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的宗旨在於針對中高級華語學習者進行華語電影教學課程設計,探究 如何使學習者透過電影學到更貼近日常生活的華語使用,並提升其聽說能力。本 章節將綜合以上研究過程,在第一節中闡述研究成果與心得;在第二節中提出對 未來相關研究之建議,作為往後研究發展之參考。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於緒論對於探究如何設計華語電影教學課程所提出的研究問題有:(1) 教學目標的設定有何依據?(2)課程設計時應該運用什麼教學模式? 而針對評估 教學實施的具體成效則提出了(1)教學成效評估的方式為何? (2)學習者的評價與 建議有哪些? 兩項問題。本節透過回答研究問題,歸納出幾點研究成果,以下就 課程設計之教學模式、教學目標訂定之依據、教學實施與驗證以及成效評估與學 習者評價等項逐一討論。

一、 課程設計發展模式

本研究依據行動研究法,將經由文獻探討後所得之知識理論實際應用於教學 行動中,並經過課程設計、發展、評估與修正等步驟逐步驗證教學成果。於文獻 分析階段,歸納前人教學經驗與原則,採用其優點並期望能補足其遺憾。在課程 設計與發展階段,採用 ASSURE 教學模式(Heinich、Molenda 與 Russell,1982) 以及 Keller(1983)的 ARCS 動機理論進行學習者分析、選擇教學媒體、課程大綱 與教案撰寫、教學講義編寫、教學流程發展等課程細節規畫。最後在評估階段,

透過意見回饋問卷、課堂觀察紀錄以及學習者訪談三方面檢驗教學成效,並進行 課程修正。

二、 教學目標訂定之依據

鑒於於文獻探討時,發現前人研究中對於華語電影課程之教學目標訂定過於 泛論且模糊,沒有明確依據來源,故本研究課程提出在設定教學目標時能夠參考 的具體依據以及輔助工具。在語言技能的部分,以華測會「新版華語文能力測驗」

(TOCFL)能力指標及歐洲共同語文參考架構(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5

Reference for Languages;CEFR)為語言技能教學目標的訂定參考。詞彙部分則以 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之〈華語八千詞〉為依據,並運用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國語教學中心線上數位學習工具《TOCFL 華語詞彙通》中的「斷詞系統」作 為生詞等級的取捨參考。至於文化認識部分,根據電影內容以及採用 Moran(2001) 的文化教學理論作為取捨的標準,分為文化產物、文化實踐、文化觀念、文化社 群與文化個體等五個面向。

三、 教學實施與驗證

本研究實際進行教學實施,並從教學過程中驗證理論並嘗試解決研究問題,

以下為本研究教學實施後發現之教學價值與環節重點:

(一) 提供學習者大量口語化資源

華語電影呈現了真實的語料,提供許多現代口語資源,能夠提升學習者對於 日常生活語言和表達方式的理解。在本研究課程中,講解了大量的慣用語、流行 語以及新詞,使學生接觸到貼近真實生活的會話材料。依照訪談結果,學習者們 表示以看電影的方式能夠學習到許多課本中沒有的口語化詞彙,並從影片中觀察 到華語的語調、語氣和溝通邏輯,有助於學習者華語語感的建立,提高交際能力。

(二) 問題討論活動成效顯著

本研究課程以問題討論活動為主軸,也最為受到學習者青睞。對於中高級學 習者來說,其本身已具備了一定的詞彙量,但缺乏應用與表達的機會;換句話說,

學生們已經接受大量的輸入型訓練,但缺少輸出型的練習。本研究課程中的問題 討論活動正提供中高級學習者們練習表達、交流溝通的機會;能讓學生結合以往 累積的語言知識,根據電影內容和問題引導,達到語言使用的練習。而從訪談當 中,學習者表示問題討論除了能夠表達自己想法,也增加了說話的自信,還能聽 到他國學生的看法,獲益良多。

(三) 放映前講解的必須性

根據教學者的課堂觀察以及學習者訪談,皆發現電影播放前的講解對教學成 效有明顯的影響;換言之,讓學習者做好準備是華語電影課程中的重要步驟。因 學習者的態度和心理狀態會影響對於電影內容、聽力的理解程度。故教學者需要 在放映前告知學生該次的觀影重點,並提醒重要生詞,另外也應先讓學生看過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6

論活動的題目,如此一來,學生便不會只是被動的接受語言訊息,而是帶有目的 性的學習;且能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理解程度,也能增加觀影後活動進行 的流暢度。

(四) 教學活動疊進安排的重要性

華語電影課程的活動安排會直接影響教學成效的高低,而教學活動的安排需 緊扣教學目標而定;本研究課程取向為聽說能力的訓練,故按照教學目標安排了 聽力練習、劇情複述、配音練習以及問題討論等活動。此外,還要注意教學活動 層次的遞進,例如本課程整體教學活動的順序由輸入的活動「聽」到輸出的活動

「說」;聽力練習的類型由生詞、關鍵字句到段落;口語訓練由受限回答到語調 模仿以及自由發揮,層層疊進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

四、 成效評估與學習者評價

教學的成效評估方式有意見回饋問卷、課堂觀察紀錄以及學習者訪談三項。

第一項意見回饋問卷的題目偏向評鑑教師的教學品質和表現,對於課程內容的評 估題目較少,包含課程內容實用性、教師課前準備、課堂講解、時間管理、改正 學習者錯誤以及解決學習者的問題。第二項為研究者的課堂觀察記錄,觀察學生 在課堂中的學習表現與態度、課堂流程的優缺點以及教學實施的難點等狀況,而 研究者也得以反思檢討,修正課程內容。最後一項則是學習者訪談,從教學媒體 與教材、課堂活動、學習目標、學習氛圍等方面去深入了解學習者的意見與心得。

整體而言,本研究課程經修正過後於第二次教學實施中的意見回饋問卷和學 習者訪談都獲得正面的評價。透過訪談結果,可以得知本課程研究設計符合學習 者的學習興趣與選課動機,包含學習口語詞彙與表達、提升聽說能力、以及體驗 輕鬆有趣的學習環境等。學習者普遍認為本研究課程提供了生動的聽說練習材 料,並且經由課堂活動設計增加其練習機會,課程非常具有實用價值。

第二節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本節綜合上述研究成果及心得,提出一些建議,期望未來能有更多相關的研 究發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7

一、 設計並實施完整學期之課程

本研究課程因配合北部某大學華語中心免費班開設課時,僅能規畫四到五週 的課程,每週只有 50 分鐘,教學時間受到很大的限制;又逢國定假日、學習考 試等事件,而影響課程連貫性。因課堂時間受限,教學流程緊迫,而本課程教學 形式無法縮減觀影時間,因此影響教學活動進行的時間,導致部分教學成效不明 顯,為本研究之缺憾。

但根據學習者訪談調查,大多數學生表示未來參與華語電影課程的意願高,

且經本研究實際教學證明之教學價值。故未來可朝著完整學期電影課程的課時設 計教學內容,無論是發展成聽說讀寫兼具的綜合型課程、聽力訓練課程或是說話 課程,都是值得思考與開發的研究方向,解決目前中高級學習者在正規課程中輸 出型練習機會不多的問題。

研究者認為,若發展成為完整學期課程,需要配合書面教材,教學者可從電 影改編相關的真實材料著手,如影評、新聞、演員訪問、電影網站內容等,並探 究電影中的文字材料,如台詞還有什麼其他的發揮空間。此外,為增強學生真實 交際溝通的能力,可於課程剛開始的階段,先行教授討論電影時會運用到的相關 名詞,例如:場景、拍攝手法、音效…等,讓學生能夠從更多層面進行電影討論 與意見分享。

然而,完整學期的課程設計需考量的因素也更多,如電影該觀看幾部?主題 該如何選擇?具體學生評鑑內容?期望往後的研究能探究更多的可能性,使電影 華語課程發展更趨完善。

二、 妥善調查學習者需求

本研究課程因配合北部某大學華語中心免費班的開課規定,必須在學習者選 課之前繳交課程講義以供參考,因此需要提早選定電影並設計講義,來不及先行 調查學習者的興趣與需求,較為可惜。然而,挑選電影和課程設計若能參考學習 者的電影喜好以及學習需求會使教學更為完整,教學成效也能提升。建議未來的 相關研究可以於教學設計前,妥善調查學習者需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8

三、 發展其他類型影片之教學

隨著科技日趨發展,各種網路媒體平台湧現,影音媒體也越趨多樣化,例如 微電影的誕生。這種新興媒體形式為時間較短的影片,除具有影像敘事的藝術,

還融入許多商業元素。其餘像是電視劇、廣告、訪談影片等類型都可再深入探討。

既然已證實多媒體融入華語教學中有其優勢,未來的研究方展或許能夠探究不同 類型的影片是否也具有華語教學價值,並加以運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9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于康(1987)。視聽說課總體設計、教材編寫與教學原則及其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 運用。第二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發表之論文,中國北京。

王海東(2002)。試論電影在中高級視聽課中的應用。第三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 發表之論文,中國北京。

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育研究法(增訂十版)。台北:五南。

史世慶(1985)。看、聽、想、說、寫 — 談用電視錄像進行口語教學的幾個環 節。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發表之論文,中國北京。

田班超(2010)。看電影學漢語—海外漢語視聽說教學新探。電影評介,23,72-73。

沈中偉(1998)。即時群播遠距教學之教學設計與教學策略探討。遠距教育,7,

沈中偉(1998)。即時群播遠距教學之教學設計與教學策略探討。遠距教育,7,