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工具,包括「數位寫作教學平台」、「寫作動機調查表」、

「寫作評分量表」。研究中所用的寫作動機調查表及寫作評分量表將以量化資料 方式呈現,並進一步分析學生的學習和改變情形。

壹、 數位寫作教學平台

本研究所使用之數位寫作教學平台,係廖本裕(2010)所設計的寫作教學平 台。

Hayes(2006)在「New directions in writing theory」一文中提出三個研究主軸,

分別為工作記憶在寫作過程的角色、自由寫作(free writing)的效能(efficacy)

以及運用活動(activity)理論做為認識寫作脈絡的架構。

寫作過程必須運用大量的長期記憶知識與工作記憶的空間,人類的工作記憶

容量十分有限,記憶的時間也很短。工作記憶在儲存時間及容量上的有限性對寫 作所帶來的侷限會使得寫作變成一件十分艱困的認知表徵歷程。自由寫作需要搭 配寫作大綱或組織架構方能彰顯其效能。自由寫作可以讓寫作者盡情揮灑,想寫 什麼內容就寫什麼內容,大腦可以完全解除思考上的束縛,不受修辭、文法及語 句上的限制。寫作大綱與組織架構提供自由寫作之方向與重點,避免漫無目的、

不著邊際的發展,乃至到難以收尾的地步。而活動理論則提供寫作者對寫作主題 的社會互動,可產生豐富的主題內容與有結構的組織脈絡,對於主題內容的理解 與記憶,以及與讀者溝通能力及文章說服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幫助。

廖本裕(2010)提到,電腦所能提供的記憶空間相對於人類的短期記憶而言,

是浩瀚無邊的。電腦超大的記憶空間與超快速的運算與傳輸能力,剛好可以用來 彌補在寫作過程中人類工作記憶的有限性。因此,將寫作者寫作的認知歷程外化 到電腦的輸出設備--螢幕來進行,或許可以降低寫作者的認知負擔,進而提昇後 設認知在寫作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從而提升寫作的品質。

寫作歷程模式數位寫作平台設計將人類在寫作歷程中的長期記憶知識、工作 記憶的工作歷程與寫作的外在環境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模式,外化成可視的工作 平台。此一工作平台讓寫作者可以清楚的掌握整個寫作的流程與記錄,有更大的 工作記憶從事整個歷程的計畫與監控,同時可以看見文章的主幹與構成。

此平台使用網路學習方式架構而成,目前一般網路學習系統架構通常具有下 列數項主要功能(李世忠,康靜文,2004):

(一)多媒體教材區:將教材轉換成多媒體的方式呈現。

(二)學習資源區:除主要教材之外,提供額外相關之學習資源。

(三)主題討論區:可以同步或非同步進行主題式討論。

(四)教學管理區:提供最新消息公佈欄,彌補面對面互動之不足。

(五)系統管理區:提供教師管理課程資料庫、班級相關資訊與設定教材編 製等。

該平台融合網路學習系統架構之主要功能與寫作之相關理論進行建構,設計 之基本原則如下:

(一)使學習具有意義性:寫作主題與學習資源區的教材需符合學生興趣、

知識背景與生活經驗。

(二)符合個別差異需求:主題寫作區之認知歷程,可依學生的程度採取由 上而下與由下而上的組織策略。由上而下之組織策略是先有目標重點與組織大綱,

然後依照大綱重點產生內容。由下而上之組織策略則是先產生與主題有關之內容,

然後加以組織分類,形成大綱與目標重點。

(三)利用社會互動機制:作品分享討論區與師生個別互動區提供學生與同 儕和老師互動交流的機制與支持性的寫作環境,避免學生陷入孤立無援的寫作困 境。

(四)作者主動建構歷程:主題寫作區的三段流程提供學生主動建構認知表 徵的明確歷程。

(五)回饋機制的協助:同儕與教師的回饋機制可以強化學生的寫作動機與 學習態度,並培養學生寫作編輯及策略應用之能力。

(六)自我練習:寫作練習區提供寫作基本技能的練習,可強化自動化基本 技能之形成,奠定作文能力基礎。

平台架構如圖3-2所示:

圖 3-2 平台組織架構圖

平台架構由登入頁進入主頁區,主頁區分主題寫作區、文章閱讀區、作品分 享討論區、師生個別互動區及寫作練習區等五個部分。主題寫作區同一頁面再分 成內容產生區、大綱組織與目標重點區與主題工作區。以下就各頁面的功能介紹 如下

一、 登入頁:

本平台僅提供數位寫作教學之使用,為保護師生的教學與作品的隱私及智慧 財產權,欲進入此數位寫作教學平台須先申請帳號及密碼,經核准後才能登入(如

登入頁

主頁

主題寫作區 閱讀文章區 分享討論區 師生互動區 寫作練習區

內容產生區 大綱組織與 目標重點區 主題工作區

圖3-3)(http://210.240.172.71/gohiei/write/)。

圖 3-3 數位寫作教學平台登入頁 二、 平台主頁:

登入後即進入數位寫作教學平台主頁(如圖3-4)。平台主頁分成主題寫作 區、文章閱讀區、作品分享討論區、師生個別互動區及寫作練習區等五個部分。

另外在左邊則有教師的學習資源管理區,教師可於登入後,看到全班學生作品、

學生名單及編輯文章、文體分類、提供寫作範例及寫作練習等。個人資訊選單提 供學生個人作品建檔與分享、尋求老師指導及寫作練習、申請加入其他課程、修 改密碼等功能。系統管理則提供管理者管理帳號及各種編輯功能。

圖 3-4 數位寫作教學平台主頁 三、 主題寫作區:

主題寫作區又分成三部分,如圖3-5,所示:

圖 3-5 主題寫作區

(一)內容產生區:此區相當於寫作歷程模式之計畫階段的內容產生,提供 學生初步想到的與主題相關之未經組織的、零碎的概念與想法。教師可以應用主

(一)

(二)

(三)

題討論活動以及同儕分享激發學生想像力及創造力,將學生心中之經驗內容以及 知識當作寫作題材,增加作品素材內容之豐富性及多樣性。

(二)大綱組織與目標重點區:此區則相當於寫作歷程模式之計畫階段的組 織與目標設定,提供學生將內容產生區中的零散知識加以重整、分類及組織,形 成初步大綱後再逐步修正,並將主題目標之重點所在列出。作用在於可讓學生的 運思集中在大綱組織及目標重點上,避免漫無目標的隨意胡謅以及無法收歛匯集 成章之情事發生。

(三)主題工作區:此區相當於寫作歷程模式之轉譯、評估與修正。提供學 生將大綱組織與目標重點區中的內容轉譯成文章的主體。有了前述計畫階段之基 礎,學生的寫作重心就可以完全集中在有關檢視文章之組成問題,如句子是否通 順、段落之間的是否有所連貫,各段之間有否彼此呼應並扣緊主題,可即時評估 與修正階段性所完成之文章。

本寫作平台中之特點為「內容產生區」、「大綱組織與目標重點區」、「主 題工作區」可同時呈現,也可以單獨分別呈現。同時呈現可以提供學生整個寫作 歷程的全貌,讓學生掌握整個寫作的流程。分別呈現可以讓學生專注於其中的個 別階段,減少認知的干擾。每個區域都可隨著寫作之階段,彈性調整工作面積之 大小。區域之間的內容可使用複製或是拖曳的方式,節省重複繕打文字所浪費之 時間,可大幅增加寫作效能。如圖 3-6 寫作過程示意圖所示:

圖 3-6 寫作過程示意圖

另外,教師也可利用主題寫作區提供學生有關寫作歷程的模式與教學說明,

讓學生對於寫作歷程模式有清晰的概念,有助於學生了解整個寫作教學平台之設 計在自我寫作過程上的意義與重要性。

在傳統寫作教學中,對教師而言,通常只能看到學生的寫作成品,看不到學 生產出文章的寫作歷程。而在數位寫作平台中,老師則可以清楚掌握學生對主題 的熟悉程度、計畫組織能力、寫作過程及成品,能夠提供給學生更適時而且恰當 的回饋。對學生而言,學生可以清楚掌握整個寫作歷程的建構過程,對於寫作方 法與策略也有較深切的體認並深化其寫作模式之訓練。

四、 閱讀文章區:

可提供各種寫作文體之範例,內容需考量學生的閱讀興趣與能力、學習知識 與經驗的關聯性。葉聖陶(2007)指出:閱讀的基礎訓練不行,寫作能力不會提 高;張毅(1987)認為:勤讀優秀的文學作品,自然就會提高文學欣賞和寫作水 平。由此可知,閱讀理解能力與素養是寫作能力養成的重要基礎。傳統作文教學 的老師常常準備了很多的範例文本,但因為製成講義需耗費極大的班級資源,並 造成資源的浪費。而透過本數位寫作平台,每個學生都可以隨時上網閱讀,打破

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並節省資源,對於學生閱讀後之寫作能力自然能夠加以提 升。(見圖3-7)

圖 3-7 閱讀文章區

五、 寫作練習區:

練習、準備、效果是學習三大定律,故練習占了是否有學習成效的重要成分,

此區域提供學生正確寫字、造詞、造句、成語、連接詞應用、標點符號的練習以 及段落連結的練習與正確答案,是訓練學生的寫作基本技能的地方。教師只需針 對學生所欠缺的能力設計練習題,可節省去做這方面技能的補救教學時間,學生 也可以經由練習,將寫作的基本技巧納為本身之長期記憶中,提高寫作時提取的 效率。(見圖3-8)

圖 3-8 寫作練習區 六、 作品分享討論區:

分享、互動與回饋具有鷹架的刺激與強化作用。社會互動理論也是寫作教學

分享、互動與回饋具有鷹架的刺激與強化作用。社會互動理論也是寫作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