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第五章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旨在探討自我管理策略對國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行為問題之 輔導成效。研究對象為彰化縣一名就讀國小四年級普通班且有注意力缺陷過動 症學生。研究方法採單一受試實驗研究之跨行為多基準線實驗設計,本研究以

「自我管理策略」為自變項進行教學,依變項為觀察受試者在不專注行為、搶 話行為與離座行為之變化。研究目的在探究自我管理策略對國小注意力缺陷過 動症學生行為問題之輔導效果。以下分別說明本研究之結論,並根據研究結果 提出建議,供學校教學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結論 結論 結論 結論

本研究採用單一受試實驗設計法,因此實驗效果難以避免會受到實驗對象 的身心因素、上課型態變化、課程教學內容等方面的影響,是本研究的不足之 處;而第三項行為問題的基線期過長,可能導致受試者的不當反應,或引發不 必要的混淆變項,是研究者難以掌握之處。

本節擬係就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以及前述的研究結果與討論,統整受試 者在接受自我管理策略教學之後,受試者在行為問題之立即成效及維持效果,

提出以下的結論:

一 一一

一、、、、自我管理策略對改善國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不專注自我管理策略對改善國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不專注自我管理策略對改善國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不專注自我管理策略對改善國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不專注、、、搶話和離座、搶話和離座搶話和離座搶話和離座 行為問題

行為問題 行為問題

行為問題,,,,具有良好輔導具有良好輔導具有良好輔導具有良好輔導效果效果效果效果

本研究發現,受試者在經過八週的自我管理策略教學後,在不專注、搶話 及離座三項行為問題上,均明顯減少發生次數。由表4-2至表4-10可知,在視

為12.8次、10.38次及4.57次;到處理期階段,三項行為問題出現次數的平均值,

分別降為7.13次、4.25次及0.88次,趨向變化均為正向,重疊百分比分別為0%、

0%及25%,與基線期相較之下,行為問題發生次數明顯下降許多;C統計考 驗結果亦呈現相同的解釋,從階段間的變化來看,合併基線期與處理期(A+

B)的C統計考驗結果,三項行為問題的Z值分別為2.46、3.35、3.45,皆達.01 顯著水準,顯示本實驗具有立即的處理效果。

二 二二

二、、、、自我管理策略對改善國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不專注自我管理策略對改善國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不專注自我管理策略對改善國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不專注自我管理策略對改善國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不專注、、、搶話和離座、搶話和離座搶話和離座搶話和離座 行為問題

行為問題行為問題

行為問題,,,具有維持,具有維持具有維持效果具有維持效果效果效果

從實驗結果資料整理得知,經由表4-2至表4-10資料顯示,實驗教學進入 維持期時,受試者三項行為問題出現次數的平均值,分別降為3.71次、2.38次 及0次,其趨向變化均為正向,與處理期的重疊百分比分別為52.4%、84.6%及 100%;在處理期合併維持期(B+M)的C統計考驗結果,三項行為問題的Z 值分別為1.46、1.91、0.77,皆未達.01顯著水準,表示維持效果顯著。因此,

從實驗數據中得知,實驗教學方案具有維持效果。

三三三

三、、、、自我管理策略對改善國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不專注自我管理策略對改善國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不專注自我管理策略對改善國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不專注自我管理策略對改善國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不專注、、、搶話和離座、搶話和離座搶話和離座搶話和離座 行為問題之成效

行為問題之成效行為問題之成效

行為問題之成效,,,,獲得社會效度支持獲得社會效度支持獲得社會效度支持獲得社會效度支持

經由受試者、受試者同儕、觀察員與科任教師的回饋問卷及訪談資料整理 得知,受試者在接受自我管理策略後,在上課不專注行為、搶話行為及離座行 為方面,均有明顯改善跡象,對本研究均表達正向肯定之看法。因此,對於自 我管理策略在國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之行為問題輔導成效上,得到社會效 度之支持。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建議 建議 建議 建議

綜合以上研究之結論,提出以下若干建議,以提供教師教學與輔導學生之 參考,並提出對未來研究方向之建議,茲分述探討如下:

一一一

一、、、 教學輔導方面的建議、 教學輔導方面的建議教學輔導方面的建議教學輔導方面的建議

(一)以分組或小團體方式進行教學輔導

本研究之輔導方案只針對受試者ㄧ人實施,建議未來可以以同年齡分組或 班級小團體方式,以同樣的策略進行輔導教學,讓ADHD學生能藉由同儕模 仿,互相鼓勵及競爭的方式,確實的習得自我監控、自我評鑑及自我增強的技 巧,使其更容易達成目標行為,同時也讓一般兒童更清楚ADHD學生的改變歷 程,彼此互相學習、相互肯定。

(二)加強親師合作

本研究僅由研究者在學校進行實驗教學,成效有限。建議未來可以請家 長、科任教師及輔導主任相互合作,共同採用自我管理策略,以促進學生行為 內控的力量,改變學生的行為問題;並可嘗試運用於不同情境,相信成效一定 更為顯著。

(三)適時使用增強策略

研究過程中發現,增強作用對受試者正向目標行為的表現及維持有相當的 效果,不論是口語上或實質上的外在增強,包括老師的獎勵及讚美或同學的鼓 勵及讚賞,亦或是受試者自我增強的部份,對受試者而言,均能使其產生自信 及改變動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上應該適時使用增強策略,靈活搭配運用外在 增強及自我增強,以期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四)有系統的分析學生行為資料

本研究結果雖然證實自我管理策略可以有效改善ADHD兒童的行為問 題,然而ADHD學生是屬於異質性但具有同質性特徵的群體,因此行為問題會 因不同個體而有不同的類型與反應,並非每一位ADHD學生都有能力學會自我 管理的技巧。因此在實施輔導方案之前,應該有系統的蒐集與分析學生行為資 料,以及學生的認知及學習能力,再對教學策略進行評估,建立行為處理計畫,

如此才能有效的輔導學生的行為問題。

二 二二

二、、、對未來研究之建議、對未來研究之建議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國小四年級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為對象,進行自我管理策略輔 導方案,建議後續的研究,可以不同年級、不同障別的學生為對象,進行跨受 試多基準線實驗設計,以探討及比較使用自我管理策略輔導方案對學生行為問 題輔導之成效。

(二)研究時間

本研究於三項不同的行為問題的教學次數各為八次,各實施兩週,維持效 果研究時間則各不相同,分別為 5 週、3 週、1 週,整個實驗期間為期八週。 因 此未來研究可增加教學次數及教學時間,並延長觀察時間,增加追蹤期的探 討,以進行更完整詳盡的研究。

(三)研究相關資料

本研究結果僅呈現行為問題發生次數的變化,未能就教學及受試者學習的 歷程進行分析,因此建議未來的研究可加入其他的資料,如學習日記、學習歷

程評量等,確實掌控受試者的行為改變,有效評斷受試者之行為變化,適時的 調整方案內容,再藉由反思,讓研究者學習更有效的自我管理輔導技巧及策略。

(四)研究主題

本研究設計「不專注、搶話與離座」三項行為問題為研究目標,但是ADHD 兒童的行為問題多樣,且因不同個體而有不同之伴隨障礙,因此建議未來做研 究時,可探討ADHD學生的其他行為問題,如攻擊行為、偷竊行為、說謊行為 等方面進行研究。

(五)研究範圍

本研究的情境以受試者就讀之班級為範圍,並以國語課為限,建議未來的 研究可擴大情境至其他不同的科目及上課地點,甚至擴大至家庭生活中,以探 討輔導方案類化效果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