得分若大於或等於3分,則達到疑似違規行為(CD)的篩選標準。問題行為篩 選量表教師版評量的症狀符合問題行為篩選量表指導手冊之標準者,視為符合 症狀篩選標準,亦即表示該生的症狀出現頻率高於篩選標準。

二二二

二、、、觀察記錄、觀察記錄觀察記錄 觀察記錄

(一)行為問題觀察記錄表(附錄一)

本記錄表為研究者依據本實驗目的所設計而成,使用於研究過程中的基線 期、處理期和維持期三個階段,內容包括記錄行為問題出現的次數及備註欄。

行為問題分為上課不專注行為、搶話行為和離座行為三部份,藉此記錄了解受 試者在整個輔導期間行為表現的情形,並記錄輔導中特殊事件的發生。上課不 專注行為採時距記錄法,每兩分鐘記錄一次,搶話和離座行為採事件記錄法,

受試者每當發生一項行為問題時,則以一次計算,將次數以「正」字標記,記 錄於表中。

(二)學生行為記錄表(附錄二)

本記錄表為研究者依據本實驗目的的需要,再參考劉人萍(2007)的「好 學生行為紀錄單」及王碧暉(2004)的「自我記錄表」所編製而成,此一記錄 表是以正向目標行為供學生記錄自己的行為表現,是受試者在輔導期間,進行 自我監控的工具。本記錄表共有三份,分別是三種行為問題介入時受試者所使 用的記錄表,若達到預期的目標行為標準,老師則會在記錄表及聯絡簿上蓋一 個「好學生」印章做立即增強,讓受試者察覺自己的進步,回家也能得到家長 的讚許,以激勵正向行為表現。

(三)學生自我評鑑表(附錄三)

本記錄表目的是用來檢視受試者在學習自我管理策略後,對自我行為表現 的評鑑表,是受試者在教學期間,進行自我評鑑的工具。本表共分為三個等級 的評量標準,分別為「一級棒」、「還可以」、「要加油」。當受試者得到「一 級棒」等級時,表示受試者在同一週自我管理策略的四天觀察課堂中都有達到 目標,如此則可以向研究者換取「增強物調查表」中的獎勵品。本評鑑表為週 五實施完自我管理策略後的下課時間,依照每天填寫的「學生自我評鑑表」做

當週回顧與檢討,若達到行為目標,則於每週五放學前兌換獎勵品。

(四)增強物調查表(附錄八)

適當的獎勵是鼓勵,孩子自己選擇的獎勵最具有正增強的功效,不但能激 勵孩子達到應有的正向目標表現,同時也給孩子得到成就的機會。透過此調查 表,讓受試者自己決定獎勵品,將有助於行為的改善,激發學習的動機,並達 到研究的目的。本調查表是經由研究者平日對學生的觀察,再參考劉人萍

(2007)設計的「獎勵品調查表」,修改編製而成。

(五)學生行為契約書(附錄九)

本契約書是參考李乙蘭(2005)編製的「行為契約書」及賴素華(2006)

編製的「好寶寶行為契約書」,再根據受試者的行為目標修改而成的,以期獲 得受試者對教學策略的重視與配合。

(六)攝影機

為避免影響學生上課表現與疏漏行為問題出現的次數,研究進行過程中,

乃全程使用錄影方式記錄受試者在基線期、處理期、維持期等階段的上課情 形,以作為後續資料分析及觀察者一致性的重要資料。

三三三

三、、、方案成效、方案成效方案成效 方案成效

(一)教師回饋表(附錄四)

本問卷乃是參考司念雲(2001)的「教師意見調查表」及王玉琳的「回饋 問卷表」改編而成,主要是用來了解自我管理策略對受試者行為問題改善的情 形,並藉此了解觀察員及社會科任教師對本研究的看法及意見,並做為社會效

者在校行為問題的輔導成效情形,共有十二題,分為五個選項做勾選,明顯進 步給5分,進步一半給4分,少許進步給3分,沒有改變給2分,有退步趨勢給1 分;第二部分為開放性問題,共有四題讓教師自由填寫。

(二)學生自我回饋表(附錄五)

本問卷主要是用來了解受試者學習自我管理策略後,對自己行為表現的看 法,藉此了解受試者對自己在行為問題的了解狀況,並做為社會效度之依據。

問卷共有十二個題目,計分方式與教師回饋表第一部分相同。

(三)學生回饋表(附錄六)

本問卷內容與「學生自我回饋表」相同,主要是用來了解同儕對受試者學 習自我管理策略後,在行為表現的看法,了解本研究對受試者在行為問題的進 步情形,並做為社會效度之依據。問卷共有十二個題目,計分方式與教師回饋 表第一部分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